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对于骨转移癌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共36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2~78岁,平均(51.9±15.5)岁,均采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设计处方剂量,在CT引导下将125I植入相应骨转移癌病灶处及病灶边缘。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患者的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均能耐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后1个月疼痛缓解总有效率达94.4%,其中66.7%的患者疼痛能完全消失;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94.4%,明显改善达61.1%;4例患者出现低热,2例出现低钙血症,经对症治疗均缓解,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性损伤症状,无粒子迁移发生。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确切,且副反应低,耐受性好,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放射性 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放射性 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疼痛缓解率、日平均疼痛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1 d,两组患者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7 d、14 d、28 d,观察组患者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观察组日平均疼痛时间为(1.2±0.5) 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 ± 0.4) h,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癌根治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的术后影响。方法选择5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ⅠB~ⅢA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病例均进行肺癌根治术以及术后4个周期的化疗,其中观察组术中在纵隔淋巴引流部位植入125I粒子,观察术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以及肿瘤局部控制率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病例肿瘤标志物水平比术前明显下降。组内术后不同时间段、各组间术前、术后各时间段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在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肿瘤局部控制率观察组(89.47%)高于对照组(5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对存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可以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延长无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125I粒子植入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36例,局部麻醉,术前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行三维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粒子针数目。植入粒子10~80颗,中位数45颗。术后即刻行CT扫描进行质量验证。结果术后8周,复查CT,完全缓解率为25.0%(9/36),部分缓解率为33.3%(12/36),无明显变化为22.2%(8/36),进展为22.2%(8/36)。总有效率为58.3%(21/36),胸部症状缓解率为36.7%(11/30)。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病灶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的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186例,分析患者的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所有入组病例均临床随访36个月,失访5例,随访率97.31%。平均生存期16.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8.0个月(8~23个月)。影像学随访至12个月,完全缓解(complete relief, CR)35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lief, PR)78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32例,疾病进展(progress disease, PD)23例,死亡18例。疾病控制(CR+PR+SD)145例,12个月总体控制率77.96%,术后6例死于呼吸衰竭,12例死于全身转移、恶液质,术后最长存活时间23个月。3例粒子移位脱落至纵隔,3例出现少量气胸,经保守治疗自行吸收。5例咯血痰,经补液止血治疗后治愈。无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或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患者远期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姑息性手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对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行胰腺肿瘤125I粒子植入联合姑息性手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6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肿物缩小和疼痛减轻,生活质量提高。术后随访:1例失访,1例手术后5个月死亡,患者中最长生存时间28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姑息性手术治疗晚期胰腺癌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125I粒子植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可切除或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均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前景。由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特点,125I粒子植入为不能再次手术、131I治疗不可控及不适合靶向治疗的持续或复发甲状腺癌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手段。该文将简要介绍125I粒子植入在难治性甲状腺癌局部复发灶及其转移灶治疗和病灶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CT引导下、PD(处方剂量)=8~10 Gy/h植入125I粒子,2 d后DDP+依托泊苷(vp-16)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32例)单纯DDP+依托泊苷(vp-16)静脉化疗,药物剂量与治疗组参考标准相同。2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CR、PR、SD、PD)。根据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评价生存质量,对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率100%。治疗组CR 4例(11.1%),PR 14例(38.8%),SD 20例(55.5%),PD 8例(5.5%),CR+PR为49.9%;对照组:CR 1例(3.1%),PR 8例(25.0%),SD 14例(43.7%),PD9例(31.2%),CR+PR为28.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生存率治疗组为61.71%,对照组为38.09%,2年生存率治疗组为32.25%,对照组为20.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联合化疗具有优势互补作用,有利于短期内降低肿瘤负荷,提高近期疗效,并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125I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以探讨其疗效。方法:95例患者按其意愿分为3组:(1)植入组;植入125I粒子;(2)对照组:采用根治切除术;(3)联合组:在125I植入基础上增加中药脐贴,随访24m,比较3组疗效。结果:植入组和联合组与对照相比,手术时间短(P<0.05),出血量少(P<0.01);住院时间短(P<0.01);术后3组患者PSA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且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79.3%;植入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85.3%;联合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和联合组高于对照(P<0.05),联合组略高于植入组,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粒子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前列腺癌方法,可以尝试结合中药脐贴,以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腺肿瘤复发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胸腺肿瘤患者资料。纳入标准:局部胸膜复发病灶;不能耐受系统化学治疗,或既往化学治疗失败;先前接受过胸部高剂量放射治疗;凝血功能正常。术前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等检查,依据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在CT或超声引导下于穿刺点进针,插植粒子针,间距一般为0.5 cm。