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了解平静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病人冠脉造影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对177例平静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血管病变占77.4%(137/177),单支血管病变占19.2%(34/177)。2~3支血管病变137例中118例(86.1%)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2支血管病变为前降支和右冠者多见,占47.7%(42/88),单支血管病变以前降支者多见,占61.8%(21/34)。82.4%(28/34)单支血管狭窄为50%~74%。单纯左主干病变2例。结论:冠心病心绞痫病人冠状动脉2支以上血管病变者平静心电图正常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有关;单支血管病变则与狭窄程度较轻有关。对临床疑为冠心病的病人,如平静心电图正常,应及早作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住院患者209例,经造影确诊冠心病164例(占78.5%),排除冠心病患者45例(占21.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表示,分为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单支血管病变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组.所有研究对象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结果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组HbA1c水平(6.65±1.44)%,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6.18±1.16)%,冠脉造影正常组HbA1c水平(6.06±1.05)%.冠脉多支血管病变组HbA1c水平较单支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单支病变组HbA1c与冠脉造影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血清HbA1c水平对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老年多支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回顾性对照分析我院677例年龄≥60岁(老年组)和547例年龄<60岁(非老年组)接受PCI并获得完全血运重建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结果表明,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女性、合并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20mm长病变、显著钙化病变和复杂病变(B2 C型)患者的比例及平均植入支架数均较多;2组PCI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老年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3·8%)及总死亡率(3·0%)分别高于非老年组的1·8%和1·1%(P<0·05);平均随访(11·9±3·8)个月,2组总随访率、造影复查再狭窄率、心绞痛复发率、随访患者MACE发生率及总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PCI后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及总死亡率高于非老年组,但其PCI成功率、手术并发症、长期临床疗效与非老年组相似,提示PCI是治疗老年多支冠脉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任敏丽 《河北医药》2013,35(10):1579-1580
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LMS)是特殊的冠脉病变之一,这种病变在冠心病患者中大概占5%左右,多表现为多支冠脉狭窄、阻塞等,会造成患者左心室的严重供血不足,从而引发重大心脏事件,甚至猝死,一直以来都被医疗界所重视[1]。近几年,随着我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提高与医疗器械的发展,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临床中逐渐广泛的开展。我院从2010年1月开始开展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介入治疗术,本文我们总结了关于护理左主干狭窄介入治疗术患  相似文献   

5.
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间43例行PCI的患者,统计、分析和比较≥75岁老年组与≤74岁年龄组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成功置入支架、不宜或未能置入支架而需外科搭桥以及术中、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结果 两组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比例基本相似,但≥75岁老年组(20例)患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陈旧性脑梗死和肾功能减退的比例[分别为25%比13%(P<0.05)、35%比8.7%(P<0.01)、25%比13%,、20%比4.3%(P<0.05)]高于≤74岁年龄组(23例);两组冠脉造影病变阳性率大致相似,但≥75岁老年组的冠脉病变多为多支病变、复杂病变(两组比较分别为50%比17.6%、74.3%比51.6%,(P<0.01),成功置入支架的比例前者显著低于后者(34.3%比58.1%, P<0.01);因多支病变或复杂病变不宜或未能置入支架而需外科搭桥的比例前者显著高于后者(35.7%比17.6%, P<0.01);PCI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30%比0, P<0.01).结论 ≥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常有心、脑、肾功能减退,其冠脉病变的特点是常为多支和复杂病变,PCI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李晶晶  陆江辉 《淮海医药》2004,22(6):469-470
目的 研究血尿酸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6 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诊断 )为冠心病患者分为多支病变 (3支及以上、冠脉狭窄≥ 5 0 % )组和单支、两支病变 (任何 1支或 2支冠脉直径狭窄≥ 5 0 % )组 ,以尿酸酶法检测其血尿酸值及其它生物化学指标 ,分析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两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单支、两支病变组 (P<0 .0 1 ) ,血清尿酸水平和冠脉病变支数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显著相关 ,血尿酸升高将可能加重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7.
