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氏综合征是人类最常见的染色体畸形,约1/2~1/3的胎儿无超声可识别的异常.唐氏综合征的出生前诊断一直是产前诊断的一个难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血清学筛查(妊娠早、中期)、超声筛查,根据筛查结果计算出胎儿唐氏综合征的危险度,根据危险度的高低决定是否行羊膜腔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检查.非侵入性产前诊断尚处于实验室阶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母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结合血清三联筛查及三维超声,建立快速无创性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有效模式。方法:早、中期孕妇共670例,采取血清三联筛查结合三维超声和病史选取唐氏高危孕妇,抽取高危孕妇的外周血,流式细胞术富集母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FNRBCs);次日进行多重引物原位杂交(muti-primed in situ labeling,multi-PRINS)检测胎儿细胞21号染色体与Y染色体。结果:通过血清三联筛查和三维超声结合病史筛选出高危孕妇24例,高危孕妇在两日内即可确诊,24例中诊断23例染色体正常胎儿,包括男胎12例、女胎11例;诊断1例男性唐氏综合征胎儿。24例标本检测结果和实际胎儿核型符合。结论:血清三联筛查、超声检查结合病史筛选出高危孕妇,然后利用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多重引物原位杂交检测细胞染色体,可作为快速、无创性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有效模式,并可为其他胎儿染色体基因异常或者宫内感染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孕期产前筛查和超声检查在胎儿13-三体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例早孕期产前筛查结果患唐氏综合征风险率为1/30的妇女,进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及胎儿彩超系统筛查。结果: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46,XY,-13,+t(13q11,13q11);胎儿彩超系统筛查显示胎儿外观结构有脐疝、室间隔缺损、单脐动脉等异常。结论:早孕期产前筛查染色体高风险提示胎儿存在染色体畸变可能,胎儿超声筛查有助于染色体疾病的检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学筛查联合系统超声检查及介入性产前诊断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作用。方法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807例孕妇为高危组,低风险的1 614例孕妇为低危组。高危孕妇接受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所有孕妇18~24周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每例孕妇随访至胎儿出生。结果高危组出生缺陷发生率9.1%(73/807),高于低危组3.9%(63/1 614);高危组出生缺陷73例,产前诊断59例,检出率80.8%,分别为系统超声检查诊断各种缺陷47例,胎儿染色体异常19例(其中7例胎儿超声结构畸形)。结论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病例,出生缺陷发生率高。血清学筛查联合系统超声检查、介入性产前诊断是出生缺陷干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母血清标志物联合超声检查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Elecsys 2010对11257例妊娠15~25周孕妇检测血清中的游离雌三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用PRISCA产前筛查风险分析软件计算风险率。有21333例孕妇应用高分辨彩色超声诊断仪行超声检查。对筛选出的高风险者进行产前诊断。结果母血清标志物筛查出高风险754例,阳性率为6.70%。超声检查筛查出高风险851例,阳性率为3.99%。接受产前诊断者317例,染色体核型异常者25例,占7.89%。检出唐氏综合征共6例,占染色体核型检查的1.89%。结论孕中期应用母血清生化指标联合超声检查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并结合产前诊断是减少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及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在染色体异常胎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胎儿染色体异常110例,分析血清学指标、超声软指标、超声结构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 110例中血清学筛查65例,高风险60例(92.3%),超声检查阳性58例(52.7%),超声软指标51例(46.4%)。胎儿宫内生长受限19例(17.3%),其中18三体(41.2%)高于21三体胎儿组(8.2%)。21三体胎儿检出超声软指标发生率(44.3%)比超声结构异常高(19.7%);18三体、13三体胎儿常伴有多发超声结构异常,其发生率高于21三体胎儿。结论染色体异常胎儿常出现超声软指标异常及结构畸形。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结合超声检查是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有效检出手段。  相似文献   

7.
