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单纯肺动脉造影(P—CTPA)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P—CTPA检查影像作为试验组,采用头臂静脉靶血管示踪技术,对比剂20~30ml;另选择48例常规CTPA检查影像作为对照组,对比剂总量80—100m。图像后处理运用薄层横断面、MPR、MIP及VR分别统计肺动脉及其分支内栓子个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图像优秀率有显著性差异;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薄层横断面图像在显示细小动脉及其血栓、评价狭窄程度方面优于其他重建图像。结论64层螺旋CT单纯肺动脉造影图像肺动脉、静脉对比更好,对比剂用量大幅度减少,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最佳的对比剂注射流率。方法80例CT胸部增强扫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组1、2注射流率分别为3.5ml/s、4ml/s;自肺尖向膈肌扫描。对比剂300mg 1/ml,总量90ml。扫描延迟18S,平均扫描时间6.4s。扫描范围平均200mm。评价主动脉和肺动脉增强CT值和患者不适感。结果各组大血管强化CT值均数在250HU以上3.5ml/s组和4ml/s组,其大血管总体增强程度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比剂注射流率增加,伪影亦增加(P〈0.05)。结论以3.5ml/s注射流率从肺尖向膈肌部扫描,是16排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较好的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ml/s的对比剂注射流率下胰腺多层螺旋CT扫描胰腺实质的最佳扫描时相。【方法】随机选取胰腺正常的病人55例,以3ml/s的对比剂注射流率注射对比剂,行胰腺同层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得出胰腺实质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找出每个病人胰腺的强化峰值及达到峰值的时间,计算出平均值。【结果】胰腺的强化峰值为76Hu,达到峰值的时间为44s。【结论】在3ml/s的对比剂注射流率下,胰腺实质最佳强化期在43~49s,多层螺旋CT胰腺实质期延迟时间定为43s较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与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在25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疑为肺栓塞病病人60例进行CTPA检查,按病人到检查室的先后顺序交替使用两种扫描方法行CTPA检查。单数为A组:采用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触发扫描;偶数为B组: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触发扫描。[结果]A组中两例病人图像未达到诊断要求,B组所有病人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A组2例病人未能达到诊断要求:1例表现为肺动脉及肺静脉均未显影,另1例表现为肺动、静脉同时显影,但显影较淡。[结论]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在25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采用个体化对比剂注射软件P3T-PA进行CT肺动脉成像(CTPA)的可行性。方法 将80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行CTPA检查患者按随机表分为两组:P3T组(n=40),采用P3T-PA个性化对比剂注射软件,常规组(n=40),采用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测量各级肺动脉(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左下肺动脉基底支、右下肺动脉基底支)CT值及CT值标准差(SD)、左心房CT值(LACTv),计算肺动脉主干(MPACTv)CT值与LACTv差值(MPACTv-LACTv)及两下肺动脉基底支SNR、CNR,记录对比剂注射流速、用量及扫描延迟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各级肺动脉CT值、SD值、MPACTv-LACTv及两下肺动脉基底支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3T组和常规组对比剂注射流速、扫描延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0.50)ml/s vs(4.69±0.40)ml/s,P=0.521;(13.18±1.81)s vs(14.15±4.38)s,P=0.198];P3T组对比剂用量较常规组少[(37.93±3.86)ml vs(49.27±6.76)ml,P<0.001]。结论 采用P3T-PA个体化对比剂注射软件行CTPA检查,操作简便,可精确计算对比剂用量,对比剂用量减少且图像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6.