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舒适程度,为减少并发症发牛和提高舒适度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病人各200例,术后对病人心理、穿刺局部、外周血管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5%,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7%,差异有显著性(P<0.05);桡动脉组病人舒适度等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较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并发症少、安全、护理方便、病人舒适程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50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更加优质高效的做好护理工作;方法 对2014年4月-2016年5月在我科诊断为冠脉多支病变的5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冠脉病变的特点及PCI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冠脉多支病变患者以老年男性多见,常伴有高血压等慢性病,血管病变复杂、病情重,在PCI术中及术后有发生多种意外的风险。 结论 有效的掌握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可以顺利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VAP)伴发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观察42例VAP伴发心律失常病人,均采用ECG和(或)DCG监测,记录心肌缺血时间的长短、心律失常类型、发作时相,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及病变特点做一分析。结果:在CAG检查存在固定狭窄者中狭窄程度≥50%者为27例(64.29%),其中3支血管比较LAD发生率最高(55.56%)。结论:①变异型心绞痛可发生于有狭窄的冠状动脉或正常冠状动脉中,前者多见。②在存在冠状动脉狭窄≥50%的VAP中,LAD痉挛发生率最高。③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率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病人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DM)的冠心病病人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伴DM(354例)和不伴DM(1222例)的冠心病病人临床表现和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不伴DM的冠心病者相比,伴DM的冠心病病人存在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血清甘油三酯异常、女性吸烟,且无症状心肌缺血者比例高。在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面,伴DM者合并冠脉血管3支、C型病变发生率高(35.9%比27.6%;60.6%比48.7%,均P&;lt;0.01),小血管病变及弥漫性血管病变较多见(26.3%比l8.0%;32.0%比25.1%,均P&;lt;0.01),而单支、A型病变少(34.5%比41.8%;7.3%比19.0%,均P&;lt;0.01)。结论:伴DM与不伴DM的冠心病病人临床及冠脉病变有显著差异,前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C型病变发生率高,冠脉病变分布于小血管多且病变复杂。  相似文献   

11.
樊扬名  曹静  葛建军 《安徽医药》2021,25(9):1779-1782
目的 评价分析左进胸微创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fo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CS CABG)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以来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MICS CABG的冠心病病人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病人术前基本信息、术中资料如搭桥数量及术后相关资料和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总结MICS CABG的效果和可行性.结果 10例病人行MICS CABG术共搭桥23支,平均2.3支/例.且病人无术中转正中开胸、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后转回监护室治疗,无二次手术发生.术后呼吸机时间中位数为9 h,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中位数为47.75 h.术后首日引流量中位数为275 mL,输血病人为3例(30%).住院期间未发生房颤、肾功能损伤、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术后死亡以及术后脑梗死等事件.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为9.5 d.结论 对于合适的病人,在配合围手术期精细管理的基础下,MICS CABG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伴发颈动脉狭窄(CAS)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是否有CAS将7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CAS组(128例)和非CAS组(64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CAS的发生率为16.5%(128/775)。CAS组年龄高于非CAS组[(69±6)岁比(68±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的发生率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x2=11.425,P〈0.01)。左主干病变CAS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x2=7.8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年龄和冠心病多支病变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伴发CAS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高龄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增多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心肌梗死初期白细胞总数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分为两组,A组:白细胞>10×109/L,48例;B组:白细胞≤10×109/L,42例。将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多支血管病变27例(占56.3%)、梗死相关血管近端病变38例(占79.2%)、梗死相关血管为回旋支3例(占6.3%)、心力衰竭9例(占18.8%)、严重心律失常16例(占33.3%)、梗死后心绞痛12例(占25%),左室射血分数(46±12)%。B组多支血管病变13例(占30.9%)、梗死相关血管近端病变9例(占21.4%)、梗死相关血管为回旋支9例(占21.4%)、心力衰竭4例(占9.5%)、严重心律失常6例(占14.3%)、梗死后心绞痛5例(占11.9%),左室射血分数(54±9)%。