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在人工创立的SD品系大鼠的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基础上,采用MRI扫描来筛选并检验模型,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方法测定HIF-1a在实验动物模型的腰椎间盘髓核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以此探讨临床药物富马酸二甲酯对其表达及分泌的影响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对象为SD品种大鼠48只,依据科研设计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A(不经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B(单纯行动物模型处理)、实验组即富马酸二甲酯组C(建立模型后口服药物),每组16只。实验组采用手术方式建立实验模型:麻醉后将实验组大鼠的L1至L6节段的棘上、棘间韧带以及两旁的竖棘肌、棘突关节突等全部切除。实验组动物模型建立手术后2周开始给药,富马酸二甲酯组C组以 50mg/kg/d剂量灌胃给药,持续给药6周,实验对照组B组灌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A组未行任何干预措施。于建模术后 8周于麻醉下对全部实验对象行MRI扫描,免疫组化检测研究对象的椎间盘髓核组织。 结论: 退变的椎间盘髓核组织中HIF-1α表达加强,其强度与腰椎的退变密切相关。富马酸二甲酯能明显降低髓核组织细胞中的HIF-1α表达强度,在抑制和延缓腰椎间盘的退变和加重方面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大鼠退变椎间盘中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根据不同的时间点获得椎间盘标本,腰段手术干预椎间盘为模型组,无手术干预腰椎间盘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模型组与对照组的椎间盘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进行定性、定位阳性检测,结果模型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第4周在椎间盘免疫组化切片中可以看到一些细胞具有HIF-1α表达,单因子表达细胞较少,细胞周围基质中可见散在阳性表达;第8周至第12周的模型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中HIF-1α表达在逐渐增加。结论 HIF-1α表达增加和椎间盘退变的加剧呈正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酮替芬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高糖高脂饲料对SD大鼠饮食诱导6周,随后一次性ip给予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每天ig给予酮替芬0.09mg·kg-1,持续8周。检测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胰腺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胰腺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电镜观察组织形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水平显著升高(P<0.01),FFA,TG和LDL-C水平升高(P<0.05),IL-6,TNF-α水平升高(P<0.05),MDA含量增加(P<0.05),SOD,CCO和SDH活性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予酮替芬同步干预后,FBG水平下降〔(24.5±2.7)vs(15.9±1.9)mmo·l L-1〕,FFA,TG和LDL-C水平由1.03±0.23,2.89±0.56和(2.05±0.33)mmo·l L-1分别降低至0.71±0.15,2.36±0.40和(1.56±0.30)mmol·L-1,IL-6,TNF-α水平由(58.33±4.94)ng·L-1和(1.98±0.45)μg·L-1分别下降至(33.84±3.82)ng·L-1和(1.12±0.27)μg·L-1,MDA含量减少〔(1.12±0.20)vs(0.87±0.20)μmol.g-1,SOD,CCO和SDH活性由(28.55±4.06)kU·g-1,(13.00±1.14)mmo·l g-1和(3.75±0.44)kU·g-1分别增加到(31.34±2.59)kU·g-1,(15.87±1.64)mmol·g-1和(4.92±0.50)kU·g-1,电镜结果显示,酮替芬的干预使胰岛β细胞形态结构得到改善。结论酮替芬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炎症介质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使胰岛细胞线粒体功能改善,实现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链霉素及H7对机械牵张大鼠心肌组织低氧诱导分子-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二者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灌流心脏模型,膨胀左心室30min,RT-PCR法检测左室心肌细胞HIF-1α、VEGF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二者在心肌细胞中定位,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利用链霉素作为牵张敏感离子通道(SACs)阻断剂研究SACs和PKC抑制剂H7在其中的可能作用。结果与不牵张组HIF-1α和VEGF mRNA无表达的比较,牵张可以明显增加HIF-1α和VEGF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而链霉素、H7可以明显减少HIF-1α和VEGF mRNA的表达(P<0·05);但是二者不能完全抑制急性牵张刺激激活的HIF-1α和VEGF mRNA水平升高(P<0·05),HIF-1α和VEGF在胞质和胞核中均有表达,并检测到HIF-1α蛋白表达。结论链霉素、H7对膨胀左室致HIF-1α、VEGF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心室膨胀经SACs-PKC-激活胞内信号诱导HIF-1α、VEGF表达。同时链霉素并不能完全抑制HIF-1α、VEGF表达,提示膨胀心室致HIF-1α、VEGF表达进而引起心室肥厚尚有其他传导途径,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β连环素在腰椎间盘退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A组,21例)和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B组,14例)髓核组织中β连环素的蛋白表达,并分析β连环素蛋白表达强度与腰椎退变程度间的关系。结果A组β连环素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B组(38.10%vs.7.14%)(P<0.05)。