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1935年,Whipple等首次报道对壶腹癌二期施行胰头切除术,但那时的胰头切除术并没有切除胃和十二指肠。1946年,还是Whipple等人报道了壶腹癌和慢性胰腺炎的一期胰头切除术,为彻底切除胰头区而把十二指肠和一部分幽门同时切除。1969年,Warren报道了胰头切除兼广泛的幽门侧胃大部切除和迷走神经切除术,术后吻合部位溃疡的发生率降至7.5%,而Whipple原来只切除部分幽门的胰头切除方法,术后吻合部溃疡发生率高达17%。此后,尽管胃切除会导致消化不良、腹泻、倾倒综合症等征并发症,但从防止消化性溃疡发生的角度上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行幽门侧胃大部切除几乎已成为常规,并顺利地开展应用。1978年,Traverso、Longmire等人报道了保留幽门(胃)的胰十二指肠功除术(Pylorus preserving  相似文献   

2.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自Whipple报告十二指肠乳头癌根治术成功病例以来,已能进行胰头部范围癌根治术。过去,因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远期效果不好,故也有否定该术式的报告。但最近随着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而有术后远期生存率也比以前增高的报告。另外,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适应证的胰头癌、乳头癌、下部胆管癌、十二指肠癌,其预后有很大差别。本文就有关决定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预后的因素进行叙述。1.胰头癌据全国统计,胰腺癌切除2102例中,5年存活率为17.4%,即便是胰腺癌中最多的普通型胰管癌,几乎全部病例均可见到淋巴管、血管或神经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和后腹膜神经丛浸润发生率尤高,切除病例多数在手术时已为进行性胰腺癌。即使是小胰腺  相似文献   

3.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扩大廓清术,使胰头癌的治疗已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由于术后严重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术后管理常比较困难。从手术切除的胰腺组织的重量来看,标准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和扩大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后残存胰腺组织的重量分别为60%和40%。所以,认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扩大廓清术后引起胰性消化障碍的原因之一,即可能是残存胰腺组织减少所致。另外,作者采用腹腔神经切除术后的狗进行了Thiry-VellaLoop 吸收功能的研究。可见神经切除后肠管运动机能亢进和运动机能恢复后肠管上皮持续地吸收功能低下。进一步又在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结扎阻断肠淋巴主干的狗进行实验,当淋巴主干被阻断后便出现高度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胰腺癌被确诊时,已为进展期。因而,胰腺癌手术是对进展期癌的手术。此时,对于尚无远隔脏器转移,肝转移以及腹膜播散(即病灶限于局部)的病例,在理论上手术根治是可能的。有报告胰腺癌行全胰摘除术比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预后更好。因而,应积极施行全胰摘除术。多数进展期胰腺癌的手术根治,用标准的切除术是很难成功的,所以有必要行胰周多脏器的联合切除。如保留部分胰腺有困难,则可施行全胰摘除术。对全胰摘除的病例,需行胰岛素补充疗法。与部分胰腺切除病例相比较,术后急性期以及恢复期的代谢,结果并非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可并发症有脓肿、胰液瘘、消化道及腹腔内出血等,特别是严重消化道及腹腔内的大量出血,采用内镜下止血极为困难,再手术止血的困难也很多。作者对经动脉栓塞术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研究。1993年1月~1997年3月,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计5...  相似文献   

6.
胰腺切除术是在胰腺炎症、外伤、肿瘤初期、胃、胆道癌症根治术时所实施的手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为其代表术式。因手术切除了消化吸收的中间脏器,为再建消化道需实行胰空肠吻合。而活化的胰液具有很强的消化作用,且胰的内、外分泌机能与周围各脏器密切相关,因手术影响,术后可出现具有消化作用的胰波外漏及消化吸收机能低下等问题。本文将术后管理分为呼吸循环管理、各种引流管管理及营养管理三部分论述如下。一、呼吸循环管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时间长,麻醉清醒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清醒后因疼痛,不能深呼吸及咳嗽,很容易发生换气量低下及咯痰困难。对存在呼  相似文献   

7.
庄祥云 《日本医学介绍》1995,16(11):512-513
胆道癌的扩大手术消化道癌的理想根治术,应当是包括肿瘤可占据的部位在内充分切除及所记淋巴结的廓清术.肝外胆道系统,在肝和知、十二指肠之间有联接作用,因此在这个部位的肿瘤可以直接蔓延的方式向上述脏器进展.故肝·胆道·胰头十二指肠合并切除术(以下简称肝院同...  相似文献   

