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时期危重症之一,其特点是持续肺高压和右向左分流.引起持续性肺高压的主要因素是肺血管痉挛,常见病凶有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胎粪吸入和肺炎等.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并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湿肺症(wet lung syndrome of the new-born),又称暂时性呼吸困难(transient tachypnea)或II型呼吸窘迫综合征(type II RDS),是因肺内液体积聚和清除延迟引起的轻度自限性呼吸系统疾病。国外研究表明,剖宫产特别是选择性剖宫产出生的足月儿中易发生新生儿湿肺,一旦发生,容易产生并发症如肺气漏、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等[1]。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刍议何权瀛近几年,一氧化氮(NO)已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进展是认识到NO在肺动脉高压,尤其是慢性缺氧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在临床并非罕见,此疾病是由于不明原因的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并进行性发展导致的慢性疾病。PAH的筛选、早期识别和诊断极为重要。心脏科临床上最常见的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肺静脉高压,PH常常与左心压力提高联系在一起,目前临床发现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也日趋增多。呼吸科最常见的PAH常和呼吸系统疾病联系在一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hnonary disease,COPD),缺氧可能是促成PAH的促进因素,在临床PAH的治疗非常棘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1]。是新生儿期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活产儿中发病率0.1%~0.2%[2],目前临床治疗虽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其病死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10%~20%)。本研究对68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通过联合应用西地那非和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持续肺高压( PPHN)是指生后由于肺血管阻力的持续增加和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而产生的一种状态。当肺循环压力超过体循环压力时,大量血液通过开放的卵圆孔和动脉导管产生右房向左房、肺动脉向胸主动脉的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为严重低氧血症和发绀。 PPHN发生率约为活产儿的1/1400。  相似文献   