β连环素蛋白表达强度与中晚期腰椎退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Wnt/β连环素信号通路在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中Fas/FasL基因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检测退变髓核中Fas/FasL基因表达水平,阐明Fas/FasL基因的过度表达是导致髓核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腰椎间盘在Fas/FasL基因的过度表达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超常的凋亡,最终导致椎间盘退变甚或突出。方法选用20只清洁级成年日本大耳白兔,按体重编号,随机分为2组,即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麻醉后,手术造成腰椎间不稳;并加以异常应力,以促进造模。对照组(n=10):对照组同法麻醉,作皮肤切口后直接缝合;两组动物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于术后1M、2 M随机各取5只兔子行病理学检查证明造模成功,同时检测两组动物髓核中Fas/FasL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1术后2月模型组兔腰椎间盘2造模2月后,对照组兔腰椎间盘病理学检查无明显退变表现;而模型组造模2个月后,出现纤维环断裂,髓核向后突出,说明造模成功。2检测本实验提取的总RNA纯度高,RT-PCR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紫外透射仪下可见扩增之特异产物条带,且目的基因片段产物与引物设计之目的片段大小完全吻合;Fas mRNA、FasL mRNA在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有过度表达,与正常腰椎间盘组织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髓核中有Fas/FasL基因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正常腰椎间盘组织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Fas/FasL基因的过度表达是导致髓核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腰椎间盘在该基因的过度表达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超常的凋亡,最终导致椎间盘退变甚或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P)对胶原性关节炎(CIA)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鸡Ⅱ型胶原诱导的CIA大鼠模型,im给予地塞米松2.0 mg·kg-1或TP 0.1,0.2和0.4 mg·kg-1,每3天1次,连续35 d,正常对照和模型对照组im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观察CIA大鼠的一般情况、足爪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的变化。给药结束后第2天,3%巴比妥钠麻醉处死大鼠,取足爪组织制备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变化;无菌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用MTT法检测脾T细胞和B细胞增殖反应;制备10%脾组织匀浆,用ELISA法检测脾组织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心脏取血,制备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CⅡ抗体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关节红肿,表面皮肤发亮充血,关节炎指数上升,脾T细胞和B细胞增殖反应、血清中抗CⅡ抗体水平和脾组织中IL-1β,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大鼠足爪皮下组织细胞排列紊乱且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增生。im给予TP 0.2和0.4 mg·kg-1可改善CIA大鼠一般状况,明显抑制CIA大鼠足爪肿胀(P<0.01);降低关节炎指数,在第22,26,30和35天由模型对照组的7.3±0.7,6.3±0.8,4.7±0.7和4.3±0.2分别降低到5.6±0.6,4.9±0.7,3.9±0.5,2.8±0.7和5.1±0.8,4.1±0.4,3.3±0.6,2.7±0.6;抑制脾T和B细胞增殖反应;血清中抗CⅡ抗体水平显著降低,A490 nm由模型对照组的0.765±0.018降低到0.583±0.024和0.575±0.034(P<0.01);脾组织中IL-1β由(159±23)ng·L-1降低到90±15和(79±15)ng·L-1(P<0.01),TNF-α由(125±23)ng·L-1降低到94±16和(83±17)ng·L-1(P<0.01),IL-6由(250±16)ng·L-1降低到193±18和(180±18)ng·L-1(P<0.01);能明显改善大鼠足爪组织病理改变,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明显减轻(P<0.05)。TP 0.1 mg·kg-1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 TP对Ⅱ型胶原诱导的CIA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髓核组织中TNFα、IL - 6基因水平 ,探讨该类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对 2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中TNFα、IL - 6进行检测 ,并取 10例健康成人 (尸体 )正常腰椎间盘对照。结果 :突出腰椎间盘TNFα含量为 0 .347± 0 .0 96 μg/ml,正常腰椎间盘TNFα含量为 0 .0 86±0 .0 19μg/ml,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突出腰椎间盘IL - 6含量为 0 .16 7± 0 .10 1μg/ml,明显高于正常腰椎间盘 (0 .0 5 5± 0 .0 2 2 μg/ml)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突出腰椎间盘产生这两种细胞因子 ,它们可能在椎间盘退变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高氧暴露早产鼠视网膜的表达规律及地塞米松对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标准SD大鼠的3日龄早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高氧组、干预组、空气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早产鼠视网膜HIF-1和VEGF表达水平。结果空气组HIF-1α、VEGF均呈低表达,未见或罕见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明显增多(P<0.001),HIF-1α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01),VEGF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1;与高氧组相比,干预组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明显减少(P<0.05);HIF-1α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01),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视网膜HIF-1α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视网膜HIF-1α的表达与突破视网膜内界膜内皮细胞核数、VEGF的表达与突破视网膜内界膜内皮细胞核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0.65、0.46,P分别<0.01、0.01、0.05)。