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吴桂荣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4025-4025
为探讨不同卧位与功能锻炼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部疼痛的预防作用,对97例患者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术式采用针对性的术后卧位和功能锻练方式。结果表明这些患者术后常见的腰痛、腿痛及腰部活动受限等后遗症明显减少。针对术式的不同采用不同卧位和功能锻炼方式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005-07/2008-06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89例实施心理护理、卧位训练、床上排便训练、腰背肌锻炼、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出院指导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此种护理术后康复顺利。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对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后实施心理、生理、社会的舒适护理,预防并发症以及术后的功能锻炼.结果 92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腰腿疼痛及麻木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无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能使患者切口愈合快,心理状态良好,功能锻炼效率高,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早期卧位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早期舒适卧位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因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手术后采用早期舒适卧位,即颈、腰部垫软枕仰卧位,对照组患者术后按传统方法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24h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呼吸及血压平稳,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睡眠、舒适程度及腰肌酸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早期颈、腰部垫软枕仰卧位能有效预防因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总结320例腰腿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疗效。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腰腿功能锻炼方式及配合康复护理。认为在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保守治疗中采用合适的腰腿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回馈教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6-01在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指导,干预组采用回馈教学式的健康指导。结果干预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回馈教学能够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经皮激光腰椎间盘汽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术前、术后予以精心、细致的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精心、细致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对于经皮激光腰椎间盘汽化减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精心、细致的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能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飞燕式背伸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飞燕式背伸肌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防治的机制及疗效。方法:本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380例,均为L4/5或L5/S1椎间盘突出症,行单节段或双节段的单侧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3d开始坚持进行飞燕式功能锻炼。结果:观察随访3年,其中优200例,良142例,优良率90%。结论:背伸肌功能锻炼对提高肌力,增强脊柱的稳定性,达成新的脊柱平衡,对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的发生及复发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钟伯利 《护理与康复》2012,11(4):391-392
目的探讨阶段性功能锻炼督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窗髓核摘除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分阶段进行功能锻炼督导,分别于手术后次日、功能锻炼3周和功能锻炼3个月后进行功能恢复评分。结果功能锻炼3周后、3个月后,腰腿痛、直腿抬高角度和肌力等均有改善。结论阶段性功能锻炼督导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延续性护理管理的中医情志护理和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依从性和腰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长征医院骨科诊室2020年1~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例数72例, 按不同护理方法设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基于延续性护理管理的中医情志护理和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 干预前后的腰部功能及干预预后生活质量。量表分别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WHOQOL-BREF。结果观察组总依从比率为86.11%, 对照组总依从比率也仅61.11%, 观察组的术后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ODI为(30.26±3.8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ODI评分明显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WHOQOL - BREF量表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基于延续性护理管理的中医情志护理和康复训练应用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 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临床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根据本组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提出临床问题并转换成检索式,计算机检索Pub Med、SCI、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资源。结果检索出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9篇、回顾性研究4篇、综述1篇。参考检索结果,根据患者病情,为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制订合理的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有50例患者康复效果优良,对照组有38例康复效果优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的锻炼方法可有效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中应用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方法,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表制订的要求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实验组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指导,能明显地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帮助患者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康复知识,显著提高功能锻炼的达优率,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从而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方法,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表制订的要求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实验组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指导,能明显地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帮助患者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康复知识,显著提高功能锻炼的达优率,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从而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方法,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表制订的要求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实验组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指导,能明显地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帮助患者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康复知识,显著提高功能锻炼的达优率,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从而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81例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术后卧位的训练及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等。认为射频热凝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新的、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在四维疗法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针刀或银质针+静滴甘露醇或骶管注射等治疗。治疗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徒手肌力测定,并根据测定的结果指导功能锻炼,而对照组仅嘱其卧床休息,疗程结束后进行传统的腰部功能锻炼。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及随访1年内两组复发率。结果配合功能锻炼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8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8.89%,对照组复发率28.89%,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功能锻炼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远期疗效显著。结论功能锻炼在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预防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王晓国 《临床医学》2008,28(9):55-56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3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回顾性分析及对比性研究.结果 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术)因对脊柱骨性结构破坏程度高,术后腰部及全身并发症明显较多,远期疗效差;观察组(采用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切除、环式减压3种手术方式)的3种术式因对脊柱骨性结构破坏少,术后病人可早期活动.结论 三种式术治疗LDH,患者腰部及全身并发症明显减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总结经皮内镜钬激光椎间盘汽化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认为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卧位耐受训练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卧位、饮食、切口、排便护理,给予腰部活动、腰背肌锻炼方法的指导,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0.
程海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904-3905
目的 研究指导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对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04-2008-11于秦皇岛市第三院行医用臭氧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实验组74例.对照组采用术后一般常规心理及生活护理;实验组采用术后责任护士指导并督导患者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恢复劳动能力时间及效果.结果 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炼后,实验组患者恢复劳动能力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 术后指导患者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可加快恢复患者工作能力及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