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别嘌呤醇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别嘌呤醇为临床常用的抗痛风药物之一,不良反应偶有腹泻、间歇性腹痛、低热、暂时性转氨酶增高、皮疹、齿龈出血、胃、唇及口部溃疡等,但严重的过敏性剥脱样皮炎尚少见。现将所见1例因服用别嘌呤醇而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反应,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a。因痛风po别嘌呤醇01g(上海延安制药厂,规格:01g,批号:980201)1d后出现全身红色皮疹,瘙痒;右眼肿胀、充血,分泌物增多,咽痛,发热,来我院就诊。门诊以“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收治入院。查体:T387℃,P85次/min,患者全身弥漫性分布暗红色粟粒到蚕豆大小斑疹、斑片,多数融…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0岁,因癫痫突发,于2007年4月12日给予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片(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70104)100 mg,po bid;蜂乳胶囊(鹤壁市中药有限公司,批号:20060912)200 mg,po bid。当患者服药8 d后,出现咽痛,眼部分泌物增多,鼻塞等症状,无咳嗽、咳痰、流清涕、打喷嚏,也无畏寒、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自认为感冒,在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8岁,2012年11月3日下午16:00因低热伴咽痛自行口服清开灵分散片(0.4g/片,哈药集团三精干鹤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20801)1.6g tid。11月4日早上咽痛症状明显缓解,无发热。11月5日上午再次服用清开灵分散片1.6g后约5h,患者突然出现高热,最高达39.2℃,同时颜面、四肢出现斑片状红疹,伴瘙痒,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入院体检:神志清,T38.5℃,P122次/min,R23次/min, 相似文献
4.
5.
患者,男,64岁,2010年12月31日因输尿管下段结石在术后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剂200mg(规格:100mg:2ml,江苏杨子江,批号:10072731)预防感染治疗,2011年1月8日双下肢出现散在红斑,伴瘙痒,诊断为“药物过敏”,停药给予地塞米松注射剂(具体剂量不详)抗过敏治疗,皮损无改善并进行性增多,泛发周身,患者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2011年1月19日入我院治疗,体检:周身散在分布红色、紫红色斑疹,部分融合成大片状,伴脱屑,部分皮肤糜烂, 相似文献
6.
7.
8.
1 病例概况
患者女,82岁,2011年10月11日因左侧上眼睑及左侧嘴角抽搐开始服用卡马西平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X0544)0.2 g qd治疗;2011年10月1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病初未予重视;2011年10月20日患者出现高热,测体温超过39.0℃,伴轻度畏寒,同时面部、躯干皮肤红肿,出现大量红色皮疹且明显瘙痒,并伴口腔流涎;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药物过敏”,于当日停服卡马西平,并予布洛芬、扑尔敏、阿莫西林、维生素C治疗,未见好转,于2011年10月22日收治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自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依苏)控制血压.入院查体:体温40.1℃,脉搏92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53/82 mmHg.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腹胀1月,胸痛1周",院外治疗效果不佳,于2011年10月26日以"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收入我院。入院时神清,体温36.5℃,心率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5/85 mmHg。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结核抗体检测阳性,腹部CT示腹腔积液,患者多浆膜腔积液原因不明,纤支镜检查未见异常,肿瘤、风湿性疾病无证 相似文献
10.
卡托普利是首次人工合成的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其常见不良反应有咳嗽、消化道刺激反应、皮疹、一过性血压降低等。我们收治1例因口服卡托普利致重症药疹合并药物性肝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大剂量静脉注射高效丙种球蛋白对儿童重症药疹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大剂量高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药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大剂量高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15例(治疗组)与单纯激素治疗的16例(对照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起效时间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起较快,平均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2.619,P〈0.05),治疗3d后,治疗组总体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χ^2=9.05,P〈0.05)。结论:大剂量高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药疹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查系统评价更昔洛韦联用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CNKI、CBM、VIP和万方数据库,同时辅助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检索主题为以常规治疗的空白治疗和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为对照组,以更昔洛韦联用丙种人免疫球蛋白为试验组的治疗婴儿CMV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年限均为建库开始至2015年5月,对纳入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2统计软件对同质性结果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合计61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RR=1.50,95%CI:1.34~1.68,P<0.01)和CMV转阴率(RR=1.81,95%CI:1.59~2.05,P<0.01)。ADR发生率大于以常规治疗的空白治疗(RR=9.25,95%CI:3.19~26.83,P<0.01),但显著小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RR=0.40,95%CI:0.22~0.72,P<0.01)。倒漏斗图提示本研究偏倚性较小。结论:更昔洛韦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CMV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鉴于纳入研究文献质量偏低,准确结果尚需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并分析住院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出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用药情况。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9月我院132例住院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出现严重ADR病例的化疗方案及合并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32例患者共住院化疗604人/次,严重ADR的发生率为39.57%(239人/次)。其中化疗方案的不合理应用主要发生于肝肾功能损伤患者化疗药物的选择上(63人/次);联合用药不当主要是化疗药物与联合应用药物存在毒性相加(205人/次),其次是经细胞色素P4503A4酶代谢的化疗药物与其抑制剂或诱导剂联用(180人/次)。结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联合用药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临床医师必须全面了解合并应用的药物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和ADR,加强ADR监测,进一步促进肺癌化疗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药物使用与药疹之间的关系,探讨药疹的防治方法。方法:收集近5年发生的药疹不良反应和住院药疹病例12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致敏药物依次为抗菌药物(77例,占59.69%)、中药类(18例,占13.95%)、解热镇痛药(16例,占12.40%);主要药疹类型为发疹型(40例,占36.03%),其次为荨麻疹型(36例,占32.43%)、固定药疹型(15例,占13.51%);静脉给药是引起药疹的主要途径(91例,占70.54%)。结论:诱发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是抗菌药物及解热镇痛药,中药引起药疹的发生率上升较快,加强用药管理和患者安全用药意识是防治药疹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邓坚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7):801-803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与致敏药物的关系以及重症药疹的防治。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诊治的53例因重症药疹住院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是抗菌素、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和别嘌醇等。抗菌素、解热镇痛药引起的重症药疹预后较好,卡马西平、别嘌醇引起的重症药疹潜伏期长、预后较差。结论对重症药疹患者应及早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加强支持疗法,这是稳定病情,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