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对20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术后出现纵隔及皮下气肿86例,气胸28例,膈下气体47例,迟发性出血1例,感染2例,均保守治疗痊愈;术后3~7 d出院,术后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吞咽困难得到解除.提出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纵隔及皮下气肿、气胸、膈下气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可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POEM )术后一过性菌血症的发生率,为POEM的进一步发展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前瞻性地连续选择2013 年6 月5 日至2013 年9 月12 日在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POEM 术患者36 例.术后5 min、30 min、6 h、16 h 分别抽血行血培养及血常规、C 反应蛋白检测,记录体温,密切监测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结果 32 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及抽血,其中2 例患者在术后5 min、30 min 血培养中分别培养出革兰阳性杆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但在各自的其他三个时间点的血培养均为阴性.此外,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 反应蛋白量及体温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以中性粒细胞的升高最为明显( P < 0.001 ).结论 POEM 术后存在一过性菌血症,但其具体发生率及最终结论尚需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地连续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POEM术患者20例,并随机分为抗生素组和对照组。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OEM术,且满足纳入和排除标准。抗生素组术9例术前0.5~1h给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2.0g,对照组11例则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密切监测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于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量及体温,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3天时基本恢复正常。两组术后均无出现感染及体温明显升高现象。相比之下,两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在术前1天,术后1、3、7天的变化趋势不同(P<0.05),且对照组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方面升高较抗生素组更明显(P<0.05)。而两组在体温及C反应蛋白变化趋势及升高情况方面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良好的术前准备和仔细的手术操作对预防POEM术后感染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术前应用抗生素对其并无明显的临床意义。但其最终结论尚需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海博刀(O型)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2年1~9月确诊为AC,并用海博刀行横开口法POEM的患者6例(海博刀组),男1例,女5例。选取同期用常规方法行POEM的患者29例(常规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相关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海博刀组6例AC患者均顺利应用海博刀行POEM,中位年龄36.5岁(21~59岁),病程41.5个月(6~100个月)。术前Eckardt评分(8.2±1.8)分,术后评分(1.0±0.9)分,示症状明显缓解(P=0.0002)。海博刀组手术用时42~62min,平均(52.3±8.0)min,隧道建立时间25~35min,平均(28.8±3.9)min,纵行肌切开时间6~9min,平均(7.5±1.2)min。常规组手术时间46~97min,平均(63.0±12.9)min,隧道建立时间24~60min,平均(35.4±7.5)min,纵行肌切开时间4~18min,平均(10.0±3.0)min。海博刀组在整体手术、隧道建立和肌肉切开过程中明显快于常规组(P=0.020,P=0.001,P=0.005)。海博刀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而常规组中,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29,17.2%),其中2例黏膜穿孔(2/29,6.9%),1例颈部皮下气肿,1例颈部皮下气肿并纵隔及膈下少量游离气体,1例左侧气胸合并颈部皮下气肿。结论 初步表明用海博刀(O型)不仅能有效地行POEM,而且安全性更高,速度更快。但其最终结论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食管下括约肌离断后断端距离对贲门失弛缓症症状缓解程度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33例贲门失弛缓患者按切开后断端距离大小分为两组,断端距离>0.6cm为A组,≤0.6cm为B组,比较两组间症状的Eckardt分值。结果 3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POEM术前症状Eckardt分值为6~9分,平均7.9分;术后分值为0~6分,平均2.2分。A组的Eckardt分值下降明显大于B组。结论 POEM缓解贲门失弛缓症状疗效确定。环形肌离断后断端距离大小对贲门失弛缓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经口内镜全层肌切开术与环形肌切开术治疗重症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123例行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重症A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患者行全层肌切开设为全层肌切开组,53例患者行环形肌切开设为环形肌切开组.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术后定期门诊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5月.连续计量资料以i±s表示,采用t检验;非连续资料以M(范围)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定性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所有重症AC患者成功行POEM,全层肌切开组手术时间为(57±8)min,短于环形肌切开组的(63±12)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1,P<0.05).全层肌切开组与环形肌切开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10/70)、11.3% (6/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4,P>0.05).119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12 ~24个月).