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兔 VX- 2肝肿瘤属富血供肿瘤 ,因其血供特征类似于肝细胞癌而常被用于肝脏肿瘤影像学、化疗方法、抗癌药物药代动力学、肿瘤治疗学特别是肿瘤介入治疗学的临床前期研究。本实验采用体重 2 .5~ 3.5 kg雌性新西兰白兔 ,用 1%苯巴比妥钠 2 5 mg/kg麻醉后 ,取腹部正中切中切开腹腔 ,充分暴露肝脏。将种兔腹股沟皮下肿瘤取出 ,除去坏死及纤维结缔组织后将其剪成大小约 1mm3的肿瘤块 ,生理盐水冲洗数遍后用 16号针直接穿刺注入肝脏实质内。肿瘤块应尽量接种于肝实质的深部。穿刺接种点肝表面用明胶海绵覆盖 ,10~ 14 d后行肝脏 CT扫描 ,见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块注射制作兔VX2肝癌模型方法,并与传统开腹组织块种植法进行比较;并用MSCT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中国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分别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组织块肝脏注射及开腹直视下瘤组织块肝脏接种的方式进行成瘤。肿瘤种植后第15 d,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评价肿瘤接种成功率及生长情况,并观察两组动物感染率差别。结果:肿瘤接种成功率两组均为87.5%。肿瘤最大直径穿刺组和开腹组分别为(1.16±0.23)cm和(1.28±0.27)cm,两种方法成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种植后发生感染率开腹种植组(感染率42.3%)明显高于经皮穿刺组(感染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瘤组织块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具有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动物损伤小等特点,可以取代传统开腹直视下肝脏接种造模方式,有利于安全、高效地提供符合实验要求的肝癌动物模型,为肝癌临床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兔VX2肝移植癌模型的建立及CT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利用螺旋CT(SCT)监测兔VX2肝癌病灶.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行兔肝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观察VX2肿瘤的SCT表现,以及肿瘤的生物和病理学特征.结果本组VX2肿瘤较国内文献报道生长稍缓慢,第28天出现肝转移,肿瘤于种植后28、35 d增长迅速.CT平扫18例(90%)表现为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瘤周显著环状强化,其中15例(75%)肿瘤可见供瘤动脉,组织病理学显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缘可见丰富的血管(包括静脉和毛细血管),肝窦高度扩张充血,肿瘤中有坏死出血.结论SCT是VX2肿瘤动物模型评估和疗效观察的无创、快捷、并容易重复实施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稳定的兔VX2肝癌模型,比较兔VX2肝癌的CT、MRI影像表现。方法取荷瘤兔后腿肌肉内VX2肿瘤,剪成小块后,经开腹种植于18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或肝中叶,于种植后第2周、第3周分别进行CT及MRI扫描,观察肿瘤体积,分析肿瘤CT及MRI平扫的表现。结果VX2移植瘤种植成功15只;成瘤率为94%(17/18)。CT平扫肿瘤为略低密度病灶,强化不明显,境界清晰;MRIT1WI呈较低信号影,T2WI呈略高信号影。结论经开腹种植法制作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是一种简单、成功率高的建模方法,移植性兔VX2肝癌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癌,是肿瘤治疗、影像学实验研究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接种VX2细胞株在兔后肢传代和肝实质肿瘤的效果差异.方法 152只新西兰白兔分成两组,供体组11只注射冰冻兔VX2细胞悬液,53只注射新鲜兔VX2细胞悬液.受体组36只兔用VX2肿瘤细胞悬液注射,52只肝实质移植小瘤粒.在肿瘤生长方面的成功率和死亡率使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通过CT、...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CT及MRI对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四种主要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中山眼科中心1999年1月~2005年6月经手术治疗,具有完整病理资料的眼眶神经源性肿瘤110例,回顾分析超声、CT、MRI检查的结果并与病理作对照,比较定性及定位诊断率.结果 超声均未作出定性诊断,故未能作出比较分析.临床诊断四种疾病的的正确率分别是胶质瘤78.6%、脑膜瘤58.8%、神经鞘瘤42.9%、神经纤维瘤96.3%,CT诊断分别是55.5%、92.9%、71.4%、80.0%,MRI诊断分别是83.3%、100%、100%、100%.定性诊断率临床为65%,CT为77.25%,MRI为95%.定位诊断率超声为70%,CT为77.2 5%,MRI为90%.结论 CT和MRI对肿瘤定位准确,定性诊断准确性优于眼科临床和超声. 相似文献
7.
