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细辛水煎液对SD大鼠肝、肾、肺组织形态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探讨细辛的肝、肾、肺毒性。方法: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极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给予3、6、12、24 g/kg细辛水煎液,连续28 d。分别于实验第7、14、21、28天尾静脉取血,检测血清ALT、AST、CRE、BUN水平,第28天处死动物,取肝、肾、肺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组织形态。结果:中剂量组(6 g/kg)大鼠肺泡壁轻度增厚,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高剂量组(12 g/kg)大鼠第14、28天血清ALT水平显著升高(P<0.05),第28天血清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细胞颗粒变性,局部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灶性浸润,肾组织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肺泡壁中度增厚,大量淋巴细胞炎性浸润;极高剂量组(24 g/kg)大鼠第14、21天血清ALT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第14、21、28天血清ALT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第7、21天血清BUN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细胞颗粒变性,胞质疏松淡染呈颗粒状,局部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灶性浸润,肾组织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伴中等量的集合管扩张,肺组织肺泡壁增厚,大量淋巴细胞炎性浸润,局部支气管内上皮细胞脱落。结论:6~24 g/kg细辛水煎液可诱导不同程度的肺损伤,12~24 g/kg细辛水煎液可诱导不同程度的肝、肾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温肾化石汤对肾组织结构及BUN、Cr含量的影响,探讨该方对草酸钙尿石模型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温肾化石汤高剂量组、温肾化石汤低剂量组。各组喂标准鼠料,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各组饮用含0.75℅乙二醇和0.75℅氯化铵的自来水。温肾化石汤按30g/kg、15g/kg剂量给灌胃。各组均饲养6周。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肾组织SOD、MDA的含量。并观察肾组织结构的变化及草酸钙晶体的分布。结果:温肾化石汤可明显升高肾组织SOD,降低MDA的含量,显著降低BUN、Cr含量,保护肾脏组织结构。结论:温肾化石汤可以保护肾脏组织结构,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水煎剂不同剂量对大鼠肾功能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中药细辛水煎剂低、中、高三个剂量给大鼠灌胃,每日1次,共3个月.期间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细辛高剂量组尿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细辛低、中、高剂量组的尿糖、尿潜血及血肌酐、尿素氮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细辛中、高剂量组的肾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不同程度的肾小管及肾间质损伤.结论:小剂量的细辛水煎剂对大鼠肾脏无明显损害,但长期大剂量 细辛水煎剂则可引起肾组织结构及肾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桑胶颗粒对大鼠所产生的长期毒性反应.方法:SD大鼠分别经口灌胃77.0g生药/kg、38.5g生药/kg、19.3g生药/kg3个剂量的桑胶颗粒连续6个月,观察SD大鼠在给药中期、停药次日、恢复期的一般情况、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变化.结果:桑胶颗粒3个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恢复期间体重增长慢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大鼠给药后表现轻度流涎,个别血液生化学指标(AST、CK、K+)轻微下降,无其它明显毒副反应出现.结论:桑胶颗粒长期给药无明显毒性,安全剂量大于77.0g生药/kg·d-1.  相似文献   

5.