染色体异常是产前筛查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广泛开展了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提高了染色体异常儿的检出率,但其尚存在着较大的假阳性率.我所在唐氏综合征筛查后进一步利用超声对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进行检查,用于发现胎儿结构异常及遗传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胎儿双顶径与长骨比值对筛查染色体异常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双顶径与长骨的比值能否作为筛查胎儿染色体病的生物物理指标。方法对14例经细胞遗传学证实为唐氏综合征胎儿超声测量其双顶径、股骨和肱骨,并计算其双顶径/股骨和双顶径/肱骨的比值与同孕龄胎儿相应生物物理参数比较。结果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双顶径/股骨和双顶径/肱骨的比值较同孕龄正常胎儿增加。结论产前超声测量和计算胎儿双顶径/长骨的比值对筛查胎儿患儿唐氏综合征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生化指标联合超声标记预测胎儿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的价值。方法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孕中期(20~24+6周)产前超声检查且染色体结果为21-三体(28例)、18-三体(17例)或染色体判定为正常(5 572例)的共计5 617例病例的超声影像学信息及唐氏筛查(血清学三联产前筛查)结果,通过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分析比较唐氏筛查结果单独预测染色体异常与唐氏筛查结合超声信息联合预测染色体异常两种筛查方法的效果。结果接受唐氏筛查共计4 122例,检查率为73. 4%。唐氏筛查结合超声信息联合预测染色体异常的特异度(83. 4%)低于唐氏筛查结果单独预测染色体异常的特异度(93. 1%),但灵敏度及综合性指标(约登指数、AUC)高于唐氏筛查结果单独预测染色体异常的对应指标(联合判定效果:灵敏度84. 2%、约登指数67. 6%,AUC 0. 838;唐氏筛查效果:灵敏度42. 1%,约登指数35. 2%,AUC 0. 535)。结论血清学三联产前筛查(唐氏筛查)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存在一定的局限,联合应用孕中期产前超声检查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胎儿游离DNA与唐氏筛查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本院产前检查1 682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唐氏筛查、胎儿游离DNA检测,对比诊断唐氏综合征检出率、准确率。结果 1 682例孕妇中,高危、临界人数43例;胎儿游离DNA检测发现:唐氏综合征高风险胎儿9例(0. 53%),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胎儿2例(0. 12%);将所有高危孕妇开展脐血或是羊水穿刺诊断,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11例,和胎儿游离DNA检测的结果显示一致;胎儿游离DNA检测唐氏综合征的阳性率、假阳性率低于唐氏筛查,准确率高于唐氏筛查(P 0. 05)。结论胎儿游离DNA检测技术与唐氏筛查于高危孕妇的产前检查中应用价值高,能进一步提高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玉林市孕妇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状况并提出干预措施,为玉林市政府部门制定预防出生缺陷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于2012年4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对33 571例孕妇于怀孕15~ 20“+6周抽取静脉血,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定量测定孕妇血清中甲胎旦白(h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素(Free HCGβ),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病史等,通过计算机软件计算出风险系数,对高风险孕妇建议胎儿染色体诊断分析.结果 33571例孕妇自愿接受唐氏综合征筛查,筛出高风险孕妇1167例,筛查阳性率3.48%(1 167/33 571).其中接受产前诊断444例,产前诊断率38.05% (444/1 167).确诊4例唐氏综合征胎儿,检出率为0.90% (4/444),均终止了妊娠.结论 对孕妇大范围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筛查,筛出高危孕妇进一步产前诊断是预防唐氏综合征活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染色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家翔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725-2726
染色体畸形是指胎儿细胞内遗传物质(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异常,染色体畸形的胎儿死亡率高、婴儿病态率高,常伴有智力低下。超声虽然不能直接诊断染色体异常,但在染色体畸形筛查中起重要作用。常用的筛查指标有颈部透明层厚、鼻骨缺失等,多指标联合筛查并结合孕龄、血清生化筛查等,可使21-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提高到约95%。超声还能诊断染色体畸形胎儿的结构畸形。约1/3~1/2的21-三体综合征胎儿无结构畸形,筛查意义大;18-三体、13-三体综合征胎儿常有超声容易观察到的结构畸形,筛查意义不大。染色体畸形的产前诊断有赖于提取羊水、绒毛、脐血作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燕妮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719-1721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学筛查联合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孕中期胎儿神经管缺陷等胎儿结构畸形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对孕中期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对DS高风险的孕妇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对NTD高风险的孕妇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每例孕妇追踪随访至胎儿出生。结果:在筛查的161 194例孕妇中,DS高风险8188例,其中2058例接受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染色体异常63例。NTD高风险1132例,其中864例接受咨询,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发现死胎和胎儿畸形119例,NTD高危人群中胎儿结构异常及死胎的检出率为13.8%,其中多发畸形28例占23.5%。胎儿异常的顺位为神经管缺陷、死胎、脐膨出、腹裂、先心病、多囊肾和唇裂,其中神经管缺陷占胎儿异常的52.9%处第一位。结论: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联合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能高效筛查胎儿畸形,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邓国生 《中国妇幼保健》2014,(22):3636-3637
