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对静息态脑默认模式网络的影响。方法对14名健康男性大学生进行两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第一次扫描在正常睡眠清醒后12h完成,第二次扫描于睡眠剥夺36h后完成。选取利用工作记忆确定的活动下降的前扣带腹侧及后扣带回为种子区域进行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分析。结果验证默认模式网络的存在。睡眠剥夺后与前扣带回腹侧及后扣带回的功能连增强的脑区有顶叶皮层、颞叶等,下降的脑区有丘脑。结论机体的默认网络系统在睡眠剥夺后功能连接增强,反映了默认网络系统功能的一致变化,这与机体的注意、抑制功能的下降,清醒状态的下降相关。丘脑等皮层下区域在睡眠剥夺条件下处于过度激活状态,主要负责清醒状态的维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静息态MRI功能连接的方法观察两组不同年龄人群听觉皮层与脑的正相关的功能连接,观察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A、B组不同年龄正常受试者各30例[年龄分别为(25.23±3.89)、(56.52±3.48)岁]进行静息态功能MRI数据采集,用功能连接的方法分别观察左右大脑听觉皮层与脑区不同的正相关功能连接脑图,并比较不同年龄间的差异.结果:A组受试者分别以双侧AⅠ区为种子点时,正激活的脑网络主要包含双侧颞横回、颞上回、岛叶、前扣带回及辅助运动区.B组受试者分别以双侧AⅠ区为种子点时,正激活的脑网络与A组类似,但是仍有差别,主要存在于岛叶、扣带回及辅助运动区.结论:不同年龄组以双侧AⅠ区为种子点的听觉系统的功能连接均主要局限于听觉系统之内,老化可对该网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失眠症(PI)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会影响人的认知、情绪调节等功能。多项研究表明PI涉及广泛的脑区异常。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PI的研究,它可以客观、间接地分析大脑功能活动的改变,有助于阐明PI的神经病理学机制,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和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在PI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何丽  王千  程文  唐晨曦 《四川医学》2020,41(6):575-580
目的初步探讨雌激素对睡眠剥夺所导致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SPF级C57BL/6成年雌性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睡眠剥夺组(SD组)、睡眠剥夺+雌激素组(SD+E2组),每组10只,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探索小鼠的学习记忆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ictor及其下游分子磷酸化AKTser473(P-AKt)、磷酸化cofilin(p-cofili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发现SD组潜伏期成绩较Con、SD+E2两组延长(P <0.05),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较Con、SD+E2两组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SD+E2两组比较,SD组Rictor、p-Akt、profilin-1、p-cofilin表达下降(P<0.05),SD所致的上述分子的下降通过雌激素可得到逆转(P <0.05)。结论睡眠剥夺能够导致学习记忆的下降,经E2-Rictor/p-Aktser473途径调控actin细胞骨架蛋白下降的学习记忆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剥夺睡眠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睡眠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向琼脂扩散法对20例军校学员进行了剥夺睡眠48h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剥夺睡眠48h后,T细胞亚群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lgG、IgA、IgM和补体C3、C4的含量与剥夺睡眠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值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剥夺睡眠48h对人体免疫功能有影响,睡眠与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睡眠剥夺后静息状态下前扣带回功能连接模式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对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模式的影响.方法:对14名健康男性大学生进行两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第1次扫描在正常睡眠清醒后12h完成,第2次扫描于睡眠剥夺36h后完成.选取前扣带回为种子区域进行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分析.结果:睡眠剥夺后与前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顶叶皮层、岛叶、颞叶等,下降的脑区有丘脑.结论:清醒状态的维持主要由丘脑等皮层下区域负责,机体的默认网络系统在睡眠剥夺后功能连接增强,反映了默认网络系统功能的一致变化,这与机体的注意、抑制功能的下降及清醒状态的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7.
8.