结论高氧暴露早产鼠视网膜内可观察到VEGF和HIF-1α的高表达,地塞米松使高氧暴露早产鼠视网膜H IF-1和VEGF的表达明显下降,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量明显减少,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对高氧性视网膜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在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术后对血浆内皮素(ET)及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用药组术前连续5d经尾静脉给予前列地尔(8,24,72μg·kg-1),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术后6,24h,10,21d4个时间点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中ET及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前列地尔各组24h血浆ET含量[(34±s4),(34.9±1.7),(29±3)ng·L-1]与模型组[(73±8)ng·L-1]相比显著降低,P<0.01。前列地尔各组均可在高峰时显著降低IL-1β[(0.267±0.012),(0.136±0.017),(0.142±0.015)μg·L-1,P<0.01],IL-6[(340±43),(243±20),(199±22)μg·L-1,P<0.01]和TNF-α[(3.34±0.24),(1.73±0.27)(1.66±0.29)μg·L-1,P<0.01]的含量,并呈良好的剂量相关性(r=0.747,0.907,0.747)。结论:前列地尔降低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术后血浆中ET及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作用,是其干预血管再狭窄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皮果提取物(EFCL)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及EFCL 1.5和3.0 g·kg-1组。EFCL 1.5和3.0 g·kg-1组小鼠分别ig给予相应剂量的EFCL;30 min后ig给予52℃二锅头白酒12 ml.kg-1;24 h后处死小鼠,制备血清,取肝组织制备10%肝组织匀浆,采用试剂盒方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常规HE染色和淀粉酶-过碘酸希夫法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NF-κB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分别升高28.0%和28.9%(P<0.01),肝组织匀浆中SOD活性和GSH含量分别由(706±46)kU·g-1蛋白和(251±61)mg.g-1蛋白降低至(515±68)kU·g-1蛋白和(126±18)mg.g-1蛋白,而MDA含量由(204±21)μmol·g-1蛋白升高至(258±50)μmol·g-1蛋白(P<0.05);肝组织中NF-κB和α-SMA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FCL 1.5和3.0 g·kg-1组小鼠血清ALT活性分别降低了18.3%和19.8%,血清中AST活性分别降低了6.4%和9.7%(P<0.05,P<0.01);EFCL 3.0 g·kg-1组肝组织匀浆中GSH水平和SOD活性分别升高了61.4%和14.8%(P<0.05,P<0.01)。肝组织中NF-κB和α-SM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肝组织病理形态检测可见,EFCL 1.5和3.0 g·kg-1组小鼠对乙醇引起的肝细胞脂肪样变、水样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EFCL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所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自由基清除、降低NF-κB的表达及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查艳  何平红  龙艳君  袁静  俞雷 《中国药房》2011,(29):2711-2713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进展性肾炎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及其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行右肾切除并注射鼠单克隆IgG(OX-7)抗Thy1.1抗体2次建立进展性肾炎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取部分大鼠作为模型组,将剩余大鼠再分为对照组和氯沙坦高、低剂量组(80、20mg·kg-1·d-1);另取大鼠设立假手术组,每组5只,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4周,观察各组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HIF-1α mRNA、CTGF mRNA水平及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肌酐、24h尿蛋白和肾间质面积、HIF-1αmRNA、CTGF 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或P<0.001);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高、低剂量组血肌酐、CTGF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在24h尿蛋白、肾间质面积比值、HIF-1αmRNA水平方面氯沙坦高剂量组均明显降低(P<0.01),低剂量组无明显变化。病理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并出现纤维化,氯沙坦高、低剂量组肾小管-间质的损伤较对照组均有改善。结论:氯沙坦可能通过降低进展性肾炎模型大鼠HIF-1α mRNA和CTGF mRNA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标本分别取自退变组和对照组.所有标本一份制作为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α、MMP-9蛋白表达情况;另一份用RT-PCR方法检测TGF-α、MMP-9 mRNA表达情况.结果 退变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TGF-α、MMP-9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增多(蛋白水平:t=29.114,P<0.01;t=19.926,P<0.01.mRNA水平:t=47.642,P<0.01;t=26.987,P<0.01),TGF-α和MMP-9蛋白、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蛋白水平:r=0.725,P<0.01;mRNA水平:r=0.684,P<0.01).结论 TGF-α、MMP-9在正常与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表达量不同,退变椎间盘中二者表达量较高,两者可能与椎间盘退变有关.TGF-α对椎间盘退变的调节作用与MMP-9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复原胶囊对脓毒症大鼠肾组织HIF-1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健  李荣亨 《中国药房》2010,(15):1354-1356
