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并发于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中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源性视网膜裂孔(iatrogenicreti-nalbreaks,IRB)是指在眼科手术中如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手术[1]或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micro-vitreoretinalsurgery,MVRS)中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玻璃体手术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54例(54眼),分析这些裂孔愈合情况、视力预后及术前视力、病程,黄斑孔径、有无术前眼前段或眼后段合并症与视力预后的关系。采用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外伤性黄斑裂孔手术后裂孔闭合48眼(89%),裂孔贴附6眼。闭合时间为(20.6±10.1)d。视力提高28眼(52%),术后视力明显提高(t=4.496,P<0.01)。术前视力、病程、术前眼前段合并症三因素在不同视力预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黄斑裂孔直径、术前眼后段合并症两因素在不同视力预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6、10.650,P<0.05)。结论 玻璃体手术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有很好的解剖预后和较好的功能预后,但合并眼后段病变的患者视力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显徽手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7月至1996年3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中发生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4眼(40个裂孔)的原因,位置和术中术后的处理情况。 结果:24只眼中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16只眼,外伤性PVR 5只眼,牵拉性视网膜脱离3只眼。对新裂孔的处理采用巩膜冷凝、硅胶填压、眼内电凝、眼内填充和术后激光光凝.下方和手术嵴后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分别占70%和92%.平均随访5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和黄斑复位17只眼,视力改善19只眼,均在0.02以上.结论: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应在术中、术后采取措施促使其封闭.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19-21)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和外伤性黄斑裂孔的预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特发性黄斑裂孔72例72只眼,外伤性黄斑裂孔55例55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眼均接受相同方式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改变和黄斑裂孔闭合形式;对比分析黄斑裂孔直径、手术前视力<0.1和≥0.1、病程<4个月和≥4个月与手术后视力改变和黄斑裂孔闭合形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特发性黄斑裂孔72只眼中,闭合72只眼,占100.0%;外伤性黄斑裂孔 55只眼中,闭合47只眼,占85.5%;黄斑裂孔贴附8只眼,占14.5%.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裂孔闭合高于外伤性黄斑裂孔的裂孔闭合,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7,P=0.001).特发性黄斑裂孔和外伤性黄斑裂孔手术后视力与手术前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41,-4.093;P值均=0.000).特发性黄斑裂孔和外伤性黄斑裂孔手术后视力提高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1,P=0.07).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视力<0.1和≥0.1的患眼手术后视力提高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2.04,P=0.001).外伤性黄斑裂孔手术前视力<0.1和≥0.1的患眼手术后视力提高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1,P=0.486).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后视力提高者手术前黄斑裂孔直径小于手术后视力不提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6,P=0.016).外伤性黄斑裂孔的裂孔闭合者手术前黄斑裂孔直径小于裂孔贴附者手术前黄斑裂孔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2,P<0.001).外伤性黄斑裂孔病程<4个月和≥4个月的患眼,手术后视力改变之间(χ2=0.704)、黄斑裂孔闭合形式之间(χ2=0.1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0.684).结论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裂孔闭合率优于外伤性黄斑裂孔的裂孔闭合率.黄斑裂孔直径和手术前视力是影响特发性黄斑裂孔视力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手术前视力和病程对外伤性黄斑裂孔的视力预后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从周边部视网膜裂孔剥离视网膜下膜的新技术。方法连续10例伴有视网膜下增生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和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标准经睫状体平部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利用上方2个睫状体平部穿刺孔附近的周边部视网膜裂孔,或直接从锯齿缘区视网膜插入视网膜剥离钩或显微钳,分离和取出视网膜下膜。