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技巧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是否显著,以及应用不同的内固定物是否对治疗结果有较大影响。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423例。其中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139例,男51例,女88例,年龄35~72岁,平均55.8岁;采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103例,男48例,女55例,年龄22~76岁,平均56.7岁;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181例,男85例,女96例,年龄29~77岁,平均57.1岁。应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对术前、术后患者肩关节疼痛、日常活动、活动范围、力量等进行评定。结果:423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其症状和体征获得了明显改善。应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术前、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而3组应用不同内固定物的患者,其肩关节功能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而不同的内固定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2月-2007年9月,应用切开复位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21例.根据Neer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将患者分为三组:四部分外展嵌插型骨折11例,平均年龄[(53.4±9.3)岁,x±s,下同];典型四部分骨折6例,平均年龄(55.8±4.5)岁;四部分骨折脱位4例.平均年龄(52.5±3.7)岁.采用Constant-Murley(CM)评分和简易肩关节测验(SST)问卷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除外展嵌插组2例失访外,其余19例获得随访.四部分外展嵌插组9例随访时间平均为(28.1±15.4)个月,CM评分平均为(81.0±7.3),SST平均为(9.6±1.0);典型四部分骨折组6例随访时间平均为(31.2±14.2)个月,CM评分平均为(72.2±9.4),SST平均为(8.3±1.5),其中发生大结节部分吸收的1例患者CM评分为59.0,SST评分为7.0;四部分骨折脱位组4例随访时间平均为(22.0±18.5)个月,CM评分平均为(40.5±11.2),SST平均为(4.7±1.6),其中2例出现大结节吸收,1例肱骨头坏死,另1例肱骨头坏死和大结节吸收同时出现.结论 严重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很重要,钢板可以有效应用于年龄较轻的外展嵌插型,对于典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脱位患者,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则需采用坚强的内固定,并尽量达到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3.
自 1993年 10月~ 1999年 9月 ,我们对 11例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患者 ,采用X线电视机直视下闭合整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例中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9个月~ 7岁 ,平均3 5岁 ;左侧 4例 ,右侧 7例。损伤按Stalter Harris分类法[1] :Ⅰ型 1例 ,Ⅱ型 9例 ,Ⅲ型 1例。伸直型 10例 ,屈曲型 1例。合并神经损伤 2例 ,无合并血管损伤者。伤后就诊时间为0 5~ 4 8小时 ,均为不稳定骨折 ,移位明显。2 治疗方法本组 11例患儿均在伤后 4 8小时内住院 ,住院后即刻行术前准备工作 ,…  相似文献   

4.
黄朝靖  张佑平  孟山明 《骨科》2014,5(4):235-237
目的 观察并探讨近端改良切口,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17例成人肱骨干骨折,并改良其近端切口,观察治愈率、平均愈合时间等.结果 17例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均愈合,未发现相关并发症,愈合时间10.0~27.0周,平均13.1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定疗效,本组患者均为优.结论 近端改良切口,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能有效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  相似文献   

5.
闭合复位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春芳  吕守正 《中国骨伤》2008,21(7):505-506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小儿全部肘关节损伤的60%。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常可获得满意的临床功能结果,但早期Volkmann挛缩和残余的肘内翻畸形是主要的并发症。以前对有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有效地防止肘内翻畸形、Volkmann挛缩及肘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尺神经损伤发生率占3.9%,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严重移位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3~17岁,平均11.1岁。术前经X线片确诊,均为Neer-HorwitzⅢ及Ⅳ型。全部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手术在C形臂X线机监视下进行,根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进行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行经皮克氏针固定。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放射学检查结果、上肢长度及肩关节活动度,并以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3~37个月,平均20.4个月。术后出现克氏针穿出关节面1例,针道反应5例,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为85~100分,平均(95.0±4.3)分;优38例,满意5例。X线片显示所有病例骨性愈合,未发现骨骺早闭现象,无肢体短缩畸形。术后3个月,所有患儿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肩关节活动恢复至伤前。结论: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AO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探讨采用AO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997年3月-2000年9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18-67岁,平均37.4岁;左侧17例,右侧14例。按照AO/ASIF分型:C1型11例,C2型12例,C3型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9例,Cusstilo and Aderson Ⅰ度5例,Ⅱ度4例。合并尺神经损伤5例。所有病例均在伤后48h内行后路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骨折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或加1/3管型钢板固定。术后24-48h行肘关节被动活动,1周后行肘关节主动功能锻炼。于术后1、3、6个月及1年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4年,平均1年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Cassebaum方法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11例,良14例,可6例,优良率80.6%。术后出现伤口感染1例,异位骨化1例,桡神经牵拉损伤2例,经伤口换药,抗感染和神经营养药治疗后恢复。结论 采用鹰嘴截骨入路,AO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手术中显露充分,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固定牢靠,术后可以早期行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8.
