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coronary artary desease,CAD)患者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的检测,探讨HRT现象在CA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90例,均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D组TO值明显升高[(0.06±0.59)%vs(2.32±1.04)%,P〈0.001],TS值明显降低[(5.78±2.66)ms/RRvs(7.46±1.54)ms/RR,P〈0.01];TO值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575,P〈0.05),TS值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0.589,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HRT对临床评价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震荡是一次性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先加速后减速后变化即窦房结对室性早搏的敏感性变化,一项反映心脏神经功能的无创性临床预测猝死的检测方法,它的配量化指标;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彼此独立且独立于其他常规危险预测指标,二者结合对高危患者,猝死的预测稳定可靠。窦性心率震荡是近年未发现的一种与恶性心律密切相关的心电现象。用表描述室性早博在窦性心动周期的变化[1],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率震荡变化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份,我院并发室性早博的冠心病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5岁~75岁(48.4±8.8)。入选标准为窦性心律不伴室内阻滞,无糖尿病及其他损害自主神经功能的疾病,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冠状动脉造影1支主要冠状动脉35%或心肌梗死后超过6个月。另选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博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5岁~68岁(47.4±8.6)。1.2研究方法入选者全部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动态心电图仪器采用美国生产的DMS-TOP型,是心率震荡初始,震荡斜率分析软件,心率震荡有二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震荡初始表现依次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etion,AM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9月我院心内科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60例为AMI组.以同期在我院住院的存在室性前期收缩的非AMI患者60例为对照组,监测24h动态心电图,观察HRT的两个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的变化,并对AMI组患者作为期10~24个月的随访。结果AMI组的TO、TS结果分别是(-0.51±1.73)%、(6.03±4.50)ms/RR间期,与对照组TO、TS比较,AMI组TO明显升高、TS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MI组患者作了10~24个月的跟踪随访,期间死亡11例,存活49例。存活49例的TO、TS值分别为(-0.62±1.57)%、(5.78±3.30)ms/RR间期,与死亡11例比较,存活组TO明显降低、TS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T的减弱或消失可作为AMI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陈序 《四川医学》2012,33(9):1552-1553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2011年于我院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其中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者45例及冠心病者4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者40例及健康对照者40例,均检出有室性早搏,并计算出TO及TS等指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组TO和TS均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与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组或冠心病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现象明显减弱,更易发生恶性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检测对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预后评判的临床意义。方法4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组(HCM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群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HRT的震荡初始(TO)值及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患者TO及TS的平均值。结果HCM组的TO及TS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指标检测无异常,不能预测其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HRT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4 h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原发性高血压伴室性早搏(高血压组)和无原发性高血压伴室性早搏(对照组)各50例,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高血压病组和对照组患者HRT有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HRT异常,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受损明显。  相似文献   

7.
李彦虹 《吉林医学》2011,(33):7014-7014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和冠心病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对比,探讨窦性心律震荡在扩张型心肌病猝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冠心病患者30例,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TO值高于冠心病组,TS值低于冠心病组,且发生成对、多源性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几率较大。结论:窦性心律震荡在扩张型心肌病猝死中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田长明 《中原医刊》2011,(16):67-68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根据有效24h动态心电图表现,分析比较3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冠心痛心力衰竭猝死及36名健康者的HRT的初始值(TO)、HRT的斜率(TS),并进行TO、TS与年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组间比较。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组与健康组HRT间存在明显差别: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TO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冠心病心力衰竭组TO明显低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猝死组(P〉0.05):冠心病心力衰竭组TS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20±2.01)%与(9.62±6.64)%,P〈0.01];冠心病心力衰竭组TS明显高于猝死组(P〉0.05);TO、TS与年龄、LVEF、LVED相关。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现象明显减弱,由于TO、TS与LVEF、LVED相关,可应用TO、TS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析,作为冠心痛心力衰竭猝死率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现象(HRT)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心内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同期住院存在室性期前收缩的非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对照组)的24h动态心电图,计算窦性心律震荡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TO、TS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TO值高、TS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心肌梗死存活组TO、TS比较,死亡组TO值高、TS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T的减弱或消失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50例(A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B组)、正常健康对照者50例(对照组).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的记录资料,计算HRT的2个参数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各组之间的TO、TS、LVEF、LVEDD的差别.结果 A组TO值、LVEDD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TS、LVEF值低于对照组(P<0.05);B组TO值、LVED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TS值、LVE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组TO值、LVEDD值高于A组(P<0.05),而TS值、LVEF值低于A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HRT现象减弱,而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RT现象减弱更明显.HRT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预测其危险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1.
