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失败患者术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总结失败原因,以提高经胸超声心动图术前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不成功患者。在分析左室造影主要观察指标后,用美国GE公司ViViD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在不同切面于术后重复测量室间隔缺损大小、观察缺损口形态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以及各瓣膜的反流程度。结果:10例室间隔膜周部缺损,8例伴有膜部瘤,仅2例为单出口型,瘤体基底部宽度为6~18mm,基底部残端距主动脉瓣环距离0~5mm,距三尖瓣隔瓣距离2~5mm;均伴不同程度三尖瓣返流,其中,中至重度3例;伴有主动脉瓣反流4例,为微量至轻度。无膜部瘤2例。结论:由于经胸超声心动图受影响因素较多,因而对室间隔缺损的定位和大小的测量,应选择多切面、多方向的连续扫查法,严格标准切面,以筛选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适应证及合适封堵器大小,保证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欧斌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181-182,185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观察组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VSD缺口大小:观察组的检查结果为(3.76±1.01)mm,与对照组的(3.94±1.07)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能够进一步明确缺口大小,提高封堵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VSD)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55例PVSD患者,年龄6个月~43岁。PVSD直径2.0~6.0mm,均经胸骨中下1/3段2.0~4.0cm正中小切口行微创VSD封堵术。51例采用食管超声,4例采用经胸壁超声。术后密切随访观察,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 55例患者均微创封堵成功。其中应用等边对称封堵器41枚,偏心封堵器14枚。随访1~3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VSD封堵术治疗PVSD的近期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郭俊晓 《中国医药》2012,7(10):1209-1210
目的 探讨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应用国产封堵器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5-8月2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前行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符合封堵条件者在全身麻醉下经口插入食管超声探头,根据室间隔缺损最大直径选择合适的封堵伞.手术开始后TEE监测整个封堵过程,引导封堵伞的位置,评价即刻封堵效果,确认是否有残余分流及并发症.结果 20例患儿全部封堵成功,TEE显示封堵器与室间隔缺损边缘吻合紧密无残余分流,术后4~7d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无分流及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TEE经胸微创治疗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有效,无需体外循环,创伤小,无X线辅助,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房间隔缺损(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6.2%~22.0%,近年来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右心导管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作者于2009年2月~2009年8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进修期间,应用经胸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TTE)及X线透视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79例患者,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右心导管介入方法治疗的46例房间隔缺损的大小、残缘的情况及所选Amplatzer封堵器的型号,术中、术后监测封堵器放置情况及房水平是否存在残余分流、二尖瓣及三尖瓣启闭情况,右房壁及主动脉管壁完整性,右心负荷变化及右室壁运动改善情况.结果:45例ASD损患者封堵成功,1例封堵失败.结论:TTE在ASD损封堵术前筛选病例、术中监测、术后随访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ASD损封堵术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介入封堵治疗缺损性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在缺损性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及观察封堵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本组选择各种缺损性先心病患者30例,男11例,女19例。其中房间隔缺损6 例,室间隔缺损16例,动脉导管未闭6例,左室右房通道1例,室间隔膜部瘤破裂1例。超声心动图封堵术前观察各种缺损类型、大小、形态,术中封堵器的释放监测,术后观察封堵术疗效。结果房间隔缺损 8.0-18.0mm,平均约12.8mm;室间隔缺损2.5-8.0mm,平均约4.6mm;动脉导管未闭3.0-7.0mm,平均约 3.5mm;室间隔膜部瘤破裂口约2.7mm,室间隔缺损口距主动脉的距离>2.0mm;各种缺损选择的封堵器号, 房间隔缺损6.0-30.0mm;室间隔缺损4.0-12.0mm;动脉导管未闭4.0mm;三者平均11.2mm。室间隔缺损口距瓣膜距离过小者应用偏心型封堵器。30例封堵术成功率达100%。其中2例封堵后出现少量返流,均为室缺。1个月后1例呈微量残余分流,1例残存分流消失。术中出现相应心律失常,多以早博及传导阻滞出现,术后逐渐消失。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观测各种缺损性先心病的缺损大小、形态及与周边的结构关系,用以指导封堵器大小的选择和释放观测,评价封堵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方法 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使用Amplatzer封堵伞,TTE术前筛选病例,封堵术中TTE全程监测引导,术后即刻、24h、1个月、3个月复查评价。结果 TTE测量缺损最大径为22mm、30mm,封堵伞型号为24mm、34mm。2例均获得成功,房水平分流完全消失;术中、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TTE是监测引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较好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药实践》2015,(10):734-736
