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β—catenin、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结直肠腺瘤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结直肠腺瘤(CRA)及癌变组织中β-catenin、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CRA随上皮异型增生程度的提高及癌变的出现,β-catenin异常表达逐渐增高(P〈0.01)。伴中、重度上皮异型增生的CRA和CRA癌变组织中,β-catenin核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上皮轻度异型增生的CRA(P〈0.01)。CRA伴轻度异型增生和CRA伴中、重度异型增生及CRA癌变3组的P53蛋白和PCNA表达依次增高,其阳性率分别为10.3%、43.8%、75.0%和17.2%、62.5%、87.5%。在β—catenin核表达阳性者中,其PCNA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β—catenin核表达阴性者(69.7%和36.4%,P〈0.05);在P53蛋白表达阳性者中,其PCNA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53表达阴性者(72.4%和37.5%,P〈0.05)。在CRA癌变组中,有50%可见β-catenin和P53同时表达。结论β—catenin、P53和PCNA在CRA癌变转化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溃结癌变小鼠结肠黏膜miR-21、Caspase-8、肠上皮细胞凋亡及β-防御素表达,探讨溃结相关癌变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40只雄性清洁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2组即正常组和模型组,其中正常组10只,模型组30只.采用二甲肼/葡聚糖硫酸钠(DMH/DSS)复合法制备溃结癌变相关模型,造模30周结束后处死全部小鼠,应用光镜检测小鼠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镜检测超微组织结构及上皮细胞凋亡变化;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miR-21、Caspase-8及β-防御素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溃结相关癌变小鼠结肠黏膜光镜下见结肠黏膜不同程度缺损,表面渗出及坏死物,细胞形态异型,呈浸润癌改变;电镜下见肠黏膜层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稀疏,长短不一,细胞连接间隙增宽,见大量上皮细胞凋亡小体及细胞自噬,线粒体肿胀,结构不清,嵴结构消失,造模成功率约70%.与正常组比较,溃结癌变小鼠结肠黏膜miR-21、Caspase-8、β-防御素蛋白及mRNA表达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溃结相关癌变的发生及发展可能是由于溃疡性结肠炎(UC)炎症持续,诱导miR-21、Caspase-8及β-防御素表达增加,破坏肠道免疫平衡,导致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上皮细胞凋亡凋亡/自噬加剧,造成恶性循环,进一步破坏肠道稳态,上皮细胞异型增生,甚则癌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基因(RUNX3)、β-连珠蛋白(β-catenin)、原癌基因(C-myc)在结直肠腺瘤癌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结直肠腺瘤癌变病例57例(结直肠瘤癌变组),另外选择结直肠腺瘤33例(结直肠腺瘤组),正常结直肠黏膜20例(正常组织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RUNX3、β-catenin、C-myc在结直肠腺瘤癌变组、结直肠腺瘤组及正常组织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RUNX3在结直肠腺瘤癌变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结直肠腺瘤组及正常组织组(χ~2=29.788,P=0.000);β-catenin、C-myc在结直肠腺瘤癌变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瘤组及正常组(χ~2=24.338、52.711,P均=0.000)。在结直肠腺瘤癌变组中,RUNX3与β-catenin呈负相关(r=-0.475,P=0.000);β-catenin与C-myc呈正相关(r=0.362,P=0.006);RUNX3与C-myc无相关性(r=-0.200,P=0.136)。结论 RUNX3在结直肠腺瘤癌变组表达下调,从而影响β-catenin、C-myc表达上调,RUNX3、β-catenin、C-myc在结直肠腺瘤癌变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肠泰制剂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不同剂量治疗组(4.3 g/kg与17.1 g/kg)、美沙拉嗪对照组和硫唑嘌呤对照组。造模7d内,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和疾病活动指数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的超微结构;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炎症;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结肠组织TNF-α、IL-6、IFN-γ、IL-10;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体质量、DAI和结肠长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组织中TNF-α、IL-6和IFN-γ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显示炎性细胞明显浸润,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复方肠泰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复方肠泰制剂对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升高以及肠道免疫功能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Poly Ⅰ∶C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黏膜屏障调节作用.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oly Ⅰ∶C组,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观察小鼠一般活动情况及结肠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法测定结肠组织水闸蛋白(claudin-1)、闭锁小带(zo-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实验期间,Poly Ⅰ∶C干预治疗后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有明显改善;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缺损,腺体破坏或消失,可见黏膜、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oly Ⅰ∶C组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少,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经过Poly Ⅰ∶C治疗后结肠组织黏膜中claudin-1、zo-1蛋白的荧光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Poly Ⅰ∶C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锐  刘蓉  徐峰 《四川医学》2009,30(7):1144-1146
