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桡骨远端骨折对远侧桡尺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后腕部功能与远侧桡尺关节(DRUJ)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影响DRUJ稳定性的原因。方法对54例经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8~10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每例患者都进行放射学评估和DRUJ稳定性检查,采用改良GartlandandWerley评分系统对腕部进行功能评估。结果桡骨远端骨折后DRUJ不稳17例。DRUJ不稳的患者有更差的GW评分,但DRUJ稳定与DRUJ不稳两组患者总GW得分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尺骨茎突骨折对远侧桡尺关节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结论明显成角或短缩畸形的桡骨远端骨折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可能是造成DRUJ不稳的主要原因,伴随桡骨远端骨折的尺骨茎突骨折对DRUJ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掌、背侧深层桡尺韧带对桡尺远侧关节的稳定作用。方法: 将14具新鲜冰冻上肢标本随机分为2组,解剖显露桡尺远侧韧带,分别标记掌、背侧深层韧带,解剖游离出旋前圆肌及旋后肌,在桡骨Lister结节处垂直骨面置一枚克氏针,前臂中立位时在尺骨远端同一水平位置平行置一枚克氏针作为标记点,用自制的夹具将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仪器上,使肘关节屈曲90°,固定尺骨,使桡骨可围绕尺骨自由旋转。于旋前圆肌加载50 N的力模拟前臂主动旋前,于旋后肌加载60 N的力模拟主动旋后,分别切断掌、背侧深层桡尺韧带,测量桡骨相对于尺骨的位移。结果: 切断掌侧深层韧带后,前臂旋前时桡骨相对于尺骨的位移明显改变(t=5.591,P=0.001),旋后时无明显改变(t=0.433,P=0.680)。切断背侧深层韧带后,前臂旋前时桡骨相对于尺骨的位移无明显改变(t=1.000,P=0.356),旋后时明显改变(t=-6.225, P=0.001)。结论: 单独切断掌侧深层桡尺韧带会造成桡尺远侧关节旋前时不稳定,单独切断背侧深层桡尺韧带会造成桡尺远侧关节旋后时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下尺桡关节是前臂的旋转枢纽 ,也是腕关节尺侧负荷的传导枢纽。由于下尺桡关节主要靠关节盘和桡尺掌、背侧韧带维持稳定 ,没有象桡尺近侧关节有环状韧带环抱桡骨颈 ,因此在解剖结构上比较不稳定[1 ] 。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容易使下尺桡关节掌或背侧韧带断裂而引起桡尺远侧关节脱位 ,尺骨头移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腕部疼痛、旋转受限及握力下降。临床上一般常规手术为尺骨头切除术 ,这种手术方式能改善腕关节旋转功能 ,近期疗效良好 ,但远期可造成进行性腕骨尺侧移位和伴随关节不稳定、疼痛及握力下降。由于运动员需在训练及竞赛中完成高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截骨矫形、尺侧腕屈肌腱移位、腕背侧关节囊及伸肌支持带紧缩重建远尺桡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远尺桡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远尺桡关节脱位。骨折类型按AO桡骨远端骨折分类皆为A型,未合并远尺桡关节炎。行桡骨远端截骨后,在"C"形臂下,桡骨高、掌倾角、尺偏角、远尺桡关节面对位恢复正常解剖位置,重建钢板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尺侧腕屈肌腱移位,腕背侧关节囊及伸肌支持带紧缩重建远尺桡关节。部分患者行旋前方肌松解。前臂旋后位克氏针固定。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24个月,平均19.3个月。术前前臂旋转活动度为(41.6±8.9)°,术后为(138.1±14.3)°; 腕关节背伸术前为(9.2±4.2)°,术后为(33.2±11.8)°; 腕关节尺偏活动度术前为(10.5±6.3)°,术后为(31.3±4.4)°。Mayo评分结果:优10例,良7例,可4例。结论:应用桡骨远端截骨矫形术治疗尺侧腕屈肌腱移位,腕背侧关节囊及伸肌支持带紧缩重建远尺桡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远尺桡关节脱位,手术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前臂旋转功能及腕关节各项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5.
桡骨远端骨折系指发生于桡骨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的骨折,通常包括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见.桡骨远端骨折时,腕关节部位疼痛肿胀,掌屈活动受限.骨折移位严重者,可出现"银叉"畸形或"枪刺刀"畸形改变,即腕部背侧隆起,掌侧凸出,尺骨茎突轮廓消失,腕部增宽,手向桡侧移位,尺骨下端突出,桡骨茎突上移达到或超过尺骨茎突水平.桡骨远端有压痛,可触及向桡背移位的骨折端;粉碎骨折可触及骨擦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后影响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原因。[方法]6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临床愈合后去除外固定后进行功能锻炼,摄腕关节正侧位片,检查下尺桡关节稳定性,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GW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62例均获得4~7个月随访,平均5.8个月。l9例有下尺桡关节不稳定。该19例患者GW评分平均为(l2.20±5.82),稳定的43例患者GW评分平均为(6.71±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茎突骨折分离明显或不愈合、桡骨短缩畸形≥5mm、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是造成下尺桡关节不稳,影响腕部功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及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57例,其中伴有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30例(A组),不伴有尺骨茎突骨折27例(B组).所有患者均行前路锁定钢板固定,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不予固定.术后采用腕关节各项活动度、Gartland-Werley评分及DASH量表评估腕关节功能,通过与健侧对比判断是否存在下尺桡关节不稳.结果 5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18个月.各组术后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均未出现下尺桡关节不稳.结论 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及下尺桡关节不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下尺桡关节损伤出现下尺桡关节分离或前臂旋前时尺骨头向背侧脱位,临床上较为少见.笔者最近遇一例,介绍于下。 兰××,女,29岁,门诊号11080。患者于1983年3月21日晚爬山坡时,不慎滑倒,身体前倾,右前臂处于旋前位,右手背撑地,当即自觉右腕部疼痛剧烈,夜间不能入眠,次日上午来诊。检查:痛苦面容,左手托住右腕,原隆起的尺骨小头消失,右腕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右前臂旋转活动受限,未闻到骨擦音,下尺桡关节背部有明显压痛,触及尺骨小头向掌侧移位。右腕关节正侧位X光片示下尺桡关节分离,尺骨向掌侧脱位。  相似文献   

9.
例1,女,22岁,右腕部疼痛,尺背侧骨隆起,腕关节背伸,尺偏及旋转功能受限3a余来诊。右腕关节正侧位X线摄片显示:右桡骨远端向掌、桡侧弯曲,远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近80度,向尺侧倾斜90度,尺骨较桡骨长,两者骨间隙增宽,近排腕骨呈尖顶样排列,失去正常弧...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 患者男性23岁患者于半年前被人用刀刺伤左腕背部尺侧,在当地行清创缝合术后伤口感染,X线片示:左桡骨远端撕脱骨折,可见1.5×0.3CM大小骨片向下分离,经抗炎换药,小夹板外固定后,伤口愈合.逐渐出现左腕背伸,前臂旋转受限,左前臂肌肉萎缩,左腕部银叉样畸形.来我院就诊,收入院后X线片示:左桡骨远端撕脱骨折,下尺桡关节半脱位,在左臂丛麻醉下行左腕背侧韧带重建术,左下尺桡关节复位术后,行左前臂左腕背伸45°.石膏托外固定,伤口Ⅰ期愈合,六周后拆除外固定,左腕部银叉样畸形明显改善,行功能锻炼一月后背伸约50°屈曲60°,旋前75°,旋后60°四月后复诊左腕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