结果利用上方11点裂孔1例、利用锯齿缘视网膜裂孔8例和直接从10点锯齿缘视网膜插入眼内器械1例。从10点方位视网膜裂孔,剥离视网膜下膜范围可达6~3点,在2点方位,剥膜范围可达到9~6点。顺利取出视网膜下膜8例;钩断粘连松解收缩2例。并发症主要是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例。随访平均28个月,全部病例视网膜最终解剖复位。结论从周边部视网膜裂孔剥离视网膜下膜蒂围广莎.切口容易封闭.可减少后极部剥膜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引起玻璃体出血原因有很多 ,其中视网膜裂孔是其原因之一 ,早期由于屈光间质混浊 ,难以发现视网膜裂孔 ,往往发展到视网膜脱离 ,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时 ,才能明确诊断。我院自 1995年 1月至 1999年10月共治疗此类患者 15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 :我院因玻璃体出血继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57例(58只眼)经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术前裂孔分期、裂孔面积、手术方式、术后裂孔闭合情况、视力改变等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效果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两组间的正态分布连续变量资料,采用独立设计定量资料的t检验;对定性变量资料,采用R×C列联表分析;对有序变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57例(58只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均进行了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10%C3F8填充.一次性手术后黄斑裂孔闭合44只眼(75.9%),术前裂孔面积0.01~0.85 mm2,平均0.20 mm2;裂孔未闭合14只眼(24.1%),术前裂孔面积0.08~3.16 mm2,平均0.69 mm2.术中联合视网膜内界膜(ILM)剥离36只眼,其中29只眼一次性手术后裂孔闭合(80.6%),26只眼术后视力提高或不变(72.2%);未联合ILM剥离22只眼,其中15只眼(68.2%)一次性手术后裂孔闭合,13只眼(59.1%)术后视力提高或不变.黄斑裂孔闭合眼与未闭合眼之间进行比较,裂孔面积(P=0.001)和最佳矫正视力改变(P=0.028)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并不能显著影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改变.结论 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有效手段,术中联合ILM剥离并不能改善裂孔闭合率和视力预后,而裂孔面积却可能影响裂孔的闭合.  相似文献   

8.
眼球穿伤影响玻璃体手术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玻璃体手术眼球穿孔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86例(87眼)眼球穿孔伤行玻璃体手术的资料,随访近期眼部情况。结果 成功67眼,失败20眼,外伤后14-30天内行玻璃体手术成功率最高。术前视力〈0.02者手术成功率比术前视力≥0.02者成功率低。术胶合并视网膜脱离者成功率,低于无视网膜脱离组。结论 眼外伤后14-30天内行玻璃体手术为最佳时间。术前视力好者预后佳。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巨大视网膜裂孔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巨大视网膜裂孔的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41例巨大视网膜裂孔均行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注入术,其中35例予以巩膜环扎,17例行晶体切除患者均进行了充分的基底部玻璃体及视网膜周围膜的切除。并分别通过气-液交换、视网膜图钉及液态氟化物等方法展平巨大裂孔翻转的瓣,使用冷凝或眼内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结果术后随访3~39个月(平均11.6个月)29例视网膜完全复位(70.73%),7例黄斑复位,5例未复位。复位的36例中,术后视力0.01~0.05者6例;0.06~0.1者17例;;0.2~0.5者11例;0.6~1.0者2例。结论巨大视网膜裂孔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中应完全展平翻转的瓣。巩膜环扎与否各有利弊,对于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巨大裂孔有必要施行适度的巩膜环扎。术后进一步的增殖是影响巨大视网膜裂孔远期预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透明晶状体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伴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的巨大视网膜裂孔(giant retinal tears,GRT)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7年7月至 1999年7月间30例GRT患者的31只患眼作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包括三通道睫状体平部玻璃体切割、膜剥离、视网膜切开与切除、全氟萘烷使用、眼内激光光凝、硅油或C2F6气体 填充。术中28只眼保留透明晶状体,术后追踪时间11~34个月(平均12.5个月)。结果GRT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29只眼,部分复位1 只眼,有效率为96.8%。硅油填充27只眼,平均6.0个月后行硅油取出,追踪6~19个月,26只眼视网膜全部复位,1只 眼失败。3只眼行白内障手术摘除,最终保留晶状体25只眼,其中并发晶状体后囊轻度混浊16 只眼。24只眼术后视力提高,占77.4%, 最好的矫正视力0.4。结论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割联合应用全氟萘烷液体及硅油填充可有效的提高伴有PVR的GRT 手术成功率及视力。(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93-95)  相似文献   

11.
