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IgA肾病肾活检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 检测IgA肾病(IgAN)患者肾活检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病变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88例IgAN患者肾活检组织,根据病理改变分为轻微病变(18例)、系膜增生(41例)、局灶硬化(20例)和弥漫硬化(9例)四组,系膜增生组分为轻度(13例)、中度(18例)和重度(10例)三个亚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VE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图象分析法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VEGF主要表达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也有一定的表达,肾小球上VEGF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结果分别为:轻微病变组3.52±0.64、系膜增生组13.27±1.61、局灶硬化组9.15±1.51、弥漫硬化组3.21±0.91;在系膜增生组的亚组中,VEGF的表达也有差异,分别是:轻度8.59±0.88、中度10.69±0.87、重度13.59±1.05;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在轻微病变组、系膜增生组和局灶硬化组,VEGF的表达和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成正相关(r = 0.338,P<0.05);在弥漫硬化组,VEGF在肾小球内的表达和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没有明显相关性(P> 0.05)。四组中,VEGF在肾小球内的表达与患者的血压、血尿程度、肌酐及尿素氮的水平没有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 在轻-中度肾损害的IgAN肾组织中,VEGF表达增加与肾损害严重程度相关,提示VEGF可能是肾脏病变活动的指征;而当肾脏严重受损、弥漫性纤维化时,肾组织中VEGF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2.
罗苇  冯仕品  谢敏  王莉  李莎  张伟 《四川医学》2014,(8):937-940
目的对比研究临床大量蛋白尿表现的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和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临床和肾脏病理改变的异同。方法收集大量蛋白尿表现的26例IgAN和41例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量蛋白尿表现的IgAN患儿和HSPN患儿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量蛋白尿的HSPN患儿相比较,大量蛋白尿的IgAN更易出现血尿(P〈0.05),24h尿蛋白、血胆固醇水平更高,血白蛋白更低(P〈0.05),临床表现更重。有大量蛋白尿的IgAN患儿和HSPN患儿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gAN患儿较HSPN患儿在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方面更常见(P〈0.05)。结论大量蛋白尿表现的的IgAN比HSPN患儿临床表现重,病理改变更趋慢性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激素和福辛普利治疗中重型IgA肾病(IgA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经肾活检并结合临床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患者43例,年龄15-55岁,尿蛋白≥1.0g/24h,血肌酐(Scr)≤265μmol/L,肾活检病理Hass分型Ⅲ型以上,随机分为治疗组(UK组,n=20)和对照组(Control组,n=23),治疗组接受尿激酶、激素和福辛普利治疗,对照组接受激素和福辛普利治疗。观察期限为6个月。结果(1)临床缓解率:UK组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2.6%及42.1%,Control组分别为21.7%及56.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UK组血肌酐明显下降[(107&#177;20)μmol/L vs(94&#177;10)μmol/L,P〈0.05],Control组血肌酐则上升[(111&#177;20)μmol/L vs(136&#177;16)μmol/L,P〈0.05]。(3)两组患者尿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0、3、6个月时UK组尿蛋白分另U为(1.98&#177;0.62)g/24h、(1.08&#177;0.17)g/24h、(0.60&#177;0.11)g/24h,Control组分别为(1.79&#177;0.57)g/24h、(1.32&#177;0.20)g/24h、(1.21&#177;0.14)g/24h,UK组尿蛋白下降快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激素和福辛普利能有效改善中重型IgAN患者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eAg对髓样树突状细胞(mDC)Toll样受体4(TLR4)及NF-资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健康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mDC;加入HBeAg体外刺激,经脂多糖(LPS)刺激获得成熟mDC。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TLR4、NF-资B信号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MTS法检测m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培养至第9天,HBeAg刺激组TLR4、NF-资B相对表达量为0.12±0.01、0.75±0.12,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27±0.03、1.20±0.13(均P<0.05)。在DC/淋巴细胞比例为1颐5、1颐10、1颐20的反应中,HBeAg刺激组刺激指数为2.93±0.05、2.56±0.19、1.44±0.09,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83±0.05、3.57±0.35、2.13±0.11(均P<0.05)。结论HBeAg抑制mDCTLR4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减弱m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402例无症状性血尿患儿的病因。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2例无症状性血尿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历资料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血压、临床表现、家族史)、临床相关检验资料[尿红细胞畸形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血尿素、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补体C3、胱抑素C(Cys C)水平]。115例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行肾穿刺活检术,其中97例患儿肾组织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处理后进行光学显微镜、免疫荧光、电子显微镜检查,18例患儿肾组织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处理后进行光学显微镜、免疫荧光检查(未做电子显微镜检查)。402例无症状血尿患儿中,尿红细胞畸形率>70%为肾小球源性组(n=230),尿红细胞畸形率≤70%为非肾小球源性组(n=172)。97例行光学显微镜、免疫荧光、电子显微镜检查的无症状血尿患儿中,24 h尿蛋白定量≤150 mg为单纯血尿组(n=51),24 h尿蛋白定量>150 mg为血尿+蛋白尿组(n=46);经肾组织免疫荧光检查有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者为 IgA肾病(IgAN)组(n=42),无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者为非IgAN组(n=55)。