目的:研究复原胶囊对脓毒症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及复原胶囊高、低剂量组,每组4只。复原胶囊组大鼠连续4d灌胃后行盲肠结扎穿孔(CLP)手术。各组复制模型后分别于3、6、12、24h行RT-PCR检测肾组织HIF-1α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心脏取血检测血清肾功能;HE染色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HIF-1αmRNA表达3h时逐渐升高,24h达高峰(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原胶囊高、低剂量组6、12、24h时HIF-1α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复原胶囊高、低剂量组BUN显著降低(P<0.05);HE染色显示复原胶囊组损伤较轻。结论:复原胶囊对脓毒症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控HIF-1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ip给予硝普钠2.5mg·kg-1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min,再灌注10min,重复2次,制备VD大鼠模型。VD模型制备后24h,治疗组大鼠于每天上午9:00ig给予缬沙坦8mg·kg-1,川芎嗪25mg·kg-1或缬沙坦+川芎嗪(8+25mg·kg-1),每天1次,连续15d,同时设假手术和模型组。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第2天取海马,逆转录PCR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末次给药后连续5d进行大鼠定位航行训练,训练的第3,4和第5天,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3±19,22±10和(16±7)s,与假手术组32±15,16±8和(10±6)s比较明显延长(P<0.05);第6天,模型组大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为(35.3±10.0)s,跨越虚拟平台(3.4±1.7)次,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为(30±6)%,与假手术组(6.3±2.5)s,(51±11)次和(38±8)%比较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mRNA和海马CA1区TNF-α,Bcl-2和Bax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第4和第5天,缬沙坦、川芎嗪单用和联合应用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分别为18±9和(13±7)s,18±9和(14±7)s及17±8和(11±7)s(P<0.05,P<0.01);联用组大鼠跨越平台的次数、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及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均明显增加,分别为(5.6±1.9)次,(50±8)s和(37±6)%(P<0.05),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用组上述指标改变不明显;二者联用组海马IL-1βmRNA,TNF-α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用组海马CA1区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降低(P<0.01),海马组织IL-1β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缬沙坦组海马CA1区TNF-α蛋白表达减少(P<0.05);川芎嗪组TNF-α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缬沙坦及川芎嗪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二者联用作用更加明显。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及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狄子晖 《安徽医药》2017,21(5):863-865
目的 观察和探讨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糜蛋白酶(ACT)水平与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收治的迟发型AD病人组50例,另选取50例健康老年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S-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1β、IL-6、TNF-α和ACT水平.比较两组血浆中IL-1β、IL-6、TNF-α和ACT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迟发型AD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血浆中IL-1β和IL-6水平(30.25±5.86)ng·L-1、(74.61±45.93)ng·L-1比较,迟发型AD 组血浆中IL-1β和IL-6水平明显增高至(41.28±5.96)ng·L-1、(176.53±49.27)ng·L-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TNF-α和ACT水平(35.94±7.83)ng·L-1、(220.74±36.53)ng·L-1比较,迟发型AD 组血浆中TNF-α和ACT水平明显增加至(61.28±5.16)ng·L-1、(243.85±40.74)ng·L-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IL-6、TNF-α和ACT含量随痴呆的加重呈增高的趋势,不同严重程度AD组间IL-1β、TNF-α和ACT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病人血浆IL-1β、IL-6、TNF-α和ACT水平检测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迟发型AD的生物学指标,可能影响迟发型AD的发病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低氧诱导因子(HIF)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病理机制.