目的:研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治疗的病例筛选及封堵器选择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013年45例继发孔型ASD患者,统计其术前TTE所测的ASD的形态、大小、最大径、边缘情况等,对封堵器型号及大小进行预测,经导管在X线引导及彩超监测下进行封堵。结果:44例成功封堵,成功率为97.8%,封堵器大小实际值与预测值符合率为93.3%。结论:TTE的应用对ASD封堵治疗病例的筛选及封堵器类型、大小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谢学良  黄国金  邹勇  明腾  涂洪强  张盛 《江西医药》2022,(12):2061-2062+2076
目的 分析经胸微创封堵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围术期及随访资料,总结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适应症及有效性,为临床实施和推广该术式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至2020年12月经胸微创封堵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儿347例,其中男196例、女151例,年龄4月~12岁,平均(14.7±13.1)月;体重6~32kg,平均(11.3±5.9)kg;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缺损长径1.8~10 mm。所有患儿均采用胸骨下端小切口,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经右心室表面置入偏心封堵器,全面综合评价术中数据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全组证实封堵成功共326例(成功率93.9%)。封堵成功判定标准包括:室间隔缺损无明显残余分流(分流量<1 mm),术后封堵器未脱落/无明显移位、瓣膜反流未加重、无严重心律失常及明显流出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封堵失败共21例,失败原因分别为:过导丝/鞘管困难3例,主动脉瓣返流加重8例,残余分流明显(分流量>1 mm)7例,封堵器形态偏移3例。所有封堵失败患儿均改行直视修补,手术顺利,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顺利。封堵成功的326例患...  相似文献   

11.
赵君  苏俊武  张纯  李德云 《中国医药》2012,7(5):613-61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VSD患儿51例,其中21例合并膜部瘤形成,6例膜部瘤合并多处破口.所有患儿均采用胸骨旁小切口置入Amplatzer等边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VSD.术中采用小儿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封堵过程,术后立刻评价疗效.术后1年采用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TE)跟踪随访.结果 51例患儿均成功置入封堵器.术中TEE显示7例患儿封堵器边缘仍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术后48 h采用TTE复查显示7例患儿仍存在微量分流.随访1年发现,7例微量分流患儿术后与术前肺动脉收缩压(PAS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3 ±5)mm Hg(1 mm Hg =0.133 kPa)比(56 ±9)mm Hg,P<0.05],患儿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和舒张末期左右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40 ±4)mm比(48±8)mm,(38 ±4)mm比(47±7) mm,均P<0.05];3例患儿仍有微量残余分流,但同期TTE随访显示其左心室内径、恢复正常水平.其他无残余分流的患儿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舒张末期左右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0±4) mm比(50 ±7)mm,(37 ±4)mm比(47±9)mm,均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外科微创封堵治疗VSD中,术前适应证筛选病例、术中实时监测、术后即刻疗效评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涂洪强  陈苏江  张盛  明腾  段君凯  邹勇 《江西医药》2021,56(11):1917-1919,1954
目的 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经验、与传统体外循环手术优缺点.方法 选取本院600例心脏彩超确诊为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为经胸心脏彩超示缺损直径不大于10mm.所有患者不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肺动脉高压、急性感染或其他脏器病变.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两组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手术,观察组经胸部小切口,在经食管超声的引导下送入封堵器,闭合室间隔缺损.对照组常规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切开心脏行直视下修补室间隔缺损.记录并比较二组患儿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注红细胞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全部得到有效治疗,均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无差异;观察组ICU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用血明显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封堵成功284例,术中13例因导丝通过困难、残余分流较大、位置欠佳、瓣膜返流等中转体外循环;术后3例转体外循环,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周后行封堵器取出+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术后1d发现封堵器移位,导致残余分流明显,手术取出封堵器+室间隔缺损修补;对照组无二次手术.随访6月~5年,两组均无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溶血、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节约血源,但须严格把握其适应症,出现封堵器移位,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尽早处理,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涂洪强  陈苏江  张盛  明腾  段君凯  邹勇 《江西医药》2021,56(11):1917-1919,1954
