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面部的烧伤治愈后,常因口周及口角部瘢痕挛缩导致小口畸形而影响进食及外观,并需手术治疗。为此,我们应用不锈钢材料自制了一种开口器(附图),经临床应用6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面部烧伤后,常因口周瘢挛缩致小口畸形,不仅张口受限,影响进食,而且有碍容颜。因此小口畸形的整复,是面部瘢痕整复中应优先考虑解决的一个问题〔1〕。1990年7月~1999年4月,我们曾收治烧伤后口周瘢痕挛缩所致的小口畸形26例,经手术修复,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见图1),报告如下。图1 典型病例治疗前后照片1 临床资料本组共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3岁~47岁。均为各种原因烧伤后口角瘢痕挛缩所致的各种小口畸形。其中单侧口周瘢痕挛缩4例、双侧口角瘢痕挛缩9例、口周瘢痕环形挛缩13例。2 手术设计2.1 口角位置的设计1对单侧口角挛缩者,以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多个口轮匝肌黏膜瓣修复口角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12月,对笔者医院收治的12例烧伤后口角瘢痕挛缩畸形患者,24个口角,采用多个口轮匝肌黏膜瓣修复,一侧口角制备3个口轮匝肌黏膜复合组织瓣,以此特别充分松解口角黏膜面的环形挛缩带,无张力缝合覆盖新口角处。拆线后叮嘱患者坚持佩戴开口器。采用门齿间距测量数据来客观比较术前术后张口程度。结果:12例患者术后即刻效果满意。随访12~30个月,患者均效果满意,无再次挛缩复发。术后门齿间距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个口轮匝肌黏膜瓣治疗口角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确切,尤其适合重度口角挛缩,手术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颜面部深度烧伤痊愈后往往遗留严重瘢痕挛缩畸形,如眼睑外翻,鼻孔狭窄变形,小口畸形及嘴唇外翻等,影响患外貌和生理功能,临床治疗难度大,应用外用药及采取加压等措施疗效均不够理想。为减轻或避免烧伤后小口畸形,笔改制了一种使用简单,疗效较好的开口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朱光辉  濮礼臣  金惠玲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4):454-455,i0008
目的:介绍小口畸形的常见病因及采用口角开大术矫正小口畸形的经验。方法:对59例小口畸形病例,采用口角开大术及红唇粘膜瓣转移再造新口角。结果:本组59例小口畸形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可以满足口腔疾病的诊治及日常生活需要。结论:采用口角开大术及应用红唇粘膜组织瓣转移术矫正小口畸形,可形成接近正常解剖形态的圆弧形口角。  相似文献   

6.
小口畸形多为颜面部深度烧伤所致,以口裂缩小,进食及语言严重障碍为主。近10年来,我们采用口角瘢痕部分切除,粘膜Y形切开修复法治疗30例小口畸形;男23例,女7例。年龄1岁6个月~10岁19例,18岁以上11例。火焰烧伤24例,其它化学  相似文献   

7.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颜面瘢痕挛缩小口畸形张占仲,李彤,邹鸣岚,吴银河我科自1987年以来,采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小口畸形及面颊部瘢痕挛缩3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1.5岁~48岁,平均8岁。修复口角及...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始,我们自行研制一种双滑杆牛角状横向牵拉开口器,用于烧伤后小口畸形防治,经临床应用观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烧伤后小口畸形扩口器的研制与应用康纪青沈祖尧于文泉杨桂新颜面深度烧伤后常造成口周皮肤瘢痕形成,口轮匝肌和颊肌活动受限,久之,口周组织挛缩失去弹性,口裂明显缩小,张口受限,影响进食与发音,给日常生活带来困难。严重病例多需先采用手术,术后辅以扩口器治疗,...  相似文献   

10.
第一、二鳃弓畸形——面横裂的矫正术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第一、二鳃弓畸形-面横裂传统的Z成形术缩小口裂方法进行改进,以减少口角裂开、动态畸形、瘢痕明显等并发症。方法 ①在上红唇新口角处外侧设计三角皮瓣插入下红唇新口角处内侧。②口轮匝肌解剖复位。③口外皮肤Z形修复的三角皮瓣改由下唇向上唇插入为由上唇向下唇插入。结果 1995年8月以来,为12例病人进行此手术,效果较好。结论 改进后的手术方法设计合理,并发症少,动态效果较好,瘢痕较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颜面部深度烧伤后所致小口畸形不仅影响患者面部外观,且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语言功能、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也为其他部位手术的气管插管麻醉带来难度,对于需全麻手术的患者小口畸形开大矫正术是首选,而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了21例烧伤后瘢痕挛缩致小口畸形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3~39岁。行口角开大手术后20例口唇外观  相似文献   

12.
颌颈胸疤痕粘连松解术的麻醉(附105例分析)夏建国,辛金安我院在1986年至1991年6月做颌颈胸疤痕粘连松解术时应用全麻105例,所有病人均有程度不等的张口及颈部活动受限或口周疤痕、小口畸形。105例中,24例未行气管插管,用Innovar或安定和...  相似文献   

