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长作用。方法应用胶原蛋白共培养方法,分别于培养液中加入100ng·mL-1的FGF10(FGF10组)、100ng·mL-1 FGF10和20μmol·L-1 SU5402(SU5402组)作用于鸡胚尿囊膜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块,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观察3组新生血管的形成状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FGF10组新生血管形成面积显著增加(P<0.001);SU5402组中SU5402可抑制FGF10的作用,其新生血管形成面积显著下降(P<0.001)。结论 FGF10能促进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水蛭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制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比较大鼠水蛭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水蛭含药血清存在促CAM血管新生作用.结论:水蛭对活体血管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可能为水蛭在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收涩中药乌梅、椿皮、金樱子、五味子、五倍子、赤石脂、禹余粮对鸡胚尿囊膜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收涩药物的大鼠血清;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并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进行活性筛选。于鸡胚发育的第5天,将加药物血清后的明胶海绵载体加于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孵育48h后,固定鸡胚绒毛尿囊膜,取出,采用医用图像采集系统分析结果。结果收涩药物金樱子、五味子、五倍子、乌梅、赤石脂、椿皮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数目有一定抑制作用(P〈0.05);乌梅组、椿皮组对抑制新血管生成有一定的趋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收涩中药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鼻咽癌细胞株在鸡胚尿囊膜模型上促进血管生成能力的差异。方法选用6日龄鸡胚,开窗后分别种植5-8F、6-10B及CNE-2三种鼻咽癌细胞株,三种细胞株细胞数为2×106/鸡胚者各一组,细胞数为5×105/鸡胚者各一组,另一组为对照组(PBS),每组10个鸡胚。孵育6日后,统计分析新生血管数及血管面积/鸡胚面积比。结果种植细胞数为5×105/鸡胚时,5-8F、6-10B细胞部分鸡胚有移植瘤形成,CNE-2细胞鸡胚均未见成瘤。种植细胞数为2×106/鸡胚时,三种鼻咽癌细胞株均可100%成瘤,其新生血管数依次递减,分别为(38.7±2.50)、(33.5±4.43)、(29.7±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面积/鸡胚面积比分别为(22.2±2.18)%、(18.7±2.45)%、(16.9±2.62)%,均高于对照组的(9.5±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8F面积比高于其他两种细胞株(P0.05)。结论鼻咽癌5-8F、6-10B及CNE-2三种细胞株在鸡胚尿囊膜模型上血管生成能力依次减弱,实验研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从海金沙草中分离的各类成分对鸡胚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抑制效果最佳的有效成分.方法 系统提取海金沙草的各类组分,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和鸡胚卵黄囊膜(YSM)模型,观察海金沙各类组分对鸡胚血管新生的作用.结果 海金沙正丁醇组及正丁醇黄酮组处理过的CAM和YSM血管新生密度和迁移面积明显低于其他组分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金沙正丁醇组及正丁醇黄酮组对鸡胚血管新生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生存素基因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生长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随机分成单纯接种组、shRNA慢病毒组、空载慢病毒组和空白载体组,每组30只。通过Image-proplus软件测量新生血管面积与鸡胚尿囊膜面积比(VA/CAM)评价沉默survivin基因对CAM血管生成的影响,TUNEL检测异位内膜细胞凋亡,组织病理学观察异位内膜病灶生长行为。结果 shRNA慢病毒处理组种植内膜存活率最低,该组VA/CAM明显低于单纯接种组、空载慢病毒组和空白载体组(P<0.001),后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hRNA慢病毒处理组种植内膜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另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hRNA慢病毒处理组病灶在光镜下可见腺体结构不完整,间质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结论慢病毒介导survivin基因特异性shRNA能够显著抑制人子宫内膜异位症种植CAM模型的新生血管形成,抑制子宫内膜在CAM上的种植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作用的药物,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药物。方法种蛋随机分为16组,孵育8 d后,将熬制的15种单味中药及0.14 mol.L-1NaCl溶液分别加于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表面的载体上。作用4 d后,观察统计CAM上血管生长状况。结果在筛选的15味中药中,牡丹皮和香附子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NaCl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牡丹皮和香附子能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探讨超声激活血卟啉(Hematoporphrin,Hp)声动力作用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e membrane,CAM)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为应用声动力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进行抗肿瘤血管新生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种蛋随机分为4组,孵育7d后建CAM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单纯超声组、单纯Hp组、声动力治疗组.