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20例肺栓塞者,在院外被误诊为其它心肺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肺栓塞者被误诊为6种疾病:分别为冠心病10例次(34.48%),心肌病6例次(20.69%),心肌炎4例次(13.79%),慢性阻塞性肺病4例次(13.79%),原发性肺动脉高压3例次(10.34%),肺炎2例次(6.89%)。结论 肺栓塞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肺栓塞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7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的特点,以求提高临床医师对肺栓塞的认识,降低漏误诊率,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2-01~200707在我院诊治的27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结果:本组早期误诊率达59.2%,死亡率达11.1%。结论:肺栓塞其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征性,极易漏诊和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降低漏误诊率,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肺栓塞作为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很高,已逐渐被临床医师所重视,国外的资料显示西方国家肺栓塞症年发病率为0.5%,未经治疗的脑血栓栓塞死亡率为25%~30%,国内尚缺乏报道。目前,肺栓塞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普遍较高,本文回顾分析肺栓塞的文献资料,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妊娠者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孕产期内源性或外源性血栓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对肺栓塞的认识的深入,孕产期肺栓塞发生率明显增加,国外报道肺栓塞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肺栓塞的发病率约0.3%~1.3%。我国孕产期肺栓塞报道不多,诊断率低,其原因主要是临床医师普遍对本病认识不足。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现就我院发生的3例产后肺栓塞进行一个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56例确诊为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结果56例肺栓塞患者均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创伤和手术(26.8%),心肺疾患(21.4%),心肺疾患伴高龄(19.6%),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14.3%),长期吸烟伴肿瘤(5.4%),创伤和手术伴DVT(5.4%),心肺疾患伴DVT(3.6%),妊娠及分娩(3.6%)。56例患者中死亡2例(3.6%),愈后良好(经过早期的治疗、护理,使呼吸困难、胸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动脉血氧分压上升〉75%,CT或ECT显像肺动脉段血栓或缺损肺段减少〉75Vo)45例(80.4%)。结论认识肺栓塞的各种危险因素,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也可赢得救治的有利时机,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化验检查、X线胸片、肺核素显像等方法,对28例老年肺栓塞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易发生肺栓塞的因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恶性肿瘤、手术及创伤、长期卧床和高血压等,老年人肺栓塞误诊率高,达66.7%,最易误诊的疾病是冠心病,其次是肺炎,医师的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肺栓塞在老年人中常见,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肺栓塞溶栓加抗凝治疗与单纯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远期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将肺栓塞病人18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A、B两组。A组11例,采用溶栓加抗凝治疗;B组7例,采用单纯抗凝治疗.观察疗效并于6个月后复查肺功、X线胸片、心动超声,判定肺栓塞对远期肺功能的影响和慢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形成等改变、结果 A组有效率为88.1%,6个月后复查肺功正常,无慢性肺栓塞及肺动脉高压形成;B组有效率为65.7%,6个月后复查肺弥散功能降低28.3%,无慢性肺栓塞及肺动脉高压形成。结论 溶栓加抗凝疗法治疗PE优于单纯抗凝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间确诊的18例老年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在60~80岁,平均68.5岁。病因中风心病及冠心病合并房颤各5例,占55.6%,下肢静脉炎或下肢静脉曲张共8例,占44.4%。卧床及房颤为其主要诱因。除4例大面积肺栓塞在人院2~3h内死亡外,其他14例胸痛、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胸闷等临床症状均不典型。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17例,占94.4%。X线胸片肺纹理稀疏、模糊者共9例,占50%。心电图符合肺栓塞13例,占72.2%。增强螺旋CT检查10例中9例有肺动脉或其分支有充盈缺损等,占90%。多普勒血管超声探查6例中5例有血栓,占83.3%。4例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18例给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3~4周,疗效较好。结论 ①老年人肺栓塞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漏诊。②冠心病、风心病合并房颤、下肢静脉炎或静脉曲张等是其常见病因。③心电图、血气分析、血管超声探查、胸片、螺旋CT等对确诊有重要作用。除大面积肺栓塞需紧急手术或介入治疗外,药物如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肺栓塞误诊为心血管疾病原因进行分析,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一科2007—01/2009—08收治的17例误诊为心血管疾病的肺栓塞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心绞痛6例(35.3%),心肌梗死3例(17.6%),心肌病2例(11.8%),心肌炎1例(5.9%),心力衰竭4例(23.5%),肺心病1例(5.9%)。结论:肺栓塞误诊率高,应加强认识,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宋安洋  江守洪  张明哲 《临床荟萃》2006,21(18):1315-1316
