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与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的关系。方法:应用20种食物性过敏原溶液和18种吸入性过敏原溶液,采用皮内注射法,对95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进行过敏原过敏反应检查。结果:95例全部呈现过敏反应。其中84例同时存在食物性和吸入性过敏原过敏反应。6例单纯对食物性过敏原过敏,5例单纯对吸入性过敏原过敏。部分食物过敏原呈现迟发性超敏反应。结论: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与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相关。限制接触过敏物质有益于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食物性过敏原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英志  林静俐  付玉  刘玢  胡大琴 《口腔医学》2007,27(9):479-480,484
目的探讨复发性阿弗它口腔溃疡(RAU)的发生与食物性过敏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42例复发性阿弗它口腔溃疡患者及21例健康人进行食物过敏原的检测。结果实验组19例出现阳性过敏反应,阳性率为45.2%,对照组无一例阳性。实验组19例总IgE升高,阳性率45.2%,易诱发过敏的食物依次为海鲜、鸡蛋、大麦、燕麦、玉米、菇等;对照组仅3例出现总IgE升高,阳性率为14.3%。两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部分RAU的发生与食物过敏密切相关,发现并限制接触过敏食物有助于治疗。  相似文献   

3.
口腔扁平苔藓(OLP)、复发性口疮(RAU)、口腔念珠菌病(DC)等口腔粘膜病的细胞免疫机制仍不清楚。作者检测了60例OLP、40例RAU和73例OC患者的周围血单核白细胞(PBMC)和多核白细胞(PMN)的功能。以年龄、性别相当的自愿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结果发现母细胞化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活性在RAU和OLP患者比正常人低,OC患者最低;中性粒细胞超氧化物(O_2~-)产生正常人大于RAU约等于  相似文献   

4.
阿昔洛韦治疗RAU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RAU)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RAU病因的研究表明 ,病毒在RAU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为此 ,2 0 0 0 -10~ 2 0 0 2 -0 3 ,我们采用阿昔洛韦 (ACV)治疗RAU患者 41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1 1 病例选择79例ARU患者为开封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口腔科门诊患者 ,其中男 3 2例 ,女 47例 ,年龄 16~ 73岁 ,平均 45 5岁 ,填知情同意书 ,能配合治疗者。根据实验室病毒检测结果及临床症状确诊 ,RAU有 1年以上的病史 ,溃疡每月发作 1次者 3 6例 ,多次者 43例。本次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和IL-27的表达与患者免疫功能状况的相关性,探讨IL-12和IL-27在OL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对照组健康者20例和OLP组患者30例(其中网纹型15例,糜烂型15例),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OL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56[自然杀伤细胞(NK)]的表达情况,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3、C4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2和IL-27的表达水平,分析IL-12和IL-27的表达与OLP患者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与实验室标准值相比,OLP患者细胞免疫中CD3+、CD4+、CD8+水平降低,CD19+水平增高(P<0.05);体液免疫中IgM水平增高,C4水平降低(P<0.05)。OLP患者血清中IL-12与IL-27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相关分析显示,OLP患者血清中IL-12和IL-2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912,P<0.01)。但是IL-12及IL-27表达水平与OLP体征计分、病程计分等临床特征无相关性(P>0.05)。OLP患者中IL-12和IL-27的表达与CD16+56(NK)存在负相关关系(r1=-0.416,P1=0.022;r2=-0.392,P2=0.032),与IgG存在正相关关系(r1=0.445,P1=0.014;r2=0.549,P2=0.002)。结论OLP患者主要以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主,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IL-12和IL-27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协同引起且促进了OLP的炎症发生发展,并且通过机体代偿性负反馈作用参与了对炎症性免疫应答的调节,在OLP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 PD-1 mRNA、PD-L1 mRNA 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散射比浊法分析36例 OLP 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56+)状况和检测患者体液免疫指标(lgG、lgA、lgM、C3、C4)。采用荧光定量 PCR 法(qPCR)检测36例 OLP 患者及18例健康对照组 PB-MCs 中 PD-1 mRNA、PD-L1 mRNA 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 OLP 患者免疫功能状况的相关性。结果:OLP 患者外周血中 CD3+、CD4+、CD8+、CD16++56+(NK)均低于正常值(P <0.05),CD19+(B)高于正常值(P <0.05);血清补体 C3、C4较正常值降低(P <0.05),免疫球蛋白 lgM较正常值增高(P <0.05)。OLP 患者 PBMCs 中 PD-1 mRNA 及 PD-L1 mRNA 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且 PD-1 mRNA 与 PD-L1 mRNA 的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PD-1 mRNA 的相对表达量与 OLP 患者 CD4+呈负相关,与 lgG 呈正相关;PD-L1 mRNA 的相对表达量与 CD19+呈正相关。结论:OLP 患者 PBMCs 中 PD-1、PD-L1 mRNA 的表达上调与 OLP 患者免疫功能状况相关,提示 PD-1/PD-L1通路可能参与 OLP 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laen planus,OLP)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转录因子T-het和GATA-3以及Thl、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进一步探索OLP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0例充血糜烂型,16例光滑型OLP病例和19例正常对照组人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mRNA和GATA-3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1)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表达。