8.
在胰腺头部周围的癌瘤,特别是胰头部癌瘤行胰头切除时,远期存活率很低,为了提高根治效果,正在广泛地开展全胰切除术。全胰切除比胰头部切除有如下好处:(1)除胰头部病灶外,尚能切除胰尾的连续性或非连续性癌病灶。(2)切除浮游在体尾侧胰管内的癌细胞。(3)切除脾动脉周围、脾门部、胰体尾周围等转移的淋巴结。(4)易于廓清腹主动脉和主要血管周围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以往,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术后腹腔出血,主张急诊手术止血,但预后极为不良。最近,利用血管造影技术后,经皮插管止血疗法逐渐盛行。作者对11例术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腹腔内出血患者,施行了经皮插管出血动脉栓塞术(TAE),成功地控制了出血。对象:年龄39~78岁,平均63岁。男8例,女3例。其中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5例,结肠切除术后3例,全胃切除术后2例,子宫全切术后1例。手术后出血时间2~30天,平均20天,除子宫全切1例外,余均伴有感染。方法:先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后,把导管尖端插至血管出血部位处,超选择性施行TAE。栓塞剂有金属线圈、明胶海绵碎片。结果:11例共施行TAE15次,止血均获成功,循环功能改善。其中2例初次经导管注射加压素,但止血失败,后改用TAE,出血即刻停止。施行TAE后48小时,栓塞之血管无一再出血,有3例因其他“血管再  相似文献   

10.
任太行 《日本医学介绍》1994,15(11):508-509
胰头癌扩大的淋巴结廓清胰腺癌的预后较其它消化器癌尤为恶劣。据日本全国统计手术切除病例5年生存率不足17%。原因之一,是胰腺位于腹膜后,和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尤其和门静脉系毗邻,沿着这些脉管有淋巴网、神经网结构。总结本科胰头部胰管癌手术切除病例的淋巴...  相似文献   

11.
从日本全国胰腺癌登记资料来看,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发现时半数以上的患者超过Ⅱ期,仅20~30%可行手术治疗,术后生存期也很短,胰头癌平均23个月,胰体尾部癌平均8个月。尽管CT、US(超声波)、ERCP(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等检查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但对早期诊断及与慢性胰腺炎的鉴别中尚存在一定困难。肿瘤标志的研究在胰腺癌的普查、早期诊断、判定疗效、评价预后、监测复发等方面都有所进展。对胰腺癌较敏感的肿瘤标志:CA_(19.9)(糖链抗原_(19-9))、POA(胰胎抗原)、KM_(01)(单克隆抗体01),Dupan-2(人胰腺癌细胞抗原-2)、PCAA(胰癌相关抗原)、PCAAc(大肠粘膜中提取的PCAA)。各种癌均相关的肿瘤标志:CA_(125)与CA_(50)(糖链抗原_(125)与_(50))、铁蛋白、TPA(肿瘤多肽抗原)、IAP(免疫抑制性蛋白)、RN_(ase)(核糖核酸酶)、PSTI(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此外还有胰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     
在日本由于大肠癌的发病率较胃癌低,所以与胃癌相比,其早期诊断的普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均落后一步,但自1973年制成“大肠癌规约”以来,随着临床病理学研究的进步和手术术式的改革,使大肠癌的疗效明显提高。本文以产业医科大学第一外科病例为基调,参考有关文献,阐述大肠癌治疗的进展。一、临床资料病例数100例(包括内窥镜息肉切除术),切除91例(切除率94.8%),根治手术73例(根治切除率76%)。姑息切除18例,其原因属S或A因素的5例,H因素的9例,P因素的4例。  相似文献   

13.
一、外科治疗的变迁与成绩目前消化性溃疡的外科治疗是根据Schwarz 的“无酸即无溃疡”的理论,以降低胃酸分泌为目的,因此手术方法有二:一是行幽门侧胃大部切除术(简称胃大部切除术),一是行迷走神经切断术(简称迷切术)。不论是十二指肠溃疡还是胃溃疡行部分胃切除术后,患者均于较短时期内治愈,很快即可恢复工作。在日本术后复发率低于1%。然而少数病例于术后一段时间有倾倒综合征、小胃症状及腹泻等并发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第2外科,1963~1983年21年间,共做胸段食道癌切除术482例。从手术直接致死数来看,已由25%减至3%。其主要原因,是提高了术后呼吸道管理和营养管理,及有效地克服吻合口瘘。在手术死亡原因中,最多的是肺部并发症。因此,以肺功能为中心,对术前检查数据进行回顾性探讨,确定一期食道手术的适应标准,对不能做一期手术的病例,进行二期分割手术,因此直接死亡人数显著减少。在此基础上,由于术后不采用间歇性正压呼吸(IPPB),术前、术后采用高营养疗法,特别是呼吸器的使用,加强了术后呼吸管理,遂使直接死亡率进  相似文献   

