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被干扰素及其他信号分子激活,进而移入胞核活化其靶基因的转录。STAT1通路激活主要介导抗病毒防御及肿瘤抑制功能,同时它在肿瘤调控方面也可能发挥着抑癌基因的功能。但STAT1通路激活后亦能赋予肿瘤细胞对抗DNA损伤及促进肿瘤生长、侵袭的能力,故认为它是一种具有致癌作用的基因。因此,对Janus激酶/STAT1抑制剂和特异性作用于STAT1蛋白多肽类抑制剂的研究,将提供一种新的肿瘤靶向杀伤策略。  相似文献   

2.
黄辛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8):161-161
本报上海9月9日讯 9月5日出版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报道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莫玮、张亮等的最新研究发现:在干扰素伽马(IFN-γ)通路中,β-arrestinal能够介导该通路中关键转录因子STAT1与其负调节因子磷酸酶TC45的相互作用,从而负调节细胞对干扰素伽马刺激的应答,抑制了干扰素伽马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国宪  刘利锋  李威  粟斌  张彤  吴昊 《北京医学》2017,(12):1275-1277
干扰素(interferon lambdas,IFN)是病毒感染等诱导产生,并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的一种细胞因子.IFN与受体结合后可激活信号传导通路,发挥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深入研究IFN的产生机制,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将为其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对近年来干扰素λ(IFN-λs)的信号通路及其功能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蕴铷  谢雯 《中国医刊》2007,42(1):10-12
1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自1990年美国FDA正式批准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以来,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有近20年的历史,是最早用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目前认为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抗病毒作用:干扰素α的抗HBV作用是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最多的一个作用;②减轻肝纤维化作用:临床中观察到干扰素α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比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相对少见,但一直没有很好的循证医学证据,最近澳大利亚一项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显示无论是否能获得抗病毒应答,干扰素α确实具有减轻肝纤维化,降低肝硬化的发生率的作用;③调节免疫作用:干扰素α具有广泛的调节免疫作用,这也是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对α干扰素(IFN-α)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及Mx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FN-α处理的HepG2.2.15细胞在不同处理时间点的STAT1、STAT2、IS-GF3γ mRNA表达水平,并比较分析干扰素抗病毒蛋白MxAmRNA在HepG2和HepG2.2.15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RTPCR显示经IFN-α处理后HepG2.2.15细胞STAT1、STAT2、ISGF3γ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表明转染HBV全基因组并能分泌完整HBV病毒子的HepG2.2.15对IFN-α有应答.抗病毒蛋白MxA mRNA在HepG2.2.15细胞中未检测到表达,而在HepG2细胞中却能表达.结论 HBV或其抗原成分并不影响IFN-α 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mRNA表达,但影响抗病毒蛋白如MxA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维生素D(VD)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IFN-α)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及其抗黏病毒A蛋白(Mx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63例就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运用Ficoll分离液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以不同浓度IFN-α和VD单独和联合处理PBMCs细胞,再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处理后细胞内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STAT1、STAT2、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以及Mx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0~1 600 IU/ml IFN-α处理后,PBMCs 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STAT1、STAT2、IRF-9及MxA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其中400 IU/ml IFN-α处理时,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表达量最高.经0~100 nmol/ml VD处理后,PBMCs 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STAT1、STAT2、IRF-9及MxA蛋白表达增高,其中0.1 nmol/ml VD处理时,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表达量最高.与IFN-α单独处理相比,VD与IFN-α联合处理患者PBMCs 后,细胞内STAT1、STAT2、IRF9及MxA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VD可能通过上调IFN-α 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及抗病毒蛋白的表达进而增强IFN-α 抗病毒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对炎症相关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稳定转染STAT1和STAT3-luciferase报告基因质粒的Hep G2细胞,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将细胞悬液接种到细胞培养板中,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宁泌泰溶液对IL-6激活的STAT3信号通路,以及γ-干扰素(IFN-γ)激活的STAT1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同时,检测宁泌泰主要单体成分小檗碱和槲皮素,以及小檗碱和槲皮素联用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宁泌泰溶液10.0 mg/ml、5.0 mg/ml和1.0 mg/ml对STAT3信号通路抑制率分别为98.07%、84.65%和12.57%,IC50为5.865 mg/ml;小檗碱100μmol/L、120μmol/L对STAT3信号通路抑制率分别为48.73%、66.31%,槲皮素20μmol/L、100μmol/L对STAT3信号通路均无抑制作用,小檗碱和槲皮素联用(100μmol/L+20μmol/L,120μmol/L+100μmol/L)对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率分别为53.99%、91.54%。而宁泌泰溶液对STAT1信号通路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宁泌泰胶囊选择性抑制了STAT3信号通路,小檗碱可能为其有效成分之一,且小檗碱和槲皮素具有协同作用,这可能是宁泌泰胶囊抗炎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是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 ,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干扰素主要分 a、β、 三类 ,以干扰素 a抗病毒作用最强。重组人干扰素α2α栓是目前第一个抗病毒的阴道局部用药新剂型 ,是将干扰素直接作用靶细胞 ,较小剂量就足以导致靶细胞形成抗病毒状态或抑制癌细胞增殖 ,在临床用于妇科多种病毒性病的治疗中 ,均取得满意的疗效。1 治疗慢性宫颈炎 ,宫颈糜烂慢性宫颈炎感染病毒主要为单纯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瘤等病毒 ,重组人干扰素α2α栓可使受到单纯疱疹病毒攻击的Hep- 2细胞不发生病变 ,起到完全抑制病毒的作用 ,可…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常规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都已先后被批准上市,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常规干扰素、常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等治疗的逐步发展,目前可以使得半数以上的患者取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治疗方案进展很快.