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退伍截瘫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例退伍截瘫患者进行调查,探讨退伍截瘫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退伍截瘫军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强迫症状、焦虑等方面,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截瘫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退伍截瘫军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截瘫军人应加强社会支持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李建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9):915-916
目的深入了解截瘫患者的内心世界,为进一步理解护理截瘫患者提供适合我国文化和社会需要的护理支持奠定基础,从而提高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统一的测试量表,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非结构性访谈和问卷的形式相结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分析出截瘫患者的心理问题,了解他们的问题来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论我国截瘫患者的心理问题包括积极与消积两个方面,揭示了爱能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分析唐山市截瘫患者社会支持现状。②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唐山市130名截瘫患者进行调查。③结果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与国内常模(34.56±3.73)比较,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824,P〉0.05);在支持利用度因子上得分.女性截瘫患者高于男性截瘫患者(t=2.131,P〈0.05),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396,P〉0.05;t=0.490,P〉0.05);在主观支持因子上,已婚的截瘫患者分别和单身的截瘫患者(t=3.813,P〈0.01)、丧偶截瘫患者(t=3.70,P〈0.01)相比,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截瘫患者分别与月收入在500以下截瘫患者(t=5.930,P〈0.05)、月收入500~1000元截瘫患者(t=6.338,P〈0.05)在社会支持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结论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与普通人没有差别;女性截瘫患者比男性截瘫患者更善于使用社会支持;已婚截瘫患者比单身的截瘫患者及丧偶的截瘫患者有更多的主观支持;济条件好的截瘫患者比经济条件羞的截瘫患者有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4.
王莉  田静 《吉林医学》2012,33(13):2836-2838
目的:调查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问题与社会支持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问题的改善。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008年12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7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社会支持的患者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社会支持与护理干预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梁艳梅  朱世琼  范小利 《当代医学》2009,15(30):125-126
目的为截瘫患者自我保健,自我康复探讨安全有效的护理模式。方法为我科收治的29例截瘫患者应用奥论自理论,患者主动,护士被动的模式进行护理支持,8个月后对患者自理性进行评价。结果应用奥论自理论对截瘫患者给予支持与教育,使患者自理能力提高,减轻自理缺陷,增强自理能力,提高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了解抑郁发病情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结果 截瘫患者存在抑郁者114例,发生率95%.其中轻度抑郁15例,中度抑郁88例,重度抑郁11例.结论 外伤性截瘫患者极易产生精神抑郁,对其采用有效的心理支持、康复锻炼和良好的家庭照顾及社会支持,可改善患者抑郁心理,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为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80例不孕症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 不孕症患者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并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截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的心理康复护理的积极意义。方法:选择我科近年间收治因伤导致截瘫患者18例,对其心理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8例患者经住院治疗及心理康复护理后,其心理状态均较入院前明显改善,心理康复护理效果显著。结论:截瘫早期的心理护理,是在鼓励患者增加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同时,不断地追求新的康复目标,使截瘫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以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给患者以希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截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科2010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93例截瘫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影响截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93例患者中有77例恢复良好,能自行解决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15例重新回归社会,自谋职业;1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 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及家庭、社会支持能明显提高截瘫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唐山市截瘫患者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现状,探讨截瘫患者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量表(CSQ)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唐山市130名截瘫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唐山地震截瘫患者倾向于使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男性更多地使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t=2.144,P=0.034),而女性更多地使用退避的应对方式(t=2.061,P=0.042);②不同婚姻状况的截瘫患者在幻想(F=2.851,P=0.041)和合理化因子(F=4.284,P=0.007)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自责、求助和合理化因子与社会支持总分显著相关。结论社会支持越高的唐山地震截瘫患者越少使用自责和合理化等不成熟应对方式,而越多地使用求助等成熟型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1.
张翠华  黄芬  高利  姜芳 《大家健康》2016,(4):258-258
通过我科两年来对截瘫患者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减少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本文提出了基层综合医院康复科截瘫患者的临床特点,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困惑,只有对截瘫患者进行优质化针对性护理,才能真正较少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减轻此类患者心理负面情绪,促进其尽快转变生活态度,正确面对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谢英 《四川医学》2013,(11):1755-1757
目的 探讨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56例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SAS、SDS评分改善、生活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重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负面心理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姚建英  徐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769-1771
目的探讨希望护理在骨科截瘫合并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截瘫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根据结果分析其原因,应用希望理论制定健康目标,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等护理干预措施。出院时对患者进行SDS测评,同时调查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患者的抑郁程度较前降低28%,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96%.结论希望护理应用于截瘫合并抑郁症患者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心身康复,减轻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我科两年来对截瘫患者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减少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本文提出了基层综合医院康复科截瘫患者的临床特点,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困惑,只有对截瘫患者进行优质化针对性护理,才能真正较少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减轻此类患者心理负面情绪,促进其尽快转变生活态度,正确面对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朱海华  施斯  朱丽霞 《中外医疗》2010,29(32):104-105,107
目的评估与家人共居和独居的冠心病患者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水平是否有差异。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情况表对3所三级以上医院23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独居的冠心病患者SCL-90总均分及各症状因子(除敌对外)均分明显高于与家人共居的冠心病患者,表明独居的冠心病患者存在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独居的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社会支持度明显低于与家人共居的冠心病患者。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关注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尤其应该关注独居的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4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得分较高,社会支持状况得分较中国常模低(t=17.667,P<0.05),心理健康状况较中国常模得分高(t=3.017,P<0.05);疼痛程度与其社会支持状况呈负相关(r =0.410,P<0.05),与心理健康水平SCL-90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547,P<0.05).结论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程度严重与其社会支持状况呈负相关、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因此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应该给予积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7.
张玉珍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1):1391-1392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截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康复科住院治疗的截瘫患者102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按常规护理,包括并发症预防、专科护理、出院后不适随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家庭及社会支持等措施.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截瘫知识的了解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截瘫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截瘫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纠正患者消极认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对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患者全面康复提供帮助。方法:随机将38例截瘫患者分为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包括支持疗法、疏泄疗法等心理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治疗,其余的治疗措施两组相同。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于入院时和1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比较治疗前后以及两组间的心理健康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各因子首次与第二次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治疗能改善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截瘫患者康复治疗中采用心理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截瘫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一般康复治疗结合心理治疗,将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作为对比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各项指标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截瘫患者康复治疗中采用心理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改善治疗质量,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IABP患者心理状况和社会支持系统,为临床治疗总结经验和方法。方法采取二种量表对22例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心理状况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结果 IABP患者获得的家庭内、外支持均较低,心理健康水平亦较低,SCL-90与PSSS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结论 IABP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且两者密切相关,应该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改善IABP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以提高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