尤炯鸣  刘智 《中国骨伤》2013,26(12):992-996
目的:探讨应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60岁以上老年肱骨近端3、4部骨折患者32例,分为内固定组20例和置换组1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男6例,女14例;年龄63-82岁,平均(71.50+5.45)岁;3部骨折8例,4部骨折12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半肩关节置换术组男4例,女8例;年龄61~85岁,平均(72.80~6.80)岁;3部骨折5例,4部骨折7例;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并采用EQ-5D指数评价术后生活质量,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内固定组2例发生了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为螺钉断裂,l例为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内固定纽和置换纽EQ一5D指数分别为0.65±0.12和0.67±0.12;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63.20_+11.35和66.80_+11.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和半肩关节置换都可用于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在生活质量及肩关节功能恢复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置换组较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尺神经前置与不前置处理对肘关节活动度、功能及术后尺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16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根据术中对尺神经的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尺神经前置组和尺神经不前置组。尺神经前置组48例,男23例,女25例;年龄14~77(42.5±15.7)岁;在肱骨髁间骨折复位结束后,对尺神经进行充分游离并行皮下前置术。尺神经不前置组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14~81(43.4±17.3)岁;在肱骨髁间复位结束后,将尺神经返回尺神经沟。末次随访时记录两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采用改良Mc Gowan分级评分对尺神经功能障碍进行评估。结果:尺神经前置组1例鹰嘴截骨处延迟愈合,2例肘关节僵硬;尺神经不前置组1例伤口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4例肘关节僵硬。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神经前置组48例获得随访,时间12~59(32.2±14.2)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116±28)°,前臂旋转活动范围(152±12)°,MEPS评分88.6±11.6,优28例,良16例,中3例,差1例;术后17例曾出现过尺神经损伤症状,末次随访时仍有7例存在尺神经功能障碍,Mc Gowan 1级6例,2级1例。尺神经不前置组120例获得随访,时间13~61(32.0±14.9)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19±27)°,前臂旋转活动度(154±16)°,MEPS评分88.9±12.5,优67例,良44例,中7例,差2例;术后42例曾出现过尺神经损伤症状,末次随访时仍有22例存在尺神经功能障碍,Mc Gowan 1级18例,2级4例。两组患者随访时间、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前臂旋转活动范围、MEPS评分及尺神经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对尺神经前置或不前置,对术后临床疗效及尺神经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无明确影响。  相似文献   

10.