细辛长期毒性对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细辛长期毒性对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及动脉血气(ABG)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称重标记,随机分为细辛低剂量组、细辛中剂量组、细辛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各30只.各给药组依次以0.18、0.95、1.72g/(kg·d)剂量,加蒸馏水3ml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细辛药液,禁食12h后灌胃;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双重蒸馏水灌服,每日1次.各组连续给药4周,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结果:长期服用细辛对大鼠的饮食和体重没有明显的影响,对肺组织形态学及ABG均有影响,以细辛高剂量组为甚:PaO2、SaO2低于对照组(P<0.05),AaDO2高于对照组(P<0.05),且给药期与恢复期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辛长期毒性对大鼠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主要在肺的呼吸部,能引起大鼠肺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引起I型慢性呼吸衰竭,不会产生延迟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肾康汤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肾康汤高剂量组6.9g/kg(30倍于临床用药)、中剂量组3.45g/kg(15倍于临床用药),低剂量组1.15g/kg(5倍于临床用药),每组按剂量连续灌胃3个月,每天观察给药后大鼠的饮食、活动、体质量、摄食量。于给药3个月和停药2周(恢复期)后处死大鼠进行血液学、血清生化学指标检测,并进行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肾康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一般情况、血液学、血清生化学指标及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也未见异常组织学病理改变,肾康汤长期服用不会产生积蓄性中毒反应。结论:肾康汤在临床剂量下服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安胶囊灌胃SD大鼠引起的长期毒性反应,为确定无毒性反应剂量、设计临床安全使用剂量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以9.36g/kg、18.72g/kg、37.5g/kg(药物生药量/体重)给药,1次/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在给药12周后,每组杀10只作检查,其余10只停药观察4周后作检查。观察记录体重、食量及粪便等8项一般状况指标;检测11项血液学指标、10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各组大鼠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雌性大鼠给药后的凝血时间显著延长;中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后的白细胞数显著升高,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后的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后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低、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后的凝血时间显著延长,但是均在正常范围内。在血液生化学检查中,与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雌性大鼠给药后的葡萄糖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在正常范围内。其余各剂量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各剂量组无明显病理变化。结论:壮药银贝消渴胶囊给予SD大鼠连续灌胃12周,各项检测指标均无异常变化,无明显的蓄积性毒性反应,在该剂量条件下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程强 《现代中医药》2006,26(4):67-69
目的观察利肝隆片对机体的长期毒性反应。方法将SD大鼠80只,随机分4组,每组20只。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胃利肝隆片药物30g/kg、15g/kg、7.5g/kg(相当于人用剂量的60倍、30倍、15倍),对照组给予等容积常水。给药3个月后,各组取10只大鼠进行心电图、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剩余40只大鼠停止给药,观察2周,再检测上述各项指标。结果各组大鼠在给药期间和恢复期内,均未出现任何与药物有关的毒性反应和死亡等现象;各给药组动物的一般状况、心电图、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病理学检查大多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利肝隆片药物30g/kg、15g/kg和7.5g/kg连续灌胃3个月对SD大鼠无长期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2):162-164
目的:观察肾复宁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采用右肾切除左肾外动脉分支结扎方法建立CRF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甙片组(0.006g/kg)、肾复宁颗粒组(9g/kg)、肾复宁颗粒组(6g/kg)、肾复宁颗粒组(3g/kg),各15只,另设假手术组15只,连续给药8周,观察血清Scr、BUN、Cys-C含量及肾脏组织中TGF-β1mRNA、细胞凋亡基因Fas/Fas L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及雷公藤多甙片组大鼠血清中Scr、BUN、Cys-C水平明显下降,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Fas/Fas L表达减少,尤以肾复宁颗粒(9g/kg)显著。结论:肾复宁颗粒通过抑制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TGF-β1mRNA、Fas/Fas L表达,调控肾实质细胞调亡,从而改善肾功能,达到延缓肾脏纤维化作用,其疗效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水煎剂不同剂量对大鼠肾功能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中药细辛水煎剂低、中、高三个剂量给大鼠灌胃,每日1次,共3个月。期间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细辛高剂量组尿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细辛低、中、高剂量组的尿糖、尿潜血及血肌酐、尿素氮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细辛中、高剂量组的肾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不同程度的肾小管及肾间质损伤。结论:小剂量的细辛水煎剂对大鼠肾脏无明显损害,但长期大剂量细辛水煎剂则可引起肾组织结构及肾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法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PRA、AngⅡ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解毒活血低剂量组、解毒活血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大鼠结扎左侧输尿管复制UUO模型,所有大鼠灌胃给药,缬沙坦组给予26mg/kg·d,解毒活血低剂量组给予解毒活血中药12g生药/kg·d,解毒活血高剂量组给予24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共14d。取左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及组织中的PRA、AngⅡ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中PRA、AngⅡ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各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中PRA、AngⅡ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解毒活血方药能够降低PRA、AngⅡ水平,阻断RAS,保护肾功能,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4):104-108
