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岩 《中外医疗》2014,(21):175-176
目的:分析乳腺钼靶双侧对照观察法在诊断乳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在该院经手术与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120例,术前均行左、右两侧乳腺钼靶检查,按照不同观察法行乳腺图像阅片,将予单侧法作对照组,予双侧对照法作研究组,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双侧对照观察法的特异度67.57%比对照组51.35%高,不对称致密型乳腺癌90.00%比对照组3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对照观察法的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内癌以及乳腺疾病检出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观察法的敏感度、准确度,肿块型、单纯钙化型、结构紊乱型、髓样癌、囊内癌、纤维腺瘤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钼靶双侧对照观察法可以提高乳腺钼靶的特异度、乳腺疾病与乳腺癌的鉴别确诊率以及浸润型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乳腺钼靶检查与 B 超检查诊断乳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乳腺钼靶检查与 B 超检查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30例患者乳腺钼靶检查全部有钙化灶存在,B 超发现钙化灶有64例。乳腺钼靶检查检测出导管内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16例,浸润性导管癌82例,检出率为81.53%;彩超检出导管内癌6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浸润性导管癌76例,检出率为72.31%。结论乳腺钼靶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率高于 B 超检查;乳腺钼靶检查的准确度优于 B超检查。乳腺肿物术前乳腺钼靶检查与 B 超检查联合应用,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手术方案,可以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化钼靶检查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回顾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征象,参照BI-RADS标准进行读片分析.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布于外上象限居多,占50%,内下象限最少,占6.45%;91.49%的肿块钼靶X线所见均较触诊体积小;肿块、病灶边缘模糊、中间性或高度可疑恶性钙化、分叶征和毛刺征分别占75.81%、95.16%、87.10%、46.77%、43.55%.结论肿块、病灶边缘模糊、中间性或高度可疑恶性钙化、分叶征和毛刺征是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可靠征象,其他间接征象可为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数字乳腺X线摄影(DM)、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及高频超声(HUS)3种影像检查方法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影像资料完整,均通过DM,ABVS及HUS检查,并由两位及两位以上主治医师共同影像诊断,并对其进行乳腺BI-RADS分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M,HUS,ABVS 3种影像检查方法对DCIS的检出率分别为80.0%,82.0%,82.5%,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ABVS和HUS对微小癌的检出率高于DM,DM对钙化型DCIS的敏感性高于HUS和ABVS,但对导管型钙化的敏感度及检出率低于ABVS,ABVS对于直径<10mm的肿块型DCIS的检出率高于HUS、明显高于DM,且ABVS和DM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直径10~20mm,>20mm的肿块型DCIS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DM,HUS及ABVS均可用于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检出。DM对单纯钙化型导管内原位癌的检出率及敏感度高于HUS和ABVS,但ABVS的冠状面三维重建对导管型钙化较敏感,HUS及ABVS对单纯肿块型(直径<10mm)及微小癌的检出率要高于DM,且ABVS要高于HUS。在临床工作中ABVS不适于单独用于疾病诊断,最好将ABVS和HUS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自动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ystem,ABVS)冠状面特征在诊断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91例(93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的ABVS冠状面特征。结果 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在ABVS冠状面上显示的边界、汇聚征、钙化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在ABVS冠状面上显示的大小、虫蚀征、高回声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汇聚征(OR=3.353,P=0.036)是Luminal A型的独立相关因素;微钙化(OR=4.43,P=0.030)是Her-2型的独立相关因素。边界(OR=5.744,P=0.005)是三阴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在ABVS冠状面的特征表现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超声及钼靶X线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RI、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RI、超声、钼靶X线单项及联合检查的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96例疑似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恶性病变79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4例,腺样囊腺癌14例,髓样癌7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良性病变17例,其中乳腺腺病10例,纤维腺瘤4例,乳腺增生2例,乳腺炎1例;MRI、超声、钼靶X线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特异度和误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准确度、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与MRI检查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准确度、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联合检查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准确度、漏诊率均高于钼靶X线、超声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超声及钼靶X线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可提高灵敏度、准确度,降低漏诊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4],而在乳腺癌的病理学种类中,浸润型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45%左右[5],其中54.64%是由乳腺X线钼靶检查发现的[6],但浸润性导管癌预后较差[7].因此,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仍以钼靶X线检查为最有效、最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夏萍  郑言言  穆仲平  韦丹琼  左志祥 《安徽医学》2013,34(12):1832-1835