肺栓塞螺旋CT扫描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总结肺栓塞螺旋CT扫描技术,以掌握单螺旋CT扫描最佳参数。方法分析15例临床拟诊肺栓塞患者的螺旋CT扫描参数,包括层厚2~3mm,螺距2.0,造影剂为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注射速度2.5~3.5ml/s,增强延迟时间12~18s,扫描方向从足侧向头侧,扫描范围从膈上2~3cm至主动脉弓上缘。结果15例病人中显示肺栓塞9例,肺动脉主干栓塞6例,段动脉栓塞2例,亚段肺动脉段栓塞1例。肺栓塞的螺旋CT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马赛克”征及肺梗死灶等。结论螺旋CT诊断肺栓塞已得到公认,而正确选择扫描技术参数,是肺栓塞螺旋CT扫描成功的关键,也是能否进行正确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胰腺单期最佳扫描时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单期增强扫描在对可疑胰腺癌诊断中合理的延迟时间。方法随机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分为A、B两组。①A组行胰腺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剂总量为120ml,注射流率为2.5ml/s,分别测定腹主动脉、门静脉、胰腺实质及肝脏实质在增强后不同时间点的CT值,得出时间-密度曲线。②B组行移床式、40s、60s双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总量和流率同上,分别评价40s与60s胰周血管的显示率及显示程度。结果①时间-密度曲线结果提示,腹主动脉、门静脉强化到达峰值平均时间为60s,胰腺实质强化到达峰值时间为50s(50~70s胰腺实质强化基本处于平台期)。肝脏实质强化到达峰值时间为60s(60~80s肝脏实质强化基本处于平台期)。并且有明显的密度差。②对于胰周血管的显示率,40s和60s均为100%。而对于显示程度,60s扫描明显优于40s扫描。结论若对可疑胰腺癌行多层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以对比剂总量为120ml,注射流率为2.5ml/s,延迟时间定为60s较佳。  相似文献   

8.
多排螺旋CT对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薄层扫描对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能力。方法前瞻性研究30例正常人。CT设备使用GELightspeedQX/iUltra。扫描层厚1.25mm,重建间距0.65mm,扫描速度0.5s/圈,螺距0.875,床速8.75mm/圈。造影剂含碘浓度300mgI/ml,注射速度3.5ml/s,总量80ml,延迟18s后扫描。结果1.25mm薄层重建,肺动脉三、四级、五级及六级分支显示率分别为100%、100%、75%及35%。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可以较好地显示第三~五级肺动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容积螺旋穿梭(VHS)技术进行肺动脉血管造影成像(CTP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研究组30例疑诊肺栓塞患者采用VHS进行CTPA成像,于开始注药后10s启动扫描,连续扫描4次(path)。回顾性分析对照组15例疑诊肺栓塞患者的64排CT常规CTPA资料,于注射对比剂后13~16s进行扫描。测量肺动脉主干、各段肺动脉的强化程度及主肺动脉的噪声,由2名医师按照5点评分法评价图像质量。结果研究组全部病例均成功配合完成检查,最佳path在第Ⅰ~Ⅳ个时相占比例分别为30.00%(9/30)、36.67%(11/30)、26.67%(8/30)、6.67%(2/30)。研究组平均MPA的CT值为(286±39)HU,对照组为(278±71)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1)。研究组MPA最低强化值为240HU,对照组3例低于200HU。研究组肺段动脉可评价率平均为(88±14)%,高于对照组的(72±33)%(P=0.192)。对研究组图像质量及肺动脉强化两研究者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0.366、0.714,86.67%病例图像质量及90.00%肺动脉强化良好,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图像噪声及运动伪影的主观评价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VHS技术有利于捕捉最佳肺动脉强化时相,是简单、实用的肺动脉血管造影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前瞻性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二维或三维重建,所有患者经多种影像检查方法和/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SCTA扫描参数取层厚3.0,螺距(pitch)1.5,用SmartPrep软件对比剂智能触发技术获得最佳延迟扫描时间。结果3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中,21例肺栓塞共累及肺动脉105支;SCTA确诊了19例,2例5个亚段肺动脉的栓子漏诊。在11例肺栓塞阴性中,SCTA对10例作出了正确诊断:2例肺癌,4例肺炎,1例夹层动脉瘤,3例未见明显异常;另外1例肺动脉肉瘤,SCTA误诊为肺栓塞。SCTA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90.9%,敏感性90.5%,准确性90.6,阳性预测值95.0%,阴性预测值83.3%。