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不同性别成人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374例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原发性IgAN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差异性。结果不同性别原发性IgAN患者的发病年龄、24h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血白蛋白、血IgA、血C3、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男性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血尿酸及血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均P<0.05);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低于女性(P<0.05)。男女患者在肾小球积分、肾小管积分、肾小动脉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男性患者肾间质积分和总积分指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均P<0.05)。结论不同性别原发性IgAN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性别是导致原发性IgAN临床表现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龚蓉  梁柱  刘蔓莉  王平  付平 《四川医学》2007,28(2):163-164
目的探讨原发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分析81例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的病理与临床表现及临床指标(24h尿蛋白,24h尿清蛋白、血肌酐、血尿酸)的关系。结果81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最常见,病理改变中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见。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中肾小管间质损害组与非损害组相比24h尿清蛋白,血肌酐、血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清蛋白、血肌酐、血尿酸在原发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将临床与病理有机地结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慧娟  李晓东  孙东立  张林霞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1079-1080,108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8例,正常对照组32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尿中CTGF分泌水平,应用比浊法检测尿蛋白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清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选用肾小球指数、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作为评价肾脏病理损害的指标,并与尿中CTG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组患者尿CTG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组患者尿CTGF水平与尿蛋白指数、血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肾小球指数、肾间质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3、0.368、0.339、0.412、0.397,P<0.05),而与血浆清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CTGF水平升高,检测尿中CTGF水平可能成为评价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足细胞阳性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50例肾活检明确诊断的IgAN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利用足细胞的标记蛋白Podocalyxin(PCX)标记尿液和肾组织足细胞,采集IgAN患者肾活检时临床资料、肾活检光镜结果,其中光镜参照Hass分级,各项病理指标参照Fofi半定量积分法进行评分,荧光显微镜观察肾组织足细胞PCX荧光表达程度,电镜观察足细胞足突形态学改变。结果①尿足细胞阳性的IgAN患者尿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平均动脉压较尿足细胞阴性患者增高,血浆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GFR)较尿足细胞阴性患者降低(P<0.05);②光镜示尿足细胞阳性的IgAN患者肾小球硬化程度、新月体发生率较尿足细胞阴性患者增高(P<0.05),而两组比较,系膜增生、基质增多、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间质炎细胞浸润、间质血管硬化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组织足细胞PCX抗体荧光表达显示:肾小球节段硬化和球性硬化处足细胞PCX抗体荧光表达缺失;④电镜观察提示,无论是否伴足细胞尿,其足细胞足突均可出现一系列形态学改变。结论足细胞尿是反映肾脏疾病轻重的一个指标,与肾脏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总咖啡酸酯(TCaf)对实验性IgA肾病(IgAN)大鼠的尿液及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黏模免疫法建立IgAN大鼠模型并验证成功后,将36只雄性SD大白鼠随机分成IgAN模型组、总咖啡酸酯组(TCaf组)、对照组。检测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肌酐、尿素氮,免疫荧光和光镜观察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及系膜区基质增生程度;采用半定量病理分析系统分析肾小球和肾小管损坏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总咖啡酸酯组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肌酐、尿素氮有明显改善,且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明显减少,病理评分明显降低。结论总咖啡酸酯能改善IgAN模型大鼠的血尿和蛋白尿,降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减轻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中的沉积、减轻系膜区基质增生,从而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6.