李明军 《西部医学》2012,24(3):499-500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对照组)各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震荡起始明显高于对照组[(0.05±0.58)%VS(-2.22±1.01)%,P〈0.001],震荡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9±2.65)ms/RR VS(7.36±1.34)ms/RR,P〈0.01]。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减低,故窦性心率震荡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窦性心律震荡(HRT)是自主神经对于室性期前收缩这种刺激出现的快速调节反应,是窦房结对于室性期前收缩的敏感性反应,反映窦房结双向变时功能。T波电交替(TWA)反映心肌复极变化,其主要的发生机制是心肌缺血缺氧,是心肌电活动不稳定的标志。近年来,HRT和TWA多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发生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对于冠心病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在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7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及120例正常人,对两组人群进行性别、年龄、左室射血分数(LVEF)、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24hHolter监测,观察其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并分析多变量关系,预测其相对危险度.结果:TO( )组、TS( )组、TO( )TS( )组、TO(-)TS(-)组中,心功能不全组与正常组二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功能不全组TO值、TS值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为老年人、LVEF值低、TO和TS两相指标均异常时发生心衰的相对危险度大.结论:TO、TS值的测定是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有效高危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AMI及同期43例非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资料,AMI患者中14d内存活的79例设为存活组,死亡的25例设为死亡组,43例室性心律失常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心律震荡初始(TO)和斜率(TS)。结果 AMI患者死亡组、存活组TO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S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死亡组TO、TS均较存活组改变程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MI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现象明显减弱或消失可预示心源性猝死风险较高,临床应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窦性心律震荡现象的变化临床预测价值。方法:100例住院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同时并有室性早搏,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窦性心率震荡的两个参数,即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50例冠状动脉造影血管正常,伴有室性早搏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与正常对比明显异常,TO值较正常明显升高,TS值明显降低,TO,TS异常变化程度与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预后的预测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与心功能程度的关系。方法慢性心衰患者(CHF组)85例,全部病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CHF组(心功能Ⅱ级)45例和重度CHF组(心功能Ⅲ~Ⅳ级)40例。另选同期心功能正常的4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震荡斜率(T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的TO均值比较,重度CHF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CHF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TS均值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伴随CHF患者程度加重,HRT现象明显变钝减弱,其变化可能与自主神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对照组)各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TO值分别为(0.05±0.58)%和(-2.22±1.01)%,TS值分别为(5.89±2.65)ms/RR间期和(7.36±1.34)ms/RR间期,观察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减低,窦性心率震荡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武杨  武庚  陈宏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928-929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儿VMC组216例和对照组100例,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枪测(CK-MB);VMC组内根据室性早搏严重程度按LOWN氏分级,分为两组,其中Ⅰ,Ⅱ级为一组(L1、L2组),Ⅲ、Ⅳ、Ⅴ级为一组(L3、L4、L5组),比较VMC组与对照组及VMC亚组之间HRT、HRV、LVEF、CK-MB指标的差异.结果:VMC患者TO高于对照组,TS低于对照组(P>0.05);亚组比较L3、L4、L5组TO明显高于L1、L2组;无论单变量分析还是多变量分析均显示,TO、TS相结合对终点事件最有预测价值,LVEF仅次于TS.结论:VMC患者室性早搏后HRT现象减弱,HRT可能成为评价VMC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预测其危险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住院的UAP患者60例,根据冠脉血管病变部位分为单支病变组(n=18)、双支病变组(n=30)及三支病变组(n=12)三个亚组。健康对照组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美国Del Holter分析系统分别测量窦性心律震荡的参数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及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结果:UAP患者TO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0.89±1.34)%vs(0.58±1.48)%],TS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4.11±2.53)ms/RR vs(7.45±2.21)ms/RR],两参数较正常对照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窦性心律震荡减弱越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冠脉病变程度与TO正相关(r=0.463,P〈0.01),与TS负相关(r=-0.581,P〈0.01)。结论:UAP患者HRT明显减弱。HRT可作为评价UAP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指标和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可作为判断UAP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可靠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何元增 《大家健康》2016,(5):184-185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在心力衰竭伴抑郁症中的评估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内科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SDS标准评分分为心衰抑郁症组25例和心衰非抑郁症组55例,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体检者共5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美高仪动态心电分析系统(TOP版),经固定的心电图医师去除伪差及干扰后,通过HRT分析软件检测并计算三组受检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值(TS),并比较三组受检者的HRT异常情况.结果:心衰非抑郁症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衰非抑郁症组的TO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而TS值则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心衰抑郁症组与心衰非抑郁症组相比,心衰抑郁症组的TO值也明显大于心衰非抑郁症组,而TS值也明显小于心衰非抑郁症组.并且,心衰抑郁症组的HRT异常率为96.00%(24/25),明显高于心衰非抑郁症组和对照组的83.64%(46/55)、10.00%(5/50),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伴抑郁症患者的HRT现象较其他两组患者明显减弱,可见窦性心率震荡在心力衰竭伴抑郁症中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