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预防胰肠吻合口漏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02年10月至2008年12月3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采用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结果。结果33例均获痊愈,无胰瘘、出血、腹腔脓肿及临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能够预防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后胰瘘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 2 0 0 1年以来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完成的 2 6例PD与 1993年~ 2 0 0 0年采用其他胰肠吻合方式完成的 82例PD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全组胰瘘的发生率为 13 9% ( 15 / 10 8) ,其中捆绑式胰肠吻合组无胰瘘发生 ,而胰 -空肠套入式端端吻合组及胰管空肠粘膜端侧吻合组胰瘘的发生率分别为 2 4 6% ( 14 / 5 7)、4 0 % ( 1/ 2 5 ) ,捆绑式胰肠吻合组胰瘘发生率显著低于胰 -空肠套入式端端吻合组 (P <0 0 1) ,而与胰管空肠粘膜端侧吻合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便 ,预防胰瘘效果可靠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和探讨端端胰肠套入式吻合、端侧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捆绑式胰肠吻合、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吻合4种吻合方式的优劣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患者根据临床术式分为端端吻合组(端端胰肠套入式吻合)23例,端侧吻合组(胰管空肠黏膜吻合)19例,捆绑吻合组(捆绑式胰肠吻合)10例,降落伞吻合组(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吻合)20例,记录和比较4组患者胰肠吻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降落伞吻合组胰肠吻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其他3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吻合术式可缩短胰肠吻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彭淑牖教授领衔完成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荣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胰和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癌、壶腹部癌和十二指肠胰头癌最为重要的措施。而术后发生胰肠吻合口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近年来研究,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5%~25%,致死率为20%~50%。彭淑牖教授于1996年设计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经过8年2000余例和全国1500余例的临床应用,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降低至0郾26%。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是一种简易安全的方法。医生将空肠断端犹如卷袖子一样外翻3厘米,再破坏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治疗壶腹周围癌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3月~2003年3月手术切除的壶腹周围癌患者39例,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捆绑组)17例,传统胰肠吻合术(传统组)22例.分别观察胰瘘、胆瘘、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捆绑组胰瘘、胆瘘、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0(0/17)、5.9%(1/17)、11.8%(2/17),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8.3 d.传统组胰瘘、胆瘘、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22.7%(5/22)、18.2%(4/22)、13.6%(3/22),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9.2 d.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应用于壶腹周围癌治疗有助于避免胰瘘发生,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不同胰肠吻合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9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胰肠吻合方法分为捆绑式胰肠吻合组(A组,48例)和胰管对肠黏膜吻合组(B组,44例).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肛门排气时间长于B组[(101.73±6.47) min比(98.73±6.87) min],胰瘘发生率低于B组[6.2% (3/48)比20.5%(9/44)],消化障碍发生率高于B组[18.8%(9/48)比4.5%(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胰肠吻合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捆绑式胰肠吻合可有效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胰管对肠黏膜吻合能有效减少消化障碍的发生,应根据术中情况选择最佳的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7.
1996年,浙医二院彭淑牖教授设计了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历经8年,全国1700余例的临床应用,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率降低至0.26%.不久前,彭淑牖教授“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行胆管胰管双重外引流预防胆漏、胰漏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23例采用Child方法重建消化道,4例采用Whipple方法重建消化道,1例采用空肠胰腺捆绑式吻合重建。胰管内插入适当粗细塑料管并与胰管缝扎固定,T管一侧短臂经胆肠吻合口放入肝总管,另一短臂放入肠腔,T管长臂及胰液引流管经桥袢肠腔距胰肠吻合口15~20cm处肠壁分别引出、固定。10~14d胆汁、胰液适时回输肠道,带管3周拔除。结果28例患者无1例发生胆漏、胰漏,1例胰腺残端出血,1例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愈。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用胆汁、胰液双重外引流,能有效降低吻合口张力,消除胆汁、胰酶侵蚀作用,预防胆漏和(或)胰漏,方法简单、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捆绑式胰胃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5例行捆绑式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高血糖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发生胰瘘.出院3个月随访至今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捆绑式胰胃吻合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彭淑牖教授领衔完成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荣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2月,3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的重建:胰管-黏膜端侧胰肠吻合;对胰腺组织较软、胰管较细的5例患者,采用端-端胰肠套入吻合。胆道重建采用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胃肠的重建采用Roux-en-Y胃空肠吻合。结果住院病死率为零。发生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4例(12%),胃排空延迟1例(3%),肺炎1例(3%),腹腔内积液1例(3%)以及胰肠吻合口漏1例(3%)。胰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腹腔内出血、腹腔内脓肿和其他吻合口漏发生。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6个月~5年),临床上未出现脂肪痢样腹泻、胆汁返流性胃炎、胃肠吻合口溃疡、胆道逆行感染和倾倒综合征的表现。术后无新增的糖尿病患者。结论采用恰当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 6例胸内吻合口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痊 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对于胸内吻合口瘘,除要继续抗感染、营养支持外,还要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13.