各组药物分别加于CAM表面的载体上,作用后制备标本,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鸡胚CAM VEGF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单纯H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超声组、声动力治疗组与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超声组与声动力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介导的声动力作用显著抑制了鸡胚绒毛尿囊膜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人参皂苷Rg3抗血管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的抗血管形成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TNP-470(阳性对照)和人参皂苷Rg3对HUVEC增生的影响;采用改良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模型,将不同剂量人参皂苷Rg3和TNP-470(阳性对照)置于7天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3天后观察新生血管形成是否被抑制.结果:TNP-470抑制HUVEC增生,人参皂苷Rg3对HUVEC增生无影响,二者都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结论:人参皂苷Rg3无细胞毒作用,但有抗血管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90只8 d龄鸡胚随机分成6组(生理盐水组、贝复济组、盐酸川芎嗪A组、B组、C组、D组),建立CAM模型,将NS、bFGF、4种浓度的川芎嗪分别加在CAM表面的载体上,继续孵育3 d后制备CAM标本,观察血管生成表现,并进行新生血管计数。结果:川芎嗪各浓度组新生血管数增加,与生理盐水组和贝复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具有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作用,川芎嗪促血管生成作用与其浓度有一定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化合物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三种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TW)化合物TW1、TW2和TW3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雷公藤的抗新生血管形成作用。方法:50枚新鲜香港麻花鸡种蛋,随机分为5组:PBS组、TW1组、TW2组、TW3组、参一胶囊(ginsenoside,Rg3)组,每组各10枚。种蛋消毒后,放入37.8C恒温箱内孵育6 d,暴露尿囊膜,将含有待测品的滤纸放在尿囊膜血管较少部位,继续孵育2 d,以滤纸为中心,把膜剪下,固定,拍照并记录各组CAM血管生长情况。结果:PBS组CAM血管及其网络清晰可见,生长良好;TW1、TW2、TW3(剂量均为10μg/枚)处理组的毛细血管数目较PBS组明显减少,血管结构模糊,颜色变浅、苍白,三者对CAM血管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80%、60%、100%;阳性对照Rg3在相同剂量时,对CAM血管生成的抑制率仅10%。结论:三种雷公藤化合物TW1、TW2、TW3对CAM血管生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桃  谢铭  贺新媛  杨雪峰 《重庆医学》2015,(2):155-157,160
目的:建立人结肠癌鸡胚移植模型,研究龙葵碱对其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鸡胚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n=10),将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细胞株接种到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通过立体显微镜、Image‐proplus6.0图像分析软件及免疫组织化学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移植瘤在CAM上血管生成的特点,及不同龙葵碱剂量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HT‐29细胞接种到CAM第3~5天,大量血管向瘤体集中,长入或跨越瘤体表面,肿瘤迅速生长。给药后第5天进行拍照,图像分析,定量计算血管新生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不同剂量龙葵碱的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与血管新生面积相一致;ki‐67抗原表达指数逐渐下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龙葵碱能明显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株诱导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蛭素活性因子对S180肿瘤及血管新生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S180肿瘤实验:取小鼠44只,随机分组,接种S180瘤细胞。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5-FU,实验用药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水蛭素活性因子,连续用药14天,第15天剥离肿块,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抑瘤率。(2)血管新生实验:取纯种鸡胚蛋,随机分组,恒温箱中孵育。分别吸取生理盐水、水蛭素活性因子不同浓度的药液,滴于滤膜载体上,将含药载体种植于鸡胚绒毛尿囊(CAM)中,密封后放入恒温箱内孵育96h,滴加甲醛,20m in后立体显微镜下观察药物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并用计算机分析系统对CAM进行扫描,记数血管VN、血管VD、血管VA的多少和大小。结果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小剂量用药组对S180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瘤率分别为43.33%和40.67%。CAM观察发现,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小剂量用药组血管分布稀疏、间距增大,含药载体周围血管减少。而模型对照组则血管分布密集、间距缩小、呈放射状排列。结论实验表明,水蛭素活性因子对S180肿瘤和CAM新生血管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3-脱氧葡萄糖醛酮(3-DG)对新血管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和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3-DG对新血管生长的影响。CAM血管生长采用单位面积血管百分比法评价;细胞增殖采用MTT法评价。结果0.1、1μg3-DG和0.1μgAGEs组均可促进CAM新生血管生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内皮细胞孵育24h后,3-DG50、100、150、200和250mg/L浓度组均明显促进内皮细胞生长(P〈0.05),而300、400mg/L浓度组则无促进作用(P〉0.05);与内皮细胞孵育48h后,50、100、150和200mg/L浓度组均有促进内皮细胞生长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0mg/L无作用呈下降趋势,而300和400mg/L浓度组则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生长(P〈0.05)。