跟骨骨折多为高处坠落伤所致,损伤机制为偏心负荷引起的剪切、压缩骨折,多累及距下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2000-2004年我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并获得随访20例,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0~60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均摄跟骨正侧位  相似文献   

11.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5年4月,对62例平均年龄7.5岁的患儿,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伸直尺偏型41例,伸直桡偏型18例,伸直中间型3例;无伴发血管、神经损伤和筋膜室间隔综合征。闭合性骨折47例,开放性骨折15例。结果术后5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1.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根据Flynn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22例(占39.3%),良21例(37.5%),可9例(16.1%),差4例(7.1%)。伤后8h内手术的优良率为89.7%,伤后8h后手术的优良率为63.0%。直接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90.1%,曾接受手法复位的优良率为67.7%。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术中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2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54例,女71例;年龄18~88岁,平均54.6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57例,三部分骨折62例,四部分骨折6例.根据术后X线片所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情况分为2组:内侧柱支撑重建组(重建组,84例)和内侧柱支撑未重建组(未重建组,41例).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肱骨头内翻角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30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重建组与未重建组平均Constant评分分别为(77.9±13.0)、(67.3±11.3)分,优良率分别为72.6%、43.9%,平均VAS评分分别为(1.6±2.0)、(3.2±2.4)分,以上项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术后肱骨头内翻角度(1.2°±3.3°)小于未重建组(4.4°±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6%)、二次手术率(4.8%)均较未重建组(34.1%、17.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术中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骨折端良好复位不仅能使肱骨头得到有效的支撑、预防术后肱骨头内翻及内固定失败,而且术后能取得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therapeutic results of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crossed K-wires via lateral approach for displaced supracondv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children. Methods: We prospectively followed 52 children who presented with Gartland type 3 displaced suprae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and were managed by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crossed K-wires via lateral approach.There were 37 male and 15 female patients; average age was 7.39 years. The most common mechanism of trauma was fall while playing (n=23), followed by fall from height (n=20), road traffic accidents (n-5) and fall from standing height (n=2). In 2 cases, mode of injury was not available. The mean follow-up was 12 months and patients were assessed according to Flynn's criteria. Results: Lateral approach provided an excellent view of the lateral column between two nervous planes and enabled an anatomical reduction in all cases. Immobilizing the elbow at 90 degrees or more of flexion was not needed after cross K-wire fixation. Majority of patients regained full range of motion within 6 weeks of pin removal. Two patients had postoperative ulnar nerve injuries that resolved after pin removal. The common late complication of cubitus varus was not seen in any patient. Delayed presentation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repeated manipulations by bone setters and massage with edible oil were responsible for stiffness in 5 patients. Superficial pin tract infection was noted in 5 patients that resolved with dressings and antibiotics. No deep infection occurred. A detailed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radiographic analysis was done at final follow-up. They included measurement of carrying angle and range of movements of both operated and normal sides, and radiographs of both upper limbs for comparison. According to Flynn's criteria, 90.4% patients showed satisfactory results. Conclusion: Lateral approach for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widely-displaced supracondylar fra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老年3部分与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适应证、手术技巧以及早期随访疗效。方法:自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对58例肱骨近端骨折分2组治疗:AO锁定加压钢板(LCP)组与人工肱骨头置换组。LCP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6.5±1.4)岁;3部分骨折24例,3部分骨折伴脱位1例,4部分骨折2例,4部分骨折伴脱位1例。人工肱骨头置换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8.9±3.5)岁;3部分骨折9例,3部分骨折伴脱位2例,4部分骨折12例,4部分骨折伴脱位4例,肱骨头劈裂型骨折3例。分别在术后即刻及术后第2、6、10、16周和6个月,以及最终随访时拍摄X线片。最终随访时应用VAS疼痛评分、ASES(Americanshouderandelbowsurgeon)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以及SST(simpleshouldertest)问卷评估治疗结果。结果:LCP组平均随访29.8个月,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平均随访28.2个月。VAS疼痛评分:LCP组平均(2.2±1.5)分,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平均(2.6±1.9)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LCP组110.2°(81°~130°),人工肱骨头置换组120.2°(89°~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ASES评分:LCP组平均(87.7±2.2)分,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平均(86.4±4.5)分。Constant-Murley评分:LCP组平均(83.9±6.8)分,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平均(85.5±5.6)分。U-CLA评分:LCP组平均(30.3±2.2)分,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平均(31.2±2.1)分。SST问卷中回答"是"的问题:LCP组平均(8.0±0.9)个,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平均(9.0±0.7)个。