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脊髓血管造影4D成像技术及其在脑脊髓血管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7例脑脊髓血管病的临床资料。使用双平板DSA机行2D-DSA、3D-DSA、4D-DSA数据采集,再将原始成像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利用成像软件重建动态全循环立体影像。结果 57例中,脑动静脉畸形37例,硬脑膜动静脉瘘10例,硬脊膜动静脉瘘5例,脊髓髓周动静脉瘘2例,脊髓动静脉畸形2例,硬脊膜外动静脉瘘1例。4D-DSA均做出正确诊断,指导显微手术或血管内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4D-DSA对影像进行动态分析,提供更精准的影像,丰富了脑脊髓血管病诊断金标准(DSA含金量),对脑脊髓血管病的精准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维影像融合在软脑膜动静脉瘘(pAVF)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家医院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5例p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三维影像在Siemens Artis Zee Biplane双大平板DSA机的System Syngo X-WP三维后处理工作站上应用融合软件自动融合。分析3D-DSA双血管融合、CT/MR影像融合、3D-DSA/Dyna-CT影像融合,用于协助诊断与实施血管内治疗。从供血动脉、瘘口形态和位置、引流静脉及动静脉瘘与相邻脑结构的空间关系这4个方面来评价三维影像融合对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价值。结果 3D-DSA双血管、MR/CT及3D-DSA/Dyna-CT等三维影像融合,可以把3D-DSA提供的血管系统信息与MR影像或Dyna-CT影像信息通过后处理融合在一张图像上,实现同步可视,将病变的双重血供和病变与脑组织、颅神经及颅骨的解剖关系显示清楚。5例患者的3D-DSA双血管、MR/CT或3D-DSA/Dyna-CT影像融合比未融合资料在对上述4个方面的评估上更具有价值,对诊断和手术更有意义。结论 三维融合影像更有助于对pAVF进行术前评估和设计手术计划,特别是有助于术前更好地理解病变的解剖特点和对栓塞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及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脊髓血管造影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夹闭瘘口,其中经全椎板切除入路9例,经半椎板切除入路4例。结果瘘口位于上胸段2例,中胸段3例,下胸段6例,腰段2例。全部病例手术后行脊髓血管造影复查,均未见异常瘘口及迂曲引流静脉。随访2—36个月,13例中症状基本消失、痊愈5例,症状改善、好转7例,无变化1例。结论脊髓血管造影可以准确定位瘘口位置,是诊断硬脊膜动静瘘的金标准。手术夹闭瘘口方法简单,夹闭瘘口确切可靠,效果肯定,可作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脊髓血管造影明确的硬脊膜动静脉瘘,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镜下探查硬脊膜动静脉瘘口,电灼硬膜上瘘口,夹闭引流静脉近端并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双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障碍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3例,好转2例,无变化1例。无手术死亡、截瘫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精确定位,采用显微手术直接夹闭硬脊膜动静脉瘘口,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1996年9月~2002年9月收治硬脊膜动静脉瘘病人20例,均行术前MRI、脊髓血管造影证实,手术切断瘘口处硬脊膜动脉与引流静脉的异常交通。结果 12例完全康复,8例症状改善,脊髓功能部分恢复。结论 脊髓MRI是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无创筛选检查,而脊髓血管造影是确诊的金标准;手术电凝切断瘘口效果肯定,可明显改善症状,防止脊髓损害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多模式影像学方法诊断,枕下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2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例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均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均经DSA确诊,并经枕下后正中入路成功阻断瘘口后引流静脉。结论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发病率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困难;多模态影像、尤其是DSA是确诊的主要方法;开颅手术切断瘘口后引流静脉是相对安全、有较高病灶闭塞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总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诊断及显微手术切除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确诊并行显微手术切除治疗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8例,并从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及显微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总结了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经验。 结果所有病例均经半椎板入路行动静脉瘘显微手术切除术,术后复查脊髓血管造影,均未发现异常的瘘口及迂曲扩张的引流静脉显影。随访24个月,其中痊愈5例,好转2例,有效率87.5%。 结论MRI是筛选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无创手段,脊髓血管造影是确定诊断的金标准。