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和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组织中的浸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RC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5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RC患者标本及TDLN组织样本中Foxp3+ Tregs及CD11c+mDCs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频数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RC患者癌组织中Foxp3+Tregs的阳性表达频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癌组织中Foxp3+Tregs阳性表达频数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中Foxp3+Tregs阳性表达频数高于TNM分期Ⅰ+Ⅱ期组患者(P<0.01);肿瘤引流阳性淋巴结(mTDLN)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明显高于肿瘤引流阴性淋巴结(mfTDLN)组织(P<0.01)。CRC患者癌组织中CD11c+ mDCs的阳性表达频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癌组织中CD11c+ mDCs阳性表达频数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中CD11c+ mDCs阳性表达频数低于TNM分期Ⅰ+Ⅱ期组患者(P<0.01);不同浸润深度癌组织中CD11c+ mDCs阳性表达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DLN组织中CD11c+ mDCs阳性表达频数明显低于mfTDLN组织(P<0.01)。CRC和TDLN组织中Foxp3+ Tregs表达与CD11c+mDCs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CRC的发生发展与癌组织局部微环境中Foxp3+ Tregs及CD11c+ mDCs的表达频数有关。Foxp3+ Tregs和CD11c+mDCs在抑制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患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淋巴结及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的表达情况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并分析其意义.方法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淋巴结、外周血及对照组中Treg表达情况分别以冰冻切片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结合胃癌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分析.结果健康成人对照外周血Treg表达率为(4.1±5.7)%,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表达显著增高(16.8±7.9)%.胃癌组织Treg表达为(6.5±7.2)%,胃癌周围淋巴结Treg比例为(8.4±7.2)%,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胃癌外周血和淋巴结Treg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率和TNM分期有着负相关性,淋巴结转移阳性和TNM分期越晚,Treg表达率越高.结论Treg在胃癌患者的瘤组织、淋巴结及外周血中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并与临床病理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反应和免疫耐受中具有识别自我、"准自我"和非自我的关键作用,是当前免疫学领域的热点问题。Treg的转录因子Foxp3的发现和功能性报告鼠的研究进展揭示了Treg群体和功能的多样性。Treg亚型的分析有助于认识Treg细胞分化动力学、正常状态与疾病状态互动,并通过操纵特殊Foxp3+亚型调控免疫应答。虽然大量体外研究强调了效应T细胞的终末定向,现渐明确的是T细胞定向更具易变性。就起源而论也许最具易变的T细胞亚型是Tfh细胞,主要来源于肠集合淋巴小结和促使B细胞产生抗体IgA,对维持肠道免疫内隐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采用胞内染色技术分别检测45例初发Graves病患者(GD组)和2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TT3、TT4和TSH。结果显示GD组TT3和TT4水平高于对照组,而TSH水平低于对照组。认为初发GD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下降,低于正常人水平,在GD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123+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和叉状头转录因子3(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中的浸润,阐明其对CR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63例CRC手术切除病理标本、癌旁正常组织及相应TDLN,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CD123+pDCs和Foxp3+Tregs的阳性细胞数,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检测二者表达相关性。结果:CRC患者癌组织中Foxp3+Tregs阳性细胞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癌组织中Foxp3+Tregs阳性细胞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转移肿瘤引流淋巴结(mTDLN)组织中Foxp3+Tregs阳性细胞数高于非转移肿瘤引流淋巴结(mfTDLN)(P<0.01);TNM分期Ⅲ+Ⅳ期患者癌组织中Foxp3+Tregs阳性细胞数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患者(P<0.01)。CRC患者癌组织中CD123+pDCs阳性细胞数较低,但CD12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mTDLN与mfTDLN组织中CD123+pDCs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DLN组织中pDCs与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的比值(pDCs/mDCs)明显高于mfTDLN组织(P<0.01);pDCs/mDCs比值与Foxp3+Tregs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关系(r=0.421,P<0.01)。结论:CRC的发生发展与癌组织局部微环境中CD123+pDCs阳性细胞数无关,与Foxp3+Tregs浸润数量有关。肿瘤组织中DCs亚群的变化与Foxp3+Tregs相关,其表达促进了CR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16-19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LAP+CD4+T 细胞和CD4+CD25+ Treg 细胞的分布比例,初步研究LAP+CD4+ T细胞与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及在胃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我院胃肠疝外科收治的50 例胃癌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术前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收集同期50 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LAP+CD4+T 细胞和CD4+CD25+ Treg 的分布比例,比较外周血中胃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LAP+CD4+T 细胞的分布比例差异;Pearson 法分析LAP+CD4+T 细胞与临床病理因素及CD4+CD25+Treg 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外周血LAP+CD4+T 细胞占CD4+T 细胞的比例,胃癌患者为[7.58(6.23,8.22)%]高于健康志愿者的[1.76(0.79,2.35)%](P<0.001);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中LAP+CD4+T 细胞与CD4+CD25+Treg 细胞分布比例呈正相关(r=0.629,P<0.001);肿瘤TNM 分期越晚,LAP+CD4+T 细胞占CD4+T 细胞比例越高(P<0.001);有远处转移患者LAP+CD4+T 细胞占CD4+T 细胞比例高于无转移者(P<0.001)。结论LAP+CD4+T 细胞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比例升高,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进展,起到促进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CD4+Foxp3+调节性T细胞(CD4+Foxp3+Treg)及亚群在成人微小病变肾病(MC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的分布,探讨CD4+Foxp3+Treg参与MCD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27例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MCD的初发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oxp3-FITC/CD45RA-PE/CD3-ECD/CD4-PC7抗体组合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Foxp3+Treg及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Real-Time PCR检测PBMCs中Foxp3、Th17转录因子RORc以及细胞因子TGF-β1、IL-6、IL-17A 、IL-23 mRNA表达。设立正常对照。结果 流式细胞检测显示CD4+Foxp3+Treg分成3个细胞群体,分别为CD45RA+Foxp3low(Ⅰ区,静息期Treg)、CD45RA-Foxp3high(Ⅱ区,活化Treg)和CD45RA-Foxp3low(Ⅲ区)。MCD组Ⅰ区+Ⅱ区细胞和Ⅱ区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CD组PBMCs中Foxp3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下调(P<0.05),RORc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上调(P<0.05),IL-6、IL-17A、IL-23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CD组IL-17A mRNA表达与Ⅱ区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r=-0.81,P<0.05)。结论 成人MCD患者外周血Treg及其活化功能亚群减少,同时伴有Th17转录基因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异常升高。提示Treg Foxp3 mRNA表达下调及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可能与MC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调节性 T 细胞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是致免疫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深入了解调节性 T 细胞与肿瘤免疫、肿瘤免疫治疗关系,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次研究从调节性 T 细胞概述出发,概括近年来关于其肿瘤免疫、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研究成果,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1、2 枚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