形态学观察,3-DG300mg/L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出现细胞核固缩。结论3-DG可以诱导新血管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方抗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血管及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的效应。方法:制备CAM模型及接种肿瘤细胞的CAM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对CAM血管和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的影响,并与生理盐水血清组对照。结果:益气养阴方含药血清可抑制CAM血管及肿瘤细胞诱导的CAM血管生成,各剂量含药血清组血管数目(高剂量组:9.662±0.599,中剂量组:9.682±0.818,低剂量组:10.242±0.640)与血管面积(高剂量组:8878.500±1870.115,中刺量组:9369.750±3206.427,低剂量组:11226.875±2665.071,mm^2)均较对照血清纽(10.511±0.990,12759.375±4379.058,mm^2)明显减少,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对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藜芦醇与半边旗二萜类化合物5F对活体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半边旗二萜类化合物5F(以下简称5F)对活体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试验,检测Res和5F对活体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es用药组(11.4μg/egg、45.7μg/egg)的血管生成抑制率分别为(32.2±3.6)%、(53.7±4.2)%,5F用药组(8.3μg/egg、33.2μg/egg)血管生成抑制率分别为(19.7±4.0)%、(36.5±3.0)%。结论:Res和5F可抑制活体血管生成,对肿瘤和其他病理情况下的抗血管治疗可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羟基红花黄色素A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目的从中药中寻找新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并探讨其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机理.方法从红花中提取分离羟基红花黄色素A,利用鸡胚尿囊膜(CAM)实验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并通过RT-PCR实验,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CAM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flt-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提取出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纯度达到了98.9%,浓度为0.59 g/L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使CAM血管数明显变细减少(P<0.01)并能显著抑制CAM组织中bFGF、VEGF及VEGF-R(flt-1) 的mRNA表达(P<0.05).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首次得出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显著抑制CAM新生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bFGF、VEGF及VEGF-R(flt-1)的mRNA表达来实现的,提示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能是一很有潜力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血管生成及其成熟度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HCC病例31例,手术后分别在边缘和中心进行标本取材并综合分析。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Flk-1、PCNA的表达情况,并对微血管和成熟血管的数目、平均面积、总面积、周长、直径、异型指数、血管间距、表达部位,以及动脉数、静脉数、动脉比、静脉比、血管成熟指数和平均灌注分数等进行计数。分析以上血管生成相关参数与病灶大小、Edmondson病理分级、包膜情况、肝硬化及侵袭转移的关系。结果 在小、中、大病灶之间,微血管总面积和成熟血管总面积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EdmondsonⅠ~Ⅳ级之间,灌注分数逐渐增加,也存在统计学差异(F=3.452, P=0.049)。有包膜病灶的成熟血管平均面积、成熟血管周长、成熟血管平均直径及成熟血管管距明显大于无包膜的病灶(P<0.05);侵袭转移组的成熟血管异型指数也大于阴性组(t=2.260, P=0.039)。在有、无肝硬化组之间,所有血管相关参数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CC的一些生物学行为更多依赖肿瘤的成熟血管。  相似文献   

19.
通心络促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目的 探讨中药通心络对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模型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方法 运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药物血清 ,鸡胚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贝复济组及通心络大、小剂量组 ,检测尿囊膜的血管增生程度。结果 通心络大剂量组CAM的血管增生数明显高于空白血清组 (P <0 .0 5) ,而与贝复济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通心络小剂量组与空白血清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通心络可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增生 ,具有一定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生骨冲剂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取9日鸡胚24枚建立CAM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每组12枚。实验组加药益气生骨冲剂于无血管区的载体上,空白组加生理盐水。每日上下午各加药1次。3d后检测CAM载体周围1.5cm的血管数目。结果实验组小血管数目和血管总数均多于空白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生骨冲剂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可能是促进血管生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