13.
唇粘膜瓣矫治口角畸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中常遇到口角组织的缺损病例 ,而常规修复口角的手术很难达到理想的动态对称效果 ,多造成口角的圆钝或尖角畸形。因此 ,涉及口唇修复的手术须十分慎重 ,且尽量避开口角 ,但是在颌面部肿瘤手术、小口加大术及包括口角疤痕修整术等不可避免地要累及口角 ,因此 ,设计一个适用于口角的手术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在口角手术中的一种新设计。1 临床资料患者 6例 :男 4例 ,女 2例 ;致伤原因 :咬伤1例 ,炸伤 1例 ,肿瘤术后 2例 ,小口畸形 2例。2 手术方法2 .1 口角粘膜瓣的设计 口角粘膜瓣由粘膜、粘膜下组织和唇腺层组成。根据需修复的范…  相似文献   

14.
肩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李茂申*王小平*1992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肩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9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男6例,女3例。年龄19~35岁。其中面颊部瘢痕合并小口畸形、颏颈粘连5例,下唇瘢痕合并唇外翻、颌颈粘连4例。手术先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口周瘢痕反致畸形的皮瓣,皮片联合移植修复方法。方法 运用口周瘢痕挛缩松解、皮片移植加局部皮瓣,远位皮管等联合移植修复畸形。结果 19例烧伤后口周瘢痕畸形患者术后功能及外观均较满意。结论 对于口周瘢痕的整复,应视瘢痕厚薄情况和所在部位,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运用皮片加皮瓣法或皮管法等进行联合移植修复,可能使口周的功能和外观的修复达到完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双蒂皮瓣在矫正小口畸形及胡须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额颞部皮肤正常、面中下部瘢痕增生挛缩的成年男性患者9例。一期手术将扩张器置入额部,并根据手术方案调整预置部位,扩张头皮及其临近的额部皮肤;二期取出扩张器,将形成的双侧颞浅动脉额支扩张皮瓣转移,行小口畸形矫正及胡须再造术;三期断蒂。分析应用颞浅动脉双蒂皮瓣矫正小口畸形及胡须再造的手术效果。结果:9例皮瓣皆成活,且血运情况良好,皮瓣色泽与正常皮肤相近,口部活动度正常,未见挛缩,胡须毛发生长良好,无臃肿,外形美观,立体感强。结论:应用颞浅动脉双蒂皮瓣矫正小口畸形及胡须再造是一种效果优良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颜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松解术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方法:一般情况:选择拟行颜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松解术的小儿例23例,其中颈部瘢痕挛缩畸形15例,颜面部瘢痕挛缩小口畸形6例,颈部瘢痕挛缩并小口畸形2例.年龄4-12岁.5例患儿在睡眠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鼾音,11例患儿下颌骨发育畸形(小下颌).颈部瘢痕患儿头颈后仰受限<800,小口畸形患儿张口受限<3cm.麻醉方法:不合作小儿先肌注氯胺酮5-6mg·kg-1入睡.消毒铺巾后用1%利多卡因进行颈部、口周瘢痕局麻并静脉注射氯胺酮1-1.5mg·kg-1后手术医生对颈部、口周瘢痕进行手术干预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mg·kg-1,芬太尼3ug·kg-1,异丙酚1.5mg·kg-1行麻醉诱导,经口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阿曲库胺0 25mg·kg-1静脉注射、吸入1%-2%异氟烷,手术时间较长则追加氯胺酮1-1.5mg·kg-1.在手术结束包扎前停止使用异氟烷,吸净咽腔分泌物,待自主呼吸恢复、SPO2>96%、患儿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结果所有患儿在整个麻醉过程中均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前后的SPO2、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小儿颜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松解术可在手术干预后进行麻醉诱导,经口气管内插管.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较高.但应备好气管切开包和粗针头.术前对患儿气管插管难度的估计和手术干预后对气管插管难度的估计至关重要,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8.
曾永红  王晓波  陆伟  孙应明  丁加根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388-1389,I0006
目的:对面横裂的传统手术方法加以改进,使口角形态更为自然、上下唇运动协调,减少口角溃烂,并使颊部丰满。方法:改变两种传统方法直接缝合口角的方式,而以三角形返折瓣形成新口角;尽量保留颊部软组织,行肌功能修整,恢复口轮匝肌环形结构;颊部皮肤以“Z”瓣交叉,避免瘢痕直线收缩和组织菲薄的凹陷性畸形。结果:以此方法进行的8例手术,术后无一例出现口角炎和溃烂,唇外形自然,运动协调,颊部丰满。结论:采用功能性修复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上下唇运动时的协调性,术后患者表情自然,且有效地避免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30岁。2岁时左面部烧伤后,出现严重瘢痕挛缩,致左侧面骨发育不良,明显小于健侧,瘢痕黑白色相间,质地较硬,伴小口畸形,下唇外翻,左外眦下移,耳廓缺损及颞顶部瘢痕性秃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修复特殊大口畸形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对于特殊大口畸形,应首先恢复口角位置,然后修整上唇长度、红唇和唇高。测量口角恢复正常位置后至唇珠的长度并且两侧长度基本相等,根据所测量的上唇长度对上唇的畸形部位沿唇线切开分离后形成“z”形的唇红瓣,再进行对偶缝合弥补唇高不足,对口轮匝肌进行修整归位缝合以填补组织缺失,避免唇红凹陷。结果:施行手术9例,特殊大口畸形的口角基本恢复到正常位置,上唇长度和红唇基本对称,唇高适中,大口得到缩小,闭唇时齿不外露,修复后切口无明显瘢痕增生,整形美容效果良好。结论:本术式首先恢复口角正常位置,在口角恢复正常位置后对唇红、唇高等部位进行改形,重点在形态美方面修整,是修复特殊大口唇畸形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