目的 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联合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并探讨超声征象与P5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9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析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和钼靶X线结果,比较两者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并将这些病理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53基因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超声征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9例乳腺癌的患者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9.87% (71/79),钼靶X线诊断的准确率为73.42%(58/79),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为92.41%(73/79).超声征象中肿块后方伴有回声衰减者和肿块内血流信号较丰富者(血流信号Ⅱ~Ⅲ级)P53基因阳性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者P53基因阳性者较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钼靶X线联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表现征象与P53基因表达具有相关性,且对于预测肿瘤的良恶性及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高频彩超声及钼靶数字化摄片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4月49例我院乳腺外科收治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比较性分析单独应用高频超声、钼靶数字化摄片以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并比较两种方法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单独应用高频超声、钼靶数字化摄片以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在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分别是81.63%(40/49)、77.55%(38/49)和91.84%(45/49).高频超声和钼靶数字化摄片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的吻合系数к=-0.128.结论:联合应用高频彩超声及乳腺钼靶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有突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方开峰  丁关保  韩路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5):1959-1961
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寻找有效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非常重要。目的 探究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于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就诊的女性疑似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或穿刺活检前均行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的相关性。绘制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最终经金标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者9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呈正相关(rs=0.452,P=0.003)。当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时,其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92.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3〔95%CI(0.912,0.995)〕;当钼靶X线最佳截断值为4b级时,其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灵敏度为72.4%,特异度为83.3%,AUC为0.855〔95%CI(0.805,0.893)〕;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AUC大于钼靶X线(Z=3.337,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较钼靶X线高,且超声弹性成像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对临床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高频钼靶X线特征,提高术前X线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结果 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显示结节或肿块影30例,占83.33%,X线测量肿块大小比临床扪及小有27例,占显示肿块的病例90%;显示毛刺状改变20例,占55.56%;有微小钙化15例,占41.67%.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X线上有特征性表现,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在此病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乳腺钼靶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超声与乳腺钼靶检查,完善相关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并明确病理诊断。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明确早期乳腺癌47例,乳腺良性病变54例(乳腺纤维瘤26例,乳腺囊性增生12例,乳腺分叶状肿瘤1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5例)。超声联合乳腺钼靶检查用于诊断早期乳腺癌,敏感度(95.74%)、准确度(93.07%)均高于超声、乳腺钼靶单项检查敏感度(76.60%、82.98%)和准确度(79.21%、8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与超声、乳腺钼靶单项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联合乳腺钼靶检查用于早期乳腺癌筛查,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检出率,减少漏诊、误诊发生,诊断准确度高,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与乳腺钼靶检查(MG)对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乳腺肿块患者磁共振与乳腺钼靶影像学资料,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磁共振与乳腺钼靶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MRI与MG恶性肿块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敏感度80.77%,特异度81.58%,准确度81.11%,阳性预测值85.71%,阴性预测值75.61%高于MG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敏感度59.62%,特异度63.16%,准确度61.11%,阳性预测值68.89%,阴性预测值5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术前诊断29个乳腺癌病灶大小(1.73±0.79)cm小于术后病理诊断(2.49±0.6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术前诊断MRI诊断42个乳腺癌病灶大小(2.40±0.75)cm与术后病理结果(2.45±0.81)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淋巴结准确性为95.00%高于MG诊断淋巴结转移准确性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乳腺癌效能高于MG,对乳腺癌病灶大小的判断更接近于术后病理诊断,判断淋巴结转移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4.
