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胃镜下观察,探讨消化性溃疡胃镜下局部表现与传统中医辨证的相互关系.方法:确诊16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传统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型,通过电子胃镜下观察胃黏膜改变、溃疡苔颜色、胃壁蠕动等镜下局部表现分析与中医传统辨证的关系.结果:不同证型胃镜下局部胃黏膜改变、溃疡苔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的胃黏膜胃镜像的中医证候属性。方法通过调查表收集1167例慢性胃炎的胃镜下胃黏膜像表现,同时行中医辨证分型,经统计分析进行评价。结果脾胃湿热证在胆汁反流、黏液池状态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脾胃湿热型较其他型易出现胆汁反流、黏液池呈黄绿色;脾胃虚弱(含虚寒)证与病变部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全胃炎多发生于脾胃虚弱(含虚寒)证中;脾虚气滞型与贲门状态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脾虚气滞型较其他证型易出现贲门松弛或疝囊形成;胃络瘀阻型在黏膜以白相为主、呈颗粒样改变、黏膜糜烂、黏膜血管网改变及胃镜下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胃络瘀阻证在上述五方面较其他型多见;进一步行Logistic统计分析,黏膜血管网改变、黏膜糜烂与胃络瘀阻证关系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胃络瘀阻证胃镜下黏膜出现血管网改变及糜烂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其他证型。结论部分胃黏膜胃镜像与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可为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病因多为脾胃虚弱、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终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司,不能受纳腐熟水谷。脾胃气虚是发病基础,脾胃气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免疫力低下,易感毒及产生瘀血、食滞、痰饮等病理产物,致脏腑气机失调,经脉不通,局部组织失养而形成慢性炎症。张仲景根据"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原则辨其虚实,确定证治大法。辨证分型主要有脾胃虚弱、脾胃虚寒、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湿热中阻、瘀血停胃、胃阴亏耗等。胃镜下黏膜表现作为中医望诊延伸,是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各证型和胃黏膜变化之间有一定内在联系。对CG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治疗及证型与胃镜下黏膜表现的相关性等方面概括,表明结合内镜下微观辨证对诊治CG具有明显优势,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慢性胃炎的胃黏膜像表现与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调查表收集396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下胃黏膜像表现,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经数据统计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脾胃湿热证在胆汁反流、黏液池状态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脾胃湿热证较其他型易出现胆汁反流、黏液池呈黄绿色;脾胃虚弱(含虚寒)证与病变部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全胃炎多发生于脾胃虚弱(含虚寒)证中;胃络瘀阻证在黏膜色泽及胃镜下诊断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胃络瘀阻证在黏膜以自相为主,镜下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等方面较其他型多见;与其他各型比较,胃络瘀阻证黏膜糜烂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胃络瘀阻证出现黏膜糜烂者明显多于其他证型(P<0.01);证型与黏膜血管网改变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胃络瘀阻(27.1%)及胃阴不足(24.6%)两证黏膜血管网改变的比例较高(P<0.05).结论 部分胃黏膜像与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可为临床中医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不同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3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并予中医辨证分型,主要观察中医证型与溃疡的分型、分期、黏膜状况的关系。结果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多见于溃疡活动期;而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多见于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期和瘢痕期。消化性溃疡黏膜表现:脾胃湿热证多见糜烂、充血、水肿;脾胃虚弱证多见苍白、糜烂及出血;肝胃不和证多见充血、水肿和糜烂;胃阴不足证多见苍白、充血、水肿。