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灼口综合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2.
灼口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灼口综合征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吴国英  李秉琦 《口腔医学》1995,15(4):216-217
灼口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吴国英综述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李秉琦审校灼口综合征(BuriningMouthSyndromeBMS)是指发生于口腔粘膜以烧灼样疼痛感觉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特征,或临床损害特征与主诉不...  相似文献   

4.
灼口综合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综述了近几年来有关灼口综合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流行病学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并提出在诊断及治疗灼口综合征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灼口综合征是口腔黏膜常见病之一,病因复杂,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对灼口综合征的病因进行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灼口综合征的精神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精神因素B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患者采用详细询问病史、观察测试心理状态等方法,分析精神因素与BMS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均有精神障碍的表现。结论BMS的发生及表现与精神因素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是一种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的慢性黏膜疼痛性疾病,又称舌痛症、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等,临床上常有烧灼不适感,也可伴有口干、味觉异常等症状,但黏膜表面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特征,也无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变化,患者常在夜间疼痛加剧。该病主要发生在舌部,也可以发生在唇、腭、颊等部位,女性多见,特别是更年期及绝经后的中年女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刺激因素、内分泌失调、精神心理因素、全身因素及神经性因素等相关。近年来,随着BMS发病率的上升,国内外学者对BMS的治疗做了许多研究,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层出不穷,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低能量激光治疗、中医治疗等。治疗BMS的传统方法是谷-核-E疗法,即谷维素-核黄素-维生素E联合治疗,而目前研究的热点是低能量激光治疗。但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尚没有确切的手段来治疗BMS,同时也缺乏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案。因此,本文就近年来灼口综合征治疗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灼口综合征诊治刍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灼口综合征诊治刍议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曹昕,陈谦明,李秉琦灼口综合征(Burningmouthsyndrome,BMS)是指发生于口腔粘膜、以烧的样疼痛感觉为主的症候群,不伴有明显临床病变体征,不能诊断为其它疾病,也无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变化,有的学者...  相似文献   

9.
《口腔医学》2017,(3):262-266
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以口腔黏膜疼痛、烧灼感或感觉异常为特征。其病因多样,尚缺乏统一观点。近年来,有关于灼口综合征的病因研究增多,许多学者对灼口综合征的病因提出了新的观点。该文诣在对灼口综合征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灼口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手段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灼口综合征是口腔粘膜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至今仍不清楚。该文从局部因素、系统因素和心理因素三方面着手,结合近年的一些研究报道,对灼口综合征的病因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1.
灼口综合征血浆儿茶酚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探讨灼口综合征(BMS)的病因,以期通过其血浆儿茶酚胺的变化推测BMS患者交感神经系统的状态,从而进一步探讨BMS的发病机理,更好地解决临床症状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确诊为BMS患者32例(女性25例,男性7例)健康人24例(男12例,女12例)为对照组。均于晨9时坐位休息半小时后抽空腹静血2ml。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测定血浆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用State软件对  相似文献   

12.
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临床发病率较高,在口腔粘膜病中占第三位,可能的诱发因素为局部过敏,刺激,感染,系统因素为更年期雌激素水平降低,营养缺乏,神经生理功能紊乱,而精神心理障碍可能是BMS最重要的原因。治疗的方法有去除局部刺激及感染,雌激素替代疗法,补充维生素及心理治疗。多种疗法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22例灼口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灼口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把22例灼口综合征患者分成4组,除共同的基本治疗外,针对不同的局部或全身情况作对应的治疗。追踪观察3年,结果:3年后有6例发现患有全身性疾病,占31.6%,病因单纯者治疗效果好。结论:病因单纯而明确者愈率高,复发率低,心理因素较重者短期疗效好,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4.
15.
灼口综合征是口腔粘膜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至今仍不清楚。该文从局部因素、系统因素和心理因素三方面着手,结合近年的一些研究报道,对灼口综合征的病因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6.
灼口综合征全息病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寻BMS可能的全身病因。方法 BMS患者64例,另外以39例年龄,性别相仿且无口腔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详细记录患者的灼痛范围和检查左手第二掌内骨侧全息穴位的口腔穴,胃穴,肾穴,肠穴的压痛程度。将检查所复数手忙脚乱 sas,statte5.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BMS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BM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头穴压痛程度较重;胃,肾,肠穴压痛程度明显加重。BMS  相似文献   

17.
灼口综合征是一种以口腔内烧灼样疼痛为特点的慢性疾病,不伴有任何临床可查见的口腔黏膜器质性损害.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导致临床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此,研究者不断对其病因进行探索以期改善该病的治疗现状.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然而关于该领域的系统性、综合性的文献却相对缺乏.有鉴于此,本文就灼口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是一种发生在口腔黏膜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临床症状多样,包括舌部、唇或其他口腔黏膜表面的灼烧感或刺痛感,可伴有口腔干燥或唾液过少、味觉改变或感觉麻痹。多年来,学者们对BMS病因的研究众多,但关于BMS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文章就多年来学者们对BMS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灼口综合征患者认知指导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旨在针对灼口综合征患者精神病因因素实行认知方面的指导,并对其临床疗效的初步研究。对象与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BMS患者32例,按是不发层随机分为两组,各16人,患者均予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中西医的系统,还原相结合的认识方法剖析灼口综合征(BMS)可能病因以及临床特点。发现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在BMS的发病机制中起了关键作用或信息传递作用。从局部和整体结合观点,以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观点来简述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功能与BMS的关系,发现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质活动增强在心理因素导致BMS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中介作用;BMS的烧灼样疼痛可能是由交感神经维持的慢性痛;BMS可能是胃肠道伤害性刺激通过交感末梢传入信息经延髓的整合机制传递儿茶酚胺,表现为口面部疼痛及全身的一组症侯群。对BMS的治疗提出控制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质轴活动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