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晓婧  柳洁 《当代医师》2014,(4):491-494,49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和肾病(DN)的影响,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胰岛素抵抗( HOMA-IR、ISI)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关系。方法纳入241例T2DM患者,根据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视网膜病变和肾病诊断标准分组,分析其年龄、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微量白蛋白(MAU)与VEGF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年龄、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HOMA-IR、HbA1c以及MAU与VEGF及Hcy水平增高均呈正相关,ISI与VEGF及Hcy水平增高呈负相关;Hcy与VEGF两者之间也呈正相关( r =0.498, P <0.01);分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HbA1c和VEGF水平较高、ISI较低、Hcy≥10μmol/L可能为DR的危险因素( P <0.05),而较高的Hcy和VEGF水平可能为DN早期的危险因素( P <0.05)。结论血浆VEGF和Hcy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均与ISI呈负相关;高血浆Hcy、VEGF水平可能是T2DM患者患DR、DN早期的危险因素,较低ISI的患者DR的危险程度较高,但ISI降低可能并不是DN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氧化亚氮(NO)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分别检测66例临床初诊T2DM、30例健康者血浆中ET-1、NO和vWF;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T2DM组空腹血糖(FBG)和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组ET-1、vWF均增高(P<0.05),两组NO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2DM组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较对照组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ET-1、vWF与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率呈负相关(P<0.05). 结论:临床初诊T2DM患者存在ET-1、vWF水平增高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内皮细胞标志物ET-1、vWF可反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红霞  原杰  杨敏  柳洁 《中原医刊》2013,(23):109-11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氧化氮(NO)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OSAHS合并T2DM患者17例为OS。AHS合并T2DM组,OSAHS患者26例为OSAHS组,T2DM患者20例为T2DM组,正常对照组26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整夜7h的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并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晨醒10min内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浆ET-1、血清NO。结果OSAHS并发2型糖尿病组与OSAHS组和糖尿病组及正对照组比较,血浆ET-1升高(P〈0.05),血清NO浓度及NO/ET-1比值降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组患者血浆ET-1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r=0.731,P〈0.05),血清NO水平与血糖呈负相关(r=-0.576,P〈0.05);OSAHS组患者血浆ET-1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呈正相关(r=0.812,P〈0.05),血清NO水平与AHI呈负相关(r=-0.724,P〈0.05)。结论OSAHS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与OSAHS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比较,血浆ET-1浓度升高,血清NO浓度、NO/ET-1比值降低,说明OSAHS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受损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血管内皮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无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胆固醇(HDL-C)、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 (1) 2型糖尿病患者FPG、HbA1C、TG、LDL-C及HOMA-I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组患者LDL-C、FINS与HOMA-IR均高于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均P<0.01).(2)2型糖尿病患者ET-1、vWF与PAI-1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而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组ET-1、vWF水平又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均P<0.01).(3)2型糖尿病患者ET-1、PAI-1与 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受损,而在并发大血管病变时,内皮功能损伤与胰岛素抵抗呈进一步加重;内皮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具有相关性,内皮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与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的相关性,为临床进行血管内皮保护提供理论根据。方法: OSAHS患者42例,2型糖尿病患者38例,OSAHS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32例,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polysomnography,PSG)及空腹血糖检测确诊。所有入选者在睡眠监测结束,晨醒10 min内采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浆ET-1及血清NO。结果:OSAHS并发2型糖尿病组与OSAHS组和糖尿病组患者比较,血浆ET-1浓度升高(P<0.05),血清NO 浓度及NO/ET-1比值降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组患者血浆ET-1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r=0.729,P<0.05),血清NO水平与血糖呈负相关(r=-0.586,P<0.05);OSAHS组患者血浆ET-1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呈正相关(r=0.820,P<0.05),血清NO水平与AHI呈负相关(r=-0.734,P<0.05)。结论:OSAHS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与OSAHS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比较,血浆ET-1浓度升高,血清NO 浓度、NO/ET-1比值降低,说明OSAHS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受损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在不同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病程人群中进行骨钙素(BGP)、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数值测定,探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BGP与血糖、血脂间的相互关系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法、电化学发光法、高压液相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测BGP与相关实验室参数指标。