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受本次调查者的临床工作经历平均31.7年,包括现代医学派8名(20%)、日本传统针灸学派16名(39%)、中医学派4名(10%)、折衷派13名(32%),其中传统针灸派所占比例最大。调查内容包括:局部治疗和远端治疗的适应症、选穴原则、针刺深度等。调查结果用数字和语言结合统计学直方图进行描述。结果:①适应症:局部治疗对运动系统疾病最有效,其次是跌打损伤、局部运动受限。远端治疗主要用于运动系统以外的疾病、脏腑疾病、局部治疗无效的疾病,而对严重损伤和跌打、挫伤、麻木等效果不明显。②治疗原则:局部治疗根据压痛、局部反应点和现代医学理论进行…  相似文献   

2.
接受本次调查者的临床工作经历平均31.7年,包括现代医学派8名(20%)、日本传统针灸学派16名(39%)、中医学派4名(10%)、折衷派13名(32%),其中传统针灸派所占比例最大。调查内容包括:局部治疗和远端治疗的适应症、选穴原则、针刺深度等。调查结果用数字和语言结合统计学直方图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3.
以无记名表调查294名全日本针灸学会会员和600名日本针灸师会会员。调查内容包括:①性别、年龄、工作形式、针灸师资格取得时间、工作地点;②施术环境的清洁状况;③手指卫生状况;④施术范围的消毒情况;⑤针具等的消毒与保管;⑥无菌操作与针灸用具使用后的处理。 结果:①问卷回收情况:全日本针灸学会会员问卷的回收率为57.8%,日本针灸师会会员问卷的回收率为45.5%。②回答者的基本情况:男性为83.5%、女性为15.4%;平均年龄为(52.3±12.8)岁;开业者87.8%、在他人处就职者8.6%;取得针灸师资格的时间平均为(24.2±11.9)年;工作地点分别为东京6…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发病部位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不同发病部位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724例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不同发病部位与中医证型之间有相关性。异位发生在卵巢者以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为主要证型,各占22.5%、22.4%;在肌层者以肾虚血瘀证为主要证型,占48.5%;盆腔其他部位者以气虚血瘀证最多,占69.7%。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中医辨证及治疗过程中,应重视不同发病部位对证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方剑乔教授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基础上辨治脑鸣,首辨病位,次辨虚实,再别脏腑,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针灸经络辨证,提出了"理气和血,清窍安神"的治疗原则。治疗时,病证相宜,根据发病部位和经络循行关系进行针灸,局部与远端取穴相互配合;巧用电针,根据证型选择合适的波型与频率,优化针灸治疗方案,为脑鸣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B超影像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9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9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其中医辨证类型分为气虚血瘀型(30例)、气滞血瘀型(31例)及寒凝血瘀型(32例)三种类型,并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患者实施B超检查,分析其B超特点。结果:气虚血瘀型患者病变以子宫为主,为21例,占总数的70.0%,发病部位为卵巢者7例,占23.3%,发病部位为直肠子宫凹陷者2例,占6.7%;气滞血瘀型患者发病部位以直肠子宫凹陷为主(19例),占61.3%,发病部位为卵巢者9例,占29.0%,发病部位为子宫者3例,占9.7%;寒凝血瘀型患者发病部位以卵巢为主(23例),占71.9%,发病部位为卵巢者6例,占18.8%,发病部位为子宫者3例,占9.3%.气虚血瘀型B超局部声像图以子宫增大为主(22例),占73.3%;气滞血瘀型B超局部声像图以盆腔非规则积液为主(20例),占64.5%;寒凝血瘀型B超局部声像图以囊肿征为主(24例),占75.0%。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B超影像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对应的内在联系,这为中医证型的确定提供了相对客观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7.
1997年10月31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针联)第四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38个会员团体的104名正式代表和10名观察员出席了大会。经大会表决,接纳巴西医学针灸学会、巴西针术及高丽手指疗法协会、委内瑞拉高丽手针学会、菲律宾针灸学会、香港针灸医师学会、阿根廷中医公会和欧洲中医基金会7个针灸团体为世界针联正式会员。同时,根据章程对  相似文献   

8.
楼百层     
1913年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93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历任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针灸研究室主任、浙江省针灸学会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委员、全国中医学会浙江分会常务理事。现任浙江省针灸学会顾问,中国针法灸法研究会顾问,浙江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他认为针灸治疗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上以虚实为纲、补泻为法的辨证施治过程,强调提插补泻法重在调整营卫内外阴阳之气。他重点研究了针刺手法。他与浙江省计算技术  相似文献   