两组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以及SST问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3部分与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复LCP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技术要求高,手术适应证应严格选择,其良好疗效的获得依赖于假体尽可能地解剖安放以及肩袖止点的良好重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2002年9月采用肘内外联合小切口(长2~4cm)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完全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共17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伸直型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平均年龄6.5岁(4~12岁)。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17.5个月。所有骨折均于术后3~5周达到临床愈合并拔除克氏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再移位。术后无一例发生缺血性挛缩、尺神经损伤、肘内翻等并发症。按Flynn评分:优5例,良7例,一般5例,差0例。肘关节伸屈活动度的丢失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活动受限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结论:采取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的方法治疗完全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能够使骨折得到满意的复位和固定,有效避免了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并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distal humeral plate,DH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男3例,女15例;年龄62~83岁,平均71.4岁。骨折按照AO分型:A2型1例,A3型3例,B1型2例,B2型2例,C1型3例,C2型4例,C3型3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或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均采用切开复位DHP内固定,术后早期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14.6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无感染、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再移位。肘关节平均屈伸78°(10°~131°),屈曲113°(65°~134°),伸直25°(0~75°)。MEPS评分平均(92.2±9.6)分(65~100分),其中疼痛(42.5±5.8)分(30~45分),关节活动范围(19.2±1.9)分(15~20分),稳定性(9.2±1.9)分(5~10分),日常功能(21.4±2.9)分(15~25分)。本组患者优11例,良5例,可2例。结论:应用DH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能获得坚强固定,有利于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有限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并获随访的98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资料,其中有限切开复位组(行内侧或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78例,男53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75.9个月 闭合复位组(行闭合复位内固定)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70.7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和1年时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 有限切开复位组手术时间[(52.2±7.0) min]较闭合复位组[(72.8±13.7) min]短;术中透视次数[(3.3±1.0)次]少于闭合复位组[(9.9±1.9)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获12~ 24个月(平均16.3个月)随访,均在术后4周获骨折临床愈合,术后2个月获骨性愈合.按照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术后3个月有限切开复位组优良率[24.4%(19/78)]与闭合复位组[30% (6/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有限切开复位组优良率[100% (78/78)]与闭合复位组[95% (19/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骨折延迟愈合、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和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无一例需再次行髁上截骨术.结论 有限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相同,而无法闭合复位的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通过有限切开复位获得满意复位,且后者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术后1年患者肘关节功能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运用锁定钢板治疗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64例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3部分骨折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平均年龄(55.12±12.52)岁。4部分骨折组25例,男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92±13.14)岁。随访根据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score,ASES)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并评价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64例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6.5个月。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3部分骨折(76.14±14.10)分,4部分骨折(65.93±11.82)分;VAS评分分别为2.12±1.63和3.90±2.21,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51%和3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的疗效优于4部分骨折,术中需争取解剖复位、稳定固定、选择合适长度的螺钉及钢板位置,术后合理功能锻炼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向成浩  蒋从斌  杨万波  鄢辉  何晶  施俊 《骨科》2015,6(2):70-74,7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我科治疗96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LPHP组,55例,行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置换组,41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所有病例于术后第1、3、6、12、18个月进行门诊复查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肩关节Neer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和VAS评分等中短期疗效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均可达到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更多依赖于适应证,人工肱骨头置换因术中涉及对肱骨头进行不可逆的切除,选择需相当慎重。两种术式的远期临床疗效,仍需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测量肱骨颈干角的正常值,探讨成人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重建肱骨颈干角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382名正常成人的肱骨颈干角。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12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测量术后患侧肱骨颈干角,并以测得的正常成人肱骨颈干角双侧95%参考值范围作为参考值,将患者分为内翻复位组(颈干角双侧95%参考值范围上限)。随访指标包括患侧肱骨颈干角的变化、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并发症等。结果 国人肱骨颈干角的正常值为136.1°±4.5°,双侧95%参考值范围127.2°~144.9°。所有患者获得6~32个月的随访,平均13.8个月。内翻复位组29例、正常重建组90例、外翻复位组9例。末次随访,Constant评分分别平均为70.3分、77.2分和73.2分, VAS评分分别平均为2.8分、1.8分和2.1分,肱骨头内翻角度分别平均为4.2°、1.6°和3.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5%、14.4%和22.2%。正常重建组在功能恢复、VAS评分、术后肱骨头内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内翻复位组。结论 术中重建良好的肱骨颈干角是内固定稳定、预防术后肱骨头内翻、内固定失败和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肱骨头内翻复位易导致肱骨头进行性内翻及其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