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云  王凡 《安徽医学》2019,40(6):603-605
目的研究滑轨CT不同配准方式对肺癌大分割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就诊的肺癌患者24例,每周行滑轨CT扫描所得图像与原计划图像行灰度、骨性、手动3种模式在线配准,得出X、Y、Z轴3个方向平移误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灰度配准、骨性配准和手动配准方式测量的X、Y、Z轴摆位误差分别为(0. 21±0. 16)、(0. 29±0. 15)、(0. 37±0. 22) cm,(0. 27±0. 16)、(0. 35±0. 25)、(0. 29±0. 19) cm,(0. 18±0. 12)、(0. 28±0. 16)、(0. 23±0. 14) cm,结果显示Y轴平移误差最大,其次为X轴,Z轴最小,且3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灰度模式在X、Y、Z轴上平移误差较骨性模式均缩小,灰度模式在X、Z轴上平移误差较手动模式有所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肺癌患者行图像引导大分割调强放疗时,应用滑轨CT中的灰度模式可缩小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肺癌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时不同图像配准方法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利用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对43例肺癌患者进行基于锥形束CT(CBCT)的图像引导放疗(IGRT)。将重建获得的CBCT图像与原计划系统CT图像进行骨性和灰度两种模式匹配,分析X、Y、Z轴水平方向的摆位误差及旋转方向摆位误差,比较两种匹配模式之间的差异。结果:43例肺癌放疗共进行114次CBCT扫描,其中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在X轴水平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297±3.137)mm、(0.377±2.958)mm;在Y轴水平方向的误差为(-1.415±5.313)mm、(0.719±5.451)mm;在Z轴水平方向的误差为(0.632±3.033)mm、(-0.679±2.982)mm。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在X轴旋转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469±1.605)°、(-0.493±1.461)°;在Y轴旋转方向的误差为(-0.203±1.431)°、(0.35±1.424)°;在Z轴旋转方向的误差为(0.134±1.478)°、(0.196±1.348)°。将6个方向摆位误差计量数据配对进行统计学处理,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两种配准方式除了在X轴旋转和Z轴旋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其他4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计量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行IGRT时,两种配准方式均可选择,建议首先使用灰度配准,骨性配准辅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图像引导下放射治疗(imaging-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不同配准范围、配准方式对千伏锥形束CT(kilo-voltage cone beam CT,kV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的影响,并探讨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的外放范围,为更好实施精确放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6例中心型NSCLC患者每人在IGRT的摆位误差纠正前获得的kVCBCT图像4幅,共104幅图像进入分析。首先采用灰度配准加手动与治疗计划的CT图像进行配准,比较肿瘤、肿瘤+椎体两种配准范围的差异;其次以肿瘤+椎体为配准范围与治疗计划的CT图像进行配准,比较骨性配准加手动与灰度配准加手动两种配准方式的差异及所需时间。最后将所有患者200幅摆位误差纠正前kVCBCT图像以肿瘤+椎体为配准范围,采用骨性加手动配准方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记录其摆位误差并计算CTV的外放范围。结果:采用灰度配准加手动配准,肿瘤与肿瘤+椎体两种配准范围在X,Y,Z轴的平移及旋转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肿瘤+椎体作为配准范围,骨性配准加手动、灰度配准加手动两种配准方式在X,Y,Z轴平移及旋转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性配准加手动配准时间[(1.9±0.3) min]小于灰度配准加手动[(3.1±0.2) min]。以肿瘤+椎体为配准范围,采用骨性配准加手动配准,X,Y,Z轴方向CTV外放范围分别为5.3,4.9,5.7 mm。结论:IGRT中心型NSCLC可选择肿瘤+椎体作为配准范围,并建议采用骨性配准加手动方式进行图像配准;为减少摆位误差影响,提高治疗精确度,CTV外放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时建议各方向外放6 mm。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用Brainlab及六维床分析头颈部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以该院2016年8-10月收治的2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技术员摆位后每次Brainlab扫描,与定位CT图像配准后得到3个平移方向左右(X),头脚(Y),腹背(Z)及3个绕轴旋转方向Rx、Ry、Rz摆位误差,调整后再次Brainlab扫描,得到纠正后误差.结果 Brainlab联合六维床在线校正明显降低了摆位误差,所有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向0位靠拢.其中Ry、Rz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Y、Z、Rx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ainlab联合六维床在线校正明显减小头颈部放疗的平移及旋转方向摆位误差,减少正常组织受量,提高放疗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图像引导放疗(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时不同配准算法调用对配准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0例食管癌IGRT病例的60次锥形束CT图像分别采用骨性算法和灰度算法与计划CT影像进行自动配准,通过比较不同配准算法自动配准与放疗医师手动微调后的配准结果差异来评估食管癌放疗中不同图像配准算法调用对图像配准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种算法的自动配准情况:平移误差在三个方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而旋转误差在三个方向只有x方向和y方向有差异,z方向未见明显差异。与放疗医师手动微调后的配准结果差异情况:骨性算法要好于灰度算法,在平移误差上偏差更小(P<0.05),而在旋转误差上则未与灰度算法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食管癌IGRT,使用骨性配准算法,并在自动配准的基础上采用手动微调的方式进行图像配准,能够获得满足临床放疗需要的较好配准结果。  相似文献   

6.