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MSCTPA)对于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进行了胸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40例肺栓塞病例中,位于右侧肺动脉主干者6例,位于左侧肺动脉主干者4例,位于右下肺动脉及其分支者15例,位于左下肺动脉及其分支者5例,两侧或单侧多部位者10例。MSCTPA上均表现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影,病灶呈圆形、卵圆形、条带状、杯口状。有时伴肺梗死、肺不张、肺部浸润、胸腔积液等改变。CT扫描两上肺动脉未见栓塞灶。结论:MSCTPA是目前诊断肺栓塞的无创伤性的最佳影像学手段,其对正确及时诊断和治疗本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双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12例经双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诊断的肺动脉栓塞,采用GE公司Hispeed NX/I双螺旋CT,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100ml,注射速度3~4m1/s,注射后15s开始扫描,将得到的数据传输到工作站(ADW4.0)进行后处理。结果 12例病例,分析190支肺段以上肺动脉,共累及97支肺动脉(51%),其中40%的肺动脉主干和叶以上肺动脉受累,61%的叶肺动脉和段肺动脉受累。直接征象表现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所谓的“马赛克征”(肺窗观察),局部肺梗死,肺血减少和右心室扩大。结论 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检查肺动脉栓塞的可靠方法,在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中可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MSCTPA)行多平面重组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应用方法及临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肺栓塞34例,经MSCTPA及临床明确诊断,回顾性分析其螺旋CT多平面重组表现;64层螺旋CT行薄层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重组分析。结果直接征象:偏心性充盈缺损、附壁环形充盈缺损、中心性充盈缺损、完全阻塞;间接征象: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动脉高压(或伴右心增大)、肺梗死(或伴肺不张)、“马赛克”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治疗后14例复查,均有明显吸收或完全吸收。结论MSCTPA能及时、准确地诊断肺动脉栓塞,相较于其他检查有明显优势,对临床治疗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及疗效评估价值,是快速、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选择MSCT肺动脉血管成像触发点位置及后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时触发点位于上腔静脉的应用价值以及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选择.方法 疑诊肺动脉栓塞(PE)拟接受CTPA检查的患者40例分成A、B两组,A组触发点感兴趣区(ROI)位于肺动脉干,阈值80 HU,对比剂总量50~60 ml,B组ROI位于主动脉窗水平的上腔静脉内,阈值80 HU,对比剂总量35~45 ml,两组的其他技术参数相同.分析两种方法的CTPA图像,测量肺动脉干、右下肺静脉CT值及6级肺动脉显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比较各种后处理重组方法对栓子的显示率.结果 40例疑似PE患者,除B组1例严重的右心功能不良致肺动脉图像较差外,其余均得到满意的图像;肺动脉干CT值和6级肺动脉的显示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下肺静脉CT值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各种不同后处理技术,对不同情况下的栓子显示,各有其优势.结论 选择触发点位于上腔静脉的CTPA检查方法,能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和提高图像的质量;各种后处理技术的综合运用,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AIM: To study potentialities of tomographic methods in diagnosis of pulmonary artery thromboembolism (PATE). MATERIAL AND METHODS: Electron-beam tomography (EBT) was used for diagnosis in 34 patients (mean age 41.3 +/- 16.5 years) suspected of PATE (Imatron C-150 unit, USA). The procedure included standard examination of the lungs and EBT angiopulmonography in intravenous introduction of the contrast agent (80-100 ml, the rate 3-3.5 ml/s). RESULTS: The pulmonary artery was found to contain thrombi in 56% patients. 