转移的关系,验证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NSLN 转移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0 年4 月—2017 年10 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连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的1、2 枚SLN 阳性,并
进一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294 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
分析,探索其与NSLN 转移的关系。利用MSKCC 模型计算每个患者NSLN 转移的预测值,通过受试者工作
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94 例患者中86 例存在NSLN 转移。脉管
癌栓是否阳性、阳性SLN 数/ 总SLN 数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SKCC 预测模型对研究
人群NSLN 转移预测的AUC 为0.643。结论 SLN 转移率高或存在脉管癌栓的1、2 枚SLN 阳性的患者容易
出现NSLN 转移,MSKCC 模型预测NSLN 转移的准确性不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1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1月276例行手术治疗T1 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 276例中66例经病理证实伴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3.9%(66/276),高?中低分化NSCLC的胸腔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1%和33.7%,差异显著(P < 0.05);②右肺中叶较右肺上叶?左肺下叶更易发生胸腔内淋巴结转移(χ2 = 5.545,P < 0.05和χ2 = 5.402,P < 0.05)?66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各肺叶肿瘤均存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T1 NSCLC中,右肺中叶较易发生胸腔内淋巴结转移,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且存在跳跃式转移的特点,故针对T1 NSCLC行肺切除术时施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观察其与临床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食管癌患者及16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 CD25 Foxp3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收集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研究Treg细胞变化与临床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食管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CD4 CD25 Foxp3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为(3.72±1.39)%,高于对照组(1.15±0.36)%,P<0.01;食癌管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位置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食管癌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其比例对于判断食管癌的病期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回顾分析86例进展期胃癌术后临床病理资料。结果86例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5.6%。T2和T3、T4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4.5%、88.6%。BorrmannⅠ、Ⅱ型为54%,BorrmannⅢ、Ⅳ型为91.8%。病灶直径小于5.0cm组为60.1%,≥5.0cm组为87.5%。各组淋巴结中以第3组转移率最高为52.2%,其他依次为第4、6、7、8、5组淋巴结。结论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淋巴结多限于N1及N2;弥漫型胃癌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局限型;浸润浆膜层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浆膜下组;病灶大于或等于5.0cm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小于5.0cm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 EGC)T1a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466例早期胃癌T1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早期胃癌T1a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组织学类型与早期胃癌T1a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P=0.029)、性别(P=0.020)和组织学类型(P=0.045)是早期胃癌T1a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示,年龄<65岁、肿瘤分化程度低的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而年龄≥65岁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低。结论: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是影响早期胃癌T1a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Targeting Foxp3+ regulatory T cells-related immunosuppression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current research into 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Treg) cell surface molecules, plasticity of Treg cells and mechanisms of Treg cell suppression and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to interfere in Treg cell suppression of anti-tumor immunity. Data sources A literature search of all English articles was performed on the online electronic PubMed database dated 1995 to 2010. The keywords searched included: CD4^+CD25^+Foxp3^+ regulatory T lymphocytes, cancer, and immunotherapy. After finding relevant articles within these search limits, a manual search was conducted through the references from these articles. Study selection Articles regarding the role of Treg cells in tumor immunity and the utility of Treg cells in tumor immunotherapy.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gnificant numbers of Treg cells are found in many tumors and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number of tumor infiltrating Treg cells correlates with adverse clinic outcomes. Treg cells are emerging as a key component of acquired tolerance to tumors. Conclusions Several mechanisms of immunosuppression can be mediated by Treg cell function. Distinct immunosuppressive molecules expressed by Treg cells or diverse molecules related to Treg induction or migration represent potential drug targets for caner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规律,为进一步前瞻性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并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发生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跳跃性淋巴结转移和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非跳跃性转移组55例(72.4%),以第3、4组淋巴结转移常见;跳跃性转移组21例(27.6%),以第7组转移常见。位于第2站者19例,位于第3站者2例(均为第12组)。跳跃性淋巴结转移与年龄和淋巴结检出数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以胃周为主。跳跃性淋巴结转移以胃左动脉周围淋巴结多见,且与年龄和淋巴结检出数有关。D2根治术加第12组淋巴结清扫有利于预防跳跃性转移灶的残留。 相似文献
18.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早期胃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早期胃癌术后5a生存率。结果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组织学类型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术后5a生存率为93.2%,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的63.8%(P<0.05)。结论术前正确评估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是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