结论消化性溃疡的胃镜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密切关系,胃镜检查可作为望诊的延伸应用于临床,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AG)内镜下黏膜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规律,使内镜下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拓展中医四诊合参内涵,更好地明确疾病分型,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并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方法临床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CNAG患者275例,记录患者内镜下胃黏膜表现与临床资料,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结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胃黏膜表现在各中医证型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的275例患者主要以脾胃虚弱证患者最多,其次为肝郁气滞、脾胃湿热、肝胃郁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证患者最少。脾胃虚弱证以胃镜下粘膜水肿为主要表现,肝郁气滞证主要表现为黏膜红斑,脾胃湿热证及肝胃郁热证则以充血及出血点或糜烂为主,胃阴不足证以黏膜粗糙为主。结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胃黏膜表现与各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通过对胃镜下不同黏膜象患者的舌诊及辨证分型的观察研究发现,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组)舌质主要是淡红舌,薄白苔为主,明显高于各型胃病(P<0.05);浅表性胃炎以淡红舌,薄白及白腻苔为主,以湿热中阻、肝气犯胃及脾胃虚寒为主要证型;萎缩性胃炎以红、黯红舌、花剥苔为主(P<0.05),以瘀血停滞及胃阴亏虚证型为主;返流性胃炎以黯红及青紫舌,白腻与黄腻苔为主,肝胃郁热、湿热中阻及脾胃虚寒证型为主;胃十二指肠溃疡以红舌及淡红舌、薄黄苔及黄腻苔为主(P<0.05),主要证型是湿热中阻及脾胃虚寒;十二指肠炎以淡及红舌,薄黄及黄腻苔为主(P<0.05),以脾胃虚寒、湿热中阻及肝气犯胃为主要证型(P<0.05)。总之,慢性胃病以湿热中阻及脾胃虚寒证型(P<0.05)居多,其中湿热中阻较以往增多。  相似文献   

8.
小儿胃脘痛中医辨证与胃镜表现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小儿胃脘痛中医辨证特点及与胃镜表现的关系.方法借助胃镜检测手段,分析300例胃脘痛患儿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下微观辨证的相互关系.结果所选病例中胃镜疾病检出率为98.3%,中医宏观辨证及电镜微观辨证均以湿热中阻和脾胃虚寒检出率最高;在浅表胃炎中两种辨证方法的一致性较好.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对小儿胃脘痛的研究,总结辨证规律,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电图、内镜结果有一定相关性,各型胃电参数及其病理变化过程一致。胃电参数胃阴虚组和脾胃虚弱组均低于正常,肝胃不和组和胃络淤阻组均高于正常。内镜病理结果,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多见脾胃虚弱组和胃阴虚组,消化溃疡多见胃络淤阻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患儿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下表现的关系。方法借助胃镜检查,分析96例确诊HP感染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患儿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下微观辨证的关系。结果96例中胃镜诊断浅表性胃炎50例(52.08%);宏观、微观两种辨证结果均以湿热为主,其中宏观辨证湿热中阻证占58例(60.42%),胃镜下黏膜辨证胃肠滞热型占55例(57.29%),总符合率为77.08%。结论宏观、微观两种辨证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构成上有统计学差异。当二者不一致时,应整体考虑,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医护理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护理是对个人、家庭及人群现有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是卫生保健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护理则是在护理领域颇有特色和优势的整体护理、辨证施护模式 ,具有自身的学科体系和朴素的中医护理观念及其理论与实践。1 中医护理观自有了人类 ,就有卫生保健活动。我国人民经过漫长岁月 ,在生活、生产和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斗争的过程中 ,进行了防治、保健、康复实践 ,不断积累、发展了我国的传统医药 ,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方法。从医学的起源 ,先护后医、医护合一 ,是我国传统医药的特色之一。因此 ,中医护理的发展 ,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骨质溶解X线特点,以提高对本病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3例糖尿病性骨质溶解患者的X线表现。33例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45~81岁,平均61岁。患糖尿病史9~23年,平均12年。结果:33例共累及47块骨,其中趾骨18例26块,跖骨9例14块,楔状骨4例5块,骰骨1例1块,跟骨1例1块。X线表现为骨质呈斑片状溶解17例累及22块骨;斑块状完全溶解缺如,溶解区无残留骨组织者6例累及10块骨;多囊状溶解破坏者4例累及9块骨;骨干的一端溶解,呈"削铅笔尖样"3例累及3块骨;骨干部分骨质溶解、消失,且关节端骨质基本正常,呈"图钉征"3例累及3块骨;溶解边缘的骨质均无硬化,溶解区附近骨质均未见骨膜增生和骨皮质增厚,溶解区均无死骨;肿胀的软组织内多发积气者8例;软组织内多发斑片状钙化者5例。