目的:探讨唐氏筛查高风险羊水产前诊断胎儿核型。方法:对341例唐氏筛查高风险羊水产前诊断胎儿核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唐氏筛查总例数7 162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419例,筛查阳性率5.85%,其中,341例接受羊水产前诊断胎儿核型,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9例,检出率为2.64%,其中,4例47,--,+21;1例47,XX,+10〔3〕/46XX〔57〕;1例45,XX,der(14;21)(q10;q10),1例69,XXX;1例45,XO;1例46,X,inv(Y)(p11q11)。结论:唐氏筛查高风险羊水产前胎儿异常核型以47,--,+21为主要核型。对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孕妇羊水染色体检查能降低新生儿缺陷活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中期妊娠妇女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及其对胎儿染色体异常进行预测,为优生优育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对1 000例中期妊娠妇女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分析不同年龄孕中期妇女的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以及不同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妊娠结局之间的差异。 结果 1 000例中期妊娠妇女筛查高风险患者13例(1.3%),临界风险患者9例(0.9%)以及低风险患者978例(97.8%)。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期妊娠妇女筛查出高风险以及临界风险的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53,P=0.001)。13例唐氏筛查高风险对象中,染色体检查结果异常的3例,其中2例分别为47,XN,+21染色体异常,另外1例为47,XN,+18、46,XN,1qh+异常。高风险组中出现胎儿停止发育1例,引产1例,出生缺陷患者1例,临界风险和低风险组没有出现上述情况。 结论 中期妊娠妇女唐氏筛查高风险提示胎儿罹患染色体疾病风险升高,对预测胎儿出生缺陷有一定价值,因此提倡适龄生育,普及产前筛查有利于降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比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开展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和诊断工作新途径。方法 2009年1月1日至9月30日,潍坊市利用卫生部门的技术、产前诊断资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部门(潍坊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优惠政策及计划生育服务的网络资源,对来自潍坊城区及部分区、县的18 842例孕妇,采取孕妇血清学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及胎儿羊水穿刺等方法,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和诊断。结果 18 842例孕妇接受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查,筛查率为25.34%(18 842/74 356),较2008年提高20多个百分点。本次产前筛查发现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为663例。其中,653例接受胎儿羊水穿刺,最终3例(0.16‰,3/18 842)确诊为唐氏综合征患儿,1例(0.05‰,1/18 842)为18-三体综合征,2例(0.11‰,2/18 842)为两性畸形,1例(0.05‰,1/18 842)为猫叫综合征,其他染色体结构异常12例(0.37‰,12/18 842),共19例(1.01‰,19/18 842)为不良妊娠,引产终止妊娠,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产前诊断相符。结论采取卫生部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与计划生育部门(潍坊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开展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和诊断,借助政府对计划生育部门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计划生育网络优势,以卫生医技实力为保证,实现资源共享的方式,对预防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中期唐氏筛查及产前诊断对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和出生缺陷的价值.方法:选取产前检查的孕中期妇女4090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标记物AFP、free-hCG以及uE3三标记检测,并采用产前筛查软件计算发生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对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唐氏筛查风险切割值≥1:275)在其怀孕的18~22周进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做好受检者的追踪工作.结果:4090例孕妇中有237例孕妇经筛查确定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阳性率为5.79%(237/4090),其中76例(32.07%76/237)接受羊水穿刺或是脐血穿刺检查,结果显示9例为胎儿染色体异常,占11.84%(9/76);唐氏筛查低风险组(唐氏筛查风险切割值<1:275)和高风险组之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中期唐氏筛查及产前诊断对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和出生缺陷的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吴清明  周瑾  刘伟  王瑞  杨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2038-2040
目的:探讨血清学结合超声在胎儿非整倍体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孕中期孕母血清学三联(AFP、Freeβ-hCG、uE3)检测结合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1 831例孕16~25周孕妇进行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病产前筛查,对筛查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 831例孕妇中筛查出高危孕妇107例,其中血清学筛查高危孕妇98例,超声检查胎儿异常9例,经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产前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2例、18-三体综合征2例。结论:孕中期血清三联筛查结合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产前筛查方案,可扩大筛查目标的涵盖范围,减少漏诊及误诊,有效提高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是一种简单、无创、有效的产前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19.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58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唐氏综合征筛查与B超相结合的方法在早期诊断胎儿缺陷方面的作用,研究降低缺陷胎儿出生的对策。方法: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母亲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率,唐氏综合征风险切割点为1∶380,>1∶380为唐氏高危,结合B超、羊水、脐带血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确诊,并随访追踪。结果:共筛查5813例,筛查阳性率为8.74%;其中确诊为唐氏综合征2例,脊柱裂3例,其它异常13例。结论:利用唐氏筛查结合B超产前诊断,能够提高胎儿先天缺陷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产前筛查高危孕妇的胎儿常见异常核型与产前诊断指征。方法收集2016年该院收治的379例采取脐静脉血或羊膜腔穿刺术的产前筛查高危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细胞培养与染色体制片,并分析G-显带。结果 379例孕妇中,染色体核型异常胎儿20例,异常率为5. 28%,其中染色体结构异常胎儿4例,染色体数目异常胎儿16例(21-三体综合征9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例,嵌合体3例,48,xxy 1例,13-三体综合征1例)。产前诊断指征中,高龄因素203例、唐氏高风险177例、不良妊娠史15例、超声异常16例。染色体正常组(359例)与染色体异常组(20例)唐氏有无高风险、是否高龄、有无不良妊娠史及超声筛查是否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本研究中产前诊断指征以高龄因素与唐氏高风险为主,常见染色体异常核型以21-三体综合征为主,产前筛查高危孕妇接受系统B超排畸筛查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