结果 (1)BGP水平从NGT到IFG再到新诊断T2DM组最后到T2DM病程10年以上组逐渐降低(P<0.01).(2)BGP与FPG、HOMA-IR、HbA1C、TG呈负相关(P<0.01);BGP与BMI、TC无相关关系(P>0.05);BGP与FINS、HDL-C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3)新诊断T2DM组与T2DM病程10年以上组间BGP、FPG、FINS、HOMA-IR、HbA1C、TG、HDL-C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BGP与FPG、HOMA-IR、HbA1C、TG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BGP与FINS、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BGP与血糖及血脂关系密切,是糖、脂代谢调节的重要参与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其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103例老年DM患者根据FIB水平的不同,分为正常FIB组(Ⅰ组)和高FIB组(Ⅱ组),比较两组的年龄、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同时检查下肢血管彩超和头颅CT或MRI。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年龄大、女性构成比高、病程长、HbA1C水平高、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P〈0.01~0.05)。回归分析显示,FIB与LDL、年龄、HbA1C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DM病程延长,长期血糖、血脂控制不良及胰岛素抵抗,老年2型DM患者FIB明显上升,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 羟维生素D[25(OH)D] 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716 例T2DM 患者,检测血清25(OH)D 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肝肾功能、血钙及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根据颈动脉IMT 分为IMT 增厚组(IMT>0.9 mm)和IMT 正常组(IMT ≤ 0.9 mm)两组,比较两组间血清25(OH)D 水平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IMT 增厚组血清25(OH)D 水平低于IMT 正常组;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 与年龄、收缩压、糖尿病病程、hs-CRP、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bA1c 及腰臀比呈正相关(P <0.05),与25(OH)D、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 <0.05);血清25(OH)D 与颈动脉IMT、HbA1c、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甲状旁腺素及空腹血糖呈负相关(P <0.05),与空腹C 肽呈正相关(P <0.05)。结论 T2DM 患者血清25(OH)D 水平缺乏可能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其可能在T2DM血管并发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T2DM患者,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受试者空腹采血,测定血清抵抗素、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行OGTT并测定C肽、胰岛素及生化检查,同时测血压、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结果: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vWF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NO低于正常对照组。T2DM组抵抗素与vWF呈正相关;与NO呈负相关。结论: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增高,且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呈正或负相关,提示抵抗素可能与T2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关,是预测血管并发症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2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30例;以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NC)组.分别测定Hcy、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血浆内皮素(E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水平.结果 T2DM患者CEC、ET、vWF、CD62p、CD63、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R组CEC、ET、vWF、CD62p、CD63、Hey明显高于NDR组(P<0.01).血浆CEC计数和ET浓度呈正相关(r=0.839,P<0.05);Hcy浓度与CEC计数呈正相关(r=0.615.P<0.05),Hey与ET浓度呈正相关(r=0.642,P<0.05).Hcy与CD62p呈正相关(r=0.623,P<0.05),与CD63呈正相关(r=0.542,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浆Hcy、CEC、ET、vWF、CD62p、CD63水平升高与DR有密切关系,血浆Hcy升高、血管内皮损伤与血小板活化可能在DM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Zhu H  Shi C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0):2837-2839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DR病程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调查研究。散瞳眼底镜检查及眼底荧光造影作为分组金标准,在2型糖尿患者群中测定96例存在视网膜病变患者(病例组)及144例尚未出现视网膜病变患者(对照组)外周血浆ET-1与VEGF。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结果血浆ET-1在DR不同临床分型的组间[轻度非增殖性DR(NPDR),中、重度NPDR和增殖性DR(PDR)组分别为(178±24)、(197±51)、(231±7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86,P〈0、01),而外周血VEGF组间[分别为(31±10)、(31±8)、(32±10)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29,P〉0.05)。与DR临床分型相比,血浆ET-1、病程均呈正相关(r=0.504,0.291,均P〈0.01),外周血VEGF呈负相关(r=-0.252,P〉0.01)。DR不同临床分型的ROC曲线分析,血浆ET-1均位于机会对角线以上,而外周血VEGF曲线均位于机会对角线以下。血浆ET-1轻度NPDR曲线下面积为0.742,中、重度NPDR为0.723,PDR为0.857。而外周血VEGF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296、0.297、0.293。血浆ET-1在DR不同分型的诊断界点分别为173、197、180ng/L。结论外周血浆ET-1在DR不同临床分型的检测价值均明显优于VEGF,对于确定DR高危人群和预测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外周血VEGF浓度与眼局部VEGF表达可能并不一致。DR的发病及病情随DM病程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2.