9.
从中医角度看来,小腿肚内侧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经循行之处,故按捏这一部位,对上述经络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对膝以下的远端穴位除此有局部治疗作用外,尚可治疗经络所系之脏器的病痛。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故而捏按此处可能治疗胃之疾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喘证痰热郁肺证四诊辨证与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本院肺病科住院治疗的喘证痰热郁肺证患者120例。所有患者由两名副主任中医师同时进行望、闻、问、切四诊辨证,辨证为痰热郁肺证,并经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将检测结果中肺经病症与四诊辨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致者列为A组,结果不一致者列为B组。所有患者均按望、闻、问、切中医辨证进行治疗,选方清肺化痰汤加减。结果:喘证痰热郁肺证,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肺经病症与四诊合参辨证结果一致者81例(A组),一致率67.5%,不一致者39例(B组),占32.5%;A组好转率96.29%,B组好转率94.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证痰热郁肺证的中医经络检测仪与中医四诊合参一致性达67.5%,可作为临床中医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体质类型及经络特性,为健康管理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50例入组患者分别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经络检测,并将所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在150例患者中,痰湿质及气虚质例数最多,分别占22.00%和21.33%,其次为平和质(18.67%)和湿热质(17.33%)。中医经络检测结果表明,异常经络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肝经,占64.67%,其次为肺经,占50.00%,肾经及心经的异常率分别占39.62%、33.96%。结论:入组患者中比例最高的分别为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湿热质;经络检测结果显示出现异常的经络例数最高的分别为肝经、肺经、肾经、心经,且肝经、三焦经的异常情况在不同体质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与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基本一致,而中医经络检测结果有可能为脂肪肝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海南省社会公民对中医的认知和需求现状。方法:对6000例海南省社会公民进行对中医的认知和需求现状的调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认为中医是科学的占96.48%,不科学的仅占1.48%;相信中医者占94.45%;患病后首选中医者占70.93%;有中医药诊治经历者占82.59%。对中医药疗效满意者占82.59%,对中医药治疗费用满意者占72.96%;认为中医有保健作用的占70.93%,认为保健费用可接受的占76.11%;疗效好(68.52%)、副作用小(43.33%)、费用低(42.22%)、医疗、保健作用明显(38.70%)排在"中医药优势"的前4位;汤药(58.89%)、中成药(58.69%)、推拿按摩(49.07%)、针灸(48.15%)位列"最喜欢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前4位。②在"选择中医师考虑的因素"的调查结果中,医生的名气占75.93%,医生的年龄因素占11.85%,医院的名气占12.22%;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者占84.44%,对中医院就医环境满意者占65.33%。③在"获得中医药知识的途径"的调查结果中,医生介绍占55.56%,报纸、杂志、书刊占53.70%,电视、广播、网络占42.22%,亲友告知占27.96%。结论:中医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占有一定地位,是简、便、廉、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张缙     
1930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195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54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针灸师资班结业,1980年至1984年任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主任医师,黑龙江省非药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理事长,东北经络研究会会长,黑龙江省针灸学会会长,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欧洲国际中医学会名誉会员,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他提出如何控制针感的性质和控制针感的传导方位,他擅长针刺手法。他和其他同  相似文献   

14.
眉棱骨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除眶上部压痛外,多无其他阳性体征。苏国宏主任认为,治疗眉棱骨痛的取穴以局部穴位结合远端穴位为佳,远端穴位的选取需辨明经络,取经验效穴,往有奇效,且注重针刺手法。该文介绍苏国宏主任运用针刺治疗眉棱骨痛经验。  相似文献   

15.
经络穴位经皮给药系统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导出的经络穴位经皮给药系统具有经穴效应及药物效应双重治疗特性。作者分析了其机理,认为与经穴的外敏性、中药的生物活性与经穴的放大效应以及局部皮肤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等三方面因素有关,并预测这种给药方式在临床治疗肿瘤及其他慢性病方面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169例失眠人群的体质分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失眠人群进行检测,研究其各条经络电能量值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为失眠的中医分型诊断及随后的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收集门诊符合《2012年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的人群,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判定其体质类型。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不同体质人群人体十二经络原穴部位进行测量。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获得的体能、代谢、心肾、筋骨状态的均值在不同体质人群中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阴虚质者的体能状态最高,阳虚质者最低;阳虚质者代谢状态最高,阴虚质者最低;阳虚质者心肾状态最高,气虚质者最低;阴虚质者筋骨状态最高,血瘀质者最低。结论:失眠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及不同证型与中医经络检测仪中的体能状态、代谢状态、心肾状态、筋骨状态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期间的90例存在经络疼痛症状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30min/次,1次/d,5次为一个治疗周期.结果:90例患者针刺次数最少1次,最多5次,治疗结束后,显效74例,占82.2%;有效12例,占13.3%;无效4例,占4.5%;总有效率为95.5%.结论:对经络疼痛患者运用中医针灸疗法进行止痛治疗,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经络穴位经皮给药系统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董洪涛  李静 《中医研究》1998,11(4):52-54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导出的经络穴位经皮给药系统具有经穴效应及药物效应双重治疗特性。作者分析了其机理,认为与经穴的外敏性、中药的生物活性与经穴的放大效应以及局部皮肤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等三方面因素有关,并预测这种给药方式在临床治疗肿瘤及其他慢性病方面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总结方剑乔教授运用鸠尾穴针灸治疗郁证的临床经验,探讨郁证在中医针灸中的辨证、辨经论治。方师认为针灸治疗郁证主要遵循"理气开郁"的原则,重视鸠尾穴,配合常规腧穴,局部、远端取穴和经络循行取穴,同时运用不同的针刺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20.
《针刺研究》2012,(3):228
<正>为加强针灸学术交流,弘扬传统针灸医学,经中国针灸学会批准,由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主办、贵阳中医学院承办、《针刺研究》编辑部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经络分会理事会换届选举会议",将于2012年7月27日-30日在贵阳召开。会议学术内容:①针灸经络及针刺穴位效应规律的研究;②针灸经络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③经络学研究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