全层肌切开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中位Eckardt评分均为0分(0~3分),环形肌切开组分别为0分(0~2分)及0分(0~3分),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6%(69/70)和98.1% (52/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25,1.476,x2=0.040,P>0.05).全层肌切开组和环形肌切开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食管直径分别为(3.2±0.3)cm、(3.4±0.4)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江1.927,P>0.05);均小于术前的(5.9±1.0)cm和(5.9±1.0)c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0.923,493.018,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内无一例复发.结论 经口内镜全层肌切开术与环形肌切开术治疗重症AC患者的短期疗效相当,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但全层肌切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来对比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肉毒素注射(BTI)和球囊扩张(BD)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4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被随机平均分配到POEM组、BTI组和BD组。对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果是症状缓解率,次要结果是并发症发生率、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和食管最大宽度。结果 所有45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内镜下的治疗,并且治疗后3个月随访成功率为100%。症状缓解率POEM组为100%,BTI组为66.7%,BD组为93.3%,其中POEM组和BTI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OEM组与BD组、BD组与BT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POEM组为13.3%,BTI组为0,BD组为6.7%,但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SP、食管最大宽度在3组之间比较,术前和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后3个月,POEM的症状缓解率高于BTI和BD,而并发症发生率3种方法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在活体家猪体内完成操作的可行性。方法 4个月大健康家猪8只,麻醉后取左侧卧位,在距贲门上方8~10cm处黏膜下注射,纵行切开长约2cm黏膜,内镜沿切口进入黏膜下进行"隧道式"剥离直至贲门,直视下切断长度2cm贲门处环形肌,术中随时止血;金属夹自远端向近端闭合切口。术后补液,禁食水48h,之后流质饮食,应用抗生素3d;1周后复查胃镜。结果所有实验用猪均完成POEM操作,其中1例在贲门处操作时发生气胸死亡;另外1例发生颈部皮下气肿,72h后气肿消失,其余7例均存活。结论 POEM技术是一项风险较大、相对安全的技术,具有应用的特点,同时该技术的成功,也提示使用家猪可以进行该技术的临床前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影响。方法2011年9.11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对2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POEM手术.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第3天利用固态高分辨率胃肠动力学检查系统行食管动力学检查.分析手术前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下括约肌4s完全松弛压(4sIR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R)、食管下括约肌长度(LESL)和食管体部收缩性和传导性的变化。结果POEM术后,LESP由术前的(29.1±17.0)mmHg下降为(14.6±4.9)mmHg,下降幅度为49.8%(P〈0.01);4slRP由术前的(24.2±15.1)mmHg下降为(10.4±3.4)mmHg(P〈0.01);但手术前后LESRR和LES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术前食管运动均缺少蠕动性收缩,术后有7例患者食管收缩运动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了蠕动,但仍达不到正常水平;其余13例患者的蠕动情况无明显变化。结论POEM术可显著降低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和松弛压.但对食管的收缩运动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短隧道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在治疗 Ling IIc 型贲门失弛缓症(AC)中的作用,为 POEM 术的术式探索及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的研究自2010年11月1日至2014年4月4日在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成功实施 POEM 的25例 Ling IIc型 AC 患者,将其根据隧道开口位置分为短隧道组(A 组)和标准隧道组(B 组),并对比两组短期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隧道长度、肌切开长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B 两组(A 组14例,B 组11例)在术前 Eckardt 评分、术后体重增加值、隧道长度、肌切开长度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 Eckardt 评分差异则不显著。术后共有5例患者发生气体相关并发症,其中 A 组1例(气腹+皮下积气),B 组4例(纵膈积气+皮下积气1例、气胸+皮下积气1例、单纯皮下积气2例)。结论针对 Ling IIc 型 AC 患者实施短隧道 POEM 术初步证实是安全有效的,但其最终结论尚需大样本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食管隧道切口愈合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12月间成功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的3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术后内镜复查资料.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16~58岁,平均38.5岁.术后常规使用抑酸药,分别于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进行内镜复查,统计钛夹脱落情况及食管隧道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共用232个钛夹,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钛夹脱落率分别为16.8%(39/232)、41.4%(96/232)、65.1%(151/232)及83.2%(193/232).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愈合率分别为20.0%(6/30)、86.7%(26/30)、96.7%(29/30)及100%.结论 POEM术后2周至1个月后食管切口大部分愈合,钛夹完全脱落则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2.
