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危重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187例腹部外科危重症患者根据有无并发MODS分为未并发MODS组140例和并发MODS组47例,并发MODS组患者均通过再手术清除病灶。观察2组病死率和并发MODS组再手术结果。结果 187例患者死亡35例,病死率18.7%。其中未并发MODS组死亡8例,病死率为5.7%;并发MODS组死亡27例,病死率为57.4%。2个器官受累死亡7例(31.8%);3个器官受累死亡9例(64.3%);4个以上器官受累死亡11例(1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病死率与受累器官数呈正相关。并发MODS组再手术后死亡24例,病死率为51.1%。结论并发MODS是腹部外科危重症患者救治失败的主要原因。早期彻底治疗原发病、以改善氧输送为目标进行器官功能支持、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及合理营养支持等综合措施是早期防治MODS提高腹部外科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早期观察以及精心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一旦入院后均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60例患儿治愈56例(93.3%),好转4例(6.7%),无死亡病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早期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相关后遗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儿预后,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患儿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48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患儿,对所有患儿展开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儿中42例(87.5%)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经进一步治疗后治愈出院;其他6例(12.5%)死亡。结论对于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患儿应展开对症治疗并对其病情予以密切观察,给予全面而有效的精心护理干预措施,从而促使患儿治愈率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儿惊厥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惊厥患儿进行积极抢救、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 50例患儿经过积极地救治和精心的护理,治愈47例(94.0%),好转2例(4.0%),无效1例(2.0%)。结论抢救和治疗处理恰当,护理措施科学严谨是保证惊厥患儿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俊晓 《北方药学》2015,(9):183-18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用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小儿肺炎患者为受试对象,在实施积极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综合用药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密切监测病情、呼吸道清理、吸氧护理以及家属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患儿预后情况。结果:69例(95.8%)患儿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成功治愈出院;2例(2.8%)患儿病情无明显好转,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1例(1.4%)患儿病情严重,经救治无效死亡。结论:科学合理的综合用药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救护措施。方法对30例高龄老年AMI并发MODS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4例,抢救成功率80.0%;发生心源性休克15例,死亡3例(20.O%);住院期间发生肺感染18例(60.1%),其中死亡3例(16.7%)。结论老年AMI并发MODS患者病死率高,应加强观察及护理工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徐南平  李翠昌  徐月琴 《江西医药》2009,44(11):1115-1117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与高渗血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我院PICU收治的127例MODS患儿的血浆渗透压变化,统计分析高渗血症与器官功能障碍数、分布情况和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本组资料127例MODS患儿中合并高渗血症的患儿26例,发生率20.5%。其中高血钠高渗血症占19例,其次,高尿素氮高渗血症3例.高血糖高渗血症2例,高血钠合并高尿素氮高渗血症1例,高血钠合并高血糖高渗血症1例;6例治愈好转,7例放弃,13例死亡,病死率高达50%以上,非高渗组101例,死亡29例,病死率2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合并高渗血症组的MODS患儿的病死率高于非高渗组。而且高渗组以胃肠和脑功能障碍的病死率最高(71.4%、54.2%)。非高渗组以心肺功能障碍的病死率为高(41.3%、39.4%)。高渗组、非高渗组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频率以2~3个器官功能障碍占多数(61.5%、82.2%),且随着器官功能障碍数目增加,发生率逐渐减少,而病死率却随之升高。结论高渗血症是MODS的危险因素之一;控制高渗血症有助防治MOD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观察及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急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综合护理水平和生存质量。方法以82例急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为例,对其意识改变、瞳孔变化、应激性溃疡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进行综合优质整体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结果痊愈42例(51.2%),好转29例(35.4%),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3.7%),病情好转不明显、经济困难自动出院1例(1.2%),再出血5例(6.1%),死亡2例(2.4%)。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变化,为诊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是预防并发症、降低残亡率、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MODS患者58例,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CBP治疗,同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58例MODS患者中,经CBP治疗,治愈34例,好转10例,死亡14例,其中4例因经济问题出院而死亡,10例合并其他并发症死亡。CBP治疗后与治疗前在肌酐、尿素氮、心率、PaO2及PaO/FiO2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5),在平均动脉压、PH、PaCO2和HCO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能有效缓解MODS患者的症状,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MODS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重症肺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 3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经积极的救治和护理,33例痊愈出院,临床治愈率为94.29%,1例患儿转院,1例患儿因并发多功能器官衰竭死亡,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00%。结论及时科学的治疗,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治愈率和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高热惊厥患儿急救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于医院行高热惊厥急救治疗的患儿45例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接受急救治疗和护理,观察和分析2组急救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病情得到明显控制16例(80.0%),病情加重早产儿3例(15.0%);观察组患儿病情得到明显控制24例(96.0%),患病情未见缓解早产儿1例(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病情获得确诊后及早进行惊厥控制以及降温等急救治疗能够使患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2.
