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味枳实消痞汤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岑永加 《陕西中医》2005,26(1):28-29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理气、和胃类中药配伍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方法 :将 95例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65例用加味枳实消痞汤 (枳壳、五爪龙、黄芪、白术、砂仁等 )治疗 ,并与 3 0例吗丁啉治疗者进行对照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 .84% ,对照组总有效率 70 % ,经χ2 检验 ,P<0 .0 0 5;提示 :加味枳实消痞汤有益气健脾 ,理气和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加味二神汤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3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加味二神汤治疗腹泻型 IBS临床疗效。方法 :用加味二神汤 (补骨脂、肉豆蔻、防风、白芍、白术等 )治疗腹泻型 IBS 3 2例 ,并采用成药“参苓白术散”治疗 2 0例作对照观察 ,用药 2 -5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8%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75%。停药 2月至 1年内复发率治疗组为 3 .1 % ,对照组占 1 5%。结论 :加味二神汤对 IBS有补肾、健脾、疏肝之功效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6,(4):420-422
目的:观察加味疏肝汤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67例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抽签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生活、心理干预以及艾司唑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疏肝汤。治疗4周观察疗效以及WHOQOL-BREF量表、相关激素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6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在WHOQOL-BREF量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4个维度得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相关激素COR、GH、T3、T4、TRH、TSH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WHOQOL-BREF量表4个维度得分、相关激素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疏肝汤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疗效优于艾司唑仑,且能更好的改善患者内分泌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赵龙现  张弛  吴华  杨胡玲 《陕西中医》2005,26(12):1329-1331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类中药配伍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方法;采用归脾丸(党参、白术、黄芪、甘草、大枣、当归、龙眼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干姜)。治疗神经衰弱8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提示:归脾丸对本病有增强机体免疫,提高体内血红蛋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失眠5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德仁 《陕西中医》2009,30(8):1023-102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采取血府逐瘀汤加味(当归、生地、桃仁、红花、丹参、益母草、酸枣仁等)治疗本病59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结论:本方对本病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镇静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腹针疗法治疗本病6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归脾汤治疗6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8.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疗法治疗失眠症可调气血,养心脾,益肝肾,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祛风止痛 ,疏肝理气 ,通经活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加味散偏汤 (川芎、柴胡、白芍、白芷、郁李仁、葛根、白芥子等 )治疗本病 30例 ;对照组采用镇脑宁胶囊治疗本病 2 0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0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 :本汤剂具有祛风止痛 ,疏肝理气 ,通经活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郭宏珺  肖兵 《陕西中医》2014,(10):1314-1315
目的:观察加味橘核汤联合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给予加味橘核汤联合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双氯芬酸纳缓释胶囊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CESI疼痛评分及B超检查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橘核汤联合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慢性附睾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传鸿  沈桂根 《陕西中医》2010,31(6):669-670
目的: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加味血府逐瘀汤(黄芪、丹参、牛膝、地龙、桃仁、红花、水蛭、熟地等)治疗,对照组30例用维脑路通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中医证候改善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中医症候改善率为66.6%。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治疗气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健固汤加味治疗经行泄泻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燥湿,温肾类中药配伍治疗经行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中药健固汤(党参、茯芩、炒白术、巴戟、薏苡仁等)加味内服;对照组30例单用诺氟沙星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80%,提示健固汤加味治疗经行泄泻疗效确切,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益气升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治祥  刘建荣 《陕西中医》2001,22(8):451-452
目的 :观察益气升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固本振心汤(黄芪、人参、当归、鹿角胶、桂枝等 )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30例 ,同时以心宝丸1 5例为对照观察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0 .0 0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提示 :益气升阳法有提高心率、增强心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衣弘  张莉 《陕西中医》2004,25(9):787-788
目的 :观察和胃降逆止呕类中药治疗胃 -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将 5 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 ,和胃汤 (旋覆花、代赭石、陈皮、半夏、枳壳、厚朴等 )治疗 35例 ,西药常规治疗 2 0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2 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5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1 )。提示和胃汤具有疏肝和胃 ,降逆止呕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林成聪 《陕西中医》2004,25(10):880-881
目的 :观察活血 ,理气类中药配合治疗脑震荡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加减柴胡细辛汤 (柴胡、细辛、丹参、薄荷、苏木、当归尾等 )治疗 47例 ,对照组口服脑复康治疗 45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7.87%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5 6%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提示 :本方有祛瘀生新 ,调节升降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益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忠 《陕西中医》2004,25(12):1100-1101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肠类中药配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IBS)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口服益肠汤 (柴胡、党参、白术、陈皮、茯苓、防风、木香、白芍、五味子、甘草 )治疗本病 38例 ,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4.73%,对照组总有效率 63.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健脾益气 ,利湿消滞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张治祥  杨磊 《陕西中医》2004,25(7):579-580
目的 :探讨补阳、益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卧位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温阳振心汤 (附片、黄芪、人参、当归、炒白术、川芎、陈皮、柴胡等 )治疗卧位型心绞痛 30例 ,同时以消心痛 1 5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有效 1 5例 ,总有效率为 86.67%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3.33%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提示 :本方法治疗卧位型心绞痛有缓解心绞痛发作 ,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味生化汤配合654-2片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郑素英 《陕西中医》2004,25(11):964-965
目的 :观察妇科传统方配合 65 4 - 2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确诊为原发性痛经的 1 0 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用加味生化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蒲黄、五灵脂、丹参、延胡索、香附、枳壳、甘草 )配合65 4 - 2片治疗本病 68例 ,并设立对照组 34例服用乌鸡白凤丸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5 9% ,总有效率 1 0 0 %。对照组治愈率 1 4.7% ,总有效率64.7%。两组对比治愈率、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 ( P<0 .0 1 )。提示 :加味生化汤配合 65 4 - 2片治疗原发性痛经可以促进疗效。  相似文献   

17.
五味清阳汤治疗偏头痛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江  曹胭莉  李俊玲 《陕西中医》2004,25(2):126-128
目的 :观察活血解毒 ,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五味清阳汤 (川芎、当归、细辛、土茯苓、蜈蚣 )治疗偏头痛 5 6例 ,另设对照组 5 0例 ,采用西比灵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4.64% ,愈后复发率 1 0 .2 6% ;对照组总有效率 80 % ,愈后复发率 5 8.33% ,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明显 ( P<0 .0 1 )。提示 :本方活血解毒 ,祛风通络 ,养血升清 ,对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孙轶贞 《陕西中医》2004,25(11):988-989
目的 :探索疏肝理气 ,活血散结类中药配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乳宁汤 (柴胡、枳壳、当归、赤芍、夏枯草、皂刺等 )治疗本病 1 2 0例。同时和89例服用逍遥丸的对照组对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 .6% ,对照组总有效率 83.1 % ,P<0 .0 5。提示本方有气血双调 ,标本兼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崔亮界 《陕西中医》2011,32(8):994-995
目的:观察散寒通络、活血止痛类中药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乌头汤(制川乌、制草乌、炙甘草、桂枝、麻黄、芍药、黄芪等)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2例,并对设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散寒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邓雪梅  陈凤媚 《陕西中医》2004,25(5):401-402
目的 :观察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5例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5例 ,以七味白术散加味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木香、炙甘草、藿香、石榴皮 )治疗 ;对照组口服思密达散剂和金双歧片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2 .5 %。经统计学 Ridit分析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u=1 .98,P<0 .0 5 ) ,结论 :提示本方有扶正健脾 ,祛湿止泻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