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狂犬病健康知识教育在狂犬病预防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到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的动物咬伤或抓伤者进行狂犬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通过加强其对接种狂犬病疫苗重要性和规范处理伤口必要性的认识、了解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减轻对狂犬病的恐惧,从而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有效性以减少狂犬病的发生,阐明对狂犬病疫苗接种患者进行狂犬病健康知识宣教的价值.结果:通过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者对狂犬病预防的各项知识,在教育前后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普及宣传狂犬病基本知识,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可明显提高受接种的动物咬伤或抓伤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度,有利于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可更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增城市2002~2007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提出有效防制措施,控制狂犬病发生,达到消除狂犬病。方法收集增城市2002~2007年狂犬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及防制措施效果评价。结果2002~2006年增城市狂犬病发病呈逐年上升,由2002年的1例上升到2006年的10例,狂犬病疫情较为严峻;2007年采用健康教育促进防制狂犬病措施,狂犬病病例明显下降,2007年发病7例,狂犬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我市狂犬病疫情比较严重,推广应用《增城市健康教育促进防制狂犬病效果研究》项目后,提高了整体人群预防狂犬病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狂犬病疫情。  相似文献   

3.
袁爱明 《中外医疗》2012,31(2):105-106
目的通过对狂犬病病因的探索,提高对狂犬病的认识,使人们意识到一旦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可阻断狂犬病的感染。方法对于猫,狗咬伤的病人,未出血的皮肤咬伤、抓伤,破损的皮肤被舔,可规范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只要出血,就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联合应用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及疫苗,在伤口周围进行浸润注射,抗狂犬病的免疫血清按40IU/KG,免疫球蛋白按20IU/KG。结果通过对门诊131例狂犬病暴露人群给予及时正确的伤口处理,并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或联合应用免衷球蛋白,未见1倒出现狂犬病,狂犬病中和抗体检均均为阳性。结论狂犬病是可防不可治的,只要认真做好狂犬病暴露人群的伤口处理,根据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或联合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狂犬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病死率100%,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至今狂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狂犬病疫苗的紧急预防接种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狂犬病的流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控制狂犬病发生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吴月红 《医学动物防制》2013,(11):1289-1289,1291
目的探讨“健康”带毒犬咬伤人后发生狂犬病的原因,为预防控制狂犬病相关工作提供经验策略。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例狂犬病病例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例狂犬病病例均未注射过狂犬病病疫苗,被咬伤后与60—90d后死亡。结论及时规范有效地处置伤口、联合运用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狂犬病疫苗对预防狂犬病的发生非常关键,也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渝北区狂犬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祥容  喻林玲  任强 《重庆医学》2008,37(24):2836-2837
目的 通过对渝北区辖区居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调查分析,为狂犬病暴露后的正确处理及控制狂犬病的流行提供参考.方法 在16个镇(街道)进行抽样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850户居民,97.6%的被调查对象听说过狂犬病,只有47.6%的被调查对象知道狂犬病是一种不能治愈的传染病,56.3%的被调查对象知晓在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犬咬伤后只有47.45%的人接种狂犬病疫苗,很多居民存在侥幸心理,未即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结论 居民对狂犬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低,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低,犬的免疫率低,应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增加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7.
苏文斌  高连 《医学动物防制》2013,(10):1166-1166,1168
目的探讨狂犬病暴露后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2起狂犬连续伤人事件处理经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2起事件犬伤者17人经伤口处理、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疫苗,病例随访至今1例发生狂犬病。结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Ⅲ级暴露者暴露后24h内免疫至关重要,狂犬病暴露后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及联合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防治狂犬病的有效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进行性和几乎不可逆转的致死性疾病。近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病数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而在狂犬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所面临的难点问题,阻碍了狂犬病防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将根据近年来在狂犬病疫情监测及防制工作中的实践和体会,针对当前狂犬病流行状况、狂犬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狂犬疫苗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传染病.可防不可治,病死率100%.中外大量资料证明了狂犬病暴露后的及时、规范清洗、消毒伤口,并进行狂犬病全程接种.Ⅲ级暴露者或Ⅱ级暴露免疫力低下者,须加用动物源性抗狂犬病血清或人源性免疫球蛋白进行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是可以有效控制狂犬病的发生.我从2010年来到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工作至今,每年约有狂犬病暴露病例几百人,经过以上正规处理后,至今没有出现狂犬病病例.事实证明,狂犬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本文主要详细介绍狂犬病暴露后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致病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感染狂犬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暴露后伤口及时规范的处置、最早的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及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唯一有效手段.国家出台的养犬政策的实施、对犬只管理的力度等因素影响着城乡犬只的数量和密度,也影响着暴露的机率和狂犬病发病人数的增减;导致狂犬病发生的动物来源主要是犬,占 95.31%,限制养犬数量;对犬只实施"管、免、灭", 综合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导致狂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增加,暴露的危险部位依次是手部、头面部、下肢和其他部位,Ⅲ度伤口暴露者未进行伤口处理患狂犬病的最高,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对降低狂犬病发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大大降低狂犬病的发病风险.被病家自养动物所伤者的、未进行伤口处理的病例对狂犬病的发病有着模糊认识,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大量的狂犬病知识宣传,提高人群对狂犬病防治措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迁西县2010年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有效控制狂犬病疫情的发生与流行。