目的 探讨β-catenin和c-myc在结直肠肿瘤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非肿瘤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和结直肠腺癌组织中β-catenin及c-myc.结果 β-catenin在非肿瘤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和结直肠腺癌组织中异住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0%、73.9%、96.2%,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肿瘤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和结直肠腺癌组织中c-myc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0%、43.5%和76.9%,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catenin异常表达及c-myc过度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有关,β-catenin异常表达可能与腺瘤的恶性转化易感性和结直肠腺癌的恶性行为有关,c-myc过度表达可能与结直肠肿瘤恶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咖啡酸苯乙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在人神经胶质瘤巾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裸鼠胶质瘤模型,观察CAPE在体内对肿瘤的影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CAPE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异常Wnt/β-catenin通路及靶基因c-myc的影响.结果:通过对荷瘤鼠模型的观察,发现口服GAPE可以抑制神经胶质瘤的生长.CAPE可以抑制β-catenin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游靶基因c-myc的mRNA及蛋白表达也相应降低.结论:CAPE可以抑制神经胶质瘤异常Wnt/β-catenin通路中β-catenin基因及c-myc基因的表达,对神经胶质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Gln)对BALB/C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50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ASA组、Gln组、Gln+5-ASA组。各实验性结肠炎组小鼠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造模后,治疗组给予药物干预,观察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取结肠组织行H-E染色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积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结肠黏膜TNF-α、NF-κB、IL-10、IL-1β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明显升高、结肠黏膜呈明显的炎症变化,表现为急性炎症,如溃疡形成、单核细胞浸润等。结肠黏膜TNF-α、NF-κB、IL-1β的表达增多、IL-10表达减少;谷氨酰胺能减轻小鼠大肠黏膜炎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治疗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目的,其疗效与5-ASA相当;其中谷氨酰胺联合5-ASA治疗效果最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谷氨酰胺可用于治疗BALB/C小鼠实验性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肠黏膜细胞增殖、维护肠黏膜屏障、调节免疫功能、抑制NF-κB活化、降低TNF-α、IL-1β表达,升高IL-10的表达等有关,与5-ASA联用其治疗效果优于两者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四神丸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低分子量硫酸葡聚糖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小鼠麻醉后直肠内灌注含1.5 mg TNBS的50%乙醇溶液制备TNBS结肠炎模型;小鼠自由饮用含3% DSS的蒸馏水5d制备DSS结肠炎模型.各模型均在造模第2天开始灌胃给四神丸,连续8d.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和结肠炎疾病活动度指数(DAI)评分、结肠组织学及结肠中髓过氧物酶(MPO)变化.结果 TNBS及DSS模型小鼠DAI评分及结肠组织中M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小鼠可见结肠黏膜上皮脱落、大量炎细胞浸润及腺管扭曲等.经四神丸治疗后能显著改善TNBS及DSS结肠炎小鼠的一般状况及DAI评分,并能改善结肠的组织学损伤、减轻炎细胞的浸润.结论 四神丸对TNBS及DSS所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肠露灌肠剂对乙酸诱发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中药复方肠露灌肠剂对乙酸诱发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的治疗作用。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露组、柳氮磺毗啶(SASP)组4组,给药治疗7d后,比较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炎症反应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肠露对小鼠UC能明显减少疾病活动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能明显减轻结肠炎症反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检查示模型组小鼠结肠粘膜糜烂、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明显。肠壁增厚;肠露组小鼠结肠粘膜未见糜烂及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轻。粘膜轻度充血。结论:中药复方肠露灌肠剂对小鼠UC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复方血竭灌肠液及口服5-氨基水杨酸(SASP)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维持缓解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血竭、白芨为原料制备复方血竭灌肠液,对51例UC患者(血竭组)进行灌肠治疗6个月;SASP组给予SASP1.5g1次/d口服维持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治疗中的副作用。结果血竭组和SASP组疗效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竭组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毒性、肝肾功能损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血竭灌肠可用于高危患者及SASP治疗无效者的维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DUC)的临床特点,评估复方血竭灌肠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比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CD)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表现分析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128例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口服美沙拉嗪基础上,试验组采用复方血竭制剂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治疗探讨治疗效果。结果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以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血便为临床表现,病理主要表现为隐窝脓肿,与全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克罗恩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5周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镜下病变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黏液血便方面作用显著(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复方血竭制剂灌肠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战同霞  潘红  谢海  孙肖伟  沈蓁 《潍坊医学院学报》2011,33(2):160-160,F0003