目的 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经验、与传统体外循环手术优缺点.方法 选取本院600例心脏彩超确诊为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为经胸心脏彩超示缺损直径不大于10mm.所有患者不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肺动脉高压、急性感染或其他脏器病变.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两组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手术,观察组经胸部小切口,在经食管超声的引导下送入封堵器,闭合室间隔缺损.对照组常规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切开心脏行直视下修补室间隔缺损.记录并比较二组患儿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注红细胞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全部得到有效治疗,均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无差异;观察组ICU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用血明显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封堵成功284例,术中13例因导丝通过困难、残余分流较大、位置欠佳、瓣膜返流等中转体外循环;术后3例转体外循环,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周后行封堵器取出+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术后1d发现封堵器移位,导致残余分流明显,手术取出封堵器+室间隔缺损修补;对照组无二次手术.随访6月~5年,两组均无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溶血、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节约血源,但须严格把握其适应症,出现封堵器移位,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尽早处理,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VSD)的定位及大小测量的准确性和在封堵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封堵术前选择适应证;术中监视封堵器释放过程,观察室间隔缺损处的封堵疗效及周边有无残余分流,对封堵效果进行随访。结果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进行封堵的21例患者均全部封堵成功,封堵器置入后即刻听诊,杂音减轻或消失,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无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返流,同时经心血管造影证实无残余分流和主动脉瓣返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VSD封堵术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术前选择适应证,术中监视封堵器释放过程,术后判断封堵术疗效及随访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价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 41例确诊的ASD患者,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测量缺损大小、形态、位置及周边结构,所有病例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并于术中监测。结果 39例封堵成功,经胸测量ASD最大径38 mm,最小径4 mm,选用封堵器大小10~38 mm,二者呈直线相关,2例失败。对ASD边缘纤细、摆动幅度较大者,可作为无效边缘加以排除,所得缺损孔大小更符合封堵器大小。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可对拟行封堵治疗的继发孔型(Ⅱ孔)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筛选,并可指导封堵,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究食道超声引导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室间隔缺损的患者,经食道超声引导对患者实施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的同时应用胸部超声对手术全程检测,比较两种超声检测方法在室间隔缺损部位监测的准确性。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对比两种超声检测的情况发现,经胸超声对于缺损类型的诊断上要优于食道超声,而在缺损大小的检测上经食道超声检测更为准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肺静脉血各项参数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超声能够实时的检测到手术对患者心脏造成的影响,在此类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在早期发现手术中各项心功能的变化情况,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胸小切口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效果,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8月开展的经胸小切口TEE引导下VSD外科封堵术治疗的13例手术作为观察组.以抽样随机方法选择同期开展的13例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手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等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胸小切口TEE引导下VSD封堵术较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减少了对病人身体的损伤,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是手术安全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其治疗方法为体外循环下进行的开胸手术及介入封堵术。近年来非体外循环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右心室穿刺封堵术治疗VSD在多家心脏中心应用[1,2]。我院心脏外科与超声心动图室合作开展了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收到良好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TEE在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已经确诊的VSD患者,拟行经胸小切口封堵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药实践》2018,(3):180-18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及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对比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9例房间隔缺损患儿,在遵循患儿意愿的情况下,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将患儿均分为两组,其中20例患儿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经皮组),19例患儿给予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经胸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皮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经胸组,经皮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胸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房间隔缺损患儿,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患儿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