观察2个月后治疗病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3~9个月。结果 全组共13例患者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男7例、女6例,年龄30~78岁。植入粒子数中位数为30粒,范围为20~58粒;总剂量中位数为1.9×107 Bq,范围为(1.5~2.6)×107 Bq。随访2个月后发现客观缓解率达到100%(7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伴有胸壁疼痛的4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1例患者在粒子植入过程中发生气胸。在3~9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粒子植入部位的疾病进展。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腺肿瘤患者胸膜复发安全、有效,可作为传统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失败后的挽救性治疗,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9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行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治疗.比较治疗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质量变化、主要症状改善及肿瘤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后,86%~93%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质量表现稳定或提高,疲乏、纳差、疼痛等主要症状改善.肿瘤总缩小好转率为72%,稳定率14%,病情进展率14%.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控制肿瘤增长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四大支柱(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之一,始于19世纪末期,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距今也有近100年的历史。但由于早期使用的放射性核素222Ra、198Au和192Ir等,释放高能Y射线,穿透力较强,医护人员和患者不易防护,临床应用进展缓慢。80年代后期,随着新型、低能+125I放射性粒子研制成功,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技术获得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黄唯 《现代医学》2011,39(1):35-3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125I粒子植入小鼠肝脏后对肝纤维化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不同剂量125I粒子(125I粒子放射性活度依次为0、18.5、37.0和74.0 MBq)植入组(依次为B、C、D、E组)共5组(n=10),30 d处死,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浓度。结果:E组PCⅢ、Ⅳ-C、HA和LN测定结果依次为(57.96±11.22)、(30.69±9.86)、(170.96±49.21)和(75.58±13.47)ng.ml-1,与A组比较P<0.05,其他各组的测定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小鼠肝脏植入125I粒子放射性活度≤37 MBq时,对肝纤维化指标无明显影响,125I粒子放射性活度达74 MBq时会引发各项肝纤维化指标的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化疗序贯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在2016年10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化疗序贯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化疗同步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无进展生存率。结果观察组18个月PFS率为57.1%(12/21),对照组PFS率为9.5%(2/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中位PFS为19.0个月,对照组中位PFS为11.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化疗序贯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化疗同步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难治性肝癌的疗效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明确诊断的11例难治性肝癌患者,在CT或B超引导下将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瘤体内进行内放射治疗。2个月后复查CT或MRI,每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评价疗效。结果:11例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6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72.7%。8例AFP阳性患者,治疗后AFP均有明显下降,其中2例下降至正常范围。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肝癌,近期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是原发性肝癌特别是难治性肝癌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肤癌应用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加局部化疗治疗的价值。方法5例基底细胞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及1例汗腺癌患者,根据病灶范围的大小,制定粒子治疗计划,将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病灶部位进行持续照射。在粒子植入术后局部使用化学药物搽敷,有2例患者同期加用全身化疗,1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5例肿瘤完全消退(CR),1例部分消退(PR),1例无变化(NC)。结论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加局部化疗治疗皮肤癌,近期疗效满意,治疗操作简单,损伤小,经济实惠,对缺少放射治疗设备的医院提供一种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20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癌痛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缓解率、平均镇痛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明显减少,治疗后1d两组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30 d观察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有统计学差异(x2=5.908,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疼痛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7.34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明显低于对照组(11.0%).结论: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确切,具有迅速与持久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在不可切除的胰腺壶腹癌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对10例经病理证实且不可切除的胰腺壶腹癌患者施行125I粒子肿瘤植入术,所有患者术前CT与MRI均显示胰腺壶腹癌,术后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结果:10例肿瘤患者中6例疼痛明显减轻,3例肿瘤缩小,1例肿瘤增大;5例Ⅰ期患者生存期均在20个月以上;1例发生小肠梗阻.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能控制原发性胰腺壶腹癌的局部生长,镇痛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有望提高早期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唐梦歌 《中国民康医学》2023,(1):142-144+148
目的:比较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104例早中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近期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2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及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CA125、AFP、CEA、CA199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CA125、AFP、CEA、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为7.81%(5/64),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43例浅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进行治疗,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粒子分布及数量,局部浸润麻醉后,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结果 4例(9.3%)患者肿瘤完全缓解,31例(72.1%)患者肿瘤部分缓解,6例(14.0%)肿瘤稳定,2例(4.7%)肿瘤进展,有效率为81.4%.无严重皮肤反应、骨髓抑制及其它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浅表淋巴结转移癌具有方法简单、定位准确、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