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微创拇外翻矫形术术中镇静,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择期局麻下行微创拇外翻矫形术患者70例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输注右美托咪定术中镇静,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各时间点生命体征、术中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BIS值低,患者满意度高,心动过缓发生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微创拇外翻矫形术术中镇静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4μg的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在老年患者中腰麻的效果。【方法】40例择期在腰麻下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各20例。D组:布比卡因注射液10.5mg+右美托咪定4μg(用盐水稀释至0.5mL);N组:布比卡因注射液10.5mg+生理盐水0.5mL,选择L2~3腰麻,注药毕记录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峰平面、达到峰平面阻滞的时间、T10平面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记录麻醉前后各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T10麻醉平面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较N组显著延长(P〈0.05);D组感觉阻滞峰平面高于N组(P〈0.05);但D组患者达到感觉阻滞峰平面的时间较N组更长(P〈0.05);D组出现1例腰麻后慢心率患者,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4μg的右美托咪定混合10.5mg的布比卡因能延长老年患者腰麻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有更高的麻醉阻滞平面,而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强化麻醉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手外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臂丛神经阻滞手外伤手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臂丛神经阻滞中是否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强化麻醉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未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强化麻醉)与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强化麻醉),每组44例,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给药10 min、30 min以及术毕时术肢NRS数字疼痛评分及Ramsay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手外伤手术右美托咪定辅助强化麻醉可提升镇痛、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颈丛阻滞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组(DC组,n=30)和颈丛组(C组,n=30)。DC组使用0.375%罗哌卡因行颈丛阻滞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C组使用0.375%罗哌卡因行颈丛阻滞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DC组术中高血压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DC组术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次数显著低于C组(P0.05)。DC组中主诉疼痛的患者比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静脉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是一种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减肥手术(胃肠旁路术)麻醉的麻醉效果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减肥手术的患者80例,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D+P组)和丙泊酚组(P组)。D+P组患者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泵注10min,常规麻醉诱导,术中以右美托咪定0.3μg/kg/h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输注。P组患者直接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输注。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前30min逐步停用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BIS,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均相对稳定,D+P组在插管时和拔管时血压和心率明显低于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D+P组丙泊酚术中使用量明显少于P组(P0.05)。D+P组苏醒时间略长于P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恶心呕吐显著低于P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肥胖患者实施腹腔镜减肥手术可以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苏醒质量更好,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效果。方法: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择期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8例,时间范围为2015年7月-2016年7月。所有患者均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6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右美托咪定)与对照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麻醉完善,未出现过敏反应及局部麻醉药物毒性反应。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静脉给药后5min、30min、手术结束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与麻醉前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但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上肢手术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实施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显著,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增强麻醉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行气管套管放置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口腔癌根治和气管套管放置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27例,术毕前30 min C组输注生理盐水15 mL、D组输注含右美托咪定0.5 μg·kg-1液15 mL.记录围术期生命体征;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问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唤醒后1min HR、MAP明显高于基础值(P<0.01),而D组术毕时、唤醒即刻HR低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2.2%,低于C组的51.9%(P<0.05),且躁动程度减轻(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少全麻下行气管套管放置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减轻躁动程度,同时不导致苏醒延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啶(DEX)复合罗哌卡因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臂手术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D组(n=36),给予0.5%罗哌卡因20ml+安慰剂,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啶混合液,其中观察组A组(n=36)给予0.5%罗哌卡因20ml+1ug/kg右美托咪啶,B组(n=37)为0.375%罗哌卡因20ml+1ug/kg右美托咪啶,C组(n=36)为0.5%罗哌卡因20ml+0.5ug/kg右美托咪啶,对比4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及BIS。结果与对照组D组比较,观察组A、B、C组三组镇痛起效时间和A组、C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对照D组缩短,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A组镇痛、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C组(P0.05);观察A、B、C组运动恢复时间与镇痛持续时间与对照D组相比均延长(P0.05),且A组镇痛时间最长(P0.05);对照D组BIS值均在90以上,且在T1-T5期间无明显变化;A、B、C、D四组在T0时组间比较BIS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1-T5时观察A、B、C组BIS值均较T0时显著下降(P0.05),与同一时刻对照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A、B、C三组BIS值均较T1,T2时有所回升;T5时A、B、C三组BIS值均明显回升(P0.05);A组TI-T4时BIS值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能够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作用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并具有镇静效果,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40例行单侧上肢/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0.