结果:充血糜烂型和光滑型OLP患者中T—betmRNA、IFN-γ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充血糜烂型和光滑型OEP患者中GATA-3 mRNA、IL-4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et mRNA和GATA-3 mRNA的表达在充血糜烂型及光滑型OLP患者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FN-γ和IL-4的表达在充血糜烂型及光滑型OLP患者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失衡表达与OLP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为临床治疗OLP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蛋白表达与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探讨sPD-1/sPD-L1在RAU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RAU患者(轻型18例,重型5例,疱疹型7例)及18例健康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U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19+、CD16++56+),散射比浊法检测RAU患者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C3、C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RAU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sPD-1、sPD-L1蛋白表达,并对sPD-1、sPD-L1表达水平与RAU患者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与正常值相比,RAU患者CD4+水平降低,IgM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U患者的sPD-1及sPD-L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轻型、重型RAU患者的sPD-1及sPD-L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疱疹型RAU患者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RAU患者sPD-1表达量与CD19+、C4存在正相关关系(r1=0.389,P1=0.034;r2=0.382,P2=0.037)。结论 RAU患者以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主,同时伴有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RAU患者sPD-1、sPD-L1蛋白高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PD-1/PD-L1信号通路参与RAU免疫机制的调节,可能在RAU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崔玲玲  张辉  张卓 《广东牙病防治》2008,16(12):551-552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双侧颊黏膜糜烂型OLP的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以患者的一侧病损为治疗组,另一侧为对照组。治疗组局部注射曲安奈德10 mg加2%利多卡因1 mL,每周1次,共4周,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及好转32例,对照组显效及好转16例(P<0.005)。结论曲安奈德治疗糜烂型OLP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探讨诱发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85例OLP患者及200名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SPASSl0.5对10个可能诱发OLP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局部刺激因素,心理状态,长期辛辣食物史与OLP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女性较男性发生OLP的可能性高(OR值为1.506)。年龄大于40岁者较年龄小于40岁者发生OLP的可能性高(OR值为1.448)。局部有刺激因素者发生OLP的可能性高(OR值为2.958)。口腔卫生状况差,有长期辛辣食物刺激史及心理焦虑者易发OLP(OR值分别为2.032;1.896;1.890)。结论:性别,年龄,局部刺激因素,心理焦虑状态及长期辛辣食物刺激史与OLP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思密达联合VitE治疗RAU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是一常见的口腔疾患,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痛性溃疡,无角化层的口腔粘膜最常受累。目前对其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也无根治方法,主要是局部治疗。笔者在实践中采用思密达粉混合维生素E调制成糊剂,直接徐擦溃疡面治疗RAU,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治疗对象:RAU患者32例中,男性8例,女性24例。年龄6~72岁,其中ZI~60岁为20例,占62.5%。反复发作0.5~30年.以1~15年占大多数。32例中轻型12例(3.5%),口炎型16例(50%),重型4例(1.25%)。12例轻型RAU中仅发生一处溃疡的有4例。药物调制及使用方法:思…  相似文献   

12.
曾娟  刘青兰  范媛 《口腔医学》2011,31(5):291-293,308
目的 观察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0例充血糜烂型,16例光滑型OLP病例和19例正常对照组人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FN-gamma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FN-gamma和IL-4的表达。结果 充血糜烂型和光滑型OLP患者中IL-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充血糜烂型和光滑型OLP患者中IFN-gam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表达结果在充血糜烂型及光滑型OLP患者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Th2失衡表达与OLP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为临床治疗OLP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素高捷疗口腔膏对轻型口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方性阿弗它溃疡(recurrent aphthousulcer,简称RAU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常见的溃疡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反复迁延,由于溃疡发作频繁且疼痛剧烈,故严重影响咀嚼与语言等生理功能,所以临床上除了寻找发病原因外,首选需要解决止痛与消炎的方法,以促进溃疡的早日愈合。素高捷疗口腔膏(Solcoseryl Dental Adhesive Paste,SDAP)是一种能迅速止痛、消炎与促进溃疡愈合的有效药物,现将我们用SDAP治疗RAU后的效果报导如下: 材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在RAU就诊病人中随机选取30例轻型口疮(Minor RAU,miRAU)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1.8岁。本组观察采用患者自身对照,治疗前平均溃疡愈合时间为12.5天。所有患者在就诊前均未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其他局部应用药物。 2.SDAP:为管装软膏,每支5克,呈奶黄色,主要成分为5%脱蛋白质幼牛血清提取物、1%止痛剂(Polidocanol)与少量防腐剂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否属于癌前病变,至今仍存在较大的争论。本文的目的在于评估OLP的癌变性质。方法:报告1995-2002年之间9例OLP的癌变病例。结果:5例OLP患者同时或继发为口腔鳞状细胞癌,1例为疣状癌,3例为上皮异常增生。其中7例发生在原OLP存在的部位,1例发生在其它部位,1例在同一部位同时存在OLP和鳞状细胞癌。OLP的癌变常发生在糜烂型和萎缩型,发生于颊粘膜,舌或牙龈。根据所制定的OLP的诊断及癌变标准,4例OLP患者发生了癌变。结论:OLP具有一定的癌变潜力,对OLP患者应每年随访2-4次,尤其是对发生在颊粘膜,舌或牙龈的糜烂型和萎缩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口疮流式细胞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方豪  戴淳  方东  林明  夏晓华 《口腔医学》2001,21(1):31-32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疮 (RAU)的发生发展与T淋巴细胞的关系 ,为免疫制剂治疗此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18例临床确诊为RAU患者 ,在发病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设健康对照组比较 ,做出相关性分析。结果 :RAU组较对照组CD3 有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CD4 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CD8升高有极显著意义 ,CD4 /CD8比值下降 ,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RAU患者发病期 ,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处于相对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6.
