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瘢痕性指蹼粘连的整复术式。方法 对87例(104只手)瘢痕性指蹼粘连病人依据粘连程度及周围供皮状况分别采用“Z”字交错皮瓣、蝶形皮瓣、矩形皮瓣加双三角形瓣和三矩形瓣予以修复,两侧指根残余创面直接缝合。结果 创面均一期愈合,功能、外形修复满意。结论 充分利用旨蹼周围正常皮或瘢痕皮,精确设计小型皮瓣可简化手术,功能、外形恢复好,无继发挛缩。  相似文献   

2.
谭聪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2):3016-3017
目的:分析烧伤后手指和指蹼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功效。方法:运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1年4-6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患者,分别采用瘢痕切除或切开加皮片移植手术、局部皮瓣或皮片移植手术,经过手术治疗,150个手指挛缩畸形患者的病症得到医治、康复,65个指蹼畸形患者的病症也得到修复。结果:通过此次手术治疗,皮片移植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指关节、掌关节功能、指蹼功能都有明显改善,皮瓣法修复指蹼优于皮片法。结论:对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手术治疗的康复疗效很好,手指侧方皮瓣修复指蹼畸形,手术简单,安全性高,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肘部瘢痕挛缩的整复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肘部瘢痕挛缩的整复外科治疗方法。方法轻度患者一般采用局部皮瓣如:旋转皮瓣,五瓣法或Z成形术整复,重度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皮片移植或加邻近皮辫整复术。结果术后配合功能锻炼,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局部旋转皮瓣,五瓣术或Z成形术是修复轻度肘部瘢痕挛缩的有效手术方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皮片移植或加邻近皮瓣整复术是修复重度肘部瘢痕挛缩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五瓣"法用于虎口及指蹼瘢痕黏连挛缩畸形成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虎口及指蹼瘢痕黏连畸形的患者采用改良"五瓣"法虎口及指蹼开大成型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术后45例皮瓣完全成活,5例出现皮瓣尖端小范围坏死,换药治疗后愈合。随访3~6个月,皮瓣质地较柔软,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颜色一致,外形满意。虎口及指蹼加宽加深效果良好,无黏连挛缩发生,手指活动良好,达到了开大虎口及指蹼的治疗目的。结论改良"五瓣"法用于虎口及指蹼瘢痕黏连畸形的治疗由于手术简单易操作,手术时间短,手术风险小,安全性高。皮瓣成活后与周围皮肤颜色、质地一致,手术近期及远期效果满意。术后护理安全简单,并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手指的功能恢复,是治疗虎口及指蹼瘢痕黏连挛缩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对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较好矫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Z改形术或局部皮瓣转移术、局部皮瓣转移结合皮片移植术、单纯皮片移植术对24例腋部瘢痕挛畸形或腋部并肘部瘢痕挛缩畸形、上臂和胸壁瘢痕粘连畸形进行整复.结果所有皮瓣及皮片成活,瘢痕挛缩畸形得到纠正,随访半年至1年,行局部皮瓣术后的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根据瘢痕挛畸形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首先应考虑用局部皮瓣修复腋部瘢痕挛缩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总结我科3年间因手部深度烧伤引发瘢痕增生导致严重手畸形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6例患者全部采用瘢痕松解或切除的手术治疗,应用"Z"字成形、瘢痕切除松解全厚皮移植或邻位皮瓣转移术,皮瓣移植术包括虎口和指蹼成形术。结果:绝大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满意,少数病例因就诊时间晚或皮片成活率较低行二次手术。结论:本文对手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病因、烧伤初期治疗方法选择、瘢痕挛缩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中注意事项、术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小儿拳状瘢痕挛缩畸形严重影响小儿手的各项功能及正常发育进程,如不及时诊治势必造成手残疾、手功能丧失。针对这种情况我科1982~1998年共对19例不同烧伤原因所致小儿握拳状瘢痕畸形病例进行研究。根据不同伤情及临床分类,轻者选择灵巧的“Z”字改形,重者选择大张中厚皮片三维立体载剪裹贴植皮法,配合邻近皮瓣转移修复松解后错综复杂创面,尤其针对中重度握拳状瘢痕中存在着多个瘢痕粘连并指畸形,指蹼间距消失,松解后皮肤缺损面多,相应指蹼裸露创面大,邻近部位又缺乏可供修复利用的局部皮瓣。基于上述特点,我科采用整张皮片立体裁剪与错综复杂的创面逐个单元化地严密塑形裹贴植皮,尽量保证整张皮片完整连续性。缝合创缘留长线进行各个单元化的分别打包包扎,保持恒定持久压力,使皮片紧密贴覆创面,大大提高指蹼间、指缝面部位的皮片成活质量,避免了传统的指蹼皮片拼接缝隙间线头感染及引发线状瘢痕的再度挛缩,造成指蹼狭窄粘连畸形发生。术后配合持久恒定牵伸器进行规范系统化关节伸展功能锻炼,19例病人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阮艺 《中国医疗前沿》2013,(9):52-52,72
