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食道心房调搏可诱发和终止折返性心动过速。笔者用本法诱发和终止25例69例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22至70岁。6例合并冠心病,1例高血压病,1例James预激综合征,余无器质性心脏病。检查方法诱发室上速用额外刺激法:即S_1S_2、RS_2、RS_2—S_3R—S_2S_3。S_2从舒张晚期开始,以5~10ms步长正扫或反扫_2直到不能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9岁,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25年。心、肺理诊及超声,X线三位片均未见异常。食管心房调搏检查:S1S2~S2R2房室传导曲线出现大于50ms的跳跃现象,示房室结双径路,并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因心悸来院描记动态心电图(见图1)上图前三个QRS为正常窦性心搏,第4、5、6、7个T波上均可见提前出现的P′,示短阵房速,其下传心室的P′~R期间逐渐延长,在第4个P′下传心室的过程中在交界区内发生折返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第8、9、11、13、15个QRS波在V1导呈QS形,第10、12、14个呈qrs形,考虑在QRS中重有P波)。室上性心动…  相似文献   

3.
葛小宁 《中外医疗》2008,27(29):128-128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方法 经食道心房调搏,程序刺激心房(S1S2 法),S1S2比例为8:1,采用反扫,每次缩短10ms,观察S2R间期的变化结果 对28例病人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27例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可被程序刺激终止,其中17例(6例常规心电图为显性预激)为房室旁道,余 10例检测到房室结双径路,不应期平均为295ms.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37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5年,加重半年就诊。体检无阳性体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无预激波形。行食管电生理检查,给予基础周长400 ms的S1S2刺激。当S1-S2间期400 ms,P2-R间期0.2 s(见图1);当S1-S2间期为260 ms、255 ms(见图2 A、B)时R2脱漏,表明房室结进入有效不应期。而S1-S2间期递减至245 ms(见图3)时却见到正常波形的R2,P2-R2间期0.46 s。且R2后又继以逆行的P′波,折回P′波又下传引起QRS波,并如此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150次/分,Ⅱ导联P′倒置(见图4),R~P′间期<P′-R间期,P-P′间期80 ms。电生理诊断:(1)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房室传导孔隙现象。  相似文献   

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常规心电图不易捕捉到,本文对12例疑有PSVT患儿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10例诱发出室上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收治12例患儿均有反复发作心慌、胸闷史,男女各6例,年龄8~14岁;病史半个月~10年,起病最早年龄2岁,发作频繁者每月1~2次,发作持续时间短者1~3小时,最长达15小时.入院时心电图正常7例,室上速2例,预激综合征3例,全部患儿经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二、方法与结果:用CF—4型多功能心脏电生理程控刺激仪(苏州产品),心电监护并记录,导管深27~35cm,电压17~25V,刺激方法用S_1S_1、RS_2、S_1S_2或再加S_3刺激.12例患儿诱发出室上速10例(附表),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1~6),房室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方法:经食道心房调搏,程序刺激心房(S1-S2法),S1S2比例为8∶1,采用反扫,每次缩短10ms,观察S2R间期的变化。结果:对22例患者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食道调搏过程中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且可被程序刺激终止。结论:经食道调搏诱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由AVNRT和AVRT引起,部分房室结功能减退,其他显示隐性预激,为进一步射频消融提供参考价值。为临床提供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判定及调整。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4岁。劳累、感冒后心悸、胸闷2年。体检无异常发现,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11°,大致正常心电图—QRS 波终末部分传导延迟。附图为食管电生理检查。图1;S_1 S_1为600ms,当 S_1—S_2 340ms,S_2—R 220ms,后继以室上性QRS 波群。S_2逆扫描至330ms、320ms 时,S_2末下传心室。S_2 310—270ms,S_2—R 250—280ms,后继以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的 QRS 波群。S_2 260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17岁,因反复心悸3年入院。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心悸发作时心电图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后接受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从右心室发放S_1S_1=700 mS刺激时,逆向心房激动在临近His束部位最早;S_1S_2早搏刺激(S_1S_1=700 ms,S_1S_2=300 ms)诱发了持续9s的宽QRS心动过速并自发转变为窄QRS心动过速,同时伴随着心动过速周长的缩短(见图1)。在His束不应期内给予单个室性早搏刺激使得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2例宽大QRS波的心动过速进行常规心电图、食管心电图检查,并予食管心脏调搏、同步电击复律、药物复律。结果室速20例,7例室上速,宽QRS心动过速不能分类7例。食管心脏调搏复律11例,电击复律4例,药物复律15例,死亡2例。结论宽QRS心动过速以室速最多见,房室分离、食管心电图、食管心脏调搏有助室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血液动力学稳定与否采取同步电击复律、食管心脏调搏及药物复律。  相似文献   