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1组)和1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2组)。比较2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后4、6、8、10、12和14 h的静息和运动阻滞效果,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镇静等不良反应。结果 DR1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开始恢复和完全恢复的时间均显著早于DR2组患者(P0.01);DR2组在6 h活动疼痛评分和术后8、10、12和14 h的静息和活动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DR1组(P0.05)。结论 1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较0.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增强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用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在骨科上肢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共120例,分为5组,其中A组至D组分别将右美托咪定0.5μg/kg(A组)、0.8μg/kg(B组)、1.0μg/kg(C组)、1.2μg/kg(D组)混合入0.4%罗哌卡因30 ml进行注射,每组24例。E组为对照组(24例),仅采用罗哌卡因。比较各组麻醉与阻滞效果。结果 A、B、C、D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E组显著缩短,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较E组显著延长,Ramsay镇静评分较E组均显著提高(P0.05)。B、C、D组患者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C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B组,但显著低于D组(P0.05)。结论 1.0μg/kg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骨科手术的辅助臂丛麻醉,获得了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麻醉诱导期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抑制作用。方法:105例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实验组1(D1组)和实验组2(D2组)在麻醉诱导期分别接受生理盐水、0.25μg/kg右美托咪定和0.5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输注完毕后3组患者均给予0.3μg/kg舒芬太尼静脉注射。记录注射芬太尼后1 min内呛咳的发生情况和强度;记录各组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到气管插管后1 min期间的BP和HR。结果:3组呛咳发生率分别为27.0%、8.3%和6.2%。与对照组相比,D1组和D2组的呛咳总发生率和中、重度呛咳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D1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P>0.05),但D2组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 :麻醉诱导期静脉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抑制舒芬太尼诱发呛咳,使气管插管更平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栓塞术、ASA分级Ⅰ~Ⅱ级患者4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n=20),两组麻醉和诱导方法相同.右美托咪定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10 min),继之0.4μg/(kg·h)持续输注;生理盐水组患者则静脉泵注相同剂量生理盐水.记录输注前、输注10 min、插管后、手术结束、拔管前、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5 min、10 min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呛咳评分及拔管后10 min时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和拔管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气管插管、拔管前、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 min右美托咪定组患者MAP、HR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患者(P均<0.05);拔管后10 min时Ramsay镇静评分高于生理盐水组患者,而呛咳反应评分、拔管即刻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患者(P<均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麻醉诱导前输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6μg/(kg·10 min)、术中以0.4μg/(kg·h)维持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同时提高患者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患者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年龄为30~60岁择期全身麻醉下行 FESS 的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D组给予1μg/kg 右美托咪定10 min内静脉输注完毕,随后以0.2μg/(kg·h)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 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麻醉维持均采用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七氟醚吸入,适时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当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较基础值增加超过15%时单次追加芬太尼1.5μg/kg。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拔管时、离开麻醉恢复室(PACU)时的 HR、MAP;入 PACU 后的 Riker 躁动评分、VAS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拔管时间、滞留PACU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C 组患者拔管时 HR 明显增快(P <0.05)。入PACU后D组 Riker躁动评分和 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 C组(P <0.05)。两组拔管时间、滞留PACU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 >0.05)。D组术后寒战发生率低于 C 组(P <0.05)。【结论】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改善 FESS患者苏醒期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应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超声引导下FICB联合全身麻醉下行THA患者142例并分为4组,A组30例采用0.3%罗哌卡因治疗,B组37例采用0.3%罗哌卡因联合0.5μg/kg右美托咪定治疗,C组41例采用0.3%罗哌卡因联合1.0μg/kg右美托咪定治疗,D组34例采用0.3%罗哌卡因联合1.5μg/kg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4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C组、D组的阻滞起效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阻滞消退时间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D组以上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D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D组拔管时间显著长于A组、B组、C组(P 0.05),A组、B组、C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不同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C组、D组术后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B组(P 0.05),A组、B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术后不同时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C组、D组丙泊酚使用量显著少于A组、B组(P 0.05),B组、C组、D组瑞芬太尼使用量显著少于A组(P 0.05); D组PACU停留时间显著长于A组、B组、C组(P 0.05),A组、B组、C组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A组、B组、C组,B组、C组、D组恶心呕吐、追加镇痛的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HA患者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下FICB效果显著,1.0μg/kg右美托咪定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40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生理盐水组(S组)(n=20),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和等量的生理盐水,输注时间为10min。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TIVA)。术中D组给予0.4μg/(kg·h)的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S组给予与等量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注。