方法 采用磁共振图像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分级诊断并将收集的样本分为腰椎间盘突出轻度、中度、重度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HIF在腰椎间盘突出病人中的表达进行检测、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其mRNA水平上的定量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半定量分析HIF的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髓核细胞凋亡率;用Excel软件分析HIF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表达与髓核细胞的凋亡的相关性.结果 HIF在髓核细胞的细胞核内积聚,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腰椎盘突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间,HIF的表达逐步增加 (P<0.05).在腰椎间盘突出组59个样本中,HIF的表达结果显示有53个呈弱阳性、阳性或强阳性.定量real-time PCR检测中,HIF在腰椎间盘突出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484±0.079)和(0.241±0.0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F在患病轻度组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值分别为0.021、0.025、和0.014,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ting方法半定量HIF表达呈现与定量real-time PCR检测分析相一致的结果.髓核细胞的凋亡率在腰椎间盘突出组中(51.0±7.5)%明显高于对照组(14.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细胞凋亡率达(75.2±8.4)%,高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细胞凋亡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的表达与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细胞的凋亡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可能参与并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其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并与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细胞的凋亡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的作用。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烫组(S组)、烫伤延迟复苏组(B组)和烫伤延迟复苏+乌司他丁组(U组)。U组在烫伤后延迟复苏的同时,于伤后6h、12h分别予乌司他丁20 000 U·kg~(-1)腹腔内注射。伤后24h处死大鼠,测定伤后24h肺、肝干湿重比,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值和血浆丙二醛含量。结果:B组IL-8、TNF-α、乳酸和丙二醛含量均高于S组,肺、肝干湿重比低于S组(P<0.01),U组大鼠肺、肝干湿重比为0.229 4±s 0.001 2、0.275±0.008,血清IL-8和TNF-α值为(226±16)ng·L~(-1)、(514±24)ng·L~(-1),血清乳酸与血浆丙二醛含量分别为(4.5±0.8)mmol·L~(-1)、(2.52±0.27)nmol·L~(-1),均比B组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DAMTS-5蛋白在退变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退变突出腰椎间盘患者(退变组)和28例腰椎骨折患者(对照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ADAMTS-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退变组27例(90.0%)表达阳性,对照组3例(10.7%)表达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P〈0.05)。结论 ADAMTS-5蛋白高表达可能是腰椎间盘退变突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二苯乙烯苷(TSG)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可能机制,观察TSG对C反应蛋白(CRP)诱导的巨噬细胞表达明胶酶A和B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CRP20mg·L-1)、模型+辛伐他汀100μg·L-1组、模型+TSG120及60μg·L-1组。给予CRP12h后加入干预药物,共同培养24h后进行指标的检测。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细胞明胶酶A和B蛋白表达的差异;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观察各组细胞明胶酶A和B mRNA表达的差异;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显示,模型组明胶酶A和B蛋白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明胶酶A:1.14±0.26,明胶酶B:1.26±0.24)相比,辛伐他汀(明胶酶A:0.71±0.12,明胶酶B:0.73±0.15)及TSG(120μg·L-1组:明胶酶A,0.74±0.11,明胶酶B,0.88±0.13;60μg.±0.18,明胶酶B,1.12±0.18)均能降低明胶酶A和B蛋白的表达,并随TSG处理浓度的增加有下降趋势。RT-PCR显示,模型组明胶酶A和B的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明胶酶A:2.45±0.18,明胶酶B:2.59±0.19)相比,辛伐他汀(明胶酶A:0.86±0.06,明胶酶B:0.98±0.10)及TSG(120μg·L-1组:明胶酶A,0.98±0.09,明胶酶B,1.24±0.13;60μg·L-1组:明胶酶A,1.32±0.12,明胶酶B,1.80±0.15)均能降低明胶酶A和B的mRNA表达,并随TSG处理浓度的增加有下降趋势。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IL-6(614±52)ng·L-1,TNFα(82.5±4.7)mg·L-1相比,辛伐他汀IL-6(290±32)ng·L-1,TNFα(36.3±2.7)mg·L-1及TSG120μg·L-1组:IL-6(310±28)ng·L-1,TNFα(42.1±3.1)mg·L-1;60μg·L-1组:IL-6(498±46)ng·L-1,TNFα(58.6±3.4)mg·L-1能明显降低细胞培养液中IL-6和TNFα含量。结论TSG可通过抑制上调的明胶酶A和B的表达、IL-6及TNFα的分泌以抑制斑块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