目的:观察复方保肾颗粒对庆大霉素(GM)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索其可能存在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9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肾炎康复片(阳性药)组和复方保肾颗粒3.6g/kg、1.8 g/kg、0.9 g/kg剂量组,每组16只。采用腹腔注射庆大霉素(GM)法制备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各组在造模期间同时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4天。实验第6天和第13天收集大鼠24h尿液,记录尿量并检测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分别在给药第7天和第14天末次给药后4h分别处死8只动物,检测各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取肾脏称重,计算肾脏系数,测肾皮质匀浆MDA含量和SOD、CAT酶活性并作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复方保肾颗粒3.6g/kg、1.8 g/kg剂量组能明显减少尿量,降低尿NAG活性,减少血Scr及BUN的含量,明显降低MDA水平,提高SOD和CAT酶的活性,降低肾脏系数;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复方保肾颗粒3.6g/kg、1.8 g/kg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染色、形态明显好于模型对照组。结果还表明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复方保肾颗粒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改善保护作用愈加显著。结论:复方保肾颗粒对庆大霉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减轻肾损伤、抗氧化及促进修复再生等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黄连口服液(仅适用于儿童)对SD离乳大鼠一般状况、体质量、摄食量、生长发育、血常规和病理学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D离乳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双黄连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0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剂量双黄连口服液(仅适用于儿童)浓缩膏灌胃,每日1次,连续33 d。分别观察给药期、恢复期(停药25 d)各组大鼠毒性反应。结果各组大鼠给药期和恢复期一般状况、个体发育、脏器质量和系数,以及剖检肉眼观察和病理结果均无明显差异。双黄连口服液高剂量组雌鼠和雄鼠体质量与摄食量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给药期血常规检测显示,双黄连口服液高剂量组雌鼠和雄鼠淋巴细胞比率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比率显著升高,恢复期恢复正常。结论双黄连口服液(仅适用于儿童)浓缩膏对幼年大鼠全身脏器和组织无相关毒性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鼠和大鼠口服通脉活血灵胶囊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作用。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通脉活血灵胶囊的最大耐受量;采用3个剂量(9.0,4.5,1.5 g/kg)iq SD大鼠,连续180 d,观察给药90,180 d时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变化及停药30 d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小鼠口服通脉活血灵胶囊的最大耐受量为36.0 g/kg。大鼠连续给药90 d时,9.0 g/kg肌酐比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肾重量系数增高(P<0.01);2只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高度水肿,轻度脂肪变性,管腔变大,肾小管内可见红细胞管型,肾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2只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给药180 d时,9.0 g/kg和4.5 g/kg剂量组肌酐升高(P<0.01或P<0.001);9.0 g/kg剂量组总蛋白升高(P<0.01);肝、肾脏系数增高(P<0.01);3只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高度水肿,轻度脂肪变性,管腔变大,肾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2只大鼠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停药30 d后,大鼠体重、摄食量、活动、外周血象、重要器官脏器系数均正常,病理学检查各组各脏器均未发现明显改变。结论通过对通脉活血灵胶囊180 d用药过程中各项指标反应的观察认为,通脉活血灵胶囊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聚氰胺对SD大鼠内脏器官的损害。方法:60日龄SPF级SD大鼠100只,体质量180~220g,分为10组每组各10只,雌雄各半,8个给药组分别给予三聚氰胺0.05、0.1、0.2、0.3、0.4、0.5、1.0、1.5g.kg-1连续灌胃;溶媒体对照组灌胃10g/L甲基纤维素蒸馏水2mL/只/d,空白对照组灌胃无菌水2mL/只/d。给药20d各组动物取心、肝、脾、肺、肾、膀胱称量脏器质量,计算脏器指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0.5、1.0、1.5g.kg-1剂量组肾脏、肝脏、脾脏指数;1.0g.kg-1剂量组左肺指数与溶媒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0.5、1.5g.kg-1剂量组左肺指数与溶媒体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HE染色光镜下可见,空白对照组和溶媒体对照组肾、肝、脾、心、膀胱组织结构正常,给药组肾、肝、脾表现不同程度的组织损害;0.5、1.0、1.5 g.kg-1组,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管坏死或水样变性,上皮细胞脱落、炎性细胞浸润,间质及肾小管内见棕褐色结晶,部分大鼠肾盂粘膜内见灶性聚集的结晶,部分粘膜破坏;0.05、0.1、0.2、0.3、0.4g.kg-1组病变较轻,仅见部分肾皮质和肾小管坏死,肾髓质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结晶形成。0.5、1.0、1.5g.kg-1组肝细胞有水样变和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给药各组脾索和脾血窦有较多含铁血黄素细胞,且脾血窦中度扩张、瘀血;给药各组肺组织出现轻度炎症变化;0.05、0.1、0.2、0.3、0.4 g.kg-1组肝、脾、肺组织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给药各组心脏、膀胱病理组织学观察无异常变化。结论:三聚氰胺主要损害泌尿系统,也可波及肝、脾、肺,引起轻度损害。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5):105-110