两组分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白细胞增多多为多支血管病变,梗死相关血管多为前降支或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39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高龄患者,术前制定护理计划,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循环、血糖的稳定,以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9例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做好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冠心病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治疗时规范的整体护理和特殊护理结合的模式的应用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冠心病行PCI术并应用IABP后21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通过术前、术中、术后规范做好整体护理的同时,采取特殊护理的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并发症,经治疗19例痊愈出院。2例则因冠状动脉血管严重病变而不能实行有效的PCI手术死亡。结论对于IABP的PCI术冠心病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采用规范、科学的整体护理和特殊护理相结合的方法,是救治患者的生命,减少致残以及死亡的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度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存活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高血压患者182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四组:单支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47例)组,双支病变(49例)组,多支病变(44例)组和对照(为高血压组,无冠状动脉狭窄或狭窄<50%,42例)组;常规药物加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斯利康有限公司,47.5 mg/片),经过12个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和放射性核素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着冠脉病变程度逐渐增加、病变支数越多,负荷后1h及负荷后4h的FMD、99Tcm-MIBI摄取分数越小.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12个月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组的负荷后1h、负荷后4 hFMD和99Tcm -MIBI摄取分数与高血压组比较差异减少,仅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组治疗后99Tcm -MIBI摄取分数较治疗前分别增加(0.54±0.07)及(0.68±0.16),负荷后1h及负荷后4 hFMD分别增加(2.72±0.51)、(4.20±1.47)及( 2.50±0.65)、(4.31±1.85),△99Tcm - MIBI及△FMD在常规组和美托洛尔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支病变组更加明显(P<0.01).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存活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钢丝球囊锚定技术在严重弯曲伴钙化的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6例经冠脉造影明确为严重弯曲伴钙化病变,在强支撑指引导管、病变部位充分球囊预扩张和双钢丝等技术基础上运用分支锚定技术行支架植入失败的患者,采用钢丝球囊锚定技术,评价其临床效果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7例采用钢丝球囊锚定技术成功植入支架,手术成功率达83.93%,其中2例术中发生慢血流现象,予以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和地尔硫后恢复血流;另外9例因钙化严重,经血管内超声确认系360度内膜下严重钙化,改行冠脉内旋磨术后成功植入支架。结论钢丝球囊锚定技术处理严重弯曲钙化冠状动脉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燕晓翔 《安徽医药》2013,17(3):419-42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选取12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其中60例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为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合并的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造影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糖尿病患者(P0.05);吸烟,无痛性心肌缺血及心梗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相比,冠状动脉病变主要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TC、TG和LDL-C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前者冠状动脉的病变也比后者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下肢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相关性的血管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及病变程度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住院患者353例,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前进行下肢的血管超声检查,观察斑块形成和血管内径(D),再行冠脉造影检查,并根据其结果分为对照组(N组)93例,冠状动脉病变组(CAD组)260例,CAD组中单支病变组(S组)62例,多支病变组(D组)198例。结果:CAD组患者股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下肢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管腔内径小于对照组(股浅动脉远心端,腘动脉除外),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斑块检出呈正相关。结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之间有着较密切的联系,下肢血管动脉硬化对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伟  王芳 《安徽医药》2016,20(12):2277-2279
【摘要】:目的:研究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架植入术(MIDCAB)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法”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6月接收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单纯MIDCAB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法”的临床疗法。另外,观察组患者采用先进行病变(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等)提示和MIDCAB围术期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均无发病现象,手术后胸腔引流量相等。经过跟踪判定,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无死亡病例,且观察组患者的入内动脉通畅。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差异较小,而对照组患者受临床护理干预前后,康复速度快,满意率达到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引进的“综合治疗法”,对冠心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