口腔扁平苔藓(OLP)的发生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1] ,是以皮下结缔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非感染性炎症。因复发率较高,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1996-2 0 0 3年我们采用曲安缩松局部封闭治疗10 8例OLP ,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治疗组10 8例,男47例,女61例;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人类疱疹病毒(HHV)-5~8型与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分别采集36例OLP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血浆、唾液以及病损区脱落细胞、非病损区脱落细胞和活检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43例健康人相同部位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 HHV-5在OLP组中的阳性样本检出率依次为白细胞50.00%(8/16)、唾液25.00%(4/16)、活检组织80.00%(4/5)、病损区脱落细胞50.00%(8/16)、非病损区脱落细胞18.75%(3/16),健康对照组则依次为白细胞30.00%(3/10)、唾液20.00%(2/10);HHV-6在OLP组中的阳性样本检出率依次为白细胞18.75%(3/16)、活检组织40.00%(2/5)、病损区脱落细胞12.50%(2/16),健康对照组仅唾液10.00%(1/10);HHV-7在OLP组中的阳性样本检出率仅有唾液30.00%(6/20),健康对照组也仅有唾液15.00%(3/20);HHV-8在所有样本中未检出。结论 HHV-5与OLP的发病有关联(χ2=6.8290,P〈0.05,Pearson列联系数0.2080),HHV-5检出的病毒拷贝数在试验组内的白细胞列与病损脱落细胞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HHV-6和7与OLP的发病关系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D-L1mRNA、PD-L2mRNA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外周血与损害组织,以及在不同临床类型与病理分型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60例OLP患者(斑纹型35例,充血糜烂型25例;不伴异常增生38例,伴轻度异常增生22例)PD-L1mRNA、PD-L2mRNA表达水平,并以10名正常人外周血与黏膜组织作为对照,比较不同临床类型和病理类型OLP患者间PD-L1mRNA、PD-L2mRNA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PD-L1mRNA、PD-L2mRNA在OLP患者外周血与损害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利用SAS6.12软件包中的非配对两样本均数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组别间的差异。结果:PD-L2mRNA在OLP患者外周血中表达降低,损害组织中表达升高,且在不同临床类型OLP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PD-L1mRNA在OLP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2分子可能在OLP患者全身与损害局部对OLP的发生、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关系.作者采用聚合酶链(PCR)技术,对22例OLP中的HPV低危型──11型以及高危型—16型DNA分别进行了检测,并以10例正常口腔粘膜(NOM)作为对照。结果表明:PCR是检测OLP中HPV较为理想的方法。OLP中的HPV与NOM相比较,11型相对升高。OLP各临床分型中,网纹型的HPV阳性百分比最高,该型的病程迁延.治疗后易复发,可能与HPV的潜伏和感染有关,4例糜烂型,即有2例含有HPV16,提示糜烂型与癌变的关系。HPV在NOM中的存在。表明HPV可以无症状或以潜伏的形式存在于口腔粘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共刺激信号4-1BB及CD8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OLP病损中4-1BB介导CD8+ T细胞免疫应答的潜在机制。方法 选取31例OLP患者(糜烂型15例、非糜烂型16例),15例健康成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局部组织中4-1BB、CD8的表达情况。结果 OLP患者局部组织中4-1BB及CD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389,P<0.05),糜烂型OLP患者中CD8、4-1BB表达高于非糜烂型(P<0.05)。在OLP不同的临床亚组中,VAS评分、REU评分及基底细胞损伤程度均表现出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8与基底细胞损伤程度呈正比(P<0.05),CD8、4-1BB分别与VAS评分、REU评分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OLP患者局部组织中4-1BB表达升高,其与疾病活动进展程度呈正相关,4-1BB可能通过调控CD8+ T细胞参与OL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