7.
孔祥永 《中级医刊》2014,(11):14-17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PPHN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升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动脉导管水平和(或)卵圆孔水平血液的右往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本病发生率约占活产新生儿的0.1%~0.2%,病死率高达10%~20%,临床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危重症之一[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米力农治疗。结果治疗组平均气道压及肺动脉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力农为一种治疗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较好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杨红群 《海南医学》2013,24(14):2082-2084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基础上通过调节呼吸机参数及药物治疗后,血氧饱和度仍低于83%的患儿通过心脏超声证实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者41例,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气管内滴注肺表面活性物质(200 mg/kg),治疗组气管内滴注肺表面活性物质(200 mg/kg)再加用前列地尔(5 ng·kg-1·min-1)持续静滴6h,连用3d,在治疗期间监测肺动脉压、血压及血气分析.结果 治疗24 h后患儿的SaO2开始上升,治疗48 h后肺动脉压下降PaO2上升,治疗72 h后PaCO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无一例出现低血压不良反应.对照组治愈率为65%,死亡率为10%,治疗组治愈率为85.7%,死亡率为4.8%.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敬 《河北医学》1996,2(6):643-645
新生儿持续肺高压病理生理及治疗的某些进展(102500)北京燕化医院新生儿研究室刘敬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一种与一系列心肺疾病相关的综合征,以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及血管反应性异常为特征。伴有动脉导管和卵园孔水平的右向左分流。既往,由于缺乏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left-to-right shun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L-RCHD)影响心脏手术术后肺高压危象的重要因素。方法对229例心脏手术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可能导致术后肺高压危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肺高压危象26例次,死亡6例,死亡率为23.08%。术前呼吸道感染、术前吸氧、术前卡托普利、手术时间、通气频率、再次插管和术后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治疗对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出现肺高压危象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呼吸道感染、手术时间和再次插管为危险因素;术前吸氧、术前卡托普利、通气频率和术后NO治疗为保护因素。结论术前呼吸道感染、手术时间和再次插管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术后肺高压危象的危险因素;术前吸氧、术前卡托普利、通气频率和术后NO治疗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硝酸甘油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时期的危重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活产儿中此病的发生率为0.1%~0.2%。目前除一些特殊治疗如高频通气、体外膜肺(ECMO)及NO吸入治疗外,常规治疗多为静滴扩血管药物,但由于副作用大且疗效不确定,因此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治疗是亟待解决的热点课题。硝酸甘油(NTG)是NO供体,在体内通过释放NO而发挥血管扩张作用。本研究采用雾化吸入硝酸甘油(Neb—NTG)方法,通过呼吸道局部用药途径,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旨在探索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陈宏琼 《黑龙江医学》2014,(11):1287-1288
目的 对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78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新生儿患儿的肺动脉压(PAP)、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患儿的体循环动脉压及心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纠正新生儿低氧症.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耀华 《包头医学》2023,(1):14-15+34
目的 :探寻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9月本院5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观察组为16例并发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对照组为34例未并发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患儿。查阅所有患儿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孕周、出生时体质量、分娩方式、窒息复苏2 h后的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体温、动脉血pH值。其中平均动脉压、体温以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仪监测,空腹血糖、动脉血pH值以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体温水平较未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平均动脉血压水平低、空腹血糖水平低及体温低是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空腹血糖水平低、平均动脉压低以及体温低是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将58例诊断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头罩加压吸氧、抗凝、强心、利尿等基础治疗及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和雾化吸入硝普钠。在用药前、后分别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A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血压(BP)和心律(HR)的数值。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在肺动脉压力、动脉血氧分压、血氧分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是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内肺动脉压力下降,如果出生后这一生理性转变未能实现,即发生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当肺血管阻力超过体循环阻力时,造成部分血液经卵圆孔及(或)动脉导管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出现低氧血症.目的 浅谈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需要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降低肺动脉压力,维持正常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左向右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大鼠模型,探讨高肺血流量对肺血流动力学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建立左向右分流的大鼠模型,观察术后6周和11周肺血流动力学,右心室肥厚和肺动脉舒张反应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方法对11周组大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增殖和凋亡状态的研究。结果:术后6周与11周大鼠肺动脉了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右心室(RV)与左心室加室间隔(LV+S)的比值较同龄对照组明显增加,而且11周分流组肺动脉收缩压较6周分流组进一步增高,在11周分流组大鼠中,乙酰胆碱(ACh)产生的肺动脉环舒张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而硝普钠(SNP)产生的肺动脉环舒张百分比无明显变化,11周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指数(PI),凋亡指数(AI),PI/AI比值明显高于11周对照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结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高肺血流量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肺血管舒张功能失调对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的增加和凋亡的相对减少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模型简单,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5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等治疗;辛伐他汀组:除上述治疗外,每晚口服辛伐他汀40mg,对照组每晚口服安慰剂。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4W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FEV1、FEVI/FVC%),和肺动脉收缩压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变化情况。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患者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肺动脉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功能下降较对照组更缓慢(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有明显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辛伐他汀的应用可以使COPD病人获益。  相似文献   

19.
肺动脉高压可由许多心脏和肺血管疾病所引起,目前多主张以安静时肺动脉平均压(mPAP)≥2.66kPa(20mmHg),运动时的mPAP≥4.0kPa(30mmHg)为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包含两个病理过程,即血管收缩和血管构型重建。近年来,肺血...  相似文献   

20.
林莉  杨玉丽  周国兵 《中外医疗》2010,29(11):108-10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中的疗效。方法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时出现肺动脉高压,通过调节呼吸机参数及药物治疗后,血氧饱和度仍低于85%的患儿通过多普勒超声明确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51例,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继续呼吸机治疗,调整呼吸机参数采用高通气法,观察组则加用前列地尔(使用前必须测血压在正常范围)50ng/(kg·min)加入5%GS中维持,治疗期间监测血压,肺动脉压力,当肺动脉收缩压≤75%体循环收缩压时,PaO2维持在80mmHg(1mmHg=0.133KPa),血氧饱和度〉90%持续12h,并逐渐缓慢下调呼吸机参数,每次降一项参数,并需观察30min,前列地尔逐渐减量,一般使用48~72h撤离。结果观察组平均气道压及肺动脉压下降明显,总有效率7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疗效,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