罗苇  冯仕品  谢敏  王莉  李莎  张伟 《四川医学》2014,(8):937-940
目的对比研究临床大量蛋白尿表现的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和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临床和肾脏病理改变的异同。方法收集大量蛋白尿表现的26例IgAN和41例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量蛋白尿表现的IgAN患儿和HSPN患儿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量蛋白尿的HSPN患儿相比较,大量蛋白尿的IgAN更易出现血尿(P〈0.05),24h尿蛋白、血胆固醇水平更高,血白蛋白更低(P〈0.05),临床表现更重。有大量蛋白尿的IgAN患儿和HSPN患儿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gAN患儿较HSPN患儿在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方面更常见(P〈0.05)。结论大量蛋白尿表现的的IgAN比HSPN患儿临床表现重,病理改变更趋慢性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原发性IgAN的临床病理联系,并在轻重不同的病理组织间作以临床和实验室发现的比较分析。方法:将50例原发性IgAN患者根据病理组织分类方法将全部病例分为A、B两组。对两组病例进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关数据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中,临床分型以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尿蛋白定性2、4 h尿蛋白、血β2-MG及IgA在肾组织中沉积的量与IgAN肾组织病理分级显著相关。结论:应对疑似IgAN的患者定期监测血、尿β2-MG及24 h尿蛋白定量,若有升高,应建议早期做肾穿刺活检,防止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赵记友 《当代医学》2014,(23):67-68
目的:分析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与IgA肾病(IgAN)临床病理和转归对比。方法选择广西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42例HSPN患者和42例IgAN患者,分析临床病理改变和转归。结果 HSPN组合并肾外症状多于IgAN组;在肾病病理改变中IgAN组出现球形硬化11.9%,HSPN组为4.8%;HSPN组出现内皮增生19.4%;IgAN组为0%;HSPN组肾小管萎缩21.4%,IgAN组则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SPN组中肾小球免疫沉淀物中有IgG的有22例,而在IgAN组中则只有8例。结论 HSPN组与IgAN组在肾脏病例改变和免疫病理分型中明显差异,证实HSPN与IgAN是两种疾病实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以肾病综合征(NS)为表现的IgA肾病(IgAN)的临床与病理及免疫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肾活检163例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N中表现为NS的67例患者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免疫分型的资料。根据Lee病理组织分类标准,肾小球病变程度分为Ⅰ~Ⅴ级,肾小管间质组织学改变分为Ⅰ~Ⅴ级。根据IgA在肾小球沉积的部位不同分为系膜沉积伴肾小球基底膜沉积(MS+GBM)组;单纯系膜沉积MS组。结果:①163例IgAN中表现为NS 67例,占IgAN的41.1%。②67例以NS为表现的IgAN患者中,MS组41例,其中26例(63.4%)表现为单纯性NS;Ⅰ~Ⅲ级23例(占56.1%)。MS+GBM组26例,其中20例(77%)表现为肾炎性NS;Ⅲ~Ⅴ级19例(占73.1%)。③免疫荧光分型:67例以NS为表现的IgAN患者中,MS组以IgA+IgM+C3+C4型(48.8%)、IgA型(29.2%)及IgA+IgM型(22%)为主;MS+GBM组以IgA+IgM+C3+C4型(42.3%)和IgA+IgM+IgG+C3+C4型(30.8%)为主。④67例以NS为表现的患者中MS、MS+GBM两组肾小球损伤程度无差异,均以Ⅱ~Ⅲ级为主。⑤小管间质损害(TIL)分型:67例以NS为表现的患者中MS组以Ⅱ级(占51.2%)和Ⅲ级(占26.8%)。结论:IgAN表现为NS者MS组以单纯性肾病为主,MS+GBM组以肾炎性肾病为主;MS组和MS+GBM组肾小球损害均以Ⅱ~Ⅲ级为主;免疫荧光MS组以IgA+IgM+C3+C4型、IgA型、IgA+IgM型为主;MS+GBM组以IgA+IgM+C3+C4型和IgA+IgM+IgG+C3+C4型为主;MS组肾小管损害以Ⅱ~Ⅲ级为主;MS+GBM组肾小管损害以Ⅳ+Ⅴ级为主。NS表现的IgAN在合并毛细血管壁沉积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尿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与肾脏血管损害的关系。方法:对肾穿刺活检确诊的78例HSPN患儿按肾血管损害、肾小球病理损害、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进行半定量积分,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血管病理积分及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总病理积分各分为轻、中、重3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尿中VEGF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局部VEGF表达及肾脏微血管密度。结果: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血管病理积分及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总病理积分轻、中、重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肾脏血管损害愈轻,微血管密度、血与肾局部中VEGF浓度则愈高,而尿中VEGF排泄也愈低,轻、中、重组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肾小球积分与肾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积分、肾脏总积分相互呈高度正相关(r=0.596,0.612,0.728,分别P<0.05,0.05,0.01),微血管密度与血VEGF和肾VEGF相互呈高度正相关,与尿中VEGF呈高度负相关(r=0.601,0.696,-0.639,均P<0.01)。