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传统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共60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PKP治疗,30例患者采用传统保守疗法。根据与长期卧床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VAS评分、椎体高度恢复程度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PKP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平均住院天数少、疼痛缓解快、椎体高度恢复好(P0.05)。结论采用PKP治疗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较传统保守疗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 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6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分析两组的VA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等指标.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术后的椎体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改善情况明显好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均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疼痛,但椎体后凸成形术更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后凸畸形矫正及脊柱功能和力线恢复.  相似文献   

6.
章玉国  马双  苏波  王红琴 《中外医疗》2012,31(27):54-5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4例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细记录治疗过程及数据,用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情况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或消失,平均住院时间3.8 d。术后的VAS评分和后凸角度矫正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无骨水泥渗漏,无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能够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5月的32例胸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经皮椎体成形术组)16例和B组(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组)16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VAS评分、Cobb角改善幅度及治疗成本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治疗成本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VAS评分及Cobb角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病理性骨折具有与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相似的效果,但其成本更低,更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老年OTCF患者采取PKP治疗,并分析其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老年OTCF患者,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9例,采取PVP治疗;观察组39例,采取PKP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高于对照组(P<0. 05);2组患者术后Cobb's 角、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PKP治疗老年OTCF患者椎体功能恢复情况、安全性、疼痛缓解效果均与PVP治疗相当,在椎体高度恢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但可能延长手术及住院时间,增加骨水泥注入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的10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接受PVP治疗)和观察组(接受PKP治疗)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和Barthel指数、受伤椎体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出院时NRS评分较手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较手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出院时伤椎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伤椎减少高度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36.5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9.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为9.62%,与观察组的13.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和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效果显著,能较好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出院时经PKP患者椎体恢复更好,术后6个月经PKP患者椎体高度损失明显多于经PVP患者,经PKP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11.
吴健  张喆  吕军 《浙江医学》2006,28(5):378-379
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较为常见,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痛等,无其他积极治疗方法,但长期卧床可导致诸多并发症,使死亡率明显增加[1].1994年,Wong等在椎体成形术的基础上设计了通过球囊扩张来纠正椎体后凸畸形的技术,称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用于临床后,获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2-3].近年来,国内引进了该技术,我科也于2005年1月至6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2例,初步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30例老年陈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通过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VAS评分及疼痛缓解情况观察其f临床疗效.结果:术后VAS评分显著降低,同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明显缓解;术后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恢复椎体高度61%~90%的例数同其他范同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腰椎压缩骨折,止痛效果显著,椎体恢复情况较好,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球囊式椎体扩张器注射扩张病椎,并用骨水泥进行填充.A组21例在全麻下俯卧位通过椎弓根进行双侧注射,B组35例在局麻下侧卧位经椎弓根进行单侧注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即VAS评定)、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变化、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效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A组VAS评分由术前的(8.63±0.91)分下降至术后的(1.71±1.35)分,B组患者由术前的(8.67±0.93)分下降至术后的(1.69±1.33)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前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13.30±2.340)mm,术后为(23.32±2.40)mm;术前椎体后缘平均高度为(22.13±2.11)mm,术后为(23.59±2.78)mm.B组术前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14.27±2.42)mm,术后为(22.21±2.15)mm; 术前椎体后缘平均高度为(22.18±2.11)mm,术后为(23.48±2.35)mm;两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8±20)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5±13)min,B组明显缩短(P<0.05).A组平均住院费用为(2.81±1.80)万元,B组平均住院费用为(2.41±1.61)万元,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局麻下侧卧位单侧注射与全麻下俯卧位双侧注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肖才平  高中伟 《中外医疗》2011,30(20):45+47-45,4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发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多发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66个椎体在C型臂X线透视下经皮椎体穿刺并注入骨水泥成形,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分级。结果 66节椎体穿刺全部成功,1例1节椎体有造影剂进入相邻椎间盘,无椎管内渗漏和肺栓塞等并发症;PVP后各期疼痛缓解率均〉80%;PVP后各期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PVP后随访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与PVP前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PVP具有止痛和稳定椎体,具有微创、并发症低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解放军第188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共17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PVP组102例及PKP组7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射量、Cobb角及治疗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分析影响PVP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 PVP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 h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PVP治疗、病程<6个月的患者治疗有效率(98.4%)显著高于病程≥6个月的患者(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PKP;病程长短会影响PVP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支柱块"置入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方法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15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支柱块"置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 h疼痛目测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柱块"置入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方法均对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影响小,且二者各具优点,依据患者具体状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张磊  李建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2):1632-1635, 1638
目的探讨球囊多点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OVCF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球囊多点扩张PKP术治疗病人44例为多点扩张组,单次球囊扩张PKP术治疗病人40例为单次扩张组,比较2组病人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当天、末次随访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以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病人住院时间、放射暴露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点扩张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高于单次扩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术后当天、末次随访Cobb角、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椎体前缘高比均较术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多点扩张组末次随访Cobb角低于单次扩张组、椎体前缘高比高于单次扩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多点扩张PKP术治疗OVCF能增加骨水泥灌注量,有助于减少术后远期椎体高度及Cobb角丢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4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了治疗并进行早期随访.结果 43例术后患者中,痊愈22例,部分缓解17例,轻度缓解3例,术后1例因心脏疾病死亡.有效率达90.7%.术后均获随访3~12个月发现患者腰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翻身自如,能自主行走,无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能迅速缓解疼痛,且随访过程中疗效确切,可恢复部分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其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例,比较手术前后疼痛情况和活动能力,观察手术并发症,评估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明显疼痛减轻,活动能力均改善。随访时间3~11个月,平均6个月。近期效果满意。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8.3%。结论: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严格术前准备和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是可以预防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