目的探讨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指蹼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08年6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8例指蹼挛缩患者,患者术中予以挛缩的指蹼处开大,然后采用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移位修复缺损.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恢复情况.结果术后7例患者皮瓣成活良好,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1例患者创面愈合不好,予2期植皮修复,创面愈合.总有效率87.5%;经随访,所有患者指蹼重建后的外形尚可,质地较软,指蹼活动可.手掌切口没有出现挛缩的瘢痕,近端关节活动灵活.结论临床观察应用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临床效果好,对主干动脉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烧伤后遗留的蹼状、条索状挛缩性瘢痕不仅影响美观,还可造成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外科手术修复是现阶段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主要手段,包含Z字及V-Y、Y-V成形术、游离皮片移植术、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等术式,其中游离皮片移植术是临床治疗瘢痕挛缩的经典术式,皮瓣成活率较高,近期疗效良好,但术后复发风险较  相似文献   

10.
何建国 《农垦医学》2012,34(3):243-244
目的:探讨治疗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3月~2011年10月分别采用了“Z”成形,“Z”成形加植皮、邻位皮瓣修复手术治疗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的临床病例,并进行了随访.结果:术后皮瓣及皮片全部成活,术后6 ~12月随访,颈部瘢痕挛缩缓解,活动不受限,皮片、皮瓣弹性外观良好.结论:适宜的手术方式结合术后康复锻炼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hai JK  Song HF  Chen ML  Chen BJ  Jing S  Xu MH  Wu YQ  Zhou N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0):830-832
目的 探讨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合理修复方法。方法 对1998年以来解放军第304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78例(90例次)腋窝瘢痕挛缩畸形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按照瘢痕的范围、畸形的严重程度及其对功能影响的大小进行分度,其中轻度46例次,中度26例次,重度18例次,分别采用“Z”成形术(18例次)、五瓣成形术(14例次)、皮片移植术(23例次)、“Z”成形术结合中厚皮片移植(14例次)、肩胛皮瓣(5例次),侧胸皮瓣(4例次),腋周瘢痕瓣(12例次)进行修复。术后佩带外固定支架,使用防治瘢痕增生的药物及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除4例中厚植皮皮片小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6个月至4年随访,功能外形均满意。结论 根据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范围和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方法进行修复,是恢复肩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4年12月间74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整复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为:①创面早期处理不当致感染加深;②深II度烧伤病人不接受植皮而形成增生性瘢痕;③深度烧伤创面手术时间晚或薄皮片移植及术后未进行康复锻炼。整复手术采用瘢痕松解植皮、局部成形、皮瓣转移、关节融合等方法,术后采用抗挛缩措施并加强功能锻炼。随访67例73只手,3例手指掌侧瘢痕挛缩松解植皮后再挛缩行二次手术;3例虎口、指蹼处缝线瘢痕挛缩,其中1例影响功能需二次手术;所有畸形关节完全或基本矫正;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部烧伤早期正确治疗可有效预防瘢痕增生,对继发手瘢痕畸形者及早行瘢痕彻底松解,植皮或局部成形、皮瓣修复,加强术后康复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Camptodactyly是先天性一指或多指原曲畸形,临床较少见.我们自1979年以来共收治18例46指,其中手术治疗14例代指.主要采用皮肤松解 “Z”成形术、植皮术、或局部皮瓣转移;掌指关节掌侧关节囊松解延长术;指屈浅肌腱切断术;腕部指屈浅、深肌腱延长米;蚓状肌止点下移重新固定等方法.随访12例34指,随访时间1年~13年.其中优:2例5指;良:5例18指;无改善3例6指;差:2例5指.在治疗中我们初步体会,术前手指被动屈伸基本正常,无或有皮肤关节轻度挛缩者,术后效果较好.