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achalasia)又称贲门痉挛或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胃交界部(esophagogastncjunction,EGJ)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10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人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1]。贲门失弛缓症在我国缺乏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食管环形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2例贯门失弛缓症患者行内镜下食管环行肌切开术,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后3d进流质饮食无吞咽梗阻,有效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9个月,仅1例患者2个月后出现轻度吞咽困难.提出内镜下食管环形肌切开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新型治疗方法;内镜治疗前做好评估、食管准备,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准确传递器械,治疗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饮食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是指经人体自然腔道的内镜手术,近年来,NOTES技术已成为目前消化内镜微创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目前在这一领域,临床的努力方向和研究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制造病理性腔壁内和邻近腔壁的新的微创入路方法上,包括了更多常规介入性内镜诊疗操作。近来,有学者提出了新NOTES这一概念,其核心内容为经人体自然腔道,使用内镜进行手术,以取得病理组织、切除病变或解决梗阻、狭窄等问题,并不局限于进入腹腔。如消化内镜领域的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经口幽门肌切开术(POP)、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等,被称作new NOTES或near NOTES。其中POEM作为一项较新的NOTES技术,自2010年出现以来发展较为迅速,以黏膜下隧道技术和肌切开术为其基本技术,在新NOTES中应用较为广泛,治疗效果较确切,在贲门失弛症手术治疗上已可作为一线治疗的选择。本文就目前POEM的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本组20例均行经中上腹部正中切口食管下段前壁肌层切开部分胃底折叠固定术。结果症状完全缓解18例,明显好转2例。结论经腹人路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老年体弱病人经腹部途径危险陛小。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以前对贲门失弛缓的治疗是采取注射肉毒素、扩张或外科手术的方法。长久以来贲门失弛缓的分型有X线的分型与动力的分型,没有内镜下的分型,但随着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的进行,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患者不能进行POEM。  相似文献   

17.
经腹腔行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捷生  陈景起 《腹部外科》1992,5(4):165-166
  相似文献   

18.
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治疗42例贲门失弛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症(AC)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42例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POEM的主要步骤包括:食管黏膜层切开;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黏膜下“隧道”;胃镜直视下切开环形肌:金属夹关闭黏膜层切口。结果42例患者平均年龄43.9(10~70)岁,病程3个月至50年。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POEM术,手术时间(68.5±25.5)min,黏膜下隧道长度(10.5±1.5)cm,环形肌切开长度(9.5±2.5)cm,无一例出现与POEM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5(1-6)个月.41例吞咽困难明显得到解除:1例术后15d出现进食困难及呕吐,胃镜检查发现黏膜下窦道形成.行内镜下窦道切开。结论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POEM治疗Ac短期疗效肯定,可以迅速解除AC患者吞咽困难.但其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仍有待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19.
腕管综合征镜下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腕管综合征是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症 ,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1] 。镜下手术是近年出现的腕管综合征新的治疗技术 ,它可以明显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加快患者的康复 ,在腕管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因此在全世界开展得越来越普及[2 4 ] 。但作为一个微创外科手术 ,有限的术野显露也包含了潜在的危险因素。腕管综合征镜下手术治疗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严重阻碍了此项技术的发展[5] 。为此 ,我们对其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作一概述。一、腕管综合征开放手术治疗存在的问题腕管综合征的开放手术被认为是最为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经腹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腹行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 1 2例 ,女 9例。年龄 1 5~ 52岁。病程 1~ 2 0年。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 ,X线钡餐检查均见食管下段、贲门呈鸟嘴样狭窄。手术均经腹完成 ,食管肌层切开 4~ 6cm ,贲门胃底肌层切开约 0 .5~1cm ,再用 1号丝线仔细修补食管裂孔和膈食管韧带。本组无手术死亡 ,无早期并发症。随访 1 7例 ,痊愈 1 4例 ,好转 3例。并发有反流性食管炎 2例。结论 改良Heller手术可以经腹完成 ,比经胸手术有明显的优点 ,无需附加抗反流手术 ,但必须用丝线仔细修补食管裂孔和膈食管韧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