18% of PATE patients had pulmonary infarction. A complete coincidence of EBT and scintigraphy was registered in 31% cases, no PATE by both methods was in 19% cases. Angiopulmonography and EBT findings were the same. In 1 case the result of pulmonary scintigraphy was false negative. 24% patients showed symptoms of thrombophlebitis or varicosity of the lower limbs. EBT has detected signs of PATE in 83% of them. CONCLUSION: EBT-angiopulmonography is a precise, highly informative non-invasive method in diagnosis of PAT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7例疑似PE患者的肺动脉CTA检查资料,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依据,对67例疑似 PE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的CTA 影像特征、误诊情况及其栓子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7例疑似PE患者,经肺动脉CTA诊断出PE患者63例,经病理学确诊62例 PE患者,误诊率仅为15.8%,不存在漏诊的情况。62例PE患者,其中9例为肺动脉主干、叶、段肺动脉多部位栓塞,累及主肺动脉12例、右肺动脉19例、左肺动脉22例。通过肺动脉CTA扫描62例PE患者共检查出78个栓子,包括59个血栓,脂肪栓11个,空气栓5个,其他3个。血栓来源广泛,其中来至于盆腔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分别为24个和19个。【结论】肺动脉CTA在诊断PE时不仅可直接显示出栓子的位置、形状、病程时间及其间接征象,同时还可诊断同PE具有相似病症的疾病,误诊和漏诊率低,且可协助寻找栓子的来源,为患者的临床溶栓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多排螺旋CT的肝脏灌注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观察肝脏在不同条件下的血流灌注情况。方法45个健康志愿者分三组,A组:速率2ml/s,剂量30ml;B组:速率4ml/s,剂量30ml;C组:速率4ml/s,剂量60ml。注射后10s在肝门区行8排螺旋容积扫描,间隔2s,至120s。分别测肝门区同一解剖层面主动脉、肝动脉、门静脉和肝实质的增强前后的CT值,将每组内各时间点的强化CT值平均,得到它们强化的平均峰值及到达峰值的平均时间和肝实质平衡时的平均CT值及到达的时间。并绘出它们的时间—强化曲线图。结果主动脉、肝动脉、门静脉、肝实质平均到达峰值时间分别为22.5s,25s,37.5s,45s在A组和C组,20s,22.5s,30s,35s在B组。肝实质到达平衡期的平均时间A组、B组、C组时分别为60s,40s,60s。结论肝及血管强化程度受对比剂量正比影响;剂量相等时,肝、血管强化到达的峰值时间与注射速率成反比;注射时间相等,强化峰值与注射速率成正比,但到达的峰值时间不变;注射速率相同时,注射时间的延长,峰值时间随之落后。建议在4ml/s速率下,多排螺旋CT肝脏检查,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时间窗的选择设定在注射对比剂后25,40,65s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随机将急性肺栓塞病例67例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抗凝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24/33),差异有显著性(χ2=5.58,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7例患者均获得24个月随访,两组肺栓塞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近期疗效明显,且不增加远期肺栓塞再发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前列腺素E1(PGE1)试验在急性肺动脉栓塞(A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泰安市中心医院2006年7月至2008年2月疑诊APE患者,顺序选取符合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反流、疑诊APE的患者56例,TTE观测记录静脉注射PGE,前、即刻、5min、10min、30min时点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SP)数值,以静脉注射PGE,前PASP作为基线,注射后四个时点中任何一点PASP较基线下降幅度〈5mmHg为阳性。PASP较基线下降幅度1〉5mmHg为阴性。以螺旋CT肺动脉造影和(或)核素肺灌注扫描检查为诊断标准,通过ROC曲线评价TTE PGE1试验诊断APE敏感性、特异性。结果56例疑诊APE患者中检出APE患者36例(APE组),非PE患者20例(NPE组)。注射即刻、5min、10min、30min时,该试验诊断APE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7.8%、10.0%,72.2%、30.0%,88.9%、30.0%,88.9%、60.0%。结论1TTE PGE1试验是一种安全、方便、敏感性高的筛查诊断APE的方法。应用PGE,静脉注射30min时超声心动图试验筛查APE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