如水前畸形重,伴有皮肤、关节挛缩者,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四肢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的整复。方法 对瘢痕挛缩的关节充分松解,采取Z改形,植皮,皮瓣等修复方法。结果 1994年1月-1999年3月临床治疗46例,关节部位62个,瘢痕挛缩的关节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根据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的时间,畸形程度,组织缺损范围及深度,局部可利用残留的皮肤等综合考虑,选择修复方法,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尤以皮瓣法效果甚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将瘢痕改型术应用于片状瘢痕挛缩的松解,以获得持久可靠的松解效果。方法 25例28处片状瘢痕挛缩患者,按垂直轴线瘢痕挛缩改型松解术的逆过程,在片状瘢痕内设计局部皮瓣,转移后缝合。结果 28处瘢痕改型显示效果良好,均未发生瘢痕瓣坏死,瘢痕松解后,相关的面部五官恢复正常解剖位置,颌颈、四肢部位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结论 逆向瘢痕改型术可有效应用于已成熟软化,呈轻、中度挛缩的片状瘢痕的松解,避免了取、植皮术的各种缺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唇、下颌及颈部烧伤后瘢痕增生和挛缩畸形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总结68例唇、下颌及颈部烧伤后瘢痕增生和挛缩畸形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及手术后愈合情况,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对68例患者的上唇、下唇、下颌及颈部4个部位,采用常规皮瓣、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皮肤扩张术后皮瓣、全厚皮片移植、厚中厚皮片移植和薄中厚皮片移植6种手术方法进行整形;从愈合后是否有水泡、色素沉着的严重程度、是否臃肿、颌颈角形态、柔软度、有无坏死、远期有无收缩7个方面进行比较,各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其中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皮肤扩张术后皮瓣、全厚皮片移植3种方法优点明显。【结论】应用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和扩张皮瓣覆盖手术创面,手术后效果更佳;全厚皮片移植效果较佳;其它手术方法应慎用。手术后尽早应用弹力颈托加压是保证手术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严重外伤性虎口挛缩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严重外伤性虎口挛缩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组织瓣移位或移植的方法修复严重外伤性虎口挛缩并经扩大矫形。结果 27例皮瓣全部成活,虎口外形良好,可完成拇指外展对掌功能。结论 虎口严重挛缩经扩大后组织缺损不能用断层皮片或“Z”字成形修复者,应选用显微外科方法修复,疗程短,疗效好;能应用局部皮瓣转位者不用游离移植,其血管蒂能用非主干血管可不用主干血管。  相似文献   

18.
颈部瘢痕挛缩松解术中颌颈角的形成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部瘢痕挛缩松解术中形成颌颈角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3例颈部瘢痕挛缩患者,在彻底松解瘢痕挛缩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游离植皮、颈阔肌软组织瓣加深颌颈角、游离皮瓣移植、分叶皮瓣游离移植及颏骨截骨前移、颏成形等方法修复创面,重塑颈部曲线。结果手术效果良好,术后颌颈角明显,颈部曲线恢复,其中21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颌颈角仍然明显,无再次挛缩出现。结论形成颌颈角是颈部瘢痕挛缩松解术成功的关键,其对维持颈部外形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并分析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的疗效及术后随访结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各41例。对照组施行游离皮片移植术,实验组施行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统计两组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术后随访1年,统计瘢痕挛缩复发率及患者生活质量(SF-36)。结果 (1)两组皮瓣全部成活;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7.78±2.22天,短于对照组(12.51±3.49天,P<0.05);实验组皮片坏死、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24.39%,P<0.05);(2)术后随访1年,实验组无脱落病例,对照组脱落2例。实验组瘢痕挛缩复发率为2.44%,低于对照组(25.64%,P<0.05)。实验组的SF-36评分在躯体疼痛、心理功能、生理职能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用于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复发风险,加快康复进程,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