结果 肾小球源性组中,镜下血尿83例,肉眼血尿147例;病因主要为孤立性血尿(33.5%),IgAN(20.4%),轻微病变(14.3%),急性肾小球肾炎(13.5%)。非肾小球源性组中,镜下血尿63例,肉眼血尿109例;病因主要为感染伴一过性血尿(28.5%)、泌尿道感染(27.3%)、胡桃夹综合征(17.4%)。血尿+蛋白尿组患儿的血清IgA、Cys 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血尿组 (P<0.05);单纯血尿组与血尿+蛋白尿组患儿的血尿素、血尿酸及补体C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IgAN组患儿的血清Cys C、IgA水平显著高于非IgAN组(P<0.05);IgAN组与非IgAN组患儿的血尿酸、血尿素、补体C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症状性血尿病因复杂多样,以肾小球源性血尿为主,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赖于肾穿刺活检;血清Cys C和IgA水平可能对肾脏损害程度和IgAN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对脓毒血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感染性疾病患者360例,其中脓毒血症组90例,非脓毒血症组270例,以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PCT、TLR2及TLR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PCT、TLR2和TLR4水平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脓毒血症患者28 d内病死32例(死亡组),存活58例(存活组),比较两组血清PCT、TLR2及TLR4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PCT、TLR2及TLR4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血症组血清PCT、TLR2、TLR4水平分别为7.89±2.44 ng/mL,51.09±11.53 ng/L和76.43±10.08 ng/L,高于非脓毒血症组的1.05±0.27 ng/mL,27.41±4.62 ng/L和43.89±6.81 ng/L,非脓毒血症组高于对照组的0.28±0.04 ng/mL,13.23±2.51 ng/L和22.73±3.63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TLR2及TLR4均可诊断脓毒血症(P<0.05),三者联合的效果最佳(P<0.05),诊断敏感度为85.9%,特异度为87.3%。脓毒血症患者治疗前血清PCT、TLR2及TLR4水平分别为7.89±2.44 ng/mL,51.09±11.53 ng/L和76.43±10.08 ng/L,治疗后分别降至3.63±1.08 ng/mL,37.48±7.48 ng/L和52.29±8.64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死亡组血清PCT、TLR2及TLR4分别为8.07±2.24 ng/mL,56.06±13.53 ng/L和80.92±12.52 ng/L,高于存活组的6.19±1.11 ng/mL,50.83±9.41 ng/L和74.45±8.37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CT、TLR2和TLR4均可预测脓毒血症预后(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效果最佳(P<0.05),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88.5%。结论:PCT和TLR在脓毒血症中异常高表达,对诊断、治疗评估及预测预后均具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李志娟  包瑛  黄惠梅  唐筠  张敏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3):4134-4137
目的 探讨肾病水平蛋白尿的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儿的临床特点、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市儿童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确诊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肾病水平蛋白尿并行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21例患儿(肾病水平蛋白尿组)的诊治资料,选择同期80例非肾病水平蛋白尿患儿(非肾病水平蛋白尿组)的诊治资料,总结肾病水平蛋白尿组肾脏病理检查特点,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肾病水平蛋白尿组患儿肾脏病理光镜检查显示均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9例(42.9%)有新月体形成,但比例均<10.0%;电镜检查显示上皮下“驼峰”样电子致密物沉积,其中1例电子致密物沉积较多。免疫荧光检查显示仅9例(42.9%)有C3沉积(≥++)而无IgG沉积,2例伴明显的IgG沉积(≥++)。肾病水平蛋白尿组肉眼血尿发生率、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高于非肾病水平蛋白尿组,清蛋白水平、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阳性率低于非肾病水平蛋白尿组(P<0.05)。肾病水平蛋白尿组患儿除了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外,6例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非肾病水平蛋白尿组均未使用激素治疗。肾病水平蛋白尿组肉眼血尿消失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及补体恢复时间长于非肾病水平蛋白尿组(P<0.05)。结论  肾病水平蛋白尿的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儿AKI发生率更高,近期预后良好,仅少数遗留镜下血尿。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143-146
目的 探究观察小儿热速清糖浆对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 年9 月至2020 年9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100 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小儿热速清糖浆治疗+常规治疗,n=50 例)、对照组(常规治疗,n=50 例),记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C 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0%,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口痛、皮疹、厌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1.57±0.45)d、(3.14±0.71)d、(4.01±1.04)d、(1.91±0.61)d]均短于对照组[(3.71±0.67)d、(5.02±0.86)d、(5.64±1.26)d、(3.65±0.81)d],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且观察组治疗后CRP、PCT 水平[(1.16±0.21)mg/L、(0.31±0.06)ng/mL]均低于对照组[(2.32±0.39)mg/L、(0.56±0.08)ng/mL](P<0.001)。结论 采用小儿热速清糖浆治疗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使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可有效降低患儿CRP、PCT 含量,更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儿肾病综合征进行分期辨证论治的临床效果。