显微手术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经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为单一瘘口,其中瘘口位于胸段10例,腰段2例。顺利夹闭瘘口,无脑脊液漏,未发生切口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术后随访6个月,12例症状均缓解;术后Aminoff-Logue残疾量表评分[(3.9±1.6)分]较术前[(6.6±2.1)分]明显改善(P<0.05);术后X线检查未发现脊柱不稳定情况。结论 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瘘口封闭效果好,不易复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胸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的DSA诊断经验及手术治疗体会。方法选取近5年我院经脊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胸段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2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分别经全椎板入路(4例)及半椎板入路(20例),紧靠硬脊膜下电凝并切断瘘结构向脊髓表面的引流静脉,术后予以扩容、血液稀释、改善循环、减轻水肿等药物治疗,24例患者均于刀口拆线后复查造影,证实脊髓表面引流静脉未再显影,术后3个月脊髓MRI检查及6~18个月随访,大部分患者脊髓表面静脉流空影消失,水肿减退,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胸段硬脊膜动静脉瘘临床症状多变,查体定位不准确,需根据脊髓MRI发现异常,并行脊髓DSA确诊,瘘口多偏于一侧,经半椎板入路多可显露并切断引流静脉,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早期明确诊断、准确定位并行手术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A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A共诊断脊髓血管畸形20例,其中16例CTA检查后1周内行DSA检查。结果同时完成CTA和DSA检查的16例脊髓血管畸形中,10例CTA与DSA获得的诊断相符,包括髓内动静脉畸形2例、髓周动静脉瘘3例和硬脊膜动静脉瘘5例。2例髓周动静脉瘘在CTA显示的供血动脉(1例)、病变范围(1例)与DSA不符;3例硬脊膜动静脉瘘在CTA未显示供血动脉,其中2例在DSA未显示异常血管结构;1例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在CTA被误判为髓内动静脉畸形。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A可作为筛查脊髓血管畸形的重要手段,但CTA可能遗漏小的供血动脉,或因扫描范围受到限制有可能导致脊髓血管畸形类型的误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发病机制进行分析,预测出血因素,避免漏诊,指导治疗。方法对5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5例瘘口均位于枕大孔区~颈2节段,由椎动脉脊膜支供血.通过髓周静脉引流。所有5例引流静脉均向颅内引流,有不同程度扩张,3例伴有静脉瘤样改变。手术后复合瘘口均消火,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向颅内引流并伴有引流静脉扩张易出血,颅内压增高可能是诱发出血的因素。血管造影应全面,避免小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造影假阴性。手术夹闭瘘口并切断近端引流静脉是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以双下肢渐进性麻木、无力1年余,加重伴大小便障碍9个月为主要临床表现,脊髓MRI显示T9~L1髓内以长T2长T1为主之异常信号,超选择DSA造影可见位于入LT12椎管处一硬脊膜动静脉之瘘口,成功地进行了经单侧椎板开窗夹闭瘘口术。结论SDAVF为一具有直接的动静脉交通性病变,常伴有小型畸形团,多发生于中年男性,误诊率高,主要表现为渐进性的肢体麻木、无力及大小便障碍,MRI有助于诊断,但仍须DSA确诊。阻断连接瘘口与冠状静脉丛的引流静脉是治疗SDAVF的有效方法,显微外科手术效果可靠、复发率低,尽早地确诊和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容积融合影像解剖学对颅眶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00例DSA检查无异常发现的病人,利用其三维脑血管成像及三维颅骨成像数据,在Siemens双C臂机Syngo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数据融合,获得3D-DSA/3D-CT的融合影像,选择颅眶区手术入路的步骤,对血管影像与颅骨相关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并测量与手术入路相关的数据,在三维静态(冠状位、矢状位、轴位及与手术相关的角度)与连续动态融合影像模拟手术入路步骤进行操作。结果 观察发现多数眼动脉起始部位于颈内动脉床突段内侧,沿视神经管外下方走行。颅骨左右径平均(143.89±5.78)mm,颅骨前后径平均(173.14±5.68)mm,双侧眼动脉起始处至视神经管上壁距离平均(7.32±2.42)mm,视神经孔到眶上裂距离平均(2.42±0.69)mm。在三维融合影像中发现2例眼动脉未经视神经管入眶的变异。结论 颅眶手术入路双容积融合影像,与单一影像相比,可显示手术入路的相互比邻解剖关系,对手术有更精准的参考价值。应用手术对象的融合影像显示手术入路,可达到标准化、个体化,对手术参考价值更大,更符合手术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2例脑AVM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均行3D-DSA,分析AVM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特征和畸形血管团的内部结构,并与二维DSA比较。结果二维DSA和3D-DSA均可正确诊断脑AVM,但对AVM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AVM内部结构的显示3D-DSA优于二维DSA。本组22例脑AVM中,二维DSA清晰显示供血动脉13例(59.1%),而3D-DSA清晰显示20例(90.9%);二维DSA和3D-DSA清晰显示引流静脉分别为15例(68.2%)和20例(90.9%),清晰显示AVM内部结构分别为5例(22.7%)和17例(77.3%)。