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和对比,总结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方法将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眼轮匝肌悬吊及眶隔脂肪释放转移眼袋整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与传统的眼袋整形手术相比,减少了术后眼睑的外翻以及凹陷等并发症的产生。手术的效果能最大限度的领接受眼轮匝肌悬吊及眶隔脂肪释放转移眼袋整形术的患者满意。结论眼轮匝肌悬吊及眶隔脂肪释放转移眼袋整形术的整容效果好,美容效果好,深受患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重睑术是最受广大女性关注的美容手术之一,每个人形象基础不一样,手术效果也存在差异.在广大求美者中,经常会碰到五官比例不协调、眼睛肿泡、皮肤松垂、眼皮厚、睑缘距离眉毛比例不协调、眼裂窄、眼裂短、上睑下垂、视轴异常、不同程度的内眦赘皮、上眼睑凹陷等情况[1].本文对我院上眼睑凹陷重睑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眼轮匝肌瓣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眶隔脂肪释放带蒂移植在睑袋伴泪沟畸形患者睑缘入路睑袋整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将应用眶隔脂肪释放带蒂移植行睑缘入路睑袋整复术治疗的睑袋伴泪沟畸形的42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期常规行睑缘入路睑袋整复术治疗的睑袋伴泪沟畸形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泪槽相关表面解剖结构比例、术后B...  相似文献   

4.
下睑袋整形术是目前较为普遍开展的一项美容手术.传统术式不论是采取皮肤或结膜径路均需切除部分眶脂肪,部分病例因下睑支持结构松弛薄弱所致的"继发性"睑袋畸形,术后常出现下睑凹陷和睑球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眼轮匝肌-睑板固定术在切开法重睑术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的40例单睑患者,均采用眼轮匝肌-睑板固定法行双侧重睑术,术后2个月开始随访,测量并比较术前及随访时双侧睑裂宽度、高度、内眦间距、睫毛暴露长度及上翘度。结果 术后重睑形态自然,切口疤痕不明显。双侧睑裂高度由术前(9.07±1.17)mm增至(10.56±1.21)mm、睫毛暴露长度由术前(4.24±1.31)mm增至术后(5.81±0.81)mm、睫毛上翘度由术前(57.85±9.40)mm增至术后(76.10±6.43)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眼轮匝肌-睑板固定重睑术模拟先天性重睑形成的机制,手术效果明显,重睑形态自然,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用改良的睑袋整形手术方法,达到改善伴有泪槽和睑颊沟的中老年下眼袋的术后效果。方法延长睑缘内则切口过泪点至内眦部;在传统眼袋整形手术过程中将眶肌筋膜韧带提紧固定于外眦韧带上或眶外侧壁上,眼轮匝肌切口上、下缘部分叠合缝合加固,将疝出的脂肪以“脂肪瓣”的形式间断缝合于眶下缘骨膜处。结果根据156例随访资料,132例满意,24例基本满意。结论使用改良后的睑袋手术方法,能明显改善睑袋术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正>切开法重睑术效果好,重睑持久,是最常用的方法。然而,切开法重睑术的创伤相对较大,所产生的并发症也相应较多。自2008—2010年,共为23例重睑术后并发症进行处理,修复术在重建术后6个月进行,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23例,男性1例,女性22例;年龄20~50岁。其中双侧重睑不对称4例占17%,重睑弧度不自然7例占30%,上睑瘢痕2例占9%,重睑不显或消失3例占13%,重睑过窄2例占9%,重睑过宽3例占13%,多层重  相似文献   

9.
刘小鹏  徐永成 《中国医药》2011,6(10):1256-1257
目的 探讨运用提切眉术、重睑术、睑袋整复术联合矫治中老年人眼周衰老现象的作用。方法 通过眉上、眉下切口以及全眉切除去除部分眉部皮肤,联合切开法重睑术、外路法睑袋整复术矫治78例中老年人眼周的衰老现象。结果 78例均行切开重睑去皮术和睑袋整复术,提切眉术中眉上切口型32例,眉下切口型30例,全眉切除型16例。术后随访5 ~56个月,平均随访45个月。1例(1.28%)术后下睑睑球分离,轻度外翻,3个月后自行恢复;1例(1.28%)上睑仍有轻度松弛,5个月后再次手术矫正,术后效果满意;其余76例(97.44%)效果均理想,眉形优美,上睑皮肤松弛矫正,鱼尾纹明显改善,额部皱纹有所缓解,受术者满意。结论 提切眉术、重睑术及睑袋整复术联合用于矫治中老年人眼周衰老现象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效果较好、容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固定术在重睑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重睑美观度、对称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5例行重睑术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固定术联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固定法联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重睑美观度、对称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乙级、丙级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63.49%)高于对照组(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重睑外观美观度优良率(92.06%)、重睑对称性评分[(88.61±10.27)分]均高于对照组[79.03%、(80.14±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35%)低于对照组(20.97%),治疗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蒋学金 《中国基层医药》2014,(11):1658-1660
目的 探讨剥离弓状缘眼轮匝肌手术整复伴有泪槽和睑颊沟的眼袋临床效果.方法 对80例伴有泪槽和睑颊沟的眼袋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分别进行剥离弓状缘眼轮匝肌手术与真性眶内脂肪过多去脂手术,进行整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后整复满意度以及回访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A组满意37例(92.5%),基本满意3例(7.5%),不满意0例(0.0%);B组满意28例(62.5%),基本满意9例(22.5%),不满意3例(15.0%),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481,P<0.01).随访:A组出现复发1例(2.5%),B组2年后出现复发7例(17.5%),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14,P<0.05).结论 采用剥离弓状缘眼轮匝肌手术法整复伴有泪槽和睑颊沟的眼袋,术后整复满意度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联合右美托咪定(Dex)在下肢骨折患者行坐位腰麻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40例拟行坐位腰麻的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n=35):对照组(C组)、舒适护理组(N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联合组(ND组)。C组、D组常规护理,N组、ND组实施舒适护理;D组、ND组患者于麻醉前30 min鼻内滴入Dex 1μg·kg-1。于术前1 d和麻醉前采用状态焦虑问卷(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评价患者焦虑程度,记录麻醉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过程中患肢疼痛VAS评分和Sp