8.
兔VX_2肝癌化疗栓塞前后CT灌注特征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兔VX2肝癌栓塞治疗前后CT灌注特征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60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采用注射法将VX2瘤块接种于兔肝左叶。种植14d后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化疗栓塞组(30例)。分别对两组动物作CT灌注成像检查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病理标本的MVD、VEGF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灌注参数与MVD及VEGF表达程度呈正相关;化疗栓塞治疗组灌注参数、MVD及VEGF表达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CT灌注成像特征可间接反映肿瘤血管生成,可判断化疗栓塞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pPNETs的影像学表现。11例全部行CT检查,3例行MR检查,4例行X线平片检查。结果CT表现:同时显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的3例,仅显示溶骨性骨质破坏的1例,仅显示软组织肿块的4例,出现骨质破坏伴骨膜反应和骨质硬化的2例,出现膨胀性骨质破坏的1例。软组织肿块中的6例密度欠均匀,不均匀强化,显示内部坏死灶及有强化的间隔,1例气管内肿块强化较均匀。4例出现转移。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肿瘤骨和钙化。MR表现:3例均为T1WI低或等信号,T2WI和STIR为不均匀中高信号,均见软组织肿块形成,侵入临近的肌肉组织引起被侵肌肉不规则肿大。结论CT和MR能较好地显示pPNETs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侵犯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能检出远处转移,有助于对pPNET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11.
兔VX2肝癌模型制备的改进及其磁共振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改进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方法。使之更为简便、省时,同时探讨瘤灶的MRI表现及MRI在动态检测瘤灶中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在螺旋CT引导下,采用瘤块组织接种于兔肝脏左、右叶,接种后14、18、22、26d分别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病理分析。结果 16只实验兔发现瘤灶,成瘤率100%;瘤灶以种植后18~22d MRI显示最清楚和典型,直径1~2cm,平扫呈低或等信号.增强扫描瘤灶边缘明显强化.种植后超过22d的肿瘤中央坏死明显。结论 螺旋CT引导下进行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使制作过程更为简便、省时;采用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瘤灶进行动态检测、评价,可更为准确、及时地观察瘤灶的发生、发展等影像学改变。 相似文献
12.
Establishment of VX2 breast carcinoma model in rabbit by injecting tumormass suspens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o establish a stable model of VX2 breast carcinoma in rabbit and select the optimal way. Methods: Thirty female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with 10 in each. Tumor cell suspensions or tumor mass suspensions were injected into breast tissues of rabbits of group A and B, respectively. Tumor blocks were surgically implanted in rabbit breasts of group C. Tumor formation rate, tumor growth rate, and tumor-beating survival time was companY, and the histological feature of tumor was observed. Results: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conveniently and successfully in rabbits received injection of tumor mass suspensions. Tumor proliferated rapidly with the biological feature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onelusion: VX2 breast carcinoma model in rabbit was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Intrmnammary injection of tumor mass suspension is the best metho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关键技术及兔VX2肝癌CT灌注成像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3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挑选2只,于后肢皮下注射肿瘤细胞保留瘤种(荷瘤组),余33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5只和对照组8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实验1组10只,实验2组15只。