结论:尿中VEGF排泄增加使肾局部VEGF浓度下降进而导致的肾血管损伤,可能是HSPN患儿肾血管损害与病理慢性进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患者伴或不伴肾小球补体(complement,C3)沉积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行肾穿刺确诊的PMN患者280例,根据C3沉积强度将患者分为不伴沉积组(n=129)及伴C3沉积组(n=151),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结果 伴C3沉积组的24h尿蛋白量、肾病综合征比例、抗PLA2R抗体阳性比例、节段性硬化比例、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M、IgA、C1q及纤维蛋白原沉积比例均高于不伴C3沉积组(P<0.05),而血白蛋白和临床缓解率低于不伴C3沉积组(P<0.05)。C3沉积对PMN患者肾脏复合终点事件无明显影响(P=0.806),但C3沉积是临床缓解的影响因素(P=0.030)。Kaplan-Meier法显示两组累积肾脏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5),但伴C3沉积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低于不伴C3沉积组(P=0.009)。结论 伴C3沉积的PMN患者临床及病理表现更加严重,不伴C3沉积的PMN患者临床缓解率更高,但伴C3沉积的PMN患者与不伴C3沉积的PMN患者的预后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小儿 Ig A肾病 ( Ig A nephropathy,Ig AN)临床、病理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肾活检病理诊断为 Ig AN的 3 0例病例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 小儿 Ig AN临床表现以单纯肉眼血尿最常见 ,其与血尿伴蛋白尿者免疫复合物沉积均多为 Ig A+Ig G型 ,但前者临床及病理改变相对轻于后者。肾病综合征 ( NS)的临床及病理改变最重 ,易合并肾功能不全、高血压 ,以 Ig A+Ig G+Ig M型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结论 小儿 Ig AN预后与临床及病理分级有关 ,单纯肉眼血尿预后较好 ,NS、病理改变有肾小球硬化及免疫复合物沉积为 Ig A+Ig G+Ig M型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与肾组织HBV抗原沉积、肾脏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了解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肾组织HBsAg和(或)HBcAg沉积的肾炎患者33例(沉积阳性组)。同时收集血清乙肝标志物阳性但肾组织中不伴HBsAg和(或)HBcAg沉积的肾炎患者29例为对照组(沉积阴性组)。两组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活检组织中HBsAg和HBcAg。结果①两组患者在血压、血尿、蛋白尿程度及肾功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沉积阳性组病理以不典型膜性肾病(MN,占66.7%)和IgA肾病(IgAN,占15.2%)为主。沉积阳性组免疫荧光IgG、补体Clq和纤维蛋白相关抗原(FRA)阳性率明显增高(均P<0.05)。沉积阳性组的肾小管间质病变远比沉积阴性组严重(P<0.01)。③病毒学检查发现,沉积阳性组血清e抗原阳性率较高(48.5%),而e抗体阳性率较低(18.2%),阴性组则相反;其中沉积阳性组HBV-DNA定量≥105copies/mL者占48.5%,沉积阴性组HBV-DNA定量≥105copies/mL者占1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33例患者中6例血清HBV标志物阴性或仅有HBsAb阳性,血HBV-DNA病毒载量<103copies/mL的患者肾组织中检测到HBsAg和(或)HBcAg沉积,且免疫荧光显示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满堂亮者6例(100%);光镜显示不典型MN 6例(100%)。结论对于成年人依据临床难作出HBV-GN的诊断。HBV-GN病理表现具有多样性,以不典型MN和IgAN为主。肾活检组织的免疫荧光大多数表现为满堂亮。肾组织HBV抗原沉积现象可以出现在血清HBV标志物阴性或仅HBsAb阳性的患者,提示应重视肾组织HBV抗原检测,尽可能降低HBV-GN的漏诊率,尤其是血清HBV标志物阴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ACEI联合治疗IgA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肾活检确诊为IgAN的病例40例,根据随机配对法,分设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来氟米特、ACEI联合疗法降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副反应,并与激素联合ACEI疗法进行比较;观察来氟米特、ACEI联合疗法对肾功能的影响,并比较本疗法与激素联合ACEI疗法两组间肾功能的差异;治疗1年后重复肾活检,观察本疗法对改善病理病变的程度或阻止肾小球硬化及小管间质病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蛋白尿、减少尿红细胞、升高血浆白蛋白及改善肾功能,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改善尿蛋白及升高血浆白蛋白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改善远期肾功能方面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病理病变程度均有所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病理病变的减轻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ACEI联合治疗IgAN能够降低蛋白尿和减少尿红细胞,抑制肾小球系膜增生、细胞外基质产生,同时能够防止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或发展,能够改善IgAN的远期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伴有与无肾组织乙肝病毒抗原沉积的Ig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与IgA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住院、并行肾组织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316例,其中伴HBsAg和(或)HBcAg肾小球沉积的患者(研究组)25例(7.9%),无HBsAg和(或)HBcAg肾小球沉积的患者(对照组)291例(92.1%)。