23G玻璃体切割手术相关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相关并发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行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150例纳入研究.其中,黄斑疾病98例,占65.3%;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6例,占30.7%;其他原因玻璃体积血4例,占2.7%;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占0.7%;白内障手术中晶状体核脱落1例,占0.7%.黄斑疾病患者中眼表面麻醉21例,占21.4%,球后阻滞麻醉77例,占78.6%.应用DORC系统两步法3例,Alcon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套管穿刺一步法147例.手术中操作包括曲安奈德辅助下玻璃体后脱离、清除玻璃体后皮质,剥除视网膜前膜、内界膜,眼内激光光凝、气液交换,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等.手术时间20~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51.1±18.9) min.手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50例中,手术中发生并发症7例,占4.7%.其中,器械断裂致医源性裂孔 1例,占0.7%;患者头部活动致黄斑损伤1例,占0.7%;灌注套管松脱致脉络膜上腔灌注1例,占0.7%;穿刺口渗漏、切口缝合2例,占1.3%;穿刺口出血进入玻璃体腔1例,占0.7%;发生塞子断裂于套管内1例,占0.7%.手术后发生并发症34例,占22.7%.其中,视网膜脱离1例,占0.7%,再次手术复位;玻璃体积血再次手术3例,占2.0%;行二期白内障手术3例,占2.0%;眼压<10 mm Hg(1 mm Hg=0.133 kPa)20例,占13.3%,未干预眼压恢复正常14例,行包扎制动等保守治疗,眼压恢复正常5例,缝合切口,眼压恢复1例;一过性高眼压7例,占4.7%,经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未见与手术相关的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 手术中切口相关并发症和手术后一过性低眼压是23G微创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Iatrogenic retinal breaks complicating pars plana vitrectomy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J B Carter  R G Michels  B M Glaser  S De Bustros 《Ophthalmology》1990,97(7):848-53; discussion 854
To determine the current incidence and outcome of iatrogenic retinal breaks occurring during pars plana vitrectomy, the authors reviewed 404 consecutive operations done on eyes without preexisting retinal breaks. Thirteen eyes had 14 iatrogenic peripheral retinal breaks. Three other eyes had both peripheral breaks and posterior breaks. Twenty-five eyes had 43 posterior breaks. The incidence of peripheral breaks was 4% and of posterior breaks was 6%. Patients with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had a higher incidence of iatrogenic retinal breaks than those with other diagnoses. Peripheral breaks occurred most commonly just posterior to the site of insertion of the vitrectomy probe. Although six eyes required reoperation, 33 of 38 eyes had a successful anatomic outcome.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7G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Healaflow覆盖封闭视网膜裂孔和空气填充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临床为基础的前瞻性连续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检查确诊并行PPV治疗的原发性RRD患者50例51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27G PPV,视网膜完全复位后,视网膜裂孔周围及变性区行激光光凝;使用27G钝性针头将Healaflow完全覆盖于视网膜裂孔表面,注射量根据视网膜裂孔大小确定,以裂孔完全被包含为标准。手术后无体位限制。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8±6.3)个月。观察首次和最终视网膜复位率、BCVA、视网膜脱离复发情况;手术中、手术后并发症等。结果50例5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9例(58.0%),女性21例(42.0%)。平均年龄(58.5±11.2)岁。单一裂孔28只眼(54.9%);2~5个裂孔23只眼(45.1%)。是否累及黄斑区分别为32(62.7%),19(37.3%)只眼。首次视网膜复位50只眼(98.0%),最终所有患眼均复位(100.0%)。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logMAR BCVA分别为0.95±0.80、0.22±0.17;手术前后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6,P<0.001)。手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31只眼(60.8%)。随访期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27G PPV联合Healaflow覆盖视网膜裂孔和空气填充治疗原发性RRD,成功率高,视功能恢复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99年8月-2000年10月对合并白内障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28例(28只眼)施行该联合手术。结果:经过4-18个月的随访,平均为11.5个月。有24只眼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率为86%。