15.
消化吸收与胰腺的外分泌功能有密切关系。在吸收不良综合征里,多种疾病、综合征以及症状,都取决于与消化吸收有密切关系的因子。伴随胰腺外分泌障碍的表现,主要有胰腺的炎症性疾病,特别是慢性胰腺炎及肿瘤所致外伤性侵袭,例如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胰腺全切术等所造成的外分泌障碍。这里,仅就最近关于胰腺囊性纤维症(CF)的见解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告1965.1~1982.1关西医科大学胸外科119例外科治疗Ⅲ期肺癌中77例作了切除手术。77例中.23例并行肺脏毗邻部分切除的扩大根治术,其中包括胸壁9例、横膈6例、心包6例和左心房壁2例。扩大切除率为19.3%。扩大手术的23例中,术中死亡1例(4.3%);2例(8.7%)因呼吸功能不全死于术后1个月内;  相似文献   

17.
胰癌患者人数近年有所增加,而手术效果尚未提高,所有确诊病例的转归均在一年内死亡。根据最新的预后调查,手术切除病例的五年生存率均为18.6%,T_1病例的五年生存率为39.6%。如早期切除,其预后并不一定悲观。自1973年以来,试用血清早期诊断胰癌,使用过胚胎癌抗原(CEA)、胰腺胚胎肿瘤抗原(POA)、组织多肽抗原等多克隆抗体。自1979年Koprowsk等研制CA19-9以来,多应用单克隆抗体。胰癌的早期症状:如出现胰癌的早期特有症状或症状群则便于诊断。厚生省主办的早期发现胰癌学习班,调查比较可切除胰癌病例的早期症状和不可切除胰癌病例的早期症状,发现可切除胰癌病例多有黄  相似文献   

18.
据1962~1974年统计,头颈部癌在日本占全身癌的5.18%,其中鼻、咽、喉等管腔癌为1966例,占头颈部癌的71.5%。喉癌489例,5年生存率达72%,Ⅰ、Ⅱ、Ⅲ期接受放射治疗。舌癌287例,5年生存率为58%,Ⅰ、Ⅱ、Ⅲ期生存率几乎无差异,多以放射疗法为主,凡晚期癌或Ⅰ、Ⅱ、Ⅲ期癌经治疗后的复发癌均行手术疗法。鼻咽癌83例,5年生存率为41%,均作放射治疗,已有远隔器官转移者伍用化学疗法。口咽癌112例,5年生存率为51%,为了保存功能仍以放射治疗为主,不适于放疗时作扩大切除术。喉咽癌  相似文献   

19.
早期胃癌     
作者根据自己去日本参观学习和日本专家来华交流的内容等,概括地介绍了日本在早期胃癌(以下简称早癌)的研究上所取得的进展。一、较高的早癌检出率据高木氏等列举资料:46~55年手术胃癌为1,313例,早癌28例仅占2.1%;66~75年手术胃癌2,413例,其中早癌竟有678例,占28.1%。30年今昔对比,该院早癌占胃癌手术率之比上升了14倍。日本对胃癌普查发现的例数用发现率表示,而对普查发现的早癌数通常用早癌/切除胃癌之比来计算,即检出率。作为早癌最后确诊是靠切除胃病理诊断.这样计算早癌的检  相似文献   

20.
黄疸是胰头癌的主要体征。黄染时多是向胰外扩散的进展癌,此时发生在胰内直径2.0cm 以内的小胰癌(T_1胰癌),多以黄疸而被发现。多数胰头癌以主诉黄疸求医;黄疸发展迅速。最近由于影像诊断,特别是超声诊断的普及和提高,这种小胰癌在初诊时就能被发现。作者就与黄疸有关的超声波所见为中心,以经治的切除标本在2.0cm 以下的12例小胰癌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