结论:糖尿病性骨质溶解的X线征象以斑块状、斑片状、多囊状骨质溶解破坏,病变边缘骨质无硬化、无骨膜反应、无死骨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坤元是保》是郑氏女科学术流派形成的奠基之作,由上、下两卷及续集组成。本书学术内容丰富、学术观点鲜明,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探讨此书的学术特点,分为如下几部分:学源经典,广涉诸家;辨证论治,未有偏执;病根于心,解郁为先;重视脾胃,滋其化源;经带胎产,善用四物;脉法精微,四诊合参;治法多样,简便验廉;预防为先,戒所不可;明辨体质,因人而治。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中医饮食养生理论体系有诸多优势租特点,包含食养与食疗。她是在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丰富且睿智的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它孕育于中国文化母体,基源于日常饮食,来自生活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并形成了她独到的饮食养生理论体系和操作实践经验及规范。建构现代饮食养生新体系,应注重从传统中充分汲取营养。故在此重点讨论传统中医饮食养生的学术特点,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五行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五行的规律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和普遍规律 ,五行除有相生、相克和相互制约外 ,还有相互合化和互藏规律 ,存在数学上的合理性、层次上的无限可分性和同行的相应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不典型MRI表现,以期提高对其的认识和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典型表现脑膜瘤22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大部分病例有CT检查资料。结果:多发脑膜瘤2例,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5例,囊性脑膜瘤3例,酷似脑内病变的脑膜瘤1例,非典型部位脑膜瘤2例,完全钙化性脑膜瘤2例,恶性脑膜瘤6例,脑膜瘤伴发胶质瘤1例。结论:少数脑膜瘤表现不典型,在鉴别诊断时应引起注意,只有认真全面分析和认识脑膜瘤非典型MRI表现特征并综合临床病史、CT表现才能不断提高对非典型表现脑膜瘤诊断及鉴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证候信息包括症状与体征。证候信息和疾病的内在病机之间存在复杂联系,证候信息具有趋同性与差异性、隐匿性与凸显性、重叠性与层次性等基本特征,只有了解证候信息的上述特征,才能更好地分析疾病的外在征象与内在病机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更好地辨证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长骨骨干骨肉瘤X线、CT和MRI表现,探讨有关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28例长骨骨干骨肉瘤患者,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其中病变位于股骨干18例、腓骨干4例、肱骨干4例、胫骨干2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CT和MRI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由双盲法分析确认。结果:28例中,X线和CT显示广泛骨质破坏16例,骨膜反应22例。X线显示软组织肿块18例,肿瘤骨和瘤样钙化12例。CT平扫显示软组织肿块22例,增强扫描显示软组织肿块24例,肿瘤骨和瘤样钙化16例。MRI显示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10例,软组织肿块26例,其周围可见软组织水肿及骨髓水肿。骨膜反应在SE 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软组织肿块在T1W1为等信号,T2WI及STIR呈等高信号。软组织水肿及骨髓水肿在T2Wl及STIR呈高信号。MRI增强检查显示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骨髓水肿和软组织肿块均见强化。结论:X线、CT和MRI从不同方面反映长骨骨干骨肉瘤的影像病理特点,其发病率低,骨破坏范围大,无病理性骨折。成骨型骨干骨肉瘤较易诊断,溶骨型应与Ewing瘤、恶性巨细胞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9.
推拿名家王国才的手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远 《福建中医药》2005,36(6):12-13
王国才教授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推拿专家,1961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推拿学校,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推拿科主任医师。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国家级规划教材《推拿手法学》的主编。1993年获得国务院政府高级津贴,是第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喻昌<尚论>的学术思想探讨,指出<尚论>是后世研究伤寒学的重要论著之一.喻昌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尚论仲景伤寒,倡导三纲之说,自创"温病三纲",重"法"释义等方面;其倡导的三纲之说及对温疫证治的阐发,对后世伤寒、温病学的发展功不可没,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