O2水平,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4组患者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N组、D组和ND组麻醉前SAI评分、穿刺过程中患肢疼痛VAS评分降低(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与N组和D组比较,ND组患肢疼痛VAS评分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联合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缓解患者麻醉前焦虑情绪、减轻坐位穿刺时的患肢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204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100例,在单纯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手术治疗;乙组患者104例,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下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对比甲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术中硬膜外麻醉用药总量显著低于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麻醉操作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腰硬联合的麻醉方法具有麻醉效果好、麻醉起效时间短、硬膜外腔麻醉用药总量少的优点,安全性较好,适宜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肾功能、血压的影响,为提高该类患者的治疗质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近4年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和观察组(联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和氯沙坦控制血压),各50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和血压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后的肾功能和血压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应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降低血压的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汉军成  范晓涌  余静 《安徽医药》2023,27(4):693-698
目的 研究骨骼肌质量与内脏脂肪面积比值(skeletal muscle massto visceral fat area ratio,SVR)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9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HFpEF病人94例,出院前收集临床资料,测定病人的SVR水平,将SVR按三分位数分成T1-T3组,进行为期2年随访,终点事件为心力衰竭相关事件(heart failure-related events,HFRE),比较不同组HFpEF病人的预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三组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NT-proBNP、三酰甘油、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白细胞介素-6、附肢骨骼肌质量[T1(13.4±2.1)kg、T2(15.6±2.3)kg、T3(18.7±2.5)kg]、内脏脂肪面积[T1(152.7±28.7)cm2、T2(143.2±26.1)cm2、T3(13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奈达铂注射剂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与试验组33例。对照组每周期第1天给予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每周期第2~4天给予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试验组每周期第1天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每周期第2~4天给予奈达铂30 mg·m-2,静脉滴注。2组患者1个周期为21 d,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评价、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0.91%(30例/33例),对照组为66.67%(22例/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生存质量的改善率分别为78.79%(26例/33例)和48.48%(16例/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分别为(5.92±1.20)和(10.32±1.17)μg·L-1,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分别为(4.93±0.95)和(9.34±1.33)μg·L-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分别为(13.09±2.11)和(19.29±2.44)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5.15%(5例/33例)和36.36(12例/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注射剂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对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注射液复合舒芬太尼注射液用于单切口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5例患者根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0.05 mg·kg-1咪唑安定+0.15~0.20 mg·kg-1依托咪酯+3~5μg·kg-1芬太尼+罗库溴铵50 mg顺序静脉推注进行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联合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50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L组(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联合臂丛阻滞麻醉)和B组(单纯臂丛阻滞麻醉)各75例。两组患者局部麻醉后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注入罗哌卡因,L组在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B组给予面罩吸氧,必要时给予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辅助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变化、L组随访术中知晓情况,B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术中疼痛程度,随访两组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组患者围术期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明显小于B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术中疼痛程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联合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既能保证充分镇痛、镇静的麻醉效果,又能维持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避免术中知晓,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行上肢手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晚和曲美他嗪20 mg、3次/d 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及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一氧化氮、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74.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55.3%,观察组分别为93.6%、80.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25,P =0.011;χ2=7.050,P =0.008)。治疗前,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内皮素、一氧化氮、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289,P =0.774;t =0.218,P =0.828;t =0.382,P =0.703;t =0.616, P =0.540;t =1.096,P =0.276;t =0.221,P =0.825;t =0.406,P =0.68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内皮素均明显下降(对照组:t =6.180,P <0.01;t =10.002,P <0.01;t =4.532,P <0.01;t =4.303,P <0.01;t =4.239,P <0.01;与观察组:t =15.108,P <0.01;t =14.798,P <0.01;t =7.653,P <0.01;t =7.981,P <0.01;t =8.461,P <0.01),而一氧化氮、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则明显升高(对照组:t =3.627,P <0.01;t =4.833,P <0.01;与观察组:t =9.945,P <0.01;t =9.707, P <0.01),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8.750,P <0.01;t =4.388,P <0.01;t =3.415,P <0.01;t =5.132, P <0.01;t =3.052,P =0.003;t =5.754,P <0.01;t =4.503,P <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