李羚  高雪梅  罗志尧  罗银贵 《循证医学》2022,(5):282-285+302
目的 比较图像引导放疗(image-guided radiotherapy,IGRT)不同配准方式对肺癌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32例。在模拟定位及制订放疗计划后A组采取灰度配准,B组采取骨性配准的方式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配准。比较两组患者自动配准后的平移偏差及旋转偏差,并根据放疗医师手动微调后的配准结果计算并比较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结果 两组患者旋转误差Rx、Ry、R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移误差(translation error,G)较B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肺病灶自动配准结果与手动微调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上肺病灶旋转误差Rx、Ry、R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上肺病灶患者平移误差(G)较B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癌患者进行IGRT时选择灰度配准在平移误差方面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上肺病灶患者中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不同图像配准方式对靶区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于甘肃省肿瘤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女性患者20例,患者体位固定方式为仰卧位+乳腺托架床(医科达klaridy)+头颈胸体模固定,患侧乳腺镂空,CT定位后将CT定位图像传至Monaco5.11.03计划系统,医生勾画靶区后由物理师设计VMAT计划。放疗前进行CBCT扫描,对扫描结果分别进行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比较两种配准方式的差异,选择最优配准方式。结果:乳腺癌术后动态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前锥形束CT扫描骨性配准数据分别为:X轴(-0.21±0.40)mm、Y轴(-0.23±0.52)mm、Z轴(-0.06±0.41)mm、Yaw(0.73±0.87)度、Pitch(0.16±1.84)度、Roll(-0.13±1.16)度。灰度配准数据分别为:X轴(-0.20±0.42)mm、Y轴(-0.25±0.47)mm、Z轴(-0.04±0.26)mm、Yaw(-0.49±0.96)度、Pitch(0.423±1.48)度、Roll(-0.01±1.01)度,X轴、Y轴、Z轴方向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CBCT)研究分析直肠癌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选择54例直肠癌患者,每位患者治疗第一周每天行CBCT扫描及以后每周一次,将获取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计算出患者放疗时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结果:54例患者共行433次CBCT扫描,平均摆位误差X轴(左右)方向为2.63±1.98mm,Y轴(头脚)方向为5.77±4.47 mm,Z轴(前后)方向为2.02±1.73mm.CTV的外放边界值:X =6.13mm,Y=13.61mm,Z=6.91mm.结论:直肠癌患者采用CBCT下图像引导放疗可提高放疗精度,有效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射范围,提升肿瘤放疗剂量,弥补手术局部复发率高的劣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咽癌进行图像引导放疗时不同图像配准方法对体位校正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的图像配准方法,对37例鼻咽癌患者在进行图像引导放疗时所获得的47对电子射野影像(EPID)和计划系统生成的数字重建图像(DRR)进行配准分析.方法A:系统自动选择窗宽窗位后进行图像灰度配准.方法B:系统自动选择窗宽窗位后以第一颈椎体前缘中点作为配准点进行自动配准.方法C:在方法A的基础上手动调节窗宽窗位后进行图像灰度配准.方法D:在方法B的基础上手动调节窗宽窗位后,再以第一颈椎体前缘中点作为配准点进行自动配准.在四种不同配准方式下,分别得靶区在X和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再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方法A与B、B与D相比,靶区在X、Y轴上的摆位误差均有显著差异(P<0.05);方法A与C、C与D相比,靶区在X、Y轴上的摆位误差均无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进行图像引导放疗时,基于图像灰度的摆位误差校正与基于第一颈椎体前缘中点摆位误差校正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宫颈癌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探讨IGRT宫颈癌患者的最佳体位.