部分睡眠剥夺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睡眠与免疫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和对照组各11只,采用免疫学方法分别观察了脾细胞增殖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变化。结果:由刀豆蛋白A,脂多糖诱导的细胞增殖反应降低,脾细胞抗体分泌减少,迟发型超敏反应抑制,胸腺和脾脏质量降低。结论:睡眠剥夺可抑制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失眠症(insomnia disorder,ID)患者静息状态下大脑默认网络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变化。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纳入失眠症患者56例,同期招募50例健康对照。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睡眠剥夺后类比推理认知功能改变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上的表现。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0岁)进行2次类比推理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分别于正常睡眠情况下和睡眠剥夺24小时后,扫描顺序是制衡的。数据处理由统计参数图及功能性神经影像分析软件完成。结果 24小时的睡眠剥夺没有显著性地改变人脑类比推理活动,包括双前额叶及顶叶区的活动。结论睡眠剥夺后人脑类比推理可能存在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度中心度(DC)探索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网络的功能异常。方法:选择26例RRMS患者为RRMS组,27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完成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EDSS)。DC和功能连接方法评估RRMS的脑功能改变。Pearson相关评估差异脑区与行为学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估差异脑区对2组的区分能力。结果:DC差异不随相关系数r值的不同而变化。相比对照组,RRMS组DC值增加脑区主要包括右侧小脑后叶、左侧枕中回、左侧背侧前额叶和双侧顶上小叶,减低脑区主要包括左侧扣带回和双侧颞极突入岛叶。ROC曲线显示这些脑区能较好的区分2组(AUC=0.943,敏感度为96.3%,特异度为88.5%)。在RRMS组,病程与左侧颞极呈负相关(r=-0.483,P=0.020),EDSS得分与右侧顶上小叶呈正相关(r=0.485,P=0.019),与右侧颞极呈负相关(r=-0.430,P=0.041)。功能连接显示DC减低的颞极和扣带回存在网络间和网络内的功能连接减低。结论:扣带回和颞极在RRMS患者中存在功能异常,这些关键网络节点可以预测疾病进展和残疾状态。  相似文献   

12.
异相睡眠剥夺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异相睡眠在空间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神经中枢胆碱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异相睡眠剥夺组 (PSD组 )、大平台对照组 (TC组 )、正常对照组 (CC组 ) ,应用Morris水迷宫观察 3组动物学习能力行为活动的变化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3组动物学习后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ChAT)的表达。结果①从第 2天开始 ,各组的训练成绩逐渐呈不同程度的提高 ,各个入水点第一次的参数统计显示 ,PSD组的记忆获得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P <0 .0 1) ,但第二次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②海马的ChAT免疫组化结果 :PSD组海马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稀疏 ,高倍视野下阳性细胞数低于其他两组 (P <0 .0 5 ) ;TC组和CC组海马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数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剥夺异相睡眠会造成大鼠空间参考记忆的获得和巩固障碍 ,而对同一任务的空间工作记忆无影响。剥夺异相睡眠引起海马的胆碱能神经系统的活动障碍 ,可能与海马依赖性任务的学习记忆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慢性睡眠剥夺(CSD)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以及对海马、下丘脑中多巴胺(DA)含量和D1受体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经过筛选后随机分为CSD组、大平台铁丝网格实验对照(TC)组和空白对照(BC)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CSD模型,每天剥夺18h,连续21d.TC组除剥夺箱底为罩有铁丝网格的大平台外,其他环境与CSD组一致.