方法通过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和流行病学而调查资料分析。结果 2010年共报告2例狂犬病病例,被犬类咬伤未进行伤口处理、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病毒血清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结论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和犬类管理,及时规范地处理暴露后的伤口,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及抗狂犬病病毒血清,可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十堰市居民对狂犬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及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监测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十堰市狂犬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狂犬病疫情、监测、防控采用追溯、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92.8%被调查者听说过狂犬病,91.5%知道狂犬病的传播方式,知晓"健康"犬可传播狂犬病的占32.8%,知晓狂犬病不能治愈的占32.0%,知道正确伤口处理方法的仅7.2%。抓咬伤愿去医疗机构处理占50.4%。不同职业和不同学历人群狂犬病知识知晓率不同。农民较其他职业人群知晓率低,低学历人群较高学历人群知晓率低。十堰市狂犬病发病主要集中在边远地区青壮年农民。结论:十堰市居民防治狂犬病知识欠缺,暴露后未到医疗机构进行规范的预防处置,是十堰市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增城市健康教育促进防制狂犬病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增城市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促进防制狂犬病效果评价,为制订有效的狂犬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消除狂犬病。方法增城市近几年来狂犬病呈不断上升趋势,又由于周边地区狂犬病疫情也较紧张,为迅速有效控制狂犬病疫情,开展了健康教育促进系列措施,提高整体人群预防狂犬病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结果2006年8月开展为期一年的《增城市健康教育促进防制狂犬病效果研究》项目,与项目实施前一年同期对比,狂犬病发病率下降58·34%,发病率由前一年的1·51/10万下降至后一年的0·61/10万。结论狂犬病可防不可治,通过健康教育促进,提高整体人群预防狂犬病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暴露后及时使用安全性、抗原性好的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在短时间内控制狂犬病疫情,乃至消除狂犬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狂犬病流行较为严重,对狂犬病危害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狂犬病的防制工作。本文对狂犬病的危害及其防制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社会对狂犬病防制工作的重视,增强群众的防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致病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感染狂犬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暴露后伤口及时规范的处置、最早的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及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唯一有效手段。国家出台的养犬政策的实施、对犬只管理的力度等因素影响着城乡犬只的数量和密度,也影响着暴露的机率和狂犬病发病人数的增减;导致狂犬病发生的动物来源主要是犬,占95.31%,限制养犬数量;对犬只实施“管、免、灭”,综合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导致狂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增加,暴露的危险部位依次是手部、头面部、下肢和其他部位,Ⅲ度伤口暴露者未进行伤口处理患狂犬病的最高,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对降低狂犬病发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大大降低狂犬病的发病风险。被病家自养动物所伤者的、未进行伤口处理的病例对狂犬病的发病有着模糊认识,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大量的狂犬病知识宣传,提高人群对狂犬病防治措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狂犬病高危暴露者狂犬病防治知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辖区狂犬病高危暴露者4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其狂犬病防治知识认知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狂犬病高危暴露者的狂犬病防治知识答对率普遍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有动物伤害史、暴露级别、文化程度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狂犬病高危暴露者的狂犬病防治知识认知程度有待提高,文化程度、暴露级别、有动物伤害史是狂犬病防治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需要门诊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提高狂犬病高危暴露者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蒋垛镇2010-2013年狂犬病暴露和发病情况,分析狂犬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情况、接种反应和免疫效果,为更好地预防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3年蒋垛镇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登记簿和狂犬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登记簿,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对716例狂犬疫苗接种者的抗体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010-2013年蒋垛镇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共使用狂犬疫苗716份;Ⅲ级狂犬病暴露者101例,47例接种了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疫苗接种不良反应42例;走访660例接种者,471例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1例狂犬病病例暴露后死亡。结论蒋垛镇狂犬病暴露率较高,应加大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科学、规范地养犬,加强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强化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朱素招 《当代医学》2011,17(9):161-162
目的通过加强对狂犬病的知识宣传,对狂犬病暴露人群实行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病和临床观察。方法对155例被动物咬伤、抓伤的暴露人群实施伤口处理及合理、规范、全程注射狂犬病的疫苗,并针对狂犬病的病原学、疫苗使用、注意事项等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和指导。结果疫苗接种率100%,有效接种率98.5%,0例狂犬病发病,对狂犬病知识接受率100%。结论对暴露人群采取正确的伤口处理和实施有效宣传教育,使其加强预防狂犬病的意识,积极切断传染源,配合预防接种和治疗,有效降低了狂犬病的发病率,对狂犬病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暴露人群使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一步推广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方法 将狂犬病暴露人群根据其暴露程度分别采用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与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仅注射狂犬病疫苗.对这两组人群在首针免疫后3d及全程免疫15d后的体内抗狂犬病病毒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其抗体阳性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与人狂犬痛免疫球蛋白进行狂犬病预防的人群,其首针疫苗注射3d后的抗体阳性率为91.1%,全程接种15d后的抗体阳性率为98.8%,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3%;单纯使用狂犬病疫苗,相应时间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和95.2%,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1%.两者抗体阳性率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狂犬病疫苗与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可使体内更早出现抗狂犬病病毒抗体,全程接种后抗体阳性率也高于单纯注射狂犬病疫苗的人群.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宠物狂犬病及其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狂犬病在犬、猫等宠物中的流行情况;宠物狂犬病及其危害;宠物狂犬病的预防及国外宠物狂犬病的防控经验等进行了综述,为保证宠物和人类健康、有效防控宠物狂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