分别记录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前(T0)、诱导前(T1)、置入喉罩前(T2)、置入喉罩后1min(T3)、股动脉插管时(T4)、动脉瘤栓塞时(T5)、术毕时(T6)、拔出喉罩前(T7)、拔出喉罩后1min(T8)的血压、心率,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及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与T0时比较,在T1时D组MAP,HR明显减低(P﹤0.05);与T2相比,T3时S组HR升高(P﹤0.05);与T7相比在T8时S组MAP、HR明显升高(P﹤0.05)。在T1,T4,T7,T8时间点,与S组相比D组MAP、HR明显减低(P<0.05)。D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S组(P<0.05)。D组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喉罩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麻醉中围麻醉期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质量高,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手术效果的早期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镇痛对小鼠脾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及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28只雄性健康小鼠随机分为甲醛致痛对照组(甲醛组)、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甲醛组(右美托咪定+甲醛组)、生理盐水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和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每组7只。甲醛组和右美托咪定+甲醛组腹腔内注射30μg/kg右美托咪定+等量生理盐水30min后,在小鼠右后掌皮下注射体积分数2%甲醛20μL(溶于生理盐水中),评估右美托咪定镇痛效果;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腹腔内注射30μg/kg右美托咪定+等量生理盐水30min后,在小鼠右后掌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4组处死小鼠后无菌取脾,制备脾细胞,均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来反映NK细胞毒性,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浓度比取80∶1、40∶1和20∶1;采用溴脱氧尿苷掺入法检测脾T淋巴细胞对植物血凝素刺激诱导的增殖水平;体外应用不同浓度右美托嘧定作用于脾细胞,测量吸光度值。结果右美托咪定+甲醛组在第一阶段(注射甲醛后0~10min)和第二阶段(注射甲醛后10~30min)小鼠舔舐右后掌时间[(1.1±0.3)、(24.5±8.2)s]明显短于甲醛组[(39.7±20.7)、(251.7±89.8)s](P0.01);靶细胞浓度为80∶1、40∶1和20∶1时,甲醛组小鼠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明显高于右美托咪定+甲醛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P0.05),右美托咪定+甲醛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P0.05),对照组与右美托咪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组和右美托咪定+甲醛组刺激指数[(26.3±11.7)%、(24.7±5.6)%]明显高于对照组[(16.1±4.0)%]和右美托咪定组[(9.8±2.5)%](P0.05),甲醛组与右美托咪定+甲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右美托咪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10μmol/L时在570nm处吸光度值(0.44±0.02)明显高于0、0.1、1、5μmol/L时(0.55±0.05、0.55±0.09、0.54±0.06、0.52±0.12)(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轻甲醛引起的疼痛,抑制NK细胞毒性,对脾淋巴细胞增殖无影响,可用于免疫力低下患者的镇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TAP)用于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60例,常规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手术结束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组(Rpd组):腹横肌平面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0.4%罗哌卡因30 ml;罗哌卡因组(R组):腹横肌平面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0.4%罗哌卡因30 ml。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皮、术中1 h、出手术室时的血压、心率(HR);术后即刻、4、6、8、12和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两组患者腹部感觉阻滞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差异(P0.05),Rpd组术后6、8和12 h Rpd组的VAS评分低于R组(P0.05),术后即刻、4和24 h VAS评分无差异(P0.05),腹部感觉阻滞时间Rpd组明显长于R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TAP用于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可以显著延长术后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于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患者在术前给予布托啡诺2mg并开始以0.5μg/kg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开始时。生理盐水组(C组)在同一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2mg并且以同等剂量开始输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开始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特定时间点的血压及心率总体波动幅度变化。患者在PACU期间的拔管时间、躁动分级评分及Riker镇静躁动评分。术后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情况。结果在T1-T4时刻,D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值明显低于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的躁动分级、VAS评分及Riker镇静躁动评分较C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不良事件(恶心、呕吐、昏迷、呼吸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可以有效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啶﹙Dex﹚持续泵注辅助臂丛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前臂及手外伤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Dex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各50例,臂丛阻滞成功后15 min,D组静脉泵注Dex负荷剂量0.5μg/kg(10 min内注完),继以0.4μg∕(kg.h)维持泵注至手术结束前10 min,N组以同样方法输入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前(T0),臂丛神经阻滞后15 min即静脉给药即刻(T1),静脉用药后10 min即切皮即刻(T2),手术开始15 min(T3),60 min(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并观察镇静程度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行警觉/镇静(OAA/S)评分评估麻醉效果和患者的麻醉满意度。结果 T1时两组MAP均明显升高(P<0.05),N组HR明显增快(P<0.05);T3、T4、T5时D组MAP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N组(P<0.05);T2、T3、T4、T5时D组HR明显慢于N组(P<0.05),也明显慢于T1时(P<0.05);镇静评分(OAA/S)D组为1.7,明显低于N组的3.5(P<0.05);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满意度D组为81%,明显高于N组53%(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啶持续泵注辅助臂丛阻滞镇静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有效抑制臂丛阻滞导致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并明显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麻醉因素(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与贫血患者妇科开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择期妇科开腹术患者40例,血红蛋白80-90g/L,年龄50-70岁,体重50-80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常规麻醉组(N组),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组(D组)。两组均采用常规麻醉诱导以及常规七氟醚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维持。D组在麻醉诱导前经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继之以0.5μg·kg-1·h-1的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前的40 min,N组给予等容量0.9%生理盐水。采用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术前1d、术后3d以及术后7dPOCD的发生情况,记录MoCA评分以及两组术后7d内POCD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1d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D组术后3d,术后7dMoCA评分升高,且D组术后7d内POCD的发生率降低(3.0%vs.22%,P0.05)。结论麻醉因素与贫血患者妇科开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关。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能够降低贫血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