赵辉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5):715-716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手术经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6例经腹行全胃切除空肠三腔代胃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食管吻合口裂漏1例、食管吻合口狭窄2例、无胃综合症6例、营养不良9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本术式具有抗反流、模拟胃腔储存、促进吸收等优点,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低位吻合术(Dixon)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住院确诊直肠癌行Dixon手术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保留LCA组32例,不保留LCA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吻合口缺血及吻合口漏,并随访两组患者转移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62.82±19.72)ml比(60.68±21.39)ml]、手术时间[(129.48±13.69)min比(129.45±19.78)min]、术中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清扫数目[(2.93±1.54)枚比(3.21±1.30)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LCA组术后排气时间(2.82±1.16)d,不保留LCA组(3.14±0.92)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LCA组无需游离结肠脾区及末端回肠造口,未发生吻合口缺血及吻合口漏,不保留LCA组中,4例近端肠管血运障碍加做末端回肠造口术,2例发生吻合口漏。术后随访2~24个月,不保留LCA组1例复发,4例远处转移,保留LCA组1例复发,3例远处转移。结论Dixon术中保留LCA,可以有效保障吻合口部血运,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大口径胆肠吻合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用胆总管或肝总管斜面与肠管侧壁大口径吻合行胆道内引流术63例患者的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教训。其中53例行胆管空肠端侧Roux—en—Y吻合术,10例行胆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结果本组63例中,围手术期无胆漏发生,无死亡。随访60例,随访率95.2%,随访时间0.5~10.0年,有11例术后死于肿瘤复发,其中最短的1例术后生存11个月。结论术后胆管壁的弹性回缩是胆肠吻合口狭窄的重要原因,纵行切开胆管壁扩大吻合口是预防吻合口术后狭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艳  张庆泉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505-1506
目的探讨彭氏电刀在鼻内镜下经口鼻双径路腺样体手术中止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鼻内镜下经口鼻双径路腺样体手术的138例患者中78例出血者,采用彭氏电刀止血法。结果 78例患者术后均未行鼻咽部填塞,无再次出血,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彭氏电刀在鼻内镜下经口鼻双径路腺样体手术中的应用,止血快捷彻底、定位明确、术野清晰、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赵辉 《临床医学工程》2011,18(5):715-716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手术经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6例经腹行全胃切除空肠三腔代胃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食管吻合口裂漏1例、食管吻合口狭窄2例、无胃综合症6例、营养不良9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本术式具有抗反流、模拟胃腔储存、促进吸收等优点,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性脓胸发生的原因、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1972~2003年间手术切除的食管贲门癌4 890例中发生吻合口瘘性脓胸的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部行胸腔闭式引流,12例放置上、下胸管,采用30%乙醇胸腔灌洗加负压吸引治疗,痊愈;25例再次手术,其中2例颈部带血管蒂肌瓣填塞瘘口治愈,23例瘘口缝合后用医用生物蛋白胶或大网膜填塞、仅4例死亡;5例因中毒性休克、衰竭,不能再次手术而死亡. 结论严格选择病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注意手术操作、改进吻合方法、加强术后处理是预防吻合口瘘性脓胸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