10.
对9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时用各种不同方式的电刺激进行诱发和终止试验。共诱发室上速358次,诱发成功率97.7%。终止室上速217次,终止成功率98.6%。本文对可能影响电刺激诱发和终止成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认为用食道心房调搏法诱发和终止折返机制的室上速是一种十分安全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支型室速(FVT)的电生理特性及合理治疗。方法:就28例FVT的临床资料、心电图、食道及心内电生理特征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28例患者QRS波时限为120~140ms。16例为左后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12例为左前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左后分支阻滞(LPFB),4例可见室房1∶1逆传,24例可见室房分离。18例FVT可被食道调搏诱发和终止。1例先用胺碘酮、食道调搏、电复律治疗无效后间断用胺碘酮及异搏定及口服倍他乐克后终止;16例直接用异搏定终止;5例憋气后自行终止;6例食道调搏不能终止用异搏定或胺碘酮治疗。其中24例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无复发。结论: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有典型的心电图特征,食道调搏可以终止大部分发作,急性发作用异搏定效果好,导管射频消融术可根治,其多为折返机制。  相似文献   

12.
预激综合征常合并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约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30%。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预激并室上速)一部分能从心电图作出初步诊断。但有一部分需要对照室上速发作前或后的心电图和进一步作心电生理学检查。以下三例均经心电生理学检查确诊。例1 20岁男性,因近一月来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入院。过去两年有短阵心悸史。图1为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电图。图1a 示心率187次/分、规则。在导联 AVR,T 波应倒置,但此图 T 波呈正负波,考虑正立的 P 波叠于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0年开展食道心房调搏诊断室上速的检查,从中诊断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4例,现将其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方法:经食道心房调搏,主要采用SiS分级递增刺激法,即从略快于自身心率开始,发放S_1S_1刺激,夺获心房后逐次递增频率,每次刺激持续10~20秒,频率每次增加5~10次,直到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房不应期。原理:正常房室结传导者,房室传导时间(SR)随S_1S_1周期缩短而延长,呈连续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总结2例特发性左室流出道室速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体会。方法及结果:2例患者,男性22岁,女性18岁,有反复心动过速病史,心电图记录到宽QRS波心动过速,心室率110-150次/分,Holter记录到频发室早及短阵室速;常规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特点:宽QRS波心动过速,电轴向下、Ⅱ、Ⅲ、aVF导联主波向上,I、aVL导联主波向下,胸前导联在V2或V3前移形成为Rs或R型。2例患者心内电生理检查中在右室流出道及右室流入道未能标测到明显提前的局部电位或与室速相同的起搏电图,在左室流出道标测到室速发生时局部电位最提前。1例(女)消融靶点位于左冠脉窦内左冠脉开口下方,局部电位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起始部提前26ms,1例(男)消融靶点位于主动脉瓣右瓣下方,局部电位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起始部提前48ms;2例患者均经射频消融成功治疗室速,分别随访13个月、18个月无室性心动过速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左室流出道为特发性室速发生部位之一,体表心电图有其独特性,目前应用射频消融技术可成功治愈该部位起源的室速。  相似文献   

