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田海  陈波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981-982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对35例采用预防皮瓣坏死新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7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例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皮瓣坏死率由原来的40%下降到目前的不到3%,二者有极显著差异。结论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防止腋下淋巴管瘘;腋下肋下置双管引流,合理的皮瓣厚度及皮瓣缝合不能有张力,合适的胸带包扎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方法:对1996年至2003年12月收治的15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改进术中操作方法及放置引流管预防皮瓣坏死。结果:153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19例发生皮瓣坏死,坏死率12.4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真皮层管网的损伤是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程田海  陈波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2):981-982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对35例采用预防皮瓣坏死新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7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例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皮瓣坏死率由原来的40%下降到目前的不到3%,二者有极显著差异。结论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防止腋下淋巴管瘘;腋下肋下置双管引流,合理的皮瓣厚度及皮瓣缝合不能有张力,合适的胸带包扎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乳腺癌手术皮瓣的早期愈合及甲级愈合率。方法:对64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皮瓣缝合法和皮瓣改良缝合方法。结果:通过术后观察对比,采用皮瓣改良缝合后,皮瓣边缘坏死率明显减少。结论:皮瓣改良缝合法是减少乳腺癌根治术皮缘坏死,促使伤口早期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远胜 《河北医学》2010,16(7):800-801
目的:观察罂粟碱热湿敷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皮瓣坏死的效果。方法:利用罂粟碱稀释液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皮瓣创面进行热湿敷,与传统生理盐水纱布湿敷进行对照,观察其对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效果。结果:罂粟碱组48例,术后发生皮瓣坏死2例,占4.16%;生理盐水组44例,术后发生皮瓣坏死8例,占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罂粟碱皮瓣创面湿敷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皮瓣坏死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浩  段睿  许军 《现代医学》2013,(2):133-134
目的:评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坏死皮瓣切除Ⅰ期缝合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7月早期行坏死皮瓣切除Ⅰ期缝合的2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皮瓣愈合良好;3例患者出现皮缘缺血性坏死,坏死范围较切除前明显缩小。结论:乳腺癌术后坏死皮瓣切除Ⅰ期缝合方法简单,能加快皮瓣坏死患者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3年9月~2007年8月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术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病人发生不同范围皮瓣坏死。9例经换药治愈,2例因坏死范围较大行11期手术缝合后痊愈。结论就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而言,主要在于预防。一旦发生大范围皮瓣坏死,及时11期手术是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吕志良 《当代医学》2008,(12):60-6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方法.方法 对 2003 年9月~2007 年8月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术的 47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例病人发生不同范围皮瓣坏死.9例经换药治愈,2例因坏死范围较大行Ⅱ期手术缝合后痊愈.结论 就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而言,主要在于预防.一旦发生大范围皮瓣坏死,及时Ⅱ期手术是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青中  李毅  穆为民  王敏 《北京医学》2011,33(11):954+956-954,956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皮瓣坏死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现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对比非吸收性缝线和皮肤缝合器两种缝合方式的结局,评价皮肤缝合器在降低皮瓣坏死方面的作用,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由同一术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中采用非吸收性缝线缝合伤VI50例,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的分析与预防(附5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可使术后综合治疗延迟,降低生存率[1].为探讨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措施,我们对1992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传统方法及新方法手术治疗的51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利用普鲁卡因湿热敷干预,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效果。方法利用普鲁卡因溶液,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皮瓣创面进行湿热敷,与传统生理盐水纱布湿热敷进行对照,观察其对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效果。结果普鲁卡因组54例,术后发生皮瓣坏死10例,占18.51%(10/54)。生理盐水组52例,术后皮瓣坏死3例,占5.76%(3/52)。结论应用普鲁卡因湿热敷干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皮瓣坏死的比例明显降低。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乳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总结我院490例乳癌根治术的手术经验.结果:1989年~1992年230例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率52%,1993年~1996年260例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率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手术因素外,我们认为术后管理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3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治疗的体会。方法:32例皮瓣坏死者按皮瓣坏死面积的大小,对创面分别行缝合术或点状植皮术。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坏死创面全部愈合。结论:缝合术或点状植皮术治疗坏死创面效果良好,简单易行,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措施.方法总结我院自2007年10月—2010年9月间行乳腺癌根治术病人72例,均采用新的操作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皮瓣坏死情况.结果72例病人中仅有2例出现皮瓣坏死.结论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时采用新的操作方法,可极大地降低术后皮瓣坏死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乳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总结我院490例乳癌根治术的手术经验;结果;1989年-1992年230例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率52%,1993年-1996年260例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率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手术因素外,我们认为术后管理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000年5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的337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有53例发生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15.7%。结论预防乳腺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的关键是防止淋巴管瘘的发生,腋窝、胸骨旁、肋弓处畅通有效的引流,游离皮瓣的保护和合理的厚度,合适的胸带固定,无张力缝合以及有回路的、主动持续性低负压中心吸引引流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宋丽恒 《中外医疗》2013,(23):38-38,4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瓣厚度选择,预防皮瓣坏死。方法选取该院于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1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60例。治疗组应用改良根治术,对照组应用传统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的坏死率为13.33%,对照组为27.50%,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理的皮瓣厚度,皮瓣无张力缝合,利用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患者的腋下和胸骨,能够降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首选和最佳方法。但是手术后皮瓣坏死极大地影响了手术效果,不仅对病人选择手术治疗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常常延误病人术后的进一步放疗和化疗。我院自1990年7月至2002年12月共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包括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共1226例,其中皮瓣坏死136例,坏死率为11%。现就与本组相关的引起皮瓣坏死的因素和防治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03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了新的预防皮下积液和皮缘坏死的方法,即切口包扎用弹力绷带加胶布固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6例乳腺癌患者,行乳癌根治术16例,改良根治术20例,只有4例出现皮下积液,1例皮缘坏死,切口并发症仅为14%,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63.6%。结论:该方法明显降低了乳癌术后的切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门峡中心医院普外科1991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00例,按不同时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观察组为改进方法组,对照组为传统方法组,观察两组皮瓣坏死情况,采用χ2检验。结果对照组150例中皮瓣坏死34例,坏死率为22.7%;观察组150例中皮瓣坏死21例,坏死率为14.0%,两组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合理的皮瓣厚度,皮瓣无张力缝合,腋下、胸骨旁置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能够降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