利用Morris水迷宫和自主活动箱在CSD的第7、14、21天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CSD 21d后分别应用高效液相-电化学(HPLC-ECD)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下丘脑中DA含量和D1受体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与BC组和TC组相比,CSD组大鼠毛色无光泽、精神疲惫且易激惹,自CSD 3 d起,体质量在各时间点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D组大鼠与其他两组相比,逃逸潜伏期在各时间点延长,穿环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两组相比,CSD组大鼠自主活动总路程缩短(P<0.05)、自主活动次数减少(P<0.01);HPLC-ECD及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CSD组大鼠与其他两组相比,海马及下丘脑中DA含量、D1受体蛋白表达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组与BC组大鼠相比,学习记忆能力、各脑区DA含量和D1受体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D可损害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下丘脑中DA含量和D1受体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其潜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的睡眠剥夺(SD)及部分睡眠剥夺(PSD)对大鼠行为和学习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对照,SD组有12,24,48,72,96h及PSD,每组例数为6只,CC组为5只,测量SD后动物学会Y型迷宫的总次数、时间。后体质量的变化。结果 TC组学习成绩、正确反应率优于其他各组,24h和48hSD组学习成绩 于CC,其他各组学习成绩不如CC,随SD时间的延长,正确反应率下降,同CC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睡眠限制对幼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4只1月龄SD雄性鼠随机分为慢性睡眠限制组、睡眠剥夺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对慢性睡眠限制组幼鼠进行连续5d每天6h的睡眠限制,采用“温和处理法”;对睡眠剥夺组幼鼠进行连续5d每天6h的睡眠剥夺,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分别在睡眠干预前和干预第1、3、5天应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幼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水迷宫实验显示睡眠限制组、睡眠剥夺组幼鼠在睡眠干预的第3天、第5天,到达平台的平均潜伏期、探索路程较对照组延长(P<0.05),其中睡眠剥夺组在第5天的影响最显著(P<0.01);在睡眠干预的第5天,睡眠限制组、睡眠剥夺组幼鼠之间出现了差别,睡眠剥夺组幼鼠的潜伏期、探索路程较睡眠限制组延长(P<0.05);而在空间探测实验中,3组幼鼠在平台所在象限时间的百分比、穿环次数有显著差异:睡眠剥夺组较睡眠限制组减少(P<0.05),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睡眠限制组较对照组减少(P< 0.05).结论 连续5d、每天6h的慢性睡眠限制可减弱幼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但其影响程度小于同等时间的睡眠剥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海马体积(HCV)和T2驰豫时间(HCT2),旨在为各种与海马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8~70岁健康志愿者60例,按照年龄分成3组,每组男女各10例。所有受试者利用磁共振的三维T1加权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扫描,手工勾绘海马边界,计算双侧HCV和HCT2。利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双侧HCV和HCT2分别与年龄、性别及侧别的关系。男女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左右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测对象中,HCV男性略大于女性,右侧大于左侧,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小。HCT2男女间无明显差别,双侧HCT2无明显差别,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小。左侧HCV/HCT2值人群90%的参考范围是26.30~36.12,右侧HCV/HCT2值人群90%的参考范围是26.88~36.77。结论利用3.0T磁共振可以获得正常成人不同年龄段的HCV和HCT2数据,为后续海马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学习后不同时期睡眠剥夺对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学习穿梭实验后的不同时间点睡眠剥夺睡眠剥夺,探讨特定时间内,睡眠对记忆及其保持的意义。方法用小平台水环境(FloerPot)法建立大鼠SD模型。学习穿梭实验后的不同时间点,共6个时间点,给予4小时的SD,其余时间在饲养笼中自由活动。分为GR1-4(学习后第1-4小时SD),GR5-8(学习后第5-8小时SD)GR9-12(学习后第21-24小时SD,每组有其正常对照组,观察记忆情况,并在3天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不同脑区神经元细胞syp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10只)。模型组大鼠利用水上站立法建立睡眠剥夺大鼠模型,分别在睡眠剥夺24和72 h时随机取5只大鼠,处死,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不同脑区神经元细胞syp表达变化,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同模型组。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区、前额叶皮质神经元syp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两组纹状体区神经元syp表达差异不显著。结论睡眠剥夺后可导致大鼠皮层和海马神经元syp表达明显降低,对纹状体区神经元syp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