张军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30-131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和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比35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钼靶和超声的诊断结果。结果采用数字乳腺钼靶片单独诊断乳腺癌30例,诊断正确率85.7%,2例浸润性导管癌及1例髓样癌误诊为乳腺增生,2例浸涧性导管癌漏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诊断乳腺癌19例,诊断正确率54%;5例原位癌漏诊,7例浸润性导管癌及4例单纯癌误诊为纤维腺瘤。结论在乳腺癌诊断方面,乳腺钼靶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于乳腺超声检查;两种俭查综合诊断尤为重要,可明显减少乳腺癌的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表现,以进一步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影像学资料和数据.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多样,最常出现的征象是肿块71例(93.4%),浸润性导管癌中有恶性钙化46例(60.5%),肿块同时伴钙化者42例(55.3%),表现为结构扭曲者浸润性导管癌的3.9%.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常见的X线表现为肿块、钙化、和结构扭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B超与钼靶X线摄片诊断乳腺疾病的诊断差异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乳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均行病理检查确诊,其中乳腺癌52例,乳腺良性疾病112例,术前均进行B超、钼靶X线摄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 的检出率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B超组对乳腺良性疾病的检出率为87.5%高于钼靶组6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组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为59.6%低于钼靶组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血流阻力指数、纵横比及搏动指数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对乳腺良性疾病诊断检出率较高,而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则较高,临床应结合诊断经验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7.
刘华 《当代医学》2013,(22):13-14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将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其资料与同期的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中,进行乳腺彩超检查的病灶34例(68%),乳腺钼靶片为阳性表现的患者37例(74%),彩超或钼靶片检查异常表现的患者45例(90%)。此外,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患者在肿瘤大小、年龄分布及月经状况与激素受体表达情况等方面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ER及PR阳性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但比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阳性的表达率高。结论 ILC影像学不典型,应采用彩超及钼靶片进行联合检查可提高对ILC患者的诊断率,更好地明白ILC疾病发病的规律与病理特点,提高临床诊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许晓静  包凌云  朱罗茜  刘坚  许亮  王炜 《浙江医学》2013,35(19):1743-1745,I0001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冠状面图像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患者(共92个乳腺肿块),其ABVS冠状面表现为边缘不光整,根据冠状面图像的特征分为边缘模糊不清、毛刺、成角、分叶4种,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边缘毛刺征82个,其中74个呈“火山口”征,“火山口”征对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达100%。其余类型乳腺恶性肿瘤ABVS冠状面表现呈多样性,有成角、分叶、模糊不清。其中11个肿块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良性肿瘤。结论ABVS的冠状面“火山口”征对于乳腺恶性肿瘤有较高的敏感性,但也有部分良性肿块冠状面呈不光整边缘,需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客观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乳腺钙化的检出率,分析两种影像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评价DBT对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钙化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有乳腺钙化的乳腺224例,均采用FFDM(FFDM组)及DBT(DBT组)进行摄片,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FFDM与DBT对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钙化病变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DBT检出血管钙化显著高于FFDM组(P<0.01),而纤维腺瘤、乳腺腺病、脂肪坏死、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肿、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BT检出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均高于FFDM组(P<0.05),而导管原位癌合并浸润性导管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R1、ACR2型钙化灶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对ACR3及ACR4型钙化灶的检出率,DBT均高于FFDM(均P<0.05).结论 DBT较FFDM对某些良性钙化及恶性钙化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致密型及多量腺体型乳腺钙化中具有较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黄少玲  陈兰芳  蒋志宏  李铮 《海南医学》2022,(22):2955-2958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至2020年8月期间于韶关市仁化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及妇女病普查中92例疑诊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穿刺病理检查及乳腺钼靶、超声检查,比较乳腺钼靶、超声等单项检查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肿瘤的检出率。结果 乳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83.33%,明显高于乳腺钼靶检查的65.00%、50.00%和超声检查的53.75%、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1.0 cm及1.0~1.5 cm时,超声检查及乳腺钼靶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36.00%和52.00%、40.74%和48.15%,明显低于联合检查的84.00%和85.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直径在1.6~2.0 cm及2.1~2.5 cm时,三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钼靶及超声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