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 将600例PCI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护理.两组患者在PCI前后使用SAS量表进行焦虑评分.结果 两组在PCI术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为(31.7±1.7)、(42.9±1.2)分,术后3个月SAS评分为(29.2±2.1)、(39.3±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焦虑明显改善.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PCI前后对患者的焦虑情绪作用显著,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门诊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评估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门诊手术患者术前的焦虑程度,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00例门诊手术患者按手术预约单排序的单双数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别评定两组患者预约手术时及术前20min的焦虑程度,并监测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情况。结果多数患者在预约手术时存在焦虑情绪,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1.0%和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0min,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比预约手术时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干预组患者术中收缩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手术患者术前有明显的焦虑情绪,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程度,而且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也更加平稳,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卵巢肿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卵巢肿瘤手术患者14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74例.常规组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2 w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情况.结果 经过2 w的治疗及护理常规组和护理干预组焦虑标准分分别为(52.58±6.14)和(47.73±5.24),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和常规组抑郁标准分分别为(53.22 ±4.36)和(49.89±4.83),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卵巢肿瘤术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干预组行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行术前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疼痛、焦虑、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前后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将 218 例行ERCP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护理.两组患者在ERCP 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评分.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 SAS评分为(32.60±5.74)分、(38.30±5.71)分,术后3个月SAS评分为(29.10±5.86)分、(32.40±5.50)分,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 ERCP 前后对患者的焦虑情绪作用显著, 改善了护患关系, 提高护理质量,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时断指再植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将9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为急诊入室手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一系列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不予干预.结果 观察组焦虑值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061,P<0.01).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可降低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术中的焦虑情绪及躯体症状,使其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阴式子宫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阴式子宫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心理、生理变化及术后镇痛次数.结果:两组术前1d、术前30min及术后30min焦虑状态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术后30min焦虑状态与其术前1d、术前30min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观察组术中心率、血压及术后24h镇痛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阴式子宫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能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提高其疼痛阈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联合心理抚慰对胃癌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癌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联合心理抚慰。结果手术后,两组生理指标较手术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生理指标改善明显优于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联合心理抚慰对胃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理指标及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音乐疗法对门诊手术患者术中心理与生理的影响.方法 将76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音乐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心理焦虑值,并监测患者术中的血压、脉搏、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值、血压、心率、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音乐疗法可明显干预门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焦虑,有利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10.
陈丹 《护士进修杂志》2014,(18):1697-169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老年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白内障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围手术期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手术后1d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手术前、手术后1d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d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术前、术后1d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d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术后14d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d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术后14d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负性心理情绪起到缓解改善作用,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4年6月进行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68名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于术前访视,记录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嘱患者在干预前后分别填写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及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组患者施行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SAS分值较干预前均有降低(P0.01),但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与镇痛药使用率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存在一定程度焦虑,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施行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促进患者恢复。因此,提倡将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改善全子宫切除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命体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择期全子宫切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术前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收缩压和心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收缩压、心率和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术前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有利于维持患者的正常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6月~2015年5月本科收治行宫外孕手术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做为护理干预对象,并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前与术后均采取宫外孕相关知识教育与健康信念为模式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分析,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况改变情况。结果两组均存有不同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其中高学历宫外孕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显著高于低学历患者,未婚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高于已婚患者,城市和农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比较无差异性。经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即观察组SDS评分(49.32±8.24)分,SAS评分(41.51±9.10)分;而干预后的对照组与干预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即SDS评分(57.41±8.54)分,SAS评分为(62.23±8.17)分;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宫外孕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与健康信念等优质护理干预后,可见患者对本病的认知度明显提高,焦虑和抑郁情绪等得到显著减轻和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5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实验组SAS评分(28.09±5.12)分,SDS评分(26.35±4.91)分,较对照组SAS评分(39.60±5.53)分,SDS评分(36.62±5.72)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就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分析,提高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能力。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的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焦虑值为(25.1±3.7)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焦虑值为(38.6±9.7)分,研究组焦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2.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术前心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 方法:将56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干预组行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行术前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疼痛、焦虑、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负性情绪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负性情绪及性功能.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性功能各方面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术后的性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内镜黏膜剥落术的消化道早期癌及黏膜下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1月间接收的96例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消化道早期癌及黏膜下肿瘤患者,按照便利抽样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评价2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例(18.7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例(6.2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对科室提供的心理干预评分为(72.30±1.05)分、并发症预防为(73.29±1.10)分、健康指导为(74.00±1.05)分、饮食指导为(73.38±1.01)分、病情观察为(75.52±1.02)分,观察组患者对心理干预评分为(83.62±1.04)分、并发症预防为(85.12±1.06)分、健康指导为(84.13±1.08)分、饮食指导为(86.33±1.00)分、病情观察为(87.69±1.00)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全面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消化道早期癌及黏膜下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86例甲状腺瘤患者,并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情绪改善情况、手术应激反应、治疗依从性及角色适应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手术应激反应指标测量值与术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术中各手术应激反应指标测量值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遵循医嘱与配合治疗依从性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角色适应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认知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前负面情绪,明显减轻其手术应激反应,并能够使患者尽快适应自身角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其护理质量.方法:将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还对患者和家属实施个性化的术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沟通、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值.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焦虑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比较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术前护理干预在缓解患者术前焦虑上效果优于一般常规护理,这对降低或解除患者的术前焦虑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