对照组开腹种植明胶海绵;实验1组、2组分别采用CT引导下针头注入法及包埋法接种肿瘤细胞于兔肝左叶。实验组接种10 d后行CT扫描判断接种是否成功,并比较两种接种方法的差异。成功者3周后行CT灌注扫描,应用CT灌注软件程序计算肝脏的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ure,HAF)、门静脉灌注指数(Hepatic Portal Perfusion Index,HPPI)、血流速(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和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对照组同时行此项检查,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各灌注参数的异同。结果实验1组肿瘤种植成功率60%,实验2组种植成功率100%;种瘤3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区域CT灌注参数:实验组HAF值、PS值、BF值分别为:(0.90±0.03)、(42.73±8.47)ml.100 g-1.min-1、(225.93±5.64)ml.100 g-1.min-1;对照组HAF值、PS值、BF值分别为:(0.26±0.03)、(23.69±4.40)ml.100 g-1.min-1、(163.42±4.01)ml.100 g-1.min-1;HAF值、PS值、BF值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O值和HPPI值分别为:(2.11±0.54)ml/100 g(、0.11±0.27)ml.100 g-1.min-1;对照组TO值和HPPI值分别为:(9.63±1.34)ml/100 g、(0.77±0.08)ml.100 g-1.min-1,实验组TO值和HPPI值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MTT、B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以包埋法较针头注入法成功率更高;CT灌注成像能反映瘤体的灌注特点,并能评价其血供及血流动力改变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多时间点MR成像监测兔VX2肝肿瘤,观察肿瘤生长特性及MR动态增强扫描信号特点,为后续VX2肝肿瘤非手术治疗效果MR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开腹直视下肝组织内包埋法建立10只兔VX2肝肿瘤模型。于建模后第2、3、4和5周进行MR检查,测量并计算各时间点肿瘤体积(V)和肿瘤增长率(TGR),观察MR增强扫描信号特点。所有实验兔处死后,肿瘤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肿瘤边缘、中央不同部位的癌细胞分布情况。结果:建模后第3周TGR[(404.16±114.64)%]明显高于第4周TGR[(223.49±65.90)%](t=3.417,P<0.05)。MR增强扫描图像,肿瘤境界清晰,根据肿瘤增强特点可分为3个部分,即边缘环形明显强化部分、中央无强化部分以及二者之间的轻度不均匀强化部分。HE染色病理观察,全部为鳞癌,肿瘤边缘癌细胞排列紧密,向内为癌细胞与坏死间隔分布,肿瘤中央为无结构的坏死部分。结论:兔VX2肝肿瘤在建模后第3周生长较迅速,MRI动态增强扫描图像能较好地反应其组织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兔VX2肝癌种植瘤灶MSCT增强表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兔VX2肝癌种植瘤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4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VX2肝癌模型,成功建立模型32只,于成功建模后第14、21、28天行全肝MSCT平扫及增强后动脉期、门脉期扫描检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分析瘤灶边缘部与中心部不同阶段不同期相的CT强化特征及幅度变化,同时利用免疫组化SP法,用CD34标记兔VX2肝癌种植瘤灶微血管,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计算瘤灶边缘部、中心部瘤组织的MVD值,并将不同时期兔VX2肝癌种植瘤灶的CT强化特征及幅度与MV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1)兔VX2肝癌种植瘤灶边缘部增强后动脉期及门脉期CT值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瘤灶中心部平扫、动脉期、门脉期CT值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瘤灶边缘部及中心部14、212、8 d MVD值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瘤灶边缘部21、28 d MVD值的变化与动脉期CT值的变化具有正相关性(r分别为0.59、0.72,P<0.05),瘤灶中心第21天MVD值的变化与动脉期CT值的变化具有正相关性(r=0.61,P<0.05);(4)瘤灶边缘部3个时间点MVD值的变化与瘤灶直径均有相关性(r分别为0.59、0.78、0.69,P<0.05)。结论 MSCT增强扫描后的图像特征和强化幅度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瘤灶的微循环状态,为评价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而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CT、MRI及DSA表现。结果 3例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中2例为单发肿块,1例多发病灶为大肿块周围伴多发子灶;肿瘤CT表现为肝实质内不规则实性肿块,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实性成分明显强化。MRI检查中T1WI表现为稍低及低信号,T2WI稍高及高信号混杂影。DSA显示肿瘤动脉期即可显影,实质期浓染,其内见不规则无染色区。结论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其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