顾春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37-138
目的总结儿童手足口病279例临床特点及护理经验,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2008年5月~2012年2月收治的279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并采取隔离、密切观察病情、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策略。结果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在5~8月,高发年龄为3岁以下小儿,279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普通病例267例(95.7%),重症病例12例(4.3%),除3例重症患儿死亡,其余276例均治愈。结论患儿入院后及时给予隔离并制定全面系统的护理策略能缓解患儿症状,更好地促进康复,及时发现重症病例,减少病死率;及时做好手足口病患儿的消毒隔离与合理舒适的护理能够减轻患儿的症状、缩短病程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减轻疼痛、增加心排血量、保持大便通畅等措施进行全面系统护理。结果本组好转40例,死亡5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护理、健康指导等临床护理是配合医师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再次发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卢书梅 《上海医药》2016,(16):30-32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实施院前急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创伤性休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抢救介入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以及窒息和多器官衰竭(MODS)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2.50%(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前死亡、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亦低于对照组(P<0.05);窒息发生率、MOD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较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有效护理措施和临床作用。方法密切观察65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病情变化,对其实施了维持体温、合理喂养、呼吸道护理、输液护理,防治并发症和预防交叉感染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痊愈58例,好转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96.9%,效果满意。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应加强监护,仔细观察病情变化,综合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儿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思胜  张双全 《安徽医药》2006,10(11):870-87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病因、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方法对41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MODS的发生率为5.99%。颅脑损伤越重,MODS的发生率越高。伤后7 d内MODS的发生率达78.05%。本组临床治愈16例,死亡25例,死亡率高达60.98%,受累器官达3个以上者死亡率100%。结论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和大手术是诱发MODS的三大基本病因。MODS病死率高,预后差。积极治疗颅脑损伤,防治肺部感染,密切监测各器官功能,加强对器官功能的支持治疗,可有效降低MOD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16例重症肝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肝炎病死率达 5 0~ 70 %左右 ,是医护人员需攻克的难题。经过对 16例重症肝炎的观察与护理 ,我们体会 ,如能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 ,及早发现肝昏迷前期和先兆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阻断病情的发展 ,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有重要的价值。现介绍我们对重症肝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16例 ,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3~ 6 5岁。疗程14~ 46天 ,平均 30天。 4例肝功能恢复正常 ,10例病情好转 ;2例死亡 ,病死率 17%。2 观察与护理病情观察应做到“四观察”、“三测定”、“一比较”。2 .1 四观察 :2 .1.1 注意观察皮肤和巩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早期诊断胃肠功能障碍并及时给予综合治疗是处理胃肠功能障碍的关键.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伴胃肠系统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本组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中感染性疾病56例,非感染性疾病9例,感染在MODS合并胃肠功能障碍中占重要地位;严重缺氧、酸中毒对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起促进作用.本组无胃肠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35例,放弃与死亡共9例,病死率25.71%;而30例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放弃与死亡19例,病死率63.33%,均为3~4个器官障碍者,其中胃肠障碍尤为严重.通过统计学分析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病死率与无胃肠功能障碍者有明显差异x^2=9.32,P<0.05.结论 重视MODS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是降低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重要环节.及时控制原发病,早期通过胃管发现该症,积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终止病情发展是争取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科学护理方法。方法对患儿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切实做好对患儿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发热护理、口腔、皮肤护理及饮食护理工作。结果48例惠几治愈出院,达到了96%的治愈率,2例患儿死亡。住院时间在5-16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1.3±4.6)d。结论科学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升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治愈率,降低其病死率,并有效缩短其住院时间,在患儿的康复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根据急性重症胰腺炎导致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的病情探讨护理体会与病情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收治在本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资料和临床病情观察.结果 通过营养支持、饮食护理以及对腹腔高压、肾功能、胰腺脑病、肝功能休克、代谢功能、消化道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的监护,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死亡2例,明显好转16例,治愈22例.结论 通过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细致的护理以及严密病情观察等得知诊疗值得推广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