肺栓塞为临床常见病,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但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检查,其误诊率达70%~80%,如能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使病死率由30%降至8%以下。我们对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心内科确诊的52例肺栓塞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一些共性的诊断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与早期诊断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菲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3):220-221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早期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呼吸困难(68%)、胸痛(36%)、晕厥或黑朦(30%)等为急性肺栓塞最典型的早期表现;动脉血气分析、肺核素检查为重要的确诊手段;初诊确诊率为40%。结论 急性肺栓塞早期可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对排除了其他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后,特别是对有晕厥史者应高度重视,应及早进行肺栓塞的相关检查,提高早期确诊率,以防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3月35例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年龄≥70岁者23例(65.7G),卧床时间超过24h者27例(77.1%)。临床表现以呼吸急促及胸闷最多见(82.9%),其次为胸痛、咳嗽和心悸。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D2聚体阳性者29例(82.9%),低氧血症26例(74.3%)。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右心室扩大和肺动脉高压者分别为21例(60.0%)和18例(51.4%)。结论: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多见于高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与气急;结合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宗兴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9):1614-1616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漏诊率、误诊率和病死率。【方法】对本院39例诊治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栓塞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常被误诊为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D-二聚体大于500μg/L者占92.3%,血气分析P02〈80mmHg占89.7%,螺旋CT肺段动脉以上动脉血栓者占79.5%。溶栓加抗凝治疗组有效率为81%,单纯抗凝治疗组有效率为66.7%。【结论】肺栓塞易漏诊和误诊,血气分析、D-二聚体、UCG可作为急性肺栓塞的初筛检查指标,溶栓加抗凝疗法治疗PE优于单纯抗凝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39例肺栓塞(P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9例PE的病因、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PE发生的主要原因(占64.1%),肿瘤(占20.5%),先心(占5.1%)等是常见原因。结论:PE是一种误诊率很高的疾病,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及时诊断和溶栓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致命性肺血管疾病,临床上明确诊断的占0.1%,经尸检证实的达3%以上,引起肺栓塞的栓子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最常见。2005年7月-2007年8月,我院对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实施了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致命性肺栓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床旁肺泡死腔分数(ADSF)测定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在2004年7月-2007年3月对352例可疑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测定PaCO2、呼气末CO2,计算ADSF。根据临床评估、CTPA、超声和核素扫描,确定肺栓塞诊断。根据栓塞部位将肺栓塞患者分为大栓塞组和小栓塞组,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肺栓塞患者的ADSF明显高于非肺栓塞者((0.228±0.10)vs(0.12±0.03),P〈0.05)。ADSF阳性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为71.8%,特异度为95.8%,阳性似然比(LR+)为17.95,阴性似然比(LR-)为2.94。大栓塞患者的ADSF明显高于小栓塞者((0.34±0.078)vs(0.18±0.027).P〈0051.结论ADSF右卧千刍件肺栓寨的床密筛杏和病情评估节妯匠存击太  相似文献   

17.
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是呼吸内科急症,临床上以往认为是少见病,随着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肺栓塞在临床并不少见。较多的资料表明,肺栓塞不仅在西方、在我国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疾病,且误诊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实属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本院1998年7月至2004年7月共收治了63例肺栓塞患。在诊断中只因缺乏足够的警惕或检查手段,致使误诊、漏诊频多。国外报告生前确诊率仅10%。30%,凡能及时作出诊断及治疗的肺栓塞患只有7%死亡,而没有被诊断的肺栓塞60%死亡,其中33%在发病后第1小时内迅速的死亡。因此肺栓塞的早期正确诊断十分重要。作对63例患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PE),是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了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所致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是一种较为常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达20%~30%。绝大部分肺动脉栓塞生前未能及时诊断,根据Patriquin等报告,这一数字高达50%。如果诊断及时和治疗正确,肺栓塞的病死率可以下降至8%。因无可靠的临床指标,其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肺栓塞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娟 《临床荟萃》2004,19(9):524-524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PE)是心肺血管疾病中常见的急症,但误诊率极高,国内报道误诊率高达79.09%。现将在我院确诊的肺栓塞患者42例中院内外误诊为其他疾患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38例肺栓塞临床诊治体会,说明正确认识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肺栓塞的发生,男、女发病率的几乎为1:1,随年龄和危险因素的增加,PE的发病率也随着增加。是一种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的潜在的致死性疾病,容易误诊和漏诊。本组病人的初诊误诊率为34.2%。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在70%的病人中出现。放射性核素肺扫描、肺血管造影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螺旋CT诊断肺栓塞有逐渐取代肺血管造影一金指标趋势,D二聚体有排除诊断价值。本组病人,溶栓治疗死亡率5.6%,单纯抗凝治疗死亡率18.6%,对症治疗死亡率50%,接受溶栓治疗患者中90%在12-48h内症状改善、血氧明显增加,提高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是减少漏诊、误诊的关键,早期积极的溶栓或抗凝治疗,尤其是对栓塞面积大、有血液动力学改变的病人予以抗凝治疗是治疗成功,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