目的:观察妇平胶囊对大鼠长期给药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将12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及受试药高、中、低3个剂量组:2.8、1.4、0.7g/kg,(分别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62、31、15.5倍),每组30只。给药体积为1.0ml/100g,每天经口给大鼠灌服1次,每周6 d,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24周),停药恢复4周。观察动物的一般体征状况、体质量、摄食量。给药中期(12周)、末期(24周)和恢复期(28周)每组分别剖杀1/3大鼠,检测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进行系统尸检,计算脏器系数,检查脏器组织病理学。结果:给药期及恢复期各剂量组动物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等一般体征状况良好,体质量、摄食量增长正常,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虽有个别指标出现异常,但无剂量和时间的相关性,无毒理学意义。结论:妇平胶囊以相当于临床62倍的剂量对SD大鼠灌胃给药24周,未表现出明显的毒性作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赵英  白炜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104-106
目的:观察大鼠连续灌胃给予脂欣康3个月后,确定无毒反应剂量及临床上主要监测指标,为拟定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方法:脂欣康以8 g/kg、4 g/kg、2 g/kg剂量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对受试动物的一般状态进行观察,并对其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大便排泄状况、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系统尸检及主要脏器组织学检验等方面进行考查。结果:脂欣康长期大剂量给药对大鼠无毒性作用;脂欣康的无毒反应剂量为8 g/kg(相当于人临床拟用量的31.1倍)。结论:各给药组受试动物外观行为、体重、摄食量、饮水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改变;试验中期、结束期及恢复期给药各组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系统尸检检查及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脂欣康对大鼠肾和肝脏未见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细辛对大鼠肝肾组织代谢学特征,阐明细辛肝肾毒性机制。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细辛0.27 g/kg、0.81 g/kg、1.35 g/kg三个剂量组,给药28 d后,取肝肾组织样本,进行~1H-NMR代谢组学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细辛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代谢谱差异,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探讨细辛的肝肾毒性机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辛0.27 g/kg组肝组织代谢物无明显差异,细辛0.81 g/kg组有亮氨酸、醋酸、天冬氨酸、胆碱磷酸、甜菜碱、牛磺酸、β-葡萄糖7种化合物浓度显著增加(P0.05),细辛1.35 g/kg组有亮氨酸、丙氨酸、醋酸、蛋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肌酸酐、胆碱磷酸、甜菜碱、牛磺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12种化合物浓度显著增加(P0.05),丝氨酸、糖原2种化合物浓度显著下降(P0.05);细辛各给药组肾组织中代谢物均有明显差异,其中细辛1.35 g/kg组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丙氨酸、醋酸、脯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琥珀酸、三乙胺、肌酸酐、胆碱、胆碱磷酸、甜菜碱、牛磺酸、肌醇、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21种化合物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细辛的肝肾毒性可能促进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脂质代谢等多种途径,增加机体氧化损伤、放大炎症效应而发生细胞毒性,与传统医学认为细辛辛温偏热促进机体代谢的观点一致。  相似文献   

19.
导赤散与单味木通对动物肾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含关木通的复方导赤散与单味关木通对动物肾毒性的差异.方法用含有关木通的复方制剂导赤散与关木通水煎液,分别以关木通每日6g/kg、每日12g/kg、每日24g/kg、每日48g/kg不同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7天,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关木通各剂量组均有导致大鼠急性肾功能减退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的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复方导赤散使用关木通较单味应用关木通肾毒性低,且随配伍、剂量合理的调配而肾毒性降低显著.结论关木通单味药应用有肾毒性,且随剂量增加而肾毒性显著;复方导赤散有降低关木通肾毒性作用;导赤散中关木通常规用量无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肾复康Ⅱ号胶囊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造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模型组、肾复康Ⅱ号2.25g/kg组、4.5g/kg组、9g/kg组,肾复康Ⅱ号胶囊各组分别以以上剂量水溶剂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天同时间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7、14、21天后分别将造模大鼠的肾脏进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的面积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肾间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肾复康Ⅱ号胶囊各组均出现肾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各剂量组(有效剂量2.25g/kg~9g/kg)病变程度与模型组相比较轻,具有显著性差异。肾复康Ⅱ号胶囊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GF-β1表达在模型组和肾复康Ⅱ号胶囊组明显强于假手术组,肾复康Ⅱ号胶囊各组(有效剂量2.25g/kg~9g/kg)TGF-β1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肾复康Ⅱ号胶囊可以有效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这可能是益肾散结法抗肾间质纤维化的部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