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规范化的献血健康教育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把2001年实施单一、局限、泛化的卫生宣传教育时参加献血的30036名献血者设为对照组;自2002年开始实施规范化的献血健康教育程序两年后即2004年参加献血的47891名献血者定为干预组,对两组无偿献血各项指标及献血者主动退出、延期献血及不宜献血人数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干预组的自愿献血人数、再次献血人数、一次献血400毫升人数、脂肪血人数、献血投诉人数、主动退出人数、延期献血及不宜献血人数等统计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规范的献血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无偿献血工作质量,确保献血者健康,用血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曲舒江 《中国健康教育》2012,(12):1072-1073
在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的时代,献血者对献血知识了解的程度、献血时的心理活动和健康状态、外界正负面影响的力度等因素对献血者的心理活动和献血过程有密切的影响。无偿献血是一项持续永久的工程,在献血服务工作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对提高自愿无偿献血工作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3.
自1998年10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献血途径由传统的有偿献血转变为无偿献血,标志着我国的无偿献血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全面推动了我国血液事业的健康发展,血液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无偿献血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社会工作,直接关系到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健康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如何保障无偿献血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护措施,保障献血者的身心健康和采血工作的正常进行,使健康适龄的公民能够积极踊跃地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方法通过统计1998年开展无偿献血以后对献血不良反应进行现场救护的记录。结果本次调查显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2%,分析原因主要为精神紧张,其次为献血前过度疲劳、献血环境不理想、医护人员服务欠佳,经及时处理无一例出现后遗症。结论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在于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做好献血前的宣传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培养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充足的血液.方法 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无偿献血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发展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保障了临床安全有效充足的血液供应.结论 实施献血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无偿献血工作质量,确保采供血安全,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无偿献血是保证血液质量和安全的根本途径。我国无偿献血全民教育存在献血常识认知缺失,献血相关政策法规普及缺失,献血信念及责任意识缺失等问题,提出将无偿献血纳入健康教育计划,全民普法、以法促德,注重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培养等应对策略来改进。  相似文献   

7.
在对目前我国无偿献血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关于无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指出优化献血服务,是促进无偿献血发展,提高献血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建立及维护献血微信公众平台,通过比较微信公众平台干预前后特定人群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度及献血行为的变化,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在献血健康教育及招募中的作用。采用微信平台实施献血健康教育对无偿献血认知度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微信平台有潜力成为未来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献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10-01实施。无偿献血是提高血液质量,确保临床用血的根本之举,也是一项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它既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献血工作从有偿献血转变为无偿献血,这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形式、全方位、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公民的无偿献血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群众对献血存有畏惧思想,不敢献血;而在敢于献血的人群中又有一部分由于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的献血反应,挫伤了他们的献血积极性,以至他们不敢再次献血,这些都是由于献血者…  相似文献   

10.
湖州市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是保障无偿献血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湖州市无偿献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血液紧张状况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二是人们对自愿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还不够强;三是血液安全问题存在隐患;四是人们对服务工作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建议从五个方面构建湖州市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①以法律规范为依据,建立科学管理机制;②以宣传教育为切入点,建立献血招募机制;③以保障供血为要务,建立应急队伍机制;④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建立血液安全机制;⑤以优质服务为依托,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为推进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1—2012年河南省、郑州地区无偿献血量和献血人次等数据;同时,整理2001—2012年郑州、河南省、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发展数据,并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的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方法,按检验水准α=0.05分析郑州地区无偿献血数据与经济发展数据的相关性。结果郑州地区无偿献血增长幅度表现为波浪式,2004、2007、2008年增长幅度在20%以上,其他年份在15%以下。与经济发展各项数据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值均〉0.99,P值均〈0.01。结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政府必须持续加大无偿献血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才能实现无偿献血与经济协同发展,确保无偿献血量持续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2.
于杰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76-2577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在校大学生和公务员对义务献血相关知识的知晓现况,从而推进无偿献血的发展。方法通过以自填方式发放问卷调查,对获得无偿献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途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对无偿献血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8.7%,男女适量献血对健康无害知晓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05);适量献血量为200~400 ml的知晓率,经统计学检验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6,P﹤0.01)。结论无偿献血需要持之以恒的宣传,宣传的形式和载体应多元化,做到全面、持续、新颖。  相似文献   

13.
白俊凤 《职业与健康》2010,26(8):909-910
目的掌握呼和浩特地区血液检测阳性无偿献血者的分布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的招募工作,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方法用ELISA、RPR、赖氏法等对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样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508份血样不合格总数1717份,阳性率为6.0%。结论加强宣传,做好献血前识别高危献血者的工作,保证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基层捐血屋的单一功能配置已无法满足群众的综合性服务需求。选择离城区较远、人口基数较大的基层捐血屋,展开包括无偿献血宣传、招募、血液采集、成分制备、贮存与发放以及血费报销和献血者归队等功能拓展。这对促进农村无偿献血发展,提高血液成分制备率,提升献血服务质量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田晓蓉  王建明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05-2807
目的描述江苏省扬中市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人群分布特征及无偿献血人数变化趋势,为实现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7—2011年在镇江市中心血站扬中采供血点自愿登记并参与无偿献血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无偿献血人群特征分析。结果 5年来,参加无偿献血者共计8 924人次,累计无偿献血量2 847 270 ml。单次献血以300 ml为主(78.9%)。无偿献血者中男性4 577名(51.3%),女性4 187名(48.7%);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7岁,中位年龄36岁,40岁以上献血者随年龄增加,献血人数迅速降低;不同月份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数变化较大,冬春季献血人数较少;无偿献血者以该地居民为主(861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8.9%,大专及以上占31.2%,高中及中专占29.9%。结论献血员结构的分析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宣传、动员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祖国医学论证献血有益健康。方法通过阅读古今经典文献,从血的生成及补偿,气虚、血虚和气血虚,刺络放血功效、献血后营养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同时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进行国医观察。结果适量献血很快就可补充,不会出现气血虚症状,能促进新陈代谢,明显改善了舌象、脉象、血流变的指标。结论国医理论和观察均证实,适量献血有益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前,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均已建立,但对长效机制的考核尚未真正形成。据此,提出10点建议:一是将无偿献血纳入各级政府"三个文明"考核内容;二是将无偿献血纳入文明创建考核内容;三是将无偿献血教育纳入公民健康教育考核内容;四是将无偿献血纳入相关部门绩效考核内容;五是将无偿献血宣传纳入新闻媒体公益宣传考核内容;六是将支持无偿献血公益宣传、服务内容纳入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公益性捐赠管理范畴;七是将血站每年采供血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公示;八是将采供血机构献血服务和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内容;九是完善无偿献血返还制度;十是建立公民用血制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的知识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无偿献血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2个乡镇36个自然村内18~55周岁的健康农民2400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无偿献血政策和知识的知晓率为18.0%,知道定期献血对健康有利的占39.8%,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占50.1%,其中需要以经济补偿方式回报的占65.7%。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献血次数的人,对无偿献血相关政策和知识知晓程度不同,接受意愿不同。[结论]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相关政策和知识知晓率低,无偿献血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做好农村居民无偿献血健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