同时对合并的动脉瘤,二维DSA仅清晰显示1例,而3D-DSA则清晰显示了6例。结论 3D-DSA在脑AVM血管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三维CT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初步应用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5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3D-CTA检查,并同期行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 3D-CAT显示了24例动静脉畸形,3D-CTA在显示畸形血管闭、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三维构造以及空间关系上优于DSA,并能显示三者与颅骨的关系。3D-CTA虽未能发现1例小型小脑动静脉畸形,但其显示了一个位于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的供血动脉动脉瘤,并确定了出血系动脉瘤而非动静脉畸形。3D-CTA可以模拟手术入路时可观察到的血管构造,有助于正确判断动静脉畸形的各种成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结论 3D-CTA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及其术前评估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适合于大型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以及颅内巨大血肿怀疑系动静脉畸形破裂者。它与DSA可互补,但尚无法取代DS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平台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复合手术治疗的18例SDAVF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手术时间3.1~4.6 h,平均(3.5±0.8)h。术后即刻造影未发现瘘口及异常引流静脉。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发生与造影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脊髓造影均无复发,18例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1年,造影复查未发现复发。结论利用复合手术平台治疗SDAVF,定位准确,手术损伤小,复发率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SDAVF) are usually solitary lesions. Synchronous and/or metachronous double SDAVF have rarely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We report on three patients with double SDAVF and present our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in the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management in these patients.

Material and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sed our medical database for all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center due to a SDAVF between 1990 and 2017. All data including demographics,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s well as radiological data were re-evaluated for this study.

Results

Three (1.4%) of 209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SDAVF presented double SDAVF with different arterial feeders and venous drainage patterns. All three patients were men. The mean age at time of diagnosis was 67.9?±?10?years (median; 68, range: 53–82). Myelopathic symptoms were reported in all three cases. All three fistulas were located in the thoracolumbar region between T7 and L2. MRI/CE-MRA showed medullar T2-hyperintensity, intramedullary contrast-enhancement and dilatation of perimedullary veins in various extensions.

Conclusion

Double SDAVF are extremely rare and were found in 1.4% of patients in our series.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reported double SDAVF in the literature has been detected synchronously within an area of equal or less than three vertebral levels. Thus, whenever the SDAVF is identified, further injections of the fistula-zone neighbored segmental arteries might be recommended. However, due to the extremely low incidence of double SDAVF a complete spinal DSA is not indic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