方法:104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配合分期辨证方法,按水肿程度、激素剂量、尿蛋白量及水肿联合激素4种情况,加用不同中药组方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根据指标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加用中药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总蛋白与清蛋白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激素联合中药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较单纯激素效果要好,蛋白尿减少的较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激素联合霉酚酸酯(MMF)与环磷酰胺(CTX)治疗Ⅱ、Ⅲ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肾穿刺肾脏病理活检确诊为Ⅱ或Ⅲ级的接受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HSPN患儿45例,按照治疗措施分为MMF组15例和CTX组30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3、6、9、12个月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标,观察临床表现变化,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6、9个月时MMF组24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CT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MF组治疗1、3个月尿蛋白转阴比例分别为46.7%(7/15)和86.7%(13/15),高于CTX组的16.7%(5/30)和56.7%(17/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6个月时MMF组血尿缓解率分别为60.0%(9/15)和73.3%(11/15),明显高于CTX组的23.3%(7/30)和40.0%(1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时MMF组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C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1、3、6、9、12个月时总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6、9个月时MMF组完全缓解率均明显高于CT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MF组出现胃肠道反应及上呼吸道感染各1例;CTX组出现胃肠道反应4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白细胞下降、肝损害、脱发各3例。结论激素联合MMF治疗Ⅱ、Ⅲ级HSPN患儿的近期疗效优于CTX,能更快速地缓解血尿、降低蛋白尿、升高血清白蛋白,达到临床完全缓解,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肝损害等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片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银杏叶片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苯那普利组及银杏叶片组,于给药后2周和4周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脏指数、左右肾重比、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活性、尿液尿素氮、尿肌酐、血尿素氮、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等指标。结果:给药后2周,银杏叶组大鼠NAG酶活性 [(18.0±5.4) U•L-1]、血尿素氮 [(7.3±1.3) mmol•L-1]、血肌酐 [(35.2±8.4) μmol•L-1] 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 [(9.82±4.42) mg] 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给药后4周,银杏叶片组大鼠NAG酶活性 [(10.3±4.1) U•L-1]、血尿素氮 [(8.7±0.9) mol•L-1]、血肌酐 [(44.2±6.7) μmol•L-1] 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 [(10.17±8.42) mg]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P<0.05);给予银杏叶片能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结论:口服银杏叶片对UUO大鼠肾功能和结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治疗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的疗效,并探讨其通过Toll-样受体(TLR)/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DN足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6只9周龄db/m和18只9周龄db/db雄性小鼠,按db/m正常对照组(等量0.9%生理盐水)、db/db DN对照组(等量0.9%生理盐水)、替米沙坦治疗组(5mg·kg^-1·d^-1)、雷公藤甲素组(50μg·kg^-1·d^-1)分组给药,治疗8周。记录各组小鼠一般情况、24h尿白蛋白定量、体质量、肾脏指数和血生化指标,光镜观察肾小球病变情况,免疫组化计算足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检测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以及肾脏组织TLR4和NF-κB蛋白定量表达。结果与DN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甲素组小鼠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98.28±11.10)mg/24h比(239.89±44.26)mg/24h]、血清肌酐[(38.82±3.66)μmol/L比(45.32±7.63)μmol/L]、总胆固醇[(3.05±0.54)mmol/L比(4.00±0.67)mmol/L]及三酰甘油[(1.23±0.15)mmol/L比(2.09±0.48)mmol/L]均明显下降(P均<0.01),血清白蛋白水平上升[(39.21±4.33)g/L比(25.46±1.54)g/L,P<0.01],肾小球肥大和足细胞损伤减轻[(95.50±5.01)个/肾小球比(58.78±2.86)个/肾小球,P<0.05],Nephrin[(2.05±0.44)比(1.15±0.22)]、Podocin[(1.32±0.25)比(0.72±0.20)]蛋白表达量上升(P均<0.01),TLR4[(0.37±0.04)比(0.61±0.04)]和NF-κB[(0.41±0.05)比(0.76±0.06)]蛋白表达量下降(P均<0.01)。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抑制TLR/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减轻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足细胞损伤,减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起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肾脏IgM沉积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皮肾活检病理证实为成人原发性IgAN的147例患者,分为IgM阴性组和IgM沉积组,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 