2组患者均行肾组织活检,其标本分别常规进行光学显微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测,以及血清HBV感染标志物、肌酐、胆固醇、白蛋白、C3、IgA和24h尿蛋白水平的检测,同时对2组患者肾脏病变按肾小球活动病变积分、肾小球慢性病变积分及肾小管间质积分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肾小球活动病变积分及肾小球慢性病变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肾小管间质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肾组织C1q沉积所占比例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HBV感染标志物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乙肝病毒抗原在肾组织中沉积与IgA肾病发病并无直接关系,但有可能加重了肾小管间质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IgA肾病临床病理和转归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nephritis, HSPN)与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临床病理和转归.方法 :对肾活检证实的31例HSPN患者和62例IgAN患者临床、病理及转归进行同期对照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起病时高血压发生率、血肌酐及蛋白尿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7% vs 27.4%,(121±164 )vs( 106±43) μmol/L, (3.2±3.1) vs (2.8±2. 9) g/d,P>0.05].在肾病理改变上,HSPN患者40.6%(13/31)出现内皮增生,IgAN仅为19.4%(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用肾病理半定量评分,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IgAN较HSPN明显(2 vs 1,P=0.009),但在新月体形成(包括袢坏死)及肾小球硬化等病理表现二者并无明显差别(1 vs 0,1 vs 1,P>0.05).用免疫荧光检查,免疫球蛋白IgA除了在系膜区沉积外,71.0%(22/31)HSPN患者IgA还沉积在毛细血管袢,而IgAN患者为43.5%(27/6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平均随访47个月,以肌酐倍增为随访终点,HSPN与IgAN累计肾生存率分别为87.1%和91.9%,二者并无明显差别(P=0.481).结论:成人HSPN与 IgAN在肾病理改变上存在差异,但二者在肾临床表现及远期预后上并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7.
背景 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贫血是其常见表现,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 分析伴贫血HSP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5例HSPN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肾外表现(关节/腹部)及高血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钙、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RBC)计数〕、病理资料(包括IgG沉积、IgM沉积、IgA沉积、C3沉积、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肾小管萎缩、小动脉病变、新月体率、肾小球硬化率、病理分级)。按照患者是否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对患者随访至2019年12月,随访终点事件为复合终点事件,Kaplan-Meier法绘制肾脏预后不良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贫血组63例,非贫血组132例。贫血组年龄、肾外表现、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尿RBC计数水平高于非贫血组,血红蛋白、血钙、总蛋白、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eGFR低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患者小动脉病变比例及新月体率高于非贫血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年龄、24 h尿蛋白与肾小球硬化率是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贫血组肾脏累积生存率低于非贫血组(χ2=4.675,P=0.031)。结论 伴贫血HSPN患者临床病理表现相对较严重,肾脏累积生存率较低。年龄、24 h尿蛋白与肾小球硬化率是伴贫血HSPN患者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正常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正常的SLE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9 例初诊SLE患者,比较血清IgG 水平正常组和血清IgG水平升高组的肾外临床表现,狼疮肾炎表现,血沉(ESR)、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免疫学指标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的差别,分析血清IgG 水平与血清补体C3、C4 水平及SLEDAI 积分的相关性,并分析血清IgG水平与尿蛋白、尿IgG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IgG 正常组非感染性发热、脱发、关节炎及贫血的发生率低于IgG 升高组(p <0.05),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高于IgG 升高组( p<0.05);②两组狼疮性肾炎发生率相似,但IgG 正常组的尿蛋白、尿IgG水平高于IgG 升高组(p <0.05),IgG正常组肾病水平蛋白尿、血尿的发生率高于IgG 升高组(p <0.05)。尿蛋白水平、尿IgG 水平与血清IgG 水平呈负相关性(p <0.05);③IgG 正常组的ESR、hs-CRP 水平低于IgG 升高组(p <0.01)。IgG 正常组血清IgG、IgA 及IgM 水平低于IgG 升高组(p <0.01)。IgG正常组ANA、dsDNA、sm、AnuA 阳性率低于IgG 升高组(p <0.05)。两组C3 水平、C3 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SLEDA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清IgG 水平与C3、C4 水平及SLEDAI 评分无直线相关性( p>0.05)。结论血清IgG 水平正常的活动性SLE 患者并不少见,其肾脏损害相对明显,而SLE相关的自身抗体阳性率较低。IgG 水平与狼疮疾病活动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