目的 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中的水平及橙皮苷的干预作用.方法 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模型+橙皮苷组,模型+柳氮磺胺嘧啶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共4组.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及粪便性状;采用ELISA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中TSLP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肠黏膜中TNF-α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中TSLP、肠黏膜TNF-α的表达及DAI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橙皮苷组;模型+橙皮苷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橙皮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SLP的表达、抑制炎症型Th2类细胞的产生而发挥其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肠栓防治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研究中药复方]清肠栓防治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在形态学上的改变及其对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清肠栓高剂量组(清高组),清肠栓中剂量组(清中组)、清肠栓低剂量组,而后按预防组第2-21天,治疗组第22-35天分组给药后,断头取结肠组织,作大体形态学与光镜下观察,MPO活性一,统计学结果分析,结果:大体形态学观察可见模型组大鼠严重充血、水肿、粘膜糜烂,溃疡多而且大;SASP组与清肠栓低剂量组粘糜粒程度减轻,有溃疡但数量少,清肠栓高、中剂量组溃疡小,粘膜糜烂不重,充血、水肿程度轻,清肠栓各组炎症损伤主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同时高、中剂量组防治效果优于SASP组(P<0.05)。光镜下观察可见模型组大鼠存在大范围粘膜缺损,溃疡深达肌层与浆膜层,SASP组与清低组粘膜糜烂,有炎细胞浸润,底部可见肉芽,清肠栓中,高剂量组大部分结肠粘膜个复,底部有肉芽组织形成,溃疡生成情况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和SAS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PO活性值显示清肠栓高,中剂量组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中药复方清肠栓对大鼠UC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效果与用药剂量正相关,并优于SASP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诱导加化学刺激复合法制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组(UC组)和粉防己碱治疗组(TET组)。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肉眼观察肠黏膜的病变并按损伤程度积分,光镜下评价黏膜损伤指数。结果TET组组织损伤积分为3.3±0.6,明显少于UC组(P〈0.01);光镜下,TET组病理损伤指数为9.7±0.5,明显少于UC组(P〈0.01);TET组血清样本中TNF-α和IL-6的含量分别为1 086.53±112.55 ng·L^-1和292.91±26.76 ng·L^-1,均明显低于UC组(P〈0.01)。结论粉防己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TNF-α和IL-6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王哲  张爱国等 《吉林医学》2001,22(4):219-220
目的 :研究乙状结肠镜下直接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随机对照方法对 12 4例溃疡性直肠乙状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 6 4例与对照组 6 0例 ,治疗组给予乙状结肠直视下给药 ,对照组给予局部灌肠治疗 ,疗程 4周。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下组织学炎症及疾病活动指数 (DAI)和改善情况。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症状改善率分别为 87 5 0 %和6 8 33% (P <0 0 5 ) ;结肠镜下炎症改善率分别为 82 81%和 6 5 0 0 % (P <0 0 5 ) ;组织学改善率分别为 85 75 %和 6 1 6 7% (P <0 0 5 ) ;两组的DAI均有明显下降 ,无严重副作用。结论 :乙状结肠镜直视下给药为一有效、简便、安全的治疗溃疡性直肠乙状结肠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DPP-4抑制剂单独及联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疗效。方法 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DPP-4抑制剂治疗组、SASP治疗组、DPP-4抑制剂和SASP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UC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CMC)灌胃,DPP-4抑制剂治疗组、SASP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西格列汀、SASP、西格列汀和SASP两者联合灌胃治疗,1次/d,连续6d。每天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称量小鼠体质量,观察大便形状,检测大便隐血,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6d后处死小鼠,分离结肠组织,测量结肠长度,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DPP-4抑制剂治疗组、SASP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均明显改善UC小鼠临床症状, DAI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肠长度明显增加(P<0.05),结肠病理损伤明显缓解;DPP-4抑制剂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血清GLP-2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DPP-4抑制剂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小鼠DAI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肠长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 DPP-4抑制剂对UC小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与SASP联合用药可达到协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大鼠模型。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sulfonicacid,TNBS)模型组,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及健脾化湿防治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喂养;TNBS模型组采用TNBS与乙醇复合物进行造模,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大鼠给予环境与饮食因素干预结合TNBS与乙醇复合物进行造模,健脾化湿防治组在内外因加TNBS模型复制过程中给予参苓白术散煎剂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症状、体征、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的浓度。结果: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大鼠出现嗜睡懒动、蜷缩,饮少纳呆,精神萎靡,毛发疏松粗糙、晦暗无光泽,腹泻及黏液血便症状;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摄食饮水量明显降低,小便量明显减少,大便湿重增加,自发活动次数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观察黏膜见水肿、充血、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伴有溃疡灶形成;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及IL-6、IL-8和TNF-α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脾化湿防治组大鼠经治疗后体质量明显增加,摄食饮水量明显增多,小便量明显增加,大便湿重减少,自发活动次数明显增多,与TNBS模型组及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黏膜见轻度充血、水肿,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其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及IL-6、IL-8和TNF-α的浓度与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境与饮食因素干预结合TNBS与乙醇复合物建立的脾虚湿困型UC大鼠模型,符合人类自然发生的UC病变特点和中医证候特点,是较理想的脾虚湿困型UC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