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1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供心获取与保护、受者术前评估与维持治疗、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等情况.结果 13例心脏移植手术,供心冷缺血时间10~360(200.8±38...  相似文献   

2.
心脏移植术后1月内X线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双腔法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的预测价值积累经验。方法 采用小型C臂床边X线机对双腔法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1个月内的动态监测资料。结果 术后第3天开始床边摄片,共摄片14次。首次胸片心脏中度大,心外形呈锥形,心脏最大横径21cm,心胸比率0.67。术后第10天心脏横径最小为17.5cm,心胸比率为0.57。心脏各房室无明显增大,心包积液不明显,肺野清晰,结论 X线监测在心脏移植手术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感观认识。  相似文献   

3.
供心保护仍是限制心脏移植广泛开展的重要因素,常规灌注保存超过5 h的心脏是移植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2005年3月,我院施行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供心缺血时间超过常规时限,但术后近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心脏的迁移及分化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Niu LL  Zheng M  Cao F  Xie C  Li HM  Yue W  Gao YH  Bai CX  Zhu SJ  Pei XT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38-42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大鼠心脏定居存活情况、同种异体移植是否可行。正常心脏微环境与梗死心脏微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分化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5只,①正常心脏MSC移植组(10只);②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AMI,10只);③心肌梗死MSC移植组(10只);④单个核细胞治疗组(5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分离纯化来自雄性Wistar大鼠的骨髓MSC,于冠脉结扎后1~3h植入到雌性正常大鼠和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组织,模拟同种异体细胞移植治疗。于细胞移植后10周取心脏检测各种指标。结果(1)经纯化的大鼠MSC在同种异体大鼠心脏可定居、生存,而未经纯化的单个核细胞移植在同种异体大鼠心脏未见存活;(2)在正常心脏微环境中,带蓝色荧光的供体MSC细胞核呈小岛屿状分布,与宿主心肌纤维排列无关;而在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微环境中,蓝色细胞核分布广泛,呈椭圆形,似心肌细胞核,其排列方向与宿主心肌纤维排列方向一致,免疫组化检测胞浆心肌特异蛋白染色阳性。结论纯化的MSC具有免疫耐受特性,无需加用免疫抑制剂,可进行同种异体移植;同种异体MSC在正常心脏微环境中不发生迁移、分化;而在急性梗死大鼠心脏中具有向缺血梗死区迁移并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我院首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排斥反应监测、治疗经验。方法 切取供体(24岁男性脑死亡者)心脏并原位移植给受体(43岁女性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并在术后进行严格的监护治疗和随防。供心手术历时50 min,移植心脏热缺血时间为0 min,冷缺血时间为70 min;受体手术历时290 min,体外循环总时间123 min,主动脉阻断73 min。术后采用FK 506,骁悉及泼尼松行免疫抑制治疗,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排斥反应。结果 患者现已健康生存160 d,心、肝、肾功能正常。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最有效方法,术后处理是确保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终末期心脏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我院于2006年7月进行了1例原位心脏移植,在术后恢复期间合并间质性肺炎,经治疗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同种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近期处理的特点。方法:对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低血压的治疗、急性右心衰竭原因分析及防治,以及肾功能不全时抗排斥药物的选用进行总结。结果:该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健康生存超过1个月。结论:心脏移植术后在停用呼吸机前后特点注意急性右心衰竭;肾功能不全时应推迟环孢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3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方法3例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人接受标准法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供心保护液为4℃Stanford大学溶液或冷血保护液。免疫抑制治疗采用赛尼哌加“三联”方案。结果3例供心移植完成后均自动复跳,循环稳定,2例术后至今未发生明显感染及  相似文献   