方法 收集IGRT宫颈癌患者30例,按BMI分为2组:BMI ≥24 kg/m2组,9例;BMI< 24 kg/m2组,21例.锥形束CT扫描,俯卧位68次,仰卧位73次,CT图像进行灰度自动配准计算出X、Y、Z轴方向的校正前摆位误差,分析宫颈癌患者IGRT最佳治疗体位,并根据扩边公式2.5∑+0.7δ计算出最佳体位扩边值.结果 未考虑BMI的情况下,俯卧与仰卧位摆位误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MI< 24 kg/m2组,仰卧位与俯卧位在X、Y轴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Z轴上仰卧位误差为(-0.112 ±0.041)cm,俯卧位误差为(0.028±0.024) c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t=-3.186,P=0.002),俯卧位扩边值0.668、1.206、0.335 cm;BMI≥24 kg/m2组,仰卧位与俯卧位在X、Y轴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Z轴仰卧位摆位误差为(0.061 ±0.045) cm,俯卧位摆位误差为(-0.26±0.031)c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t=5.832,P<0.001),仰卧位扩边值0.313、1.663、0.501 cm.结论 BMI< 24 kg/m2组,俯卧位Z轴方向误差显著小于仰卧位,BMI≥24 kg/m2组,仰卧位的Z轴方向误差显著小于俯卧位,2组在X、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缩野定位CT扫描研究在三维适形调强治疗中热塑成型面罩/体膜固定的摆位不确定程度,并探讨不同部位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放间距。方法 对77例放疗患者进行前后两次CT扫描,第二次CT扫描为靶区缩野定位扫描,仍采用原有固定装置,保证摆位及固定方法、扫描参数及扫描范围与首次CT扫描完全相同。选取相同的解剖骨性标志点为原点建立坐标轴,测量左、中、右3个标志点在坐标轴X、Y、Z方向上的数值,前后两次数值差的绝对值即为标志点在治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结果 左、中、右3个标志在不同部位肿瘤患者两次CT扫描之间的差距无一致性,头部及头颈肩部固定的摆位误差较小,胸部及腹盆部的固定摆位误差较大,胸部及腹盆部的误差均值均大于3 mm。头部和头颈部肿瘤PTV外放间距为3~8 mm,而胸部和腹盆部肿瘤PTV外放间距则为6~16 mm。结论 即使两次激光标志点吻合相当精确,相对于骨性解剖标志点仍产生偏移。放疗必须要求足够的质控措施来保证治疗的精确,尤其是胸部及腹盆部肿瘤的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可能是解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图像引导调强放疗(IGRT)治疗胸段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及疗效. 方法选择17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年龄46~69岁.将患者随机分为IGRT组(86例)和IMRT组(84例).两组分别接受图像引导放疗和图像调强放疗. 结果 IGRT组患者摆位误差被纠正后同纠正前相比,X轴、Y轴及Z轴误差分别少于纠正前(分别P < 0.05,P < 0.05,P < 0.01).摆位误差对累及器官和靶区剂量分布影响比较大.IGRT组和IMRT组0级+Ⅰ级上呼吸道反应比例分别为76.7%(66/86)和56.0%(47/84),IGRT组明显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GRT组和IMRT组0级+Ⅰ级上消化道反应比例分别为74.4%(64/86)和57.1%(48/84),IGRT组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有效率相接近(P > 0.05). 结论 IGRT治疗食管癌可以明显纠正和降低摆位误差,并增强累及器官和靶区剂量分布的精确性.IGRT可将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降低,且治疗食管癌的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颈肩面罩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固定效果及前后期的固定精度的比较,为合理使用头颈肩面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患者18例,头颈肩面罩固定,分别在放疗的第2周末、第4周末和第6周末在模拟定位机房拍摄验证片,采用验证片上的骨性标志与治疗计划系统输出的DRR图进行比较,记录其摆位误差。