与IgM阴性组相比,IgM沉积组患者肾病综合征的例数、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蛋白/肌酐、尿总蛋白及血尿素氮均明显增加,血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IgG明显下降,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更重,尿转铁蛋白、尿白蛋白、尿IgG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IgM沉积组Lee氏分级Ⅳ级比例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牛津分类中两组间比较,M、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类中IgM沉积组病理损害更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Katafuchi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IgM沉积组的肾脏病理总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与IgM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脏IgM沉积的成人原发性IgAN患者的尿蛋白程度更高,临床表现更重,肾小球损伤明显,病理表现中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脏总的病理损害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单纯贝那普利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对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含量、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含量[(1.30±0.11)g/d]、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492.5±30.6)mg/d]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1.87±0.30)g/d、(612.2±38.7)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6/40)、12.5%(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较单纯贝那普利更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白蛋白水平,且不会提高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背景 IgA肾病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布累迪宁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IgA肾病的药物,但关于二者联合应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目的 研究布累迪宁联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武汉市第四医院IgA肾病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布累迪宁组、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组和布累迪宁联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组,各15例。布累迪宁组患者使用布累迪宁片进行治疗,150 mg/次,1次/d。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组患者使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进行治疗,40 mg•kg-1•d-1。布累迪宁联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组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累迪宁片,剂量及用法和布累迪宁组相同。三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记录三组总有效率,检测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及Ig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布累迪宁联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组总有效率高于布累迪宁组、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组(P<0.05)。布累迪宁联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布累迪宁组、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布累迪宁组、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组(P<0.05)。三组治疗后血清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本组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布累迪宁组、布累迪宁联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后尿素氮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后尿素氮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布累迪宁联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后IgA、TGF-β1水平低于布累迪宁组、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组(P<0.05)。三组治疗后IgA、TGF-β1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累迪宁联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IgA、TGF-β1水平,安全性较高,为IgA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肾炎康复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8年1月至11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为实验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9)、观察组(n=41),2组患儿均开展抗过敏等相关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退时间、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IgA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88,P=0.046);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较短(P<0.05);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Ig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IgA水平改善明显;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51%)比较,实验组(2.45%)较低(P<0.05)。结论 针对紫癜性肾炎患儿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IgA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1α-羟基维生素D3对伴蛋白尿的IgA肾病(IgAN)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48例IgAN患者设为IgAN组,再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健康体检人群30例为正常组.治疗组在维持原有双倍剂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不变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1α-羟基维生素D3胶丸0.5 μg,1次/天;对照组继续采用原治疗方案,疗程均为12周.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胱抑素C(Cys-C)、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钙(Ca)、血磷(P)及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IgAN组尿Cys-C、α1-MG和NA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经过12周治疗,治疗组尿Cys-C、α1-MG和NAG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UT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Ca、P、iPT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蛋白尿的IgAN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1α-羟基维生素D3能显著降低IgAN患者蛋白尿、改善肾小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