欧造国  杨刚毅  刘纯  李伶 《重庆医学》1999,28(5):330-331
目的:为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R 关系。方法:分组分析了56例伴和不伴DR的2型糖尿病(DM)人血浆ET和NEEA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结果:2型DM病人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伴有DR组病人又明显高于无DR的病人。  相似文献   

13.
罗西明  黄筱敏  黄秀琴  李珍宇 《吉林医学》2012,33(15):3155-3157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42例,分别测定血压(Bp)、体重指数(BMI),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NS)、糖化血红蛋白(GHb)、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微量蛋白尿(UmAlb)、血浆总蛋白(TP)。病例组中53例作眼科临床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裂隙灯下前置镜检查眼底。参照中国眼底协会(1984年)制定的标准对视网膜进行分型、分期。典型病例作前置镜下眼底照相。结果: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对比,HCY、微量蛋白尿、尿素氮、血肌酐、尿酸无统计学差异;②在所有受检者中,HCY与年龄、性别、肌酐、尿酸有明显相关性;③在对照组,HCY与微量蛋白尿有负相关性,与三酰甘油正相关,与BMI正相关;在糖尿病组无上述相关关系;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程度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正相关;与HCY无明显相关性;⑤两性别组间,BMI、HCY、Cr、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结论:高血糖为影响DR发展的明显优势因素,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肾病中的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2型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特点,分析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3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视网膜病变情况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105例),背景期DR组(27例),增殖期DR组(21例),并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人群为对照组(30例)。记录病程,比较各组人群血糖值、hs-CRP、Hcy,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随着眼底病变的进展,背景期DR组、增殖期DR组FPG、hs-CRP、Hcy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或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P<0.05),随着糖尿病的进展,背景期DR患者已经出现Hcy、hs-CRP水平的升高,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在增殖期DR患者中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明显,已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cy与hs-CRP呈正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cy、hs-CRP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在增殖期DR患者中上述指标的异常更为明显,联合检测可更全面评估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内源性配体 ghrelin水平的改变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血浆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41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37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实施降压治疗,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健康对照组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 ghrelin水平及其它内皮相关指标,并分析血浆ghrelin与血压(BP)体质量指数( BMI)、腰围腰臀比血脂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1)、NOvWF之间的关系。【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1),而血浆Hcy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该组经降压治疗9个月后患者BPBMI血脂及血浆ghrelinET-1vWF水平均降低(P < 0.01),且血浆HcyNO水平无显著变化(P > 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浆ghrelin水平与ET-1呈显著正相关(r = 0.37,P < 0.01),而与血糖BMI呈负相关(r = -0.29,P < 0.01;r = -0.26,P < 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ET-1是影响血浆 ghrel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的显著升高可能与高血压患者血浆中高水平的ET-1刺激了机体自身的ghrelin的代偿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Som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erum resistin levels increas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Whether the increase of resistin is related to inflammatory or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s still unk...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61-64
目的 分析我院糖尿病人群常规筛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63例,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病情况,并采用统计方法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963例糖尿病患者,发现DR患者189例,非DR患者774例,患病率19.63%,其中轻度DR 69例,占7.17%,中度DR58例,占6.02%,重度DR 54例,占5.61%、增生性DR8例,占0.83%。DR患者与非DR患者在文化程度、家族史、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FPG、HbAlc、餐后2 h血糖、BUN、血尿酸和S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FPG和HbAlc为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FPG和HbAlc为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为保护因素,因此对于病程长、血糖控制效果差及文化程度较低的糖尿病人群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