在不远的将来,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主要集中在新型核苷类似物的研发上,而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则主要集中在非结构蛋白NS3、NS5B的抑制剂方向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s)Ⅰ型干扰素(IF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从Balb/c小鼠的长骨中分离骨髓细胞,经过培养和刺激后得到BMDCs.将BMDCs接种于6孔板中过夜,然后用不同感染复数(MOI)的BSV感染细胞,用RT-PCR法检测RSV的非结构蛋白-1(NS-1)和非结构蛋白-2(NS-2)基因在BMDCs中表达.在另一组实验中,BMDCs经RSV感染24 h后,分别用IFN-β或IFN-γ刺激,然后收集细胞和提取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FN信号通路的STAT1、STAT2及磷酸化的STAT1(P-STAT1)、STAT2(P-STAT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 以不同MOI的RSV感染BMDCs 24 h后,RSV NS1和NS2的表达随着感染MOI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说明RSV病毒能在BMDCs细胞中复制.RSV感染能增加IFN-β信号通路STAT1和STAT2蛋白的表达,但却抑制了P-STAT1和P-STAT2的表达,而紫外线灭活的RSV(UV-RSV)感染对它们的表达却没有影响;而且RSV感染对Ⅱ型IFN(IFN-γ)诱导的STAT1的磷酸化也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RSV感染BMDCs后,能特异性地抑制Ⅰ型IFN诱导的STAT1和STAT2磷酸化,从而抑制Ⅰ型IFN信号通路,这可能是RSV逃避宿主抗病毒免疫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9例临床观察。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是近年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 (Interfer on)、核苷类似物和免疫调节剂 (如胸腺肽α1 )。1 1 干扰素 (IFN) :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抗病毒机理是IFN与细胞膜特异性受体结合 ,在细胞内产生抗病毒蛋白 ,通过激活核苷酸内切酶 ,使病毒单链RNA和mRNA降解 ,抑制病毒合成。其作用位点是HBVRNA水平。此外 ,IFN又能增强免疫功能 ,如NK细胞活性 ,和增加HLA抗原表达 ,而HLA是NK细胞和TC细胞的靶抗原 ,因而可使免疫力增强。IFN分α、β和γ 3大类 ,用于抗H…  相似文献   

14.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是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的关键,研究其发病机制对延缓肾衰竭进展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瘦素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JAK/STAT通路是瘦素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NF-κB作为炎症效应的主要调控和启动因子,导致肾小管EMT及肾间质纤维化进展;现已证实,JAK/STAT和NF-κB两条信号通路之间存在串话机制。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及中成药可以通过干预JAK/STAT信号通路,揭示其抗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从而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艺 《海南医学》2012,23(10):116-119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嗜肝RNA病毒,主要引起肝功能损害,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该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感染治疗方式较为局限,治疗无应答时有出现,迄今为止无特异性疫苗,故其危害较大.丙型肝炎的感染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从HCV RNA的基本结构入手,分析了病毒各部分在感染中的作用、HCV感染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变化,并陈述了干扰素抗病毒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6.
TLR7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巧凤 《医学综述》2013,19(13):2336-2339
Toll样受体7(TLR7)是表达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跨膜信号转导受体,通过识别丙型肝炎病毒的单链RNA和多种小分子抗病毒化合物(如isatoribine、imiquimod、R-848等),经MyD88信号通路诱导Ⅰ型干扰素分泌和经非依赖干扰素机制发挥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效应。此外,TLR7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还可能影响着慢性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进程及干扰素抗丙型肝炎病毒的疗效。该文就TLR7的结构、分布、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2):1191-1196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重要的炎性因子,与胰腺外分泌疾病如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多项研究表明,IL-6主要通过Janus激酶/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信号(JAK/STAT)通路的激活,进而促进胰腺炎症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深入研究IL-6及JAK/STAT通路参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的发生机制将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就IL-6在胰腺炎症和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降低了乙肝病毒的感染。然而,乙型肝炎仍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抗病毒治疗在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预防疾病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为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由于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不祥,在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未达到理想疗效,本文主要针对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现状及特殊人群抗病毒用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肝疾患的主要原因。近 10年来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取得了很大进展。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的问世 ,把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推向一个新阶段。但是临床上常有一些患者血清HBeAg转阴或抗 -HBe阳性 ,而临床症状却加重 ,被认为与乙肝病毒基因变异有关。本研究采用错配PCR-限制片断长度多态性 (mpPCR -RELP)分析法[1,2 ] ,对 6 0例经干扰素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 ,检测其HBV基因组前C区第八十三个核苷酸 (nt)的G -A(A83)点变异 ,来探讨其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流行地区和慢性乙型肝炎高发病地区,虽然我国开发有众多的“保肝药物”用于肝炎的治疗,但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抗病毒治疗是阻断和延缓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最重要的手段.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如果说拉米夫定的应用开创了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先河,那干扰素,特别是聚乙二醇干扰素-2a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则是里程碑式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