15.
男6例、女4例。食道心房调搏诊断为隐匿性预激伴室上速,反复发作心动过速8年,心室率平均193次/min、QRS波窄,窦律时心电图无预激波。用程序刺激扫描诱发室上速10min后,以1.5mg/kg氟卡胺溶于葡萄糖15ml缓慢静注。氟卡胺终止室上速疗效为90%,无效1例心室率减慢33%,注药开始至终止时间为1~9min,平均5.22±2.9min,所用剂量20~125mg,平均83.4±44mg。用药后异位心律的R-R间期延长,AV前传间期轻度延长、VA逆传间期明显延长;心动过速终止在旁道逆传者7例、交界区前传2例。用药后心动过速消失7例,缩小1例,扩大1例。心动过速终止后未见长间歇、窦停和交界区逸搏等异常现象。注药后血压无变化,2例轻度头晕,3例舌麻,停药后消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体表心电图线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208份)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宽QRS波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资料。结果:诊断室速的主要心电图线索是:(1)房室分离;(2)无人区心电轴;(3)胸导联QRS波正向或负向同向性;(4)胸导联均无RS波;(5)RBBB型心动过速时V1导联呈qR或RS型或左兔耳征、V6导联呈OS或OR或R型;LBBB型心动过速时V1或V2导联呈RS型并伴有R波宽度〉30ms或RS间期〉60ms或S波降支有钝挫、V6导联呈QS或QR或qR型;(6)窦性心律时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室性早博。窦性心律呈显性预激综合征或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房性早搏对宽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价值高。结论:体表心电图是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并经食道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室速的患者20例,用Brugada分析法及室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分析其心动图表现特点。结果20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用Brugada分步法15例可确诊为室速。而19例具有室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结论对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在应用Brugada分析法分析诊断时,如能掌握室速的各种心电图特征性表现,尤其是对于右束支阻滞型室速,重点观察分析有无无人区心电轴及V6导联R/S<1;对于左束支阻滞型室速,重点观察有无心电轴右偏及V6导联有无Q波,这样更有利于室速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食管心房调搏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制及与药物终止的安全性、可靠性观察。方法:对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168例患者,按宁佩萸《食道心房调搏术临床实用手册,1986》,刺激方式均用S1—S1非程控刺激法及S1—22程控刺激法。结果:在被检的168例中,调搏诱发出室上速152例,占90.4%,其中预激36例,潜在预激4例,占室上速的26.9%,房室结多径路112例,占室上速的73%,16例未诱发出室上速,占被检患者9.5%。结论:对药物治疗不易控制的和电生理类型不清而选择药物困难的室上速、洋地黄中毒伴室上速,特别是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合并预激综合症或房室结多径路的室上速,食管心房调搏安全、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并经食道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室速的患者20例,用Brugada分析法及室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分析其心动图表现特点.结果 20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用Brugada分步法15例可确诊为室速.而19例具有室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结论 对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在应用Brugada分析法分析诊断时,如能掌握室速的各种心电图特征性表现,尤其是对于右束支阻滞型室速,重点观察分析有无无人区心电轴及V6导联R/S<1;对于左束支阻滞型室速,重点观察有无心电轴右偏及V6导联有无Q波,这样更有利于室速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电监测心律失常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开启心电监护仪,42例患者经前鼻孔插入食道电极35~40cm,用中继线连接食道电极和心电监护仪,选择导联,以观察到P波正负双向且振幅最大、QRS波呈Qr型、T波倒置(即食道心电图)处为最佳位置,胶布固定电极,观察食道心电图P、QRS、T波关系。结果42例患者术前常规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0例,频发室性早搏2例。食道心电监测示,原2例频发室性早搏中1例早搏的P波隐藏于其前窦性心搏的T波尖端初,该早搏为房性早搏伴差异性传导;3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11例患者的R—P’间期>70ms,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7例患者的R—P’间期<70ms,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为心房率为360次·min^-1(2:1下传心室)的心房扑动,4例为房性心动过速,3例患者为心房颤动;10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中3例患者R—P’间期>70ms,为房室旁道前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患者的R—P’间期<70ms,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结论经食道心电监测是一种无创伤性、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痛苦小、实用性强、无并发症的心内科诊疗新技术,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