9.
尽管同种异体肾脏、肝脏、心脏、肺脏等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同种异体手及手指移植,尚在实验阶段,临床应用仅仅是个别病例。1973年以前,美国施行过1例同种异体手移植,存活14天;日本施行过1例同种异体前臂移植,存活28天。我院于1977年12月以来对2名患者进行同种异体手指移植,其中1例存活36天。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术过程中术式 ,心肌保护 ,术后并发症等相关问题。方法 对 6例实施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得出相关数据 ,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6例患者中 ,移植方法采用标准法 4例 ,双腔法 1例 ,全心脏法 1例。供心平均热缺血时间为 (10 5± 1 8)min ,冷缺血时间为 (4 9± 14.7)min。存活时间分别为 8年、7年、5年、3 5年、2年、0 5年。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 ,适当的术式选择 ,良好的心肌保护 ,术后右心衰竭的预防与治疗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附6例报告)@孙晨光 @夏求明 @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环孢素A和舒莱单一或联合用药对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的作用,评价联合用药的药效。方法:不同剂量环孢素A和舒莱单一或联合用于大鼠心脏移植,术后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取移植心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检测血清IL-2和IL-4水平。结果:单一及联合用药均能延长移植心的存活时间,而且移植心存活时间越长,其发生排斥反应的程度就越轻。在急性排斥时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而移植心长期存活者IL-4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环孢素A和舒莱可有效地抑制同种异体的移植排斥反应,联合应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同种异体耳廓移植模型。方法:将动物分为A、B两组。每组均以10只SD大鼠为供体,10只Wistar大鼠为受体进行原位及异位移植。原位移植的静脉选择颈外静脉,动脉选择颈外动脉,动脉吻合平面选择甲状腺上动脉分支处;异位移植选择股动静脉。然后观察大鼠及其耳廓的生存情况与组织学变化。结果:两组的耳廓生存时间为5-11d,异位移植大鼠的生存率最高,耳廓的生存及病理改变与原位移植无差异。结论:大鼠同种异体耳廓异位移植模型对于研究带血管的体表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排斥反应简便易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胸腺联合移植对大鼠同种异体移植心脏的抗排斥作用.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心胸腺联合移植,通过移植心存活时间、病理学检查、CD4 ,CD8 T细胞的浸润及检测血中和移植心中IL-2和IL-4水平,观察移植胸腺的作用.结果:对照组移植心平均存活(6.0±0.76)d,保留胸腺的大鼠行心胸腺联合移植其移植心平均存活(6.88±0.64)d(P<0.05);胸腺切除后行心胸腺联合移植可明显延长移植心的存活达(14.13±5.82)d(P<0.01),短期应用环孢素则可使移植心长期存活:在移植心获长期存活组其移植心及胸腺的病理改变及CD4 ,CD8 T细胞的浸润均很轻微,且其血清及移植心组织中的IL-2降至较低水平,而IL-4则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无论保留或切除受体胸腺,心胸腺联合移植均有利于移植心的存活,而且胸腺切除后心胸腺联合移植对移植心有更显著的保护作用,短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则可诱导大鼠对同种异体移植心脏的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犬模拟临床同种异体原位标准式心脏移植,探讨供心切取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取杂种犬10只,体重在15~20kg之间,雌雄不限。将其随机分为供心犬和受心犬两组。在热缺血时间为零的情况下,切取供心,进行相应的修剪和心肌保护,再将供心按标准术式移植入受心体内。待植入心脏复跳,循环稳定后脱离辅助循环,观察吻合口及早期心功能情况。结果:5次犬模拟临床原位同种异体标准术式心脏移植实验,供心植入受体内,2例植入心脏自动复跳,3例经1~4次电击除颤后恢复心跳,平均供心冷缺血时间130min,供心吻合时间90min。除1例左房顶部吻合口处漏血外,余吻合完好,5例均能在循环平稳的情况下脱离辅助循环,1例观察到实验犬清醒。结论:供心切取采取先灌后取,使热缺血时间为零,灌注时应注意灌注确切且防止灌注心脏过度膨胀。切取供心时从左向右,从下向上逆行切除更方便快捷,尽量保留更多血管组织便于修剪,在冷缺血期应使供心均衡受冷,若首次灌注不确切时可将心脏切取后经冠状动脉开口或冠状静脉窦继续灌注,确保心肌保护,减少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用犬模拟临床心脏移植过程。供心经6min常温缺血后,实验组用自制的SDMC-1液,对照组用Collin液分别原位灌洗心脏随后离体单纯冷保6h,进行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结果显示,实验组移植心脏的心电恢复,心功能,心肌超微结构均优于对照组,表明SDMC-1液较Collin液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孙志成  李世荣  曹川  吴军 《重庆医学》2002,31(6):463-464
目的 建立稳定的大鼠同种异体耳廓移植模型。方法 将大鼠分为A、B、C三组。每组均以10只SD为供体,10只WISTAR为受体进行原位及异位移植。原位移植的静脉选择颈外静脉,动脉选择颈外动脉,动脉吻合平面分别选择甲状腺上动脉及颌外动脉分支处;异位移植选择股动静脉。然后观察大鼠及其外耳廓的生存情况下组织学变化。结果 各组的外耳廓生存时间为5-11d,而异位移植大鼠的生存率最高,外耳廓的生存及病理改变与原位移植无差异。结论 大鼠同种异体耳廓异位移植模型模型对于研究带血管的体表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排反应简便易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未期心脏病的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1] 。我院于 2 0 0 0年 5月与上海中山医院合作成功施行了 1例心脏移植手术 ,术后病人康复良好 ,现将有关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儿女 ,12岁 ,扩张型心肌病病史 2年。查体 :双颊面色红 ,毛细血管扩张 ,颈静脉充盈怒张 ,肝颈返流征 ( ) ,心界向左下扩大。听诊 :心音偏低 ,闻及奔马律。CT示 :心脏重度扩大伴少量心包积液。x片示 :心影呈普大形。心脏彩超示 :心脏普大 ,壁薄 ,收缩受抑。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Ⅲ级。5月 2 3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同种异体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积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结果术后第1天,可见左房内游离后壁与房间隔之间有吻合突起回声、左室扩大,三尖瓣环运动不协调,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A峰消失;第13天,右室缩至正常,空间隔运动逐步协调,右室壁及三尖瓣环运动幅度增强,二、三尖瓣环舒张期频谱E峰明显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该手术前后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外科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外科围术期处理。方法 1例26岁男性终末期心脏病患接受同种原位心脏移植,供心保护采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顺行灌注,术后采用新一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结果 患存活至今,心理状态稳定,无明显排异迹象,血流动力学稳定,心功能1级,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以及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唯一可行的方法,围术期处理是心脏移植成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小鼠同种异体皮片初次移植,及以后经不同时间再次移植时,排异反应的强度和组织学变化都不相同。初次移植的同种异体皮片,于10天前后呈充血型坏死而被排异。以后间隔10~20天,再植来自同一供者品系的皮片,常出现苍白坏死型排异反应,惟排斥较初植皮片时加速。皮片再植出现苍白坏死型排异反应的时间,与受者经初次皮片移植后血清中同种异体细胞毒性抗体滴度升高的时间相一致。正常受者小鼠接受排异过皮片的小鼠淋巴细胞,或在局部植床周围注射被初次皮片和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加强致敏的小鼠免疫血清,对有关供者皮片出现加速和增剧的排异反应。而且免疫血清的局部注射,也可引起苍白坏死型排异反应,这些结果提示,后者的发生与同种异体特异性细胞毒性抗体的存在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