结果 18例患者在各个方向上的总体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左右方向(1.03±0.69)mm,Y轴头脚方向(1.09±0.65)mm,Z轴前后方向(0.81±0.54)mm,第6周与第2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肩面罩有很好的体位固定效果,放疗的第6周末精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双面膜(Double Shell Positioning System,DSPS)固定头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利用光学表面成像系统Catalyst HD引导放疗摆位方法的精度和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10月60例在我院行头部肿瘤放疗病例,均采用DSPS固定,按照本中心临床实践经验,采用Catalyst HD引导放疗摆位和治疗中位置监测,以治疗中间隔采集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配准误差为参考,评价本中心摆位方法的可行性。结果CBCT和Catalyst HD校位方法六个维度误差呈弱相关,且除z和Rtn方向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BCT和非CBCT引导分次的Catalyst HD摆位误差数据之间,仅Rtn方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atalyst HD引导摆位相对于传统的CBCT校位方式,具有较高精度且一致性较好,可在治疗周期内非CBCT校位的分次治疗内应用,可有效保证摆位精度进而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Zhou SH  Wu QL  Wang SQ  Fan J  Li L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109-113
目的研究^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和同机CT融合技术在头颈部肿瘤诊治中的价值及机理。方法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DHTC)和同机CT融合技术检查25例头颈部肿瘤,并与CT/MRI结果相比较。另收集38例[20例术前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CT检查]耳鼻咽喉科、口腔外科住院的头颈部癌的新鲜组织标本,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SPECT/CT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87.5%、96.0%;CT/MRI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4.7%、50.0%、60.0%。在同部位SPECT/CT与CT/MRI解剖显像比较中,对4例颈部转移淋巴结癌的原发灶及4例头颈部肿块的良恶性的判断,解剖显像不能作出正确诊断,而符合线路显像及图像融合均能作出正确判断。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Glut-3基因在头颈部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均P〈0.05);Glut-1蛋白在头颈部癌的表达为78.9%,Glut-3蛋白在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头颈部癌中均无表达。结论符合线路显像及图像融合可作为对头颈部肿瘤良恶性鉴别及肿瘤临床分期和分级、鉴别肿瘤经手术或放射治疗后复发、不明原发灶肿瘤检出方面的一种前瞻性检查工具;Glut-1、Glut-3异常表达与头颈部癌的葡萄糖吸收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在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中降低摆位误差的方法。方法对调强放疗的15例鼻咽癌患者,使用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的机载影像系统(on-bo-rad-imager),采集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及治疗后CBCT图像,并与计划系统的模拟定位CT图像靶中心匹配计划,获得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及治疗后在X(左右)、Y(腹背)、Z(头脚)方向摆位误差进行分析。每位患者每周1次,每次采集3组数据,15例患者治疗5~7w。结果 15例鼻咽癌患者CBCT扫描首次摆位误差数据在X、Y、Z轴分别为(0.675±2.023)、(0.337±1.508)、(0.450±1.749)mm;3个轴向摆位误差绝对值的P95分别为4、3、4mm;3轴向的众数分别为1、1、0mm;其中X轴方向91.3%≤3mm,Y轴方向100%≤3mm,Z轴方向92.5%≤3mm。X、Y、Z轴上极小值分别为-6.00、-3.00、-5.00mm,极大值分别为5.00、3.00、5.00mm。分次治疗间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次治疗内摆位误差及X、Y、Z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BCT技术对鼻咽癌调强放疗进行摆位纠正,可以缩小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分次间的摆位误差,而分次治疗内误差较小,放疗中只需要在首次摆位后治疗前进行CBCT摆位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