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为合并白内障的复杂性视网膜义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该联合手术安全,有效,能使患者快速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切割手术后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后发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339例PPV患者343只手术眼中88只手术后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在25mm Hg(1 mm Hg=0.133 kPa)及其以上的患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高眼压发生、持续时间,与原发病及眼内手术史、手术方式的关系。 结果 77只眼高眼压发生在手术后1~2周内,占87.5%。88只高眼压眼经过治疗65只眼眼压在1周内恢复正常;14只眼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6只眼药物控制下眼压维持在25~30 mm Hg以下;3只眼高眼压持续时间超过4~6个月,最终视功能丧失或接近丧失。手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以视网膜脱离伴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C-2或以上组为最高(38.2%,P<0.’05);有眼内手术史组较无眼内手术史组高(P<0.05);联合巩膜环扎、眼内注气、硅油注入、弥漫性光凝也与手术后眼压增高有关(复相关系数r=0.829,P<0.01)。 结论 PPV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与眼内手术史、原发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联合手术的种类与数量有关。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106-108)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D)的视力预后、手术时机及其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葡萄膜炎专科门诊确诊为全葡萄膜炎并发TRD的13例患者15只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眼的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19.0~70.0岁,平均年龄42.8岁。葡萄膜炎病史3~15年,平均病史7年。15只眼中,视力为眼前数指者7只眼,0.01~0.1者7只眼,0.2者1只眼。均有玻璃体混浊,间接检眼镜和B型超声检查均存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TRD。13例患者均口服泼尼松,其中3例同时口服硫唑嘌呤。眼部滴用1%百力特、1%阿托品和复方托品酰胺眼液。15只眼葡萄膜炎炎症控制静止时间0.5~4.5个月,平均时间2.0个月。炎症静止后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的玻璃体切割、剥膜、眼内激光光凝、惰性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等联合手术,其中7只眼同时行晶状体切除手术。手术前给予患者顿服糖皮质激素,手术后全身、眼部继续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同时口服硫唑嘌呤。手术后随诊3~14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结果手术后15只眼均无葡萄膜炎复发,眼前节无炎症反应,玻璃体炎症消失。13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视力提高,占86.7%。其中,2只眼视力提高显著,分别由0.2提高至0.8,0.03提高至0.6。1只眼视力无改变,占6.7%;1只眼视力由手动下降至光感,占6.7%。随诊中,4只眼出现并发性白内障,均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手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1只眼虹膜出现新生血管而发生前房积血。另外1只眼视网膜表面再次出现机化膜及局限性TRD。结论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TRD可以获得较满意疗效。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选择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围手术期全身及眼部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08-11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结膜免缝合20G穿刺套管刀行常规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割手术62例63只眼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A组:20G经结膜免缝合穿刺套管完成常规玻璃体切割术33例34只眼。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52.3岁;平均视力0.04;平均眼压18.25 mm Hg(1 mm Hg=0.133 kP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13例;玻璃体积血9例;硅油眼取油剥膜 2例;复杂视网膜脱离9例;黄斑前膜剥离1例。B组:常规20G切口玻璃体切割术29例29只眼。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9.5岁;平均视力0.02,平均眼压 17.50 mm Hg。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单纯玻璃体积血8例;视网膜脱离5例;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环扎2例;硅油眼取油剥膜注气4例。A组34只眼中行眼内激光光凝21只眼,巩膜外冷冻封闭裂孔9只眼;惰性气体填充3只眼,硅油填充15只眼。手术后记录并分析切口渗漏情况,医源性裂孔如发生率及记录患者舒适度。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A组34只眼中31只眼穿刺口自闭性良好,无需特别处理,切口无渗漏,手术后舒适度好,3只惰性气体填充眼需压迫3~5 min,且颞下切口均有气体溢出,缝合1针。B组所有患者巩膜结膜切口均8 0丝线缝合,无切口渗漏。异物感明显刺激症状重;舒适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56,P<0.01);A 组34只眼均未发生医源性裂孔,B组2只眼发生穿刺口旁锯齿缘裂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结论经结膜免缝合20G穿刺套管刀行常规玻璃体切割术,使常规玻璃体切割手术简单快捷,显著的减少了医缘性裂孔发生率,使手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