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7例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97例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发生的97例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97例不良反应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主要集中在20~60岁;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结论加强药品安全性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茵栀黄注射液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得菌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资料和北京地坛医院使用菌栀黄注射液而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对近年来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病例共130例进行分析,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临床特征.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索。结果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86.8%发生在首次用药过程中.有不良反应20种,以皮疹最为常见,占不良反应患者的67.69%(88/130),占不良反应的31.3%。重型不良反应以过敏性休克最为常见,占不良反应患者的10.77%(14/130),占不良反应的5.0%。年龄越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不良反应的程度越重。中、重型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有过敏史者为42.46%。占总不良反应病例的34.62%(35/130).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应用方式、患者的个体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120例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茵栀黄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中所有描述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并对其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茵栀黄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其中皮肤反应58例(占48.33%),过敏性休克24例(占20.00%),胃肠道不良反应25例(占20.83%),发热伴全身性损害、药物热10例(8.33%),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损害及用药局部损害各1例(2.50%)。结论 应加强茵栀黄注射液的应用监测,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生产厂家药品说明书中记载的不良反应过于简单,应定期更新。以促进药品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亚华  祝永明  涂厉标 《医药导报》2009,28(12):1647-1648
[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对1978~2008年国内报道的茵栀黄注射液的394例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茵栀黄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55例(64.7%),过敏性休克80例(20.3%)[其中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39例(9.9%)],消化系统损害128例(32.5%),发热伴全身性损害96例(24.4%),神经系统损害36例(9.1%)。重度不良反应占19.4%,以过敏性休克最为常见。青少年(0~18岁)占30.3%,尤其是12个月内的婴儿占13.2%。结论应加强茵栀黄注射液的应用监测和再评价工作,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茵栀黄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8年1月~2009年11月发生的43例茵栀黄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类与统计学分析;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总结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等。结果:茵栀黄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38例(88.37%),发生在首次用药过程中;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33例(76.74%),重型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性休克占77.78%。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不良反应的程度越重。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个体因素、药物的应用方式等密切相关,应加强其应用监测,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在儿科临床中应用广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茵栀黄注射液引起的新生儿不良反应却报道较少,未能引起新生儿科医生特别重视。本文报道1例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例,并通过对相关文献回顾,探讨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柯伟群  黄小池  肖勇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1):1114-1115
目的 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的 133例随机分两组 ,对照组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 ,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组降低胆红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茵栀黄注射液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茵栀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调查应用茵栀黄注射液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对358例病历进行调查,其中急性肝炎292例,慢性肝炎52例,肝硬化14例;男性216例,女性142例;年龄43.5a±s2.9a(20~74a)。给予茵栀黄注射液20~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结果:用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过敏性皮疹、心悸、畏寒、纳减等)74例(20.7%),其中死亡2例。结论:应用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严重,在应用时必须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9.
茵栀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居靖  黄萍  汪海孙  张承绪  杨乐 《安徽医药》2010,14(3):362-365
摘要:目的分析茵栀黄注射液的安全性,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家中心提供的938例茵枝黄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茵栀黄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619例(66.42%),发热伴全身性损害191例(20.49%),胃肠系统损害64例(6.87%),心率及心律紊乱30例(3.22%),呼吸系统损害13例(1.39%)等。其中过敏性休克8例(0.85%)。对新生儿不良反应的研究发现:存在新生儿使用成人剂量的茵栀黄注射液的情况;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为腹泻(35.48%),皮肤及附件损害(35.48%),发热(12.90%)。结论应加强对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监测,不盲目扩大适应证,不超量使用,特别是关注新生儿的应用。生产企业应注重优化生产工艺,不断提高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18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18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报道。了解其基本情况和文献研究趋势,为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安全警戒以及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国内文献检索到的18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报道进行分类调查。结果:18种中药注射剂涉及不良反应病例5816例。其中,刺五加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最多,均超过900例(共占74.95%);双黄连、刺五加、鱼腥草和茵栀黄4种中药注射剂部分生产企业叫停,其ADR/ADE文献发表量与监管作用相辅相成。ADR/ADE多发生于>40岁年龄组,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30分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74.15%),死亡率0.17%(10例)。结论:临床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加强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和合理用药应是当前中药注射剂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茵栀黄注射液系由茵陈、栀子、黄芩等中药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抗病毒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急、慢性及迁延性肝炎的治疗。近年来,随着茵栀黄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过敏性反应逐渐增多,为引起临床用药注意,本文将资料完整的由茵栀黄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进行综合分析。1.临床资料:19例中男14例,女5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52岁,均第一次使用茵栀黄注射液。用法:茵桅黄注射液5~40ml加入10%葡萄糖液100~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过敏反应时间及临床表现、最短者于用药后10min出现,最长者13…  相似文献   

12.
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因素、配伍因素和患者机体因素等密切相关.降低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通过严格质量标准,优化生产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加强使用管理,规范用法用量,合理配伍,特殊人群应谨慎合理用药;要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并实施再评价工作,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81-2013-09期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应用茵栀黄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有57例患者,年龄集中在30 a以下。男性患者占59.6%。49.1%的患者在30 min内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19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经停药、对症处置后均好转。茵栀黄注射剂使用上存在剂量偏大、不当联用等问题。结论临床上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茵栀黄注射剂,加强用药监测,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丹参、苦黄、茵栀黄注射液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急慢性肝炎的药物,根据需要复方丹参常与苦黄或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应用,并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于同一病人。复方丹参与苦黄等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未见报道。我们用苦黄、茵栀黄两种注射液分别与复方丹参在葡萄糖输液中配伍后进行了稳定性考察,旨在为临床合理配伍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茵栀黄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辉扬  陈军  温平康 《药品评价》2005,2(2):122-124
目的 阐述茵栀黄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对茵栀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应重新进行临床客观评价,同时应加强对茵栀黄注射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冯承阳  赵丽  刘东 《中国药物警戒》2022,(3):325-327,332
目的 通过对茵栀黄制剂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了解茵栀黄制剂ADR发生的特点,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湖北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385例茵栀黄制剂ADR/事件(ADE)报告,对报告中患者使用药物剂型、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使用...  相似文献   

17.
茵栀黄注射液,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降酶的功效,是治疗肝炎的一种常用药物。我院于1993年3~12月,临床上出现不良反应,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茵栀黄注射液(10ml×5,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批号:911126等)。临床应用后15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均为急性黄疸性肝炎,血清HBsAg( )5例,男10人,女5人。年龄17~50岁,平均26岁。体重50~65kg,平均57.4kg。均无用药过敏史。用药后  相似文献   

18.
茵栀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茵栀黄注射液是由茵陈、栀子、黄芪等中药提取物精制而成的复方注射液,具有利胆、退黄、抗病毒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及迁延性肝炎的治疗。因其消炎退黄降酶效果明显,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发现茵栀黄注射液有不良反应,值得重视。本文就有关茵栀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茵栀黄注射液是根据中医传统名方茵陈蒿汤(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等中药材)通过现代工艺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护肝利胆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及迁延性肝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泌尿系结石、湿疹等[1].随着茵栀黄注射液在临床广泛应用,有关其致变态反应的报告亦逐年增加,重者可引起患者死亡.分析茵栀黄注射液致变态反应的特点,促进其安全合理地应用,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茵桅黄注射液引起的变态反应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茵桅黄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茵栀黄”、“休克”、“过敏反应”、“死亡”等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对文献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检索到茵桅黄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16例,多为迟发型过敏性休克,其中13例痊愈,3例死亡,死亡率18.8%。结论茵桅黄注射液导致的过敏性休克虽不多见,但死亡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