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两种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19例经超声联合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TVS)和经腹部超声(TAS)两种超声检查方式,对比观察两种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19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TVS诊断108例,诊断符合率为90.76%,TAS诊断92例,诊断符合率为77.31%,两种方式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TVS对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炎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T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部超声比较,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更高,特别是对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优势明显,有利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绝经后经阴道超声(TVS)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内膜厚度≥5 mm)且无症状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宫腔镜检查和(或)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分析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疾病类型,阴道超声检查影像改变情况及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68例患者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增生4例,子宫内膜息肉46例,黏膜下肌瘤10例,子宫内膜炎4例,子宫内膜癌2例,其他2例。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增生2例,子宫内膜息肉13例,黏膜下肌瘤1例,子宫内膜炎1例,子宫内膜癌1例,其他1例。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增生4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黏膜下肌瘤10例,子宫内膜炎4例,子宫内膜癌2例,其他1例。子宫内膜息肉阴道超声检查影像表现为单纯内膜增厚或合并宫腔异常回声都占绝大多数,分别为52.2%、37.0%;子宫内膜癌均为50.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后均经手术后子宫切除标本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其中1例阴道超声提示内膜增厚6 mm, 1例阴道超声提示宫腔混合回声。结论 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中,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价值,为疾病的无创诊断方式提供新思路。方法117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腹部超声诊断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并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难以确诊率为5.13%,低于腹部超声的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阳性109例,阴性8例。两种超声诊断均有8例误诊,包括3例黏膜下肌瘤,2例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其他病变3例。经阴道超声检查阴性预测值83.33%、敏感度99.08%、诊断符合率96.58%,均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的21.05%、86.24%、8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特异度62.50%,略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的5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Youden指数61.58%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的36.24%。结论经阴道、腹部超声均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发现经阴道超声诊断检出率、准确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并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误诊情况。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91.1%,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62.2%(P<0.01);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诊断时,误诊2例,均被误诊为内膜增生;在对23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进行诊断时,误诊3例,其中2例被误诊为子宫内膜癌,另1例被误诊为内膜息肉;在对1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进行诊断时,误诊3例,均被误诊为子宫内膜癌。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率较高,对患者疾病诊治具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7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图像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76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92.4%,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91.5%,子宫内膜增生诊断符合率91.6%,4例可疑子宫内膜癌经病理证实.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内膜结构显示清晰,患者无痛苦,为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病理检查、经阴道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和良恶性病变患者的血流信号显示情况和动脉阻力指数。结果经病理检查发现,良性病变54例,恶性病变26例,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符合率相比,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符合率更高,为88.75%。恶性病变患者的动脉阻力指数为(0.34±0.07),低于良性病变患者,血流信号显示率100.00%较良性病变患者更高(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63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3例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156例,确诊率为95.7%;漏诊的7例病例包括6例子宫内膜增生病变及1例子宫内膜癌病变。确诊156例病例中子宫内膜息肉91例、子宫内膜增生52例、子宫内膜癌13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具有准确性高、操作方便、观察视野清晰的特点,是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陆惠萍 《江苏医药》2001,27(11):866-866
198 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们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 4 14例 ,现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临床资料本组 4 14例 ,年龄 4 5~ 90岁 ,平均年龄 5 8 7岁。全部患者子宫内膜活检及 (或 )子宫切除标本后经病理检查。根据病理诊断分为萎缩性内膜、功能性内膜 (包括增生期内膜、分泌期内膜或受药物影响 )、功能失调性内膜 (包括不规则增生、简单型增生过长、复杂型增生过长局部有或无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增生过长 )、良性赘生性病变 (内膜息肉 )、恶性肿瘤及子宫内膜炎症[1] 。结果阴道出血与绝经年限及病理类型的关系 ,见表1。阴道出血在绝经后 1~ 4…  相似文献   

9.
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宫腔镜联合病理检查结果(H&B)为标准,评价经腹部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经宫腔镜联合病理检查(H&B)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的6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同时进行的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并与H&B进行比较。结果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依次为子宫内膜增生75%,子宫内膜息肉70.6%,子宫黏膜下肌瘤57.1%,子宫内膜癌50%,萎缩性内膜为0,总符合率为65.2%。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依次为子宫内膜增生93.8%,子宫内膜息肉88.2%,子宫黏膜下肌瘤78.6%,子宫内膜癌100%,萎缩性内膜为100%,总符合率为89.9%。经腹部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与经阴道超声诊断总符合率比较,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比经腹部超声诊断更接近于宫腔镜联合病理检查结果,具有更高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40例资料,按照诊断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选择经阴道超声诊断的20例患者为观察一组,选择经腹部超声诊断的20例患者为观察二组,所有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诊断准确率,并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准确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观察一组子宫内膜息肉6例,子宫内膜增厚7例,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例,异常回声现象4例,诊断准确率为95%,明显高于观察二组患者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子宫内膜声像图改变、子宫内膜的血流情况及测量动脉RI值,并将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5例,子宫内膜息肉20例,子宫内膜炎8例,黏膜下肌瘤8例,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内膜结核4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2005-06~2008-12检查的49例内膜增厚(≥5mm)但无阴道出血、排液等症状的绝经后患者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并对照病理结果,总结各类子宫内膜病变的特点。结果49例患者中,内膜癌、内膜增生、内膜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4.1%、26.5%和12.2%,正常萎缩内膜占30.6%。结论不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依然要引起临床重视,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3.
汤宝华 《江苏医药》2001,27(11):868-868
本文报告 30例围绝经期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病 ,采用倍恩胶囊 (大剂量甲孕酮 )治疗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选择 2 0 0 0年 1月~ 12月门诊及住院的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的围绝经期妇女共 30例。年龄 4 4~ 5 3岁 ,平均年龄 4 7 2岁。子宫不规则出血均在 2周以上。 30例患者均经B超检测 ,排除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全部经诊断性刮宫 ,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病理诊断如下 :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 12例、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4例、增生期子宫内膜 11例、萎缩型子宫内膜 3例。二、方法 :30例患者 ,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在子宫内膜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本院2006年3月~2010年12月226例子宫内膜疾病的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对比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癌等子宫内膜疾病的经阴道超声检查特点。结果 22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经阴道超声准确诊断211例,准确率为93.4%。其中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中误诊6例,诊断为内膜息肉中误诊3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炎中误诊3例,诊断为黏膜下肌瘤中误诊2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中误诊1例。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疾病中具有无创性、经济、操作简便等优点,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价值分析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予以阴道超声诊断,并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为88.33%(53/60),误诊率为8.33%(5/60),2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漏诊率为3.34%(2/60)。结论于子宫内膜细弱患者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率较高,应用价值较为显著,可为诊断结果提供有力依据,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经阴道超声检查临床阴道不规则出血的120例患者。手术病例与超声图像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20例子宫内膜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诊断符合率90.2%(37/41),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92.9%(26/28),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90.3%(28/31),经病理证实7例可疑子宫内膜癌。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痛苦小、简便、易于复查、无创,对诊断子宫内膜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病变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的68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予以腹部超声(对照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组)。观察两组诊断符合情况及观察组诊断图像特征。结果观察组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诊断符合概率及总符合概率分别为91.67%、96.30%、91.18%,均较对照组数据更高,P值<0.05,两组内膜癌、内膜增生诊断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值>0.05;内膜息肉可见椭圆形高回声团及轻微血流信号;黏膜下肌瘤出现低回声团,团块附近血流信号较为明显,内部血流信号较少;内膜癌有形态不一低回声团及丰富血流;内膜增生表现为回声均匀,内膜增厚,血流信号不明显。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中,能够显示出不同类型的图像特征,有利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分型。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疾病中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3):284-28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经腹部超声诊断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的声像图进行分析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在220例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病理结果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中,虽然与病理检查仍有一定差距,但与经腹超声相比有着明显优势,经阴道超声检查对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曹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1,(24):99+102-99,102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检查技术观察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技术对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参数等详细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子宫内膜萎缩超声表现呈与子宫肌层分界清楚的细亮的光带回声,13例中11例与病理诊断符合;内膜增生以内膜增厚为主,19例中17例符合;内膜息肉多为宫腔内均质稍高回声,4例中3例符合;黏膜下肌瘤以宫腔内均质低回声为主,5例中4例符合;内膜癌以内膜不均匀增厚为主,4例中2例符合。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技术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率较高,为临床选择适当的诊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子宫肉膜息肉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春市生殖健康中心医院2007年至2009年来长春市生殖健康中心医院就诊的80例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结果阴道超声发现子宫内膜息肉51例,占63.75%,宫腔镜发现子宫